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最怕的三种野菜,马齿苋有什么功用?
癌症最怕的三种野菜,马齿苋有什么功用?
马齿苋在农村很常见,现在春暖花开,马齿苋也开始生长,挖点马齿苋做菜有很好保健效果。马齿苋有什么用途?药用和食用两种用途。
1、药用价值
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寒,味酸,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主治痢疾、疮疡、热淋、尿闭、赤白带下、崩漏、痔血等症。现代大多用于治疗肠炎、急性关节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门炎、痔疮出血等症。
2、食用价值
马齿苋梗肥叶脆、鲜嫩爽口,具有丰富的营养,食用后有较高保健效果。马齿苋有降低血糖浓度,稳定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食疗效果,所以马齿苋又被誉为“餐桌上的胰岛素”的美称。马齿苋吃法很多,可以炒、煮、凉拌、做汤、烙饼、包子、水饺等。
1.凉拌:凉拌着趁鲜吃。将马齿苋摘去老叶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放入凉水中泡一下,然后挤干水分,放入盘中,放入蒜泥,少许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
2.马齿苋炒蛋(肉):马齿苋炒蛋。马齿苋摘嫩叶去杆,加盐和两个鸡蛋。把蛋液搅拌均匀。在大铁锅里热油,倒入马齿苋,直至两面煎黄即可。
3.马齿苋烙饼:烙饼吃。马生菜洗净过开水后,捞出晾凉,放入盘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和盐,再放入鸡蛋一个,葱花适量,和成糊状,备用。平锅内放入少许花生油,待油温热了,放入和好的糊糊,煎好一面定型后翻过来再煎另一面,煎熟了为止。
马齿苋焯水晾晒干后冬季备用,可以做馅包子、水饺等。现在正是马齿苋生长的季节,大家可以适量采点马齿苋食用,食用方法如上,建议大家收藏。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
害虫洋辣子是什么?
这个北方农村才有,我老家河南的,院子里有棵很大的核桃树,小时候经常被蛰到,火辣辣的疼,你们那里都管这个叫什么?
我们那里还真的就叫洋辣子,也不知道全国小朋友们是怎么统一了叫法的。
一、什么是洋辣子洋辣子,是刺蛾科昆虫幼虫的俗称。按照生物学上“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方法,这种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刺蛾科。这里顺便说下鳞翅目,鳞翅目下分为2类:蝶、蛾。蝶就是蝴蝶,蛾就是各种飞蛾。我们最常见的蚕,也属于蛾类,蚕是蚕蛾的幼虫。
刺蛾,是蛾的一种,刺蛾科下,世界记载有1000种不同的种类,目前我国已知230个种类。这1000种蛾的幼虫,都可以叫做“洋辣子”。上图中的蛾和蛾的幼虫,就是刺蛾的一种,叫做绿刺蛾。
1、刺蛾的发育过程。
幼虫阶段。刺蛾幼虫体扁,有些种类较光滑无毛或具瘤。因为这些幼虫体上有枝刺和毒毛,触及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因此俗称“洋辣子”、“火辣子”、“刺毛虫”,刺蛾一名也由此而来。
眼花缭乱的刺蛾幼虫化蛹阶段。和蚕一样,刺蛾幼虫生长到一定时期,也会结茧化蛹,蛹短而圆,初为乳黄色,后转为褐色。茧坚硬,茧外有一层白色粉状物,有些种类茧上有花纹,看起来就像鸟蛋一样,蛹在茧内继续发育,成熟以后羽化,从茧的一端裂开圆盖飞出。
这个罐子可以烤来吃成虫阶段。羽化之后才是真正的刺蛾,刺蛾成虫中等大小,身体和前翅密生绒毛和厚鳞,大多黄褐色、暗灰色和绿色,间有红色,少数底色洁白,具斑纹。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口器退化,下唇须短小,少数较长。雄蛾触角一般为双栉形,翅较短阔。
2、刺蛾的生活习性。
刺蛾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
刺蛾幼虫以阔叶树树叶为食,会危害各种杨树、柳树、苹果、柿子、梨等果木。我感觉洋辣子是不是害虫,我持保留意见,虫哪知道自己是不是害虫,你不让它吃树叶,那它吃什么?
