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树图片大全大图,你小时候都听说过哪些怪异的事情?
木棉树图片大全大图,你小时候都听说过哪些怪异的事情?
这个故事是听我爷爷说的。小时候睡觉前经常缠着爷爷给我讲故事,爷爷的故事很多,每天晚上都要讲一个。有时候听得害怕,晚上不敢出门。尽管有点害怕,可还是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仍然愿意听。
一天晚上,我又让爷爷给我讲故事。爷爷呵呵笑着,捋一捋几根银白的胡须说,你要是不害怕,我就讲给你听。我连忙说不怕不怕。这个故事的恐怖系数有点高,胆小慎入。
这个故事发生在爷爷年轻时,那时候还是生产队,大家伙一块在生产队干活,一块吃食堂。
那时候机井少,大部分都是旱地,地里的粮食产量也不高,生活条件不好。人多劳力少的人家,分的粮食不够吃,地里的庄稼经常被人偷。在每年收秋之前,生产队都要派人看护,也就是家乡人常说的护秋。
这一年,生产队长派爷爷和陈大成去护秋。护秋给工分,一晚上二分。白天干一天活才三分工,一晚上给二分工还是不错的。他们俩看护的是村东边的桃园那方地。为什么叫桃园呢?只因为以前在这方地里种过桃树,这方地就被叫成了桃园。
说起桃园这方地,还真不算小,有一百多亩吧!由于以前种过桃树,地里施的粪肥多,加上这方地有一口机井,能浇水,因此,这方地块的庄稼长得分外好,队长对这方地非常上心,就派爷爷和大成去看护着,怕有人偷。
这天傍晚,爷爷和大成早早吃过饭,就去村东桃园地了。路上爷爷和大成说,傍黑时小偷往往趁人回家吃饭时爱下手,说着他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这方地是套播。什么是套播呢?也就是畦里是大豆,畦上是一行玉米。据说这样种植,玉米和大豆互不影响,产量高。
爷爷和大成走到村东,当时地中间有一条路,爷爷对大成说,你往北走,我往南走,转一圈看看有没有小偷,大成说行。爷爷向南走,大成向北走去。天色暗了下来,但还没有完全黑。大成走着,左右巡视着。忽然他发现右面的豆地里有一个人影,大概离路有十来米远,背对着大成,扎着白羊肚手巾,一动不动站在一行玉米棵旁边,如果不是白羊肚手巾,很难被发现。大成心里一阵狂喜,要是抓住了这个小偷,回去向队长请功。
大成蹑手蹑脚猫着腰走过去,越走越近,他忽然觉得那个人的背影好熟悉,是谁呢?大成心里想。对,这不是村里的懒汉二疙瘩吗?平时很懒,根本不上工,工分挣不到,家里没有口粮,就靠偷摸度日。大成想着,这次我一定把你抓住,交给队长,把你游街示众,让你好看。
大成边走边想,这时已到了二疙瘩身后,大成猛地站起身,大喝一声,二疙瘩,你在这儿干什么?说着用右手猛地拍了一下二疙瘩的肩膀,哪知道他的手拍到二疙瘩的肩膀时,觉得手好像拍到了石头上,又硬又冷,哎呀,怎么回事?大成心里一惊。这时那个身影身子没动,只是慢慢转过脸来,大成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哪里是二疙瘩,只见一个二指宽的金黄金黄的小脸,冲大成诡异地笑。大成哎呀妈呀一声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见那个东西一溜火星向东南的土窑方向窜去。大成被吓傻了,好大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滚带爬地往回跑,嘴里语无伦次地叫着。爷爷听到大成的喊叫声,赶快跑过来。大成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爷爷似信非信。大成说我不干了,我要回家。爷爷说你不挣工分啦?大成声音颤抖地说,给多少工分也不干了。大成当天晚上就回了家。
大成被吓出一场病,好多天才缓过来那个劲。后来队长想再安排一个人和爷爷一块儿护秋,大家伙听说了这件事,谁也不敢去,爷爷只好一个人干。
后来,我问爷爷,您不怕吗?爷爷吸了一口旱烟,悠悠地说,我也怕,但一想到不挣工分,孩子们就要饿肚子,就不怕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岭南派盆景在哪学?
什么是岭南盆景?岭南盆景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盆景流派,为传统的五大盆景流派之一。常见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流域的地区。岭南盆景受岭南画派的影响,产生于明清时代,成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树种多用热带、亚热带生长、生长繁茂、耐修剪的小叶树种,如福建茶、九里香、榕树、朴树、木棉树、雀梅等等。造型以修剪为主,又不留人工修剪痕迹,尤其以“蓄枝截干”广为人知。盆景造型以模仿自然大树为主,师法自然,以小喻大,盆景苍劲古朴,繁茂自然。什么情况下能用岭南盆景技法?
运用岭南盆景技法的前提应该是树木生长快、萌芽力强,枝叶繁茂,通过不断的蓄养骨干枝条,在合适的位置将枝干截断,用侧枝代替主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截去。通过反复截去不理想的那部分,留下符合造型要求那部分继续培养,直至盆景枝干比例协调、结顶自然,枝无寸直,并有长短、聚散、俯仰、枯荣变化。所以运用岭南盆景技法的前提是温暖湿润的环境和生长葱荣的树种,每年枝叶生长量大,截干后蓄枝容易,盆景才能早日成型。
岭南派盆景哪里学?学习岭南派盆景的最好地点是到岭南盆景的发源地,找些行家里手手把手的指教,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技艺。其次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图片自学,或者请盆景行家远程指导,look学习,这也方便。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木头工程师”,谢谢!
图片均来自网络
3月里有哪些花开?
