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图片,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吗?
连翘图片,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吗?
经常长口腔溃疡的人,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吗?
回答是肯定的。口腔溃疡是身体气血阴阳失衡发出的信号。这种信号极易被我们忽视,而它更多的会被认为是缺乏维生素所致。通常,很多得口腔溃疡的朋友都会自行去药店,要么购买一些止疼修复的西药,要么被推广一堆维生素等保健品。那么,这样对待口腔溃疡的做法是否正确呢?
客观讲,在被口腔溃疡折磨得疼痛难忍阶段,我们使用止疼与修复的西药是没毛病的。因为西药对于止痛,速度缓解急症问题,是中药所不能企及的,这也是西药的优势特点所在。
但对于出现口腔溃疡就大量进补维生素类保健品的做法,我本人并不太赞同。因为,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而言,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基本上是能够满足大部分人(除年老体衰或者素体过于虚弱的人)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的。因此,“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在身体营养已经饱和的情况下,过分进补,一方面很浪费钱,另一方面,保健品服用不当或者过量,也极易对身体造成不良反应。比如:过量的维生素C易致人腹泻,或者产生尿道结石;而过量的维生素K,易使人出现皮炎、皮疹,严重者可能致癌等等。这时,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口腔溃疡用西药只能治标,用保健品也不妥当,那该怎么办呢?
有句俗语讲“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疾病的生成是有原因的”。口腔溃疡仅仅是一种表象,而它的实质性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时疫感冒的实火所致的口腔溃疡:当人遭遇外感时毒时,体内会有实火灼伤津液,火气上熏会致口腔溃疡的出现。
时疫感冒所致的溃疡往往有起病急、病程短、自愈快的特点。它通常发生在外感后的1-2日内,起初是舌尖或唇内出现米粒样的小红点或小疱疹,同时周围黏膜出现充血红肿,且局部有灼热疼痛感,逐渐在12小时内疱疹破溃而形成溃疡,此外,还伴有外感的恶寒,高热不退,周身酸痛等特点。
对于时疫感冒所致的口腔溃疡,我们的解决方案要以解表清热解毒为原则。在治疗外感的同时口腔溃疡的症状也会逐渐消失。如果是症状轻者,可以喝些清热解毒茶,比如:大青叶、连翘、板蓝根等;如果是症状较重者,则需要酌情服用药物来治疗。
可选药物有:清瘟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二、脾胃积热所致的口腔溃疡:由于一些朋友爱食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过量饮酒等习惯导致脾胃郁久化热,湿热上蒸至口腔,便会生出溃疡。
脾胃积热的溃疡的明显特点是:口臭、口渴、尿黄。并且它的溃疡面大,往往是多处糜烂并且形成成片的红肿疮面,疼痛拒食,此外还会伴有牙龈肿痛、舌红苔黄等症。
对于脾胃积热所致的口腔溃疡,我们的解决方案要以清热泻火,除胃热为原则。饮食上可以吃些莲藕、绿豆、西瓜等食物来化解。
可选药物有:清胃黄连丸。三、脾胃虚弱所致的口腔溃疡:由于饮食劳倦,生活不规律,或者思虑过度以及久病等原因伤了脾,导致脾气虚损,进而影响了脾运化水湿功能,使水湿浸渍口腔,导致溃疡生成。
脾胃虚弱的口腔溃疡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且凹陷,并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没食欲,大便稀溏等脾虚症状。
对于脾胃虚弱的溃疡,我们的解决方案要以健脾化湿,补中益气为原则。饮食上可以吃点山药粥,大枣粥进行补气健脾。
可选药物有: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四、心肾阴虚所致的口腔溃疡:由于人久病伤阴或者喜怒无常导致了心肾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上浮于口腔而出现溃疡。
心肾阴虚的口腔溃疡特点也是,起病慢,病程长。并且就溃疡本身看其颜色鲜红,数量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此外还伴有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苔薄等症。
对于心肾阴虚的溃疡,我们的解决方案要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为原则。平时可以适当吃些黑豆、桑葚等养肾的食物。
可选药物有:可酌情选用六味地黄丸合天王补心丸(由于天王补心丸中含朱砂,故不可久服)五、脾肾阳虚所致的口腔溃疡:由于人的脾气虚弱到严重程度,进而会伤及脾阳,脾阳不足,也会牵连至肾阳不足。这样,脾阳肾阳同虚至阴寒内盛,寒湿浸渍口腔,久而久之便会生出溃疡。
脾肾阳虚的溃疡特点依然有起病慢,病程长或者缠绵不愈的特点。并且从外观看溃疡面发白,数量少,用舌舔,有凉感。且伴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以及腰膝酸软等症。
对于脾肾阳虚的溃疡,我们的解决方案要以温补脾肾为原则。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些鸡肉、糯米、韭菜等。
可选药物有:参阳胶囊。以上是我对导致口腔溃疡的几种情况(包括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可选中药)的总结,朋友们如有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桔子皮泡水可以浇什么花?
