麦冬,麦冬不长是什么原因?
麦冬,麦冬不长是什么原因?
不长可能是因为养殖方法不当。
麦冬草的养殖方法:
麦冬草是随收随种的,我们种植麦冬草的时候,一般要挑选晴天的傍晚或者阴天这种太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种植进麦冬草的种苗即可,注意栽植种苗的时候根部要尽量垂直地面,栽种完成将土壤踩踏紧实,使麦冬草的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之后要立即浇水定植。
栽种好种苗之后大约需要十五天的时间就能确认成活,这时候我们要松土除草一次。此后每个月选取一个晴天进行除草工作。
麦冬草需要比较多的肥料,我们要合理地给麦冬草施肥,一般一年施三次肥,选取在七月份、八月份和十一月份施肥。
麦冬草的需水量也比较大,要及时给其浇水。麦冬草比较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所以我们种植麦冬草时要注意对其的阴蔽工作。
种植麦冬草的注意事项:
麦冬草在生长期的需水量非常大,在麦冬草的生长期加大浇水量有助于麦冬草块茎的膨胀。
麦冬草还需要充足的光照,块茎膨大期光照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时期一定要给予充足的阳光。
麦冬草对土壤还有特殊的要求,麦冬草要种植在排水良好、肥力充足的砂质土壤中,土壤要保持在微碱性的酸碱度中,土壤的粘度也不能过高,这样才有助于麦冬块茎的生长。
麦冬好成活吗?
麦冬草之所以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如此广泛,除了四季常绿、耐阴、耐寒的优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麦冬草栽植成坪之后,基本上不用怎么管理。不仅没有什么病虫害,就连杂草也因为麦冬草的叶片将土壤铺得满满的而失去了生长的空间,可以说是管理十分粗放,只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麦冬草的好栽植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下旬至四月,这个季节气温上升,气候适宜,栽植的麦冬草,能够迅速扎根分蘖,生长快,成活率高。
秋天是不太适宜栽植麦冬草的,这个季节随着天气的转凉,温度降低,不利于麦冬草根系的生长,成活率较低。如果在秋天栽的话,要注意保暖措施。
麦冬种植成本与利润?
麦冬因其块根是名贵的中草药,而成为农民种植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也是中国常用中药材,广泛用于中医临床,为多种中成药及保健食品原料。麦冬还具有很高的绿化价值,它有常绿、耐荫、耐寒、耐旱、抗病虫害等多种优良性状,园林绿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银边麦冬、金边阔叶麦冬、黑麦冬等具极佳的观赏价值,既可以用来进行室外绿化,又是不可多得的室内盆栽观赏佳品,其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国外开发了很多观赏麦冬品种。在种植麦冬应当是有利可图的。
种植一亩麦冬成本及利润
一般种植一亩可产鲜麦冬1500-2000公斤,按当前9.2-10的收购价效益可达1-2万元,另外种苗一般是6毛多一公斤,每亩能卖3000元左右,一般地块种植麦冬的毛收入在16000-2300元之间。麦冬一般每亩栽10000株左右,底肥50斤复合肥、50斤饼肥,期间追肥2次,7月中旬、9月中旬各一次,每次50斤复合肥。所以,种植麦冬每亩的净收入预计在14000-20000元之间,相对于农作物来说效益非常可观。
麦冬栽培技术
1.整地栽种
栽前须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肥或厩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栽种前再浅耕1次,整平耙细,做宽1.3米的平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结合收获麦冬随收随种。选晴天傍晚或阴天栽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厘米横向开沟,深5厘米左右,按株距8-10厘米栽苗3株。不能栽得过深或过浅。过深,难于发苗,且易产生高脚苗,产量低;过浅,根露在外面,易晒死或倒伏,影响成活率。将种苗垂直紧靠沟壁栽下,使根部垂直,不得弯曲,否则靠沟壁处不易发根。栽后覆土、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再用双脚夹苗踩实,使苗株直立稳固。栽后立即浇1次定根水,以利早发新根。
2.田间管理
麦冬栽后约15天返青,发现死苗及时拔除,选阴天或傍晚补种。栽后15天须松土除草1次,以后选晴天每隔1个月或半个月除草1次,促进幼苗早分蘖,多发根。10月以后,宜浅松土,勿伤须根。麦冬植株矮小,应做到田间无杂草,避免草荒。
麦冬喜肥,合理追肥氮、磷、钾是麦冬增产的关键。一般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7月,每亩施入人畜粪水2500公斤、腐熟饼肥50公斤;第2次在8月上旬,每亩追施入畜粪水3000公斤、腐熟饼肥80公斤、灶灰150公斤;第3次在11月上旬,每亩追施入畜粪水30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以促进块根生长肥大。
麦冬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立夏后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应及时灌水。冬春若遇干旱天气,立春前灌水1-2次,以促进块根生长发育。
麦冬喜阴湿环境,种植时可实行间作。夏、秋季以间作玉米为好,可减少强烈目光的直射,有利于麦冬生长;冬春季有些地方间作大蒜,但此时正值麦冬地下茎膨大发育期,一般不间作为好。
3.麦冬采收
麦冬于栽后第2年或第3年的4月上中旬收获。选晴天先用犁翻耕土壤25厘米,使麦冬翻出,抖去泥土,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箩筐内,置流水中用脚踩搓淘净泥沙。将洗净的麦冬摊放在晒席或晒场上暴晒,干后再用手轻轻揉搓,再出晒,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搓掉须根,用筛子筛去杂质即成。若遇阴雨天,可用40℃-50℃文火烘10-20小时,取出放几天,再烘至全干,筛去杂质即成商品。一般可亩产干麦冬150公斤左右,高产时达250公斤。麦冬以粒大而长、形似棱状、肉实色黄白者为佳。
麦冬几月挖?
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麦冬最佳采收期,过早或过晚采挖麦冬颗粒干瘪,品质降低。
采挖时,用特制的钉耙插入土层,摇松土块,拔出麦冬植株,抖掉泥土,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人箩筐内,置流水中用脚踩搓淘净泥沙。采挖摘果的过程要小心翼翼,因为麦冬含有大量多糖物质,若碰撞受伤,糖分溢出产生氧化,产生坏果,干燥后的麦冬就会出现黑块,商品流通中称为乌花,品质就下降了。
麦冬长什么样子?
麦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1-1.5厘米,或更长些,宽5-10毫米,淡褐黄色;地下走茎细长,直径1-2毫米,节上具膜质的鞘。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长10-50厘米,少数更长些,宽1.5-3.5毫米,具3-7条脉,边缘具细锯齿。
花葶长6-15(-27)厘米,通常比叶短得多,总状花序长2-5厘米,或有时更长些,具几朵至十几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