3月里开花的植物有了很多,以下举几个著名的花卉。
一、梅花
梅花在寒冬腊月首先开放。花期2~3个月左右。因此在阳春三月,依然能够看到梅花的开放!
二、迎春花
迎春花在百花之中开花的比较早,开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因此而得名“迎春花”。迎春花不畏严寒,一般在3月开放,花期50天左右。
三、桃花
每年3月份是桃花的盛期,海拔高的4月左右开放。有句诗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樱花
樱花也在3月开放,被作为春天的象征。是鬼子的国花,作为爱情与希望的象征。
五、杜鹃花
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白居易誉为“花中西施”,花期较长有3个月。最先也是3月开放。
你们那的花朵都绽放了没有?
我们这个小城,虽然没有江南的秀丽,但这几年也很重视城市的美化,在小区里,街道边,公路的廊道旁,城市广场,湿地公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苗木,也是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春天来了,从枝头俏丽的白玉兰,到锦云如霞的樱花,从田野织金的油菜到万亩绽放的桃花,把个小城打扮得也是缤纷多彩,美轮美奂。我爱祖国的春天,也深爱我居住的这个小城,何必东奔西走,美景眼前就有!(照片来自本人拍摄的原创作品)
潮州好玩吗?
潮州,一座四线小城市,不仅“老”还“旧”,相比深圳广州这样的潮流大都市显得毫不起眼。但是他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这里有潮州古城也有千年古刹,也不用匆匆忙忙挤高峰,这里随便一个犄角旮旯里都可能吃到最正宗地道的美食。
美景
广 济 桥
没走过广济桥
都不算来过潮州古城
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在潮人眼里
广济桥就是潮州人的根
更是潮州古城的象征
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墨客走过
它是一座沟通历史的桥梁
是一座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化之桥
广济桥以
“十八梭船廿四州”闻名
即二十四座桥墩台阁和18梭船并排
横驾于韩江之上
桥上立有镇水神兽鉎牛
面向江水仰天长吼
威风凛凛
当地人每每走到桥上
总要习惯性的摸一摸牛屁股
据说这样会带来好运
桥的另外一头
连接着的广济楼
襟江控岳护邑镇桥
也是潮州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墙高19.8米
登上城楼韩江风景尽收眼底
城楼按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
红瓦飞檐气势恢宏
牌 坊 街
从城楼下去
进入广济门
直走进入牌坊街
街道由石板砖铺设而成
车辆不允许进入
是当地的有名的步行街
在这里就能感受到
最接地气的潮州市井生活
吃到最地道正宗的潮州美食
犄角旮旯里
藏着你无法预知的惊喜
开 元 寺
逛完牌坊街
也一定要去一趟开元寺
被称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
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的美誉
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
至今已有千年
殿内圣象威严令人心生敬畏
殿阁宽敞庄严无比
带上一把香
怀着虔诚之心为家人祈福
佛像庄严之地建议不要拍照
如有不同宗教信仰
那就安安静静的欣赏吧
韩 文 公 祠
唐朝文学大家韩愈
因“谏迎佛骨”被贬谪潮州
在潮州上任期间
韩愈祭鳄释婢兴学劝农
后世潮州百姓为感恩他的功绩
因而建立韩文公祠以作纪念
韩祠依山而建
前面是韩祠的主体后方是侍郎阁
祠堂内设有韩文公石像
在其它石雕上则有记录名言语录
石碑上还记录了后世对韩文公的评价
“若无韩夫子,人心尚草菜”
家长们可以带小孩来此
感受一下浓厚的文化气息
美味
论“吃”
广东不输任何一个地区
而潮州可担美食地区之首
美食家蔡澜先生节目中有一句
“食在广州,味在潮汕”
在先生的《死前必吃清单》中
也提到了三样潮州的特色美食
一是猪油捞饭二是反沙芋头三是炭火烧响螺
但论潮州美食,又何止三样?
米粿
潮州美食里最丰富的是米馃,万物皆可“粿”, 还有绿色的鼠壳粿、粉色的红桃粿,都是非常惹人爱。不仅造型各异、品种丰富而且口味也是千变万化,非常好吃。
菜头粿
菜头裸也叫萝卜糕,是潮州比较有名的街头小吃,更是逢年过节餐桌上的一道开胃小食。
春卷
与其它有些地区的春卷相比较,潮州春卷比较短小,表皮炸至金黄,口感酥脆,里面的馅料饱满,味浓香郁。
肠粉
广东肠粉几乎遍布所有的早餐摊,但是潮州肠粉尤其好吃,皮薄料足,不过最有特色的还是肠粉酱汁丰富,有花生酱、沙茶酱调出来的浓香,也有卤水汤汁的鹅油味,可谓是丰富多样,美味十足。
蚝烙
蚝烙是潮州古城大街小巷非常流行的一道经典小吃,海鲜在潮州人手上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蚝烙就是其中之一,采用新鲜生蚝与优质雪粉制作而成,表皮鲜香酥脆,生蚝个大肉美,让人吃了还想吃。
卤水
潮州卤水是潮州菜的重要组成,广东潮州的传统特色名菜之一,做法繁杂用料很讲究,汤汁浓郁回味厚醇,肉质鲜嫩非常入味,是很多人的午餐必选。
炒粿条
柚子最喜欢的就是牛肉炒粿条了,粿条鲜甜软嫩,牛肉嫩滑,二者搭配在一起简直是人间美味
牛肉丸
说到牛肉怎能少得了牛肉丸呢,不管是汤粉还是火锅中,牛肉丸是非常受欢迎的单品,牛肉丸Q弹十足,肉质紧实,入口鲜香回味无穷
最后再回答你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一座城市
去过的人不想走
走了的人忘不了
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来评论里交流讨论哦~
关注+点赞,获取更多旅游新资讯、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