家庭养花大全为您解答!橘子皮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生活垃圾,很多人可能随随便便就扔了,但是这对我们花友来说可是好东西,只要经过正确的发酵处理之后,是可以作为有机肥水直接进行浇花使用的,而且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花卉哦!那么橘子皮应该经过怎么的处理,又应该怎么使用呢?小叶就来说说吧!
一、发酵处理的目的有的花友可能就不理解了,为什么需要经过发酵处理才能使用呢?如果我只是简单的浸泡,或者是发酵不完全,是否可以使用呢?小叶告诉您,如果发酵不完全,基本是起不到补充养分的能力的,这是由于未发酵完全的橘皮在土壤中会继续释放热量,有可能会造成烧根,这也是为什么小叶坚持一定要完全发酵才能够使用的原因了。
二、发酵过程(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个密封的容器,可以是塑料油桶或者是饮料瓶,尽量不要选择玻璃材质,容易炸瓶,把橘子皮切成小块备用。
(2)把准备好的橘子皮放在准备好的瓶子中,加入水,注意水不要加满,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会导致瓶子膨胀,要留有一个涨瓶的空间。
(3)放在阴凉通风处静置三个月左右,根据季节和温度的变化可以适当地调整发酵时间的长短,温度高时间可以短一点,反之时间长一点,一定要发酵完全之后才可以使用哦!
三、使用方法注意在发酵完全之后,发酵好的橘皮水一定要兑水稀释之后才可以正常使用,以免浓度过高或者是用量过大出现烧根的现象。
以上就是小叶的见解,花友们还有补充的可以在评论下面留言,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养花的小知识,欢迎关注家庭养花大全哦!
赤小豆有什么功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民间流传赤小豆,薏米祛湿气,赤小豆祛湿的原理与其功效有关,接下来,我为您详细分析解答它的功效作用。
★赤小豆泄心火,利小肠赤小豆是药食两用之品,老百姓常称其为“赤豆,红小豆或红饭豆”,闷饭时放入一把增香入味,有的地方用其做豆沙馅,味道甘软香糯。实际上,入药的赤小豆与红饭豆外形上有一定的区别,《本草纲目》上记载“颜色赤,一头平顶者可药用”,由此可知,赤小豆的鉴别要点是颜色深红,一端偏大而平,另一端略小。两端都是椭圆形对称的是红饭豆,一般不入药用。赤小豆具有利水,排脓的作用,其原理分析历代医学家均有所阐述,例如张仲景用赤豆当归散治下血,麻黄连苕赤豆调瘀热黄疸,《本草便读》认为“赤豆,入心与小肠”,因赤豆色红,红色入心,心与小肠为表里相配的脏腑。清代医学家张志聪提到“赤豆,其性下沉”,意思是说赤小豆质地沉重,可下降至小肠,《内经》说“小肠泌别清浊”,小肠可吸收营养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营养物质可称之为“清”,同时,助新陈代谢吸收水分入膀胱,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赤豆下沉行于小肠腑,助小肠吸收水分,将水湿排至膀胱而实现利水消肿的目的。同样,它的祛湿也是通过促进水液排泄来实现的,通俗讲,它的祛湿作用是治标的,并不能兼顾湿邪形成的本源。湿邪致病多由脾阳虚或者肾阳不足引起的,脾肾无法运转代谢水湿可导致水湿停滞,意思是水液在体内积聚,引起形体肿胀,大便粘腻,皮肤出油,痰多咽喉不利,困倦头沉,舌苔厚腻,当湿气出现时,要辨别湿邪停滞的原因,赤豆只是利水排湿的,无法调治脾肾阳虚的根本问题,网络上过度夸大了它的作用。赤小豆是五谷杂粮之一,营养价值较高,且具有轻微的补益作用,邹润安说赤豆外形似肾,是肾谷也,颜色赤红,兼入心,有一定的补益心气的作用。总结赤小豆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味甘平无毒,有一定的利水排湿作用,但无法兼顾水湿形成的根本,身体问题复杂时应请专业中医师给予指导。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花比较耐寒耐旱?
