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大棚蔬菜的发展前景如何?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大棚蔬菜的发展前景如何?
大棚菜前景不错,现在农村移民较多。好多人都没法种菜了,只能买来吃。大棚种菜可以反季节种,可以有可观的销路。
种植大棚菜要先建设好大棚,一般村里会有集中的大棚种植或者开发基地,可以去那里建设。有的村对这块还有扶持,也可以接纳扶持。
种植大棚是需要一定专业技术的,和自然农田不一样。对于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防虫等,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专业知识。
种植大棚也很累,要有好的健康的身体素质。但只要你喜欢,就乐在其中。
要多结交村里已经种植大棚的人,他们是有经验的。而且种植出来的瓜果蔬菜还能拼到一起出售,因为做批发出售你会轻松一点。如果搞零售,你需要有较多的散客支撑。所以想办法批发出去。
建设大棚的费用也不小,大概4万左右。要准备好这些投资。
大棚菜花种植管理方法?
1、整地施肥
种植大棚菜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首先需要使用锄头深翻土壤并暴晒,消灭土壤中的细菌和杂草,然后即可向土壤中混合腐熟的农家肥、或者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蔬菜提供一个肥沃的生长环境。
2、育苗处理
种植大棚菜时,需要对蔬菜进行育苗处理。首先需要挑选籽粒饱满的种子,并将其浸泡在清水中,等待种子露白后,即可将其捞出,播撒在肥沃疏松的苗土中,使用细土覆盖,等待种子发芽。
3、进行移栽
在种子长成十五厘米高的幼苗后,即可将蔬菜幼苗从原土中挖出,移栽在大棚中,栽种后需要向土壤表面喷洒一次水分,浸湿全部的土壤,帮助幼苗更好的适应环境,在浇水后还需要为大棚通风透气,避免环境过于封闭,影响幼苗的生长。
4、后期管理
在后期管理大棚菜时,可以为其提供均衡的氮磷钾混合肥料,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也可以为大棚菜定期喷洒除菌药剂,避免植株感染病害,还可以为大棚菜提供光照,让植株可以生长的更加旺盛。
大棚东西走向打垅南北好还是东西垅好每垅栽两行苗可以吗?
很多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种植蔬菜的大棚有的是南北方向建的,有的是东西方向建的,难道是根据心情随心所欲盖的吗?自然不是了,这里边都是有智慧和讲究的。
首先来说一说南北建的大棚,也就是现在这个季节在田野上经常能看到的大棚,被称为拱棚,拱棚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些拱状的竹竿之类材料的架构而成,顶上只是简单的蒙了一层塑料薄膜,又叫面包棚、冷棚,可使用3~10年之久。
上个周末回到农村老家去种菜,看到去年秋天种着菜花的大拱棚,又蒙上了新的塑料膜,不知现在里边种的是什么蔬菜。北方在春秋两季用这种拱棚的很多,因为它造价较低,搭建起来也方便,不过也有局限性,比如说蔬菜的品种受限,而且一般只适合不冷不热的春秋季使用,由于它的保暖性能不是特别强,在北方寒冷的冬天,继续使用拱棚就不太行了。
不过聪明的菜农们也有办法,充分利用季节的时间差发明了暖棚,也就是东西方向建造的大棚。拱棚又称为冷棚,那暖棚就是与它互补的了,暖棚一般是用砖石垒起来,顶上也是塑料大棚,但是会有保暖的草帘,根据种植蔬菜品种的不同,白天到几点时把草帘拉上去采光,到傍晚时再放下保暖,所以要东西建造,这样南坡采光面积更大,而且利用时段一般在12月到次年的3月,刚好弥补了拱棚的空缺。
北方一般在这种大暖棚里种植反季蔬菜,比如最常见的蘑菇,暖棚还可以用来饲养牛羊猪,养殖花卉。暖棚的建造成本较拱棚会高,一般长度在50米左右为宜,宽度6~7米。
这样通过拱棚和暖棚的交互使用,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种植蔬菜了,所以说东西方向的大棚和南北方向的大棚其实不是一回事,在建造时要根据所需来选择,以上是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2月份大棚里种什么菜最好?