洋辣子一般在夏天7-8月份比较多。
二、洋辣子怎么吃我吃过蜂蛹、蚕蛹、蚂蚱、蛐蛐,可我真的没想到过,洋辣子竟然也能吃,还卖到了200块钱一斤。不过也正常,这个就是一种蛹,和蚕的蛹是差不多的,富含蛋白质。看下图,是不是看着还挺可口的?就是感觉辣嘴巴。吃的时候把这个罐子洗干净了盐焗,然后打开壳吃里面的蛹。
洋辣子的毒性是蛋白质毒性,煮熟以后毒素已经被分解了,是可以食用的。看了下价格,蚕蛹一般20块钱一斤,金蝉100块钱一斤,洋辣子200块钱一斤。洋辣子价格是蚕蛹的10倍,不过物以稀为贵,这东西不像蚕和金蝉可以大规模养殖,都是纯野生的,靠人工一颗一颗去抓,贵点也正常。
蚕蛹知了三、洋辣子为啥会蜇人?洋辣子蜇人,是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进化了千百万年,能活到今天的昆虫,都有自己的自保手段。要么就是靠大量繁殖,以量取胜,要么就是靠好的伪装,让天敌不能发现自己,要么就是像洋辣子这样的,靠毒取胜,谁惹我谁倒霉,所以你们最好别惹我。
洋辣子的体表有毒腺毛,毛的根部有毒腺细胞分泌毒液,人或者其他动物如果侵犯了洋辣子,皮肤触碰到它们的体表后,这些毒液就会注入到侵犯者的皮肤里,有时候毒毛也会一起刺进皮肤。这些毒毛和毒液进入皮肤后,因为毒液对皮肤的原发性刺激作用,就会引起皮肤的反应,出现发炎、肿胀、发痒并伴随疼痛。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越是漂亮的虫子越危险,鲜艳的蘑菇往往有毒,这个很有道理,这个叫做警戒色,就是告诉侵犯者,看到了吗?我有危险,别碰我。大家可以看出来,洋辣子的颜色也非常鲜艳,其实这就是在警告侵犯者:离我远点,离我远点。
四、被蛰到了怎么办?每年都会有很多人不小心被洋辣子蛰到,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蛰到后最多也就是疼痛红肿而已,但实际上也有一些人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发烧、头晕,甚至有的还会休克,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不小心被蛰到,要立即把虫子吹掉,然后用透明胶带纸贴紧皮肤,反复碾压几次以后,尽量把深刺和松毛给粘出来,粘出来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如果出现心慌、胸闷、四肢发冷、头昏等症状时,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要立即送医院抢救。
很怀念小时候农村的生活,可以抓各种昆虫吃,蚂蚱、蛐蛐、知了,还可以下河摸鱼抓螃蟹烤着吃,现在上了大学来到大城市定居,下一代是体验不到这种乐趣了。
你小时候都吃过什么昆虫?你们那里也把这个叫洋辣子么?欢迎留言讨论。
香椿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香椿以其特有的芳香气味深受人们的喜爱,香椿入菜的确是味美无比,如香椿煎蛋就很受人们青睐.可是,在网上有帖子却说"香椿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吃了会致癌",这无疑给那些爱吃香椿的朋友当头一捧,煌煌然不可终日.
其实,香椿没那么可怕,适量的吃,正确的吃法是不会致癌的.
香椿的确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但是"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
众所周知,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而硝酸盐主要的危害是在人体内转化成亚硝酸盐.香椿本身是含有一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但是这个含量会根据品种,地区,生长期的不同而不同.在发芽期香椿含硝盐和亚硝盐含量都处于最低状态.据某大学抽样调查,6份香椿芽的亚硝酸盐含量都没有超过国家限定的4毫克/千克.硝酸盐含量是从500毫克/千克到3000毫克/千克不等.
根据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硝酸盐的日允许摄入量为3.6毫克/千克,即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每天允许最大摄入量为216毫克.理论上吃下100克香椿芽就达到了上限.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椿炒蛋一般是100克香椿芽配6个鸡蛋,而一家最少按三个人计算,这一盘香椿炒鸡蛋被三个人吃掉,所以就达不到规定值.
而且硝酸盐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转化成亚硝酸盐,而香椿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对亚硝酸盐的形成有阻断作用的,所以硝酸盐也没那么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
如果我们还不放心,那么我们还可以在选择香椿时尽量选最嫩的香椿芽,因为越嫩的香椿芽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越低.
再就是在烹制时先将香椿芽淖水一分钟,可以去掉三分之二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不能将香椿芽腌制后直接食用,因为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更多亚硝酸盐:对身体危害很大.
据说这是许多孩子童年的噩梦?