月季的适应性较強。秋季花期之后,需要剪枝越冬,一般留地面之上20~30cm即可,来年春天主杆上的侧芽开始生长,4月中下旬至6月为盛花期,在地面培植的仅凭雨水就可以存活,不需要怎么浇水。俗话讲,“阴芍药,阳牡丹,半阴半阳月季兰。”月季并不需要太多的光照,在房前屋后大树下墙根处等空闲处都可种植,花不耐光照,花开后可用喷壶常撒水降温,以防阳光过強灼伤花瓣。花凋谢后果实种子非常耗能,影响后期的开花,因此须把败枝剪去。月季的根在地下很深,耐寒又耐旱,很少有冻死旱死的情况。只有养在花盆里的月季,才会发生多日不浇水,枝叶干枯后死亡的情况。月季其实很好养,繁殖仅凭扦插就可以。若枝较细弱,就需要斜剪插在水里,等水生根较密,长度在3~6cm时,就可以移植了。为何太长了也不行呢?水生根脆嫩,太长了易断,断了的伤口又易腐烂,反而有碍移植。月季的品种很多,下图的几种您认识吗?认识的都是大伽。
野菊花的使用有什么功效和禁忌?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对野菊花的印象非常深刻,大学期间,背诵汤头歌诀,其中有一个方子叫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至今回想起来朗朗上口记忆犹新,野菊花是调治疔痈疮疖的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这两方面的作用是根据野菊花的气味形质和临床实践总结而来的,它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形成了调治热毒证的首选中药。
★野菊花的作用原理分析野菊花是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花头较菊花小,颜色黄,气味方面略差于菊花,味道却比菊花苦,《内经》说“气味属阳,味道属阴”,阳的属性是热,阴的属性是寒,野菊味道胜过气味,禀赋阴寒药性,沉降力量优于菊花,清热泻火的作用较强。火热邪气侵犯人体最容易形成热毒证,例如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红肿化脓,过食油腻辛辣导致肺胃热盛,肺热熏蒸皮肤肌肉可引起疔痈疮疖,这里面的中医理论是热盛肉腐,肉腐成毒,需要采取清热的办法以泄毒热。通俗讲,热邪相当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皮肤粘膜感染初起基本都是热毒积蓄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疮疖可能存在湿热或者脏腑气血失调等情况,一般不属于热毒。野菊花秋季成熟,吸收了秋凉之气,秋天气候肃杀下沉,中医形容将秋天形容为金,秋天的气息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草木凋零,金气能制木,肝气属木,野菊花禀赋秋金的凉性,色黄味苦,药性沉降性寒而泄肝热,质地清轻,又善于发散,外感风热郁结于体表,它可通过发散的特点将风热散出。所以,野菊花作用部位是肺与肝。肺管理着皮毛和口鼻,肺热导致的咽喉红肿和皮肤疮疖,需要清热肺热兼有发散风热的药物解决,野菊二者兼备,临床比较常用。野菊花的禁忌药性寒凉用清热的功用,但是寒凉药性也是一种偏性,热毒积蓄咽喉引起的红肿化脓,需要清热解毒,这属于药证相和,如果反复发作的咽喉不利,但是没有化脓表现,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热毒,野菊就不合适了。一些急性的眼结膜炎症,突发的急性问题多与肝火旺盛有关,可以使用泄肝火的药物,如果反复发作的慢性眼病,多与肝肾不足或者脾肾阳虚有关,清热泄肝火的药物也属于禁忌了。脾胃虚寒的病人,经常大便不成形,胃部怕冷,手足不温,也是野菊花是禁忌证,因为野菊药性寒凉,容易增加脾胃虚寒的症状,导致病情加重。无法准确的辨别自身情况时,不可根据症状而滥用药物。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