1、菠菜
冬至前后浇灌“冻水”,以水浇足能及时渗完为宜,浇筑粘土后,撒上一层细土或猪粪,防止土壤开裂,起到保温作用。
2、红菜薹
严寒来临前,现蕾抽薹未抽薹时,要控制肥水,防止植物结冰。收集完成熟红菜薹的,要及时浇水,保暖防冻。要注意防治软腐、霜霉病和根部肿胀。
3、蚕豆
苗木高15-17厘米,中间犁耕。雨后结冰时,土壤必须松,结合中耕,每亩种植1000公斤培蔸,或行间撒盖2500公斤猪牛粪,防寒。
4、韭菜
韭菜10度以上可以生长,而且对光照要求不高,所以比较适合阳台和室内种植。但是说种植也仅仅是指以韭菜根来种,如果用种子来种,恐怕三个月以内你是吃不上韭菜了,全年可收割4-5次。
5、香菜
香菜属耐寒性蔬菜,性喜冷凉,生长适温为12℃-26℃,但耐热性也较强。用香菜根种植会比种种子快好几倍,而且长的比较旺盛。
6、芹菜
用根来种植,芹菜耐寒、耐热、抗病,生长速度快,对温度适应范围广,生长快,芹菜味浓,在15~20℃的适温下,可多茬栽培,如果盆土充足,可一年四季种植。
冬季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冬季低温寡照的气候环境对蔬菜生长有比较大的危害,尤其应当注意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对种植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下冬季蔬菜种植需要特别注意的管理方法。
一、冬季低温寡照对于大棚蔬菜有哪些危害?危害一:会导致作物光照不足生长,此种环境下的作物由于光照弱、光照短,会导致作物的正常光合作物用不能正常进行、根系吸收能力降低、营养物质无法正常生成供应,轻者会导致作物植株出现叶片黄化、矮小萎焉、节间变短、花打顶问题,重则会大面积发生蔬菜生长缓慢或停滞、落花落果、死棵死苗现象,不仅会造成蔬菜无法正常生产,还会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上明显降低。
危害二:受持续性低温的影响,作物容易发生冷害、冻害现象,直接造成作物植株冻伤、根系发育不良、落花落果、死棵死苗现象,让农户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危害十分严重!
危害三:在冬季低温寡照的环境下,如果水肥管理不当(如湿度过大、施肥过多),不仅起不到助长保温的作用,反而会使蔬菜大量滋生病虫害,造成棚内病害快速蔓延,也会导致整个棚室大幅减产!
可以说,光照不足、低温冻害是冬季棚室蔬菜最主要的潜在威胁!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农户:在进入冬季后,一定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在恶劣天气来临前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并要及时做好灾害天气后的妥善补救管理,以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二、冬季低温寡照天气如何有效进行棚室蔬菜管理?冬季棚室蔬菜的田间管理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水、肥、温、光以及病虫害管理,做好以上几点,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蔬菜的抗寒、抗冻、抗逆能力,也才能为蔬菜正常生长与生产营造适宜的环境,确保蔬菜安全生育、实现后期的稳产与高产。下面具体和大家介绍一下:
1、温度管理
在冬季棚室蔬菜种植管理上,温度调控是关键,既要千方百计的全面做好棚内增温保暖措施,同时还要预防作物因温湿度过大而发生旺长。
一方面要采用透光率较高、保温性能较强的优质棚膜,以增加光照量提高增温效果,避免由于过大的昼夜温差造成的棚内热量损失,注意棚膜一定要覆盖全、覆盖严,不要留有通风口;
另一方面要对棚室薄膜外部和顶部灰尘杂物等的进行及时擦除,提高棚内的透光进光率;
再一方面,要在低温和夜间用及时棉被、草毡、毛毡等保暖物覆盖大棚,并在保暖物上加盖一层防雨雪塑料薄膜。这一点上,要掌握好盖保暖物和撤保暖物的时机,当棚内温度低于20度时就应当及时覆盖保温物,当整个棚面都被阳光照射到时才可掀开保暖物。
另外,在强寒流天气来临前或持续低温时,可以通过覆盖双层或多层保温膜或者在棚室内再套中棚、小棚或铺设地膜的方式,或在棚内临时采取电力加热、生火、煤炉增温、装置电暖风炉、电暖灯等方式,以增加棚室内的温度。当棚内温度低于7度时,就应当进行增温保护。
最后,冬季尽量减少出入棚室的次数,这样可以很好减少棚内热量的损失。
在温度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四点:
①很多农户追求蔬菜快长和产量,不注意棚内温度的控制,温度或高或低都不利于棚内蔬菜的正常生长,温度过高,蔬菜会出现徒长或烧苗,而棚内温度过低又容易造成蔬菜生长缓慢或停滞。正常情况下,冬季棚内温度应当保持在15-25度之间,不可过高或过低。
②如果棚内蔬菜出现了冻害,需要及时剪除已经遭受冻害枝叶果实的,以防冻害组织发生霉变,同时在棚内回温时不可立即闭棚快速升温,以防温度上升过快造成植株组织坏死,正确的做法是使棚内温度稳定缓慢的回温上升。