荨麻,俗称藿麻。古称毛藐或荨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荨麻,荨音寻”。又曰:“荨麻又称毛薮。荨字本作薮。杜子美有除薮草诗,是也”。陕南山民有称“蜇人草”的,草原牧民则叫它“咬人草”。
研究表明,荨麻科植物之所以能蜇人,是植物体上的一种表皮毛在作怪,这种毛端部尖锐如刺,上半部分中间是空腔,基部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腺体。平时基部腺体分泌的蚁酸等对人和动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这种腺体充满了毛端上部的空腔。人和动物一旦触及,刺毛尖端便断裂,放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的感觉。
被活麻碰到你可能会感到突然的刺痛,好像被蝎子蛰了一样,并且还出现红肿的小斑点,又痒又痛,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消退。此时,你不要太紧张,可以马上用肥皂水冲洗就可缓解。
小时候,很多家长会用活麻来教训家里的熊孩子,可以说简直就是童年阴影,尝试一次以后会一辈子记得被活麻蛰得全身都是红米米,又痒又痛,看到都会绕道走。
但是,荨麻是可以食用的。除已用于纺织、榨油、饲料、药物外,还用荨麻的茎叶烹制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菜肴。有凉拌、汤菜、烤菜、荨麻汁、饮料和调料等。荨麻种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接近大麻、向日葵和亚麻等油料作物。荨麻籽榨的油,味道独特,有强身健体的功能。
杂交荨麻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流行欧美。每100克嫩茎叶中含水分77.88、粗蛋白4.66克、脂肪0.62克、粗纤维4.34克、碳水化合物9.64克。还含有较高的铁、钙等无机盐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含有的叶绿素也高于其它任何蔬菜。
杂交荨麻的根的醇提取物在欧洲特别是法国一直用于治疗前列腺肥大,其水溶性部位主要含有多糖类成份,能调解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阻止上皮组织癌细胞的分化与扩散。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植物药杂交荨麻素以其确切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极小的安全性,正逐步占领欧美主流市场。
杂交荨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地上嫩茎嫩叶供食用,其营养丰富,独具特色,素炒作汤、凉拌作馅,均可,还可速冻或脱水长期贮藏。所以在贵阳有很多火锅店里的蔬菜会有荨麻的影子,千万别大惊小怪。
家里有蒲公英?
普普通通的蔬菜,一斤卖到50元,这是为什么呢?
最近,棚专家通过一位种菜的朋友,了解到一种普通的作物,好种植,好管理,还很值钱,五十元一斤,这种作物就是棚内种植蒲公英。
蒲公英的种子
蒲公英又称婆婆丁,人们对它非常熟悉,田间地头都可以见到,人们经常拿它蘸酱吃,它的功效也许人们还不知道,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植物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健康营养成分,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可生吃、炒食、做汤、还可入药,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可以采集种子的蒲公英
现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了,仅仅靠自然生长的那些,根本就满足不了人们对它的需求,所以,人工棚内种植蒲公英就是一项利润很大的品种,下面我就给棚户们讲讲蒲公英棚内种植与管理。
第一、种子
蒲公英的种子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采集,在五月末六月初是蒲公英种子成熟期,自己采集种子比较困难,因为很难遇到那么多的蒲公英种子,如果采集要把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几天后,待花盘全部散开,在阴干1至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
自然生长的蒲公英
第二、育苗
一种可以直播,一种移栽,直播就可以直接播种,我向棚户们讲的是育苗移栽,因为育苗移栽成活率高,蒲公英的种子非常小,千粒重2克左右,育苗箱育苗,育苗箱装入配制好的育苗土,浇透水,撒种,一定要撒均匀,覆土0.3至0.6厘米,不能太厚,覆土以后不浇水,盖塑料保温保湿。温度白天在25至28度,夜间18至22度,出苗百分之80以后撤掉塑料,出全苗以后温度白天在20至25度,夜间15至18度。
棚内种植蒲公英
第三,定植
当幼苗长至三叶时即可分苗,装入育苗碗,温度控制在20至25度,叶片长至10厘米高就可以定植了,株距10厘米,行距15厘米,定植后浇一遍缓苗水,温度控制在白天25至28度,夜间17至20度,温度高一些有利于缓苗,缓苗之后温度白天在20至25度夜间13至15度,温度不要太高,过高会影响品质。
第四、管理
蒲公英适应性很广,既抗寒又耐热,幼苗怕水大,不适宜浇大水,蒲公英抗病性非常强,几乎不得什么病,每次浇水可以少量追施尿素就可以了。
蒲公英嫩叶
第五、采收
蒲公英采收分两种,一种是连根挖出,一种是刀割留根,连根挖出是有的商家需要带根的蒲公英。刀割是留下蒲公英的根系,只割下地上部叶片出售,根系还可以继续生长,可以连续割3至4茬出售。割完一茬不要浇水,以免烂根,半个月以后在浇水。
棚户们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市场需求,尤其在冬季是非常畅销的,在别的蔬菜不景气的时候,可以尝试种植一些,有创新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