③由于冬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棚内升温较快,在天气晴朗、光照较好的天气时,要随时注意棚内放小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以防棚内温度过高造成植株旺长或者烧苗。放风可以降低棚内高温、增加二氧化碳、排出毒气,可以在中午温度最高时开10公分左右的小风口,通风15分钟左右,间隔半小时再进行1次。
④冬季如果出现雨雪天气时,应当及时关闭棚口以防雨雪进入棚内,在雨雪停止后还要及时进行放风降温排湿,否则容易造成蔬菜滋生多种生理性病害。
2、光照管理
光照管理是冬季棚室蔬菜的第二要素,在管理上主要是以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量为主。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方面,草毡、棉被等保温物应当晚拉早放,以延长棚内光照时间,并注意棚内保温,以保持棚内散射光照射。晴朗天气时可以正常掀开棚外的草帘、棉被等保暖物,让光照更多的散射到棚内;阴霾天气时可以早掀晚盖,以增加棚内散光照射;阴云天气时,只要不是特别低温,外部保温物也应当早掀;如果是持续性阴天,可以在棚内利用后墙铺挂反光膜、补光灯等进行棚内人工应急补光处理。另外,上面提到的经常勤清除棚顶薄膜上的灰尘杂物,也是增加棚内光照的重要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遇到连续雨雪或者连续阴天后、天气突然放晴的情况,在掀保温覆盖物时不可一次性全部掀起,也不适合立即采取放风降温管理,否则会使蔬菜发生萎焉,造成植株“闪苗”或“闪棚”。正确的做法是,在天气放晴后,可以按照第一天掀1/3、第二天掀一半、第三天全部掀开的方式掀保温遮盖物,也可以按照隔2-3个草毡掀开1个草毡的方法进行,并注意植株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植株出现萎焉现象,应当再覆盖回部分遮盖物,并喷施清水或者磷酸二氢钾、葡萄糖溶液等营养液为作物补充水肥营养,或者用5-10片的阿司匹林兑水30公斤喷施,以封闭植株上的气孔减少水分蒸腾量,等蔬菜植株恢复正常长势后,在全面掀开遮盖物,此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到蔬菜植株完全恢复正常长势。
此外,及时对蔬菜进行整枝打杈,疏花疏果、疏除老、病、死等叶,对于降低蔬菜植株的营养负担、提高植株间的透光通风环境、减少病害发生率、增加后期产量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棚内增施光合微生物肥,也能起到提高散射光的光合作用效率。
3、水肥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平衡氮磷钾合理使用,并及时进行2-3次的追肥补充植株营养,尤其在蔬菜花果期时要特别重视控制或少施氮肥、尽量增施磷钾肥;此外,还要注意给作物及时补充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让蔬菜作物“少食多餐”。
这样施肥,一方面可以保证蔬菜作物营养全面均衡,在增强长势的同时、提高抗旱抗逆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活化土壤、提高地温。有条件的农户建议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和滴灌施肥的方式。
在浇水管理上,冬季棚内要做到控水但不可缺水,要尽可能的少浇水,土壤干旱必须小水勤浇、慢浇或者采用膜下浇水,尤其在蔬菜结果期时水肥需求量比较大,更要注意浇足水保证后期产。浇水最好选择在晴天好时进行,每次浇水后要在中午高温时进行透风拍湿;低温、阴天、雨雪天气时不可浇水,夜晚、寒潮来前不可浇水;棚内相对空气湿度要控制90%以下。
浇水注意墒情、苗情和作物生育期,不可浇水过多或使作物缺水。浇水过少影响蔬菜正常生长水分需求,容易造成后期减产;而浇水过多,会造成蔬菜棚内湿度过大、土壤温度下降,造成植株烂根或病虫害频发。
另外,由于冬季棚室内温度高、棚外温度低且环境相对封闭,所以棚内的水分蒸发流失量比较大,可以在棚内铺设地膜或者经常进行中耕,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流失,否则容易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到棚内,是作物因为湿度过大而滋生各类病害。
4、病虫害防治
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棚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容易发生白粉虱、蚜虫、以及灰霉病、疫病等病虫害,为预防病虫害危害蔬菜,可以用氯氰菊酯、辛硫磷、百菌清、多菌灵等光谱性杀菌杀虫剂喷施防治。在连续阴雨、雾雪霾天气发生时,可以用糖醋溶液、黄色黏油板等诱杀害虫,用烟雾熏剂、粉尘剂等进行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冬季用药容易发生药害,能不打药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打药,尽量用熏烟或者粉尘剂进行防治,而且用量要低,如果必须要打药防治,一定不要在连续阴天或者雨雪天气时进行,应当选择天气放晴2天后再喷药,以防发生药害。
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