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牧之女,北京恭王府有什么历史故事?

2023-08-01 04:55:03 57阅读

谷牧之女,北京恭王府有什么历史故事?

正好几年前去参观过,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1776营建的私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奕劻、奕䜣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精美在此不再赘述。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在这块位于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龙水”环抱着的风水宝地上,大约十六世纪中叶之前有很多寺宇香火鼎盛,清朝入主北京以后,在这里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内务府等普通旗人居住。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如果说世间万物都有灵性,那么这座被“蟠龙水”包围着的明珠一般美丽的建筑,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着忧伤气质,命运多舛的苦命宅园。根据问题,在这里主要说说它的主人和历史故事:

谷牧之女,北京恭王府有什么历史故事?

1、和珅建造。和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也不多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

2、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的一半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因为此时,乾隆皇帝的十公主及其额驸丰绅殷德还住在那里。和孝公主,是整部清朝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公主,不再引申,有兴趣可以查。

3、永璘的孙子庆亲王奕劻,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贪官,与李鸿章一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同治朝起,奕劻便得到慈禧太后宠信,在咸丰将府邸改赐恭亲王之前,他一直以辅国将军的身份在此居住。

4、同治朝时,由于恭亲王奕䜣协同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而成为恭亲王府。奕䜣,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恭亲王奕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的几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动,“辛酉政变”时,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奕訢,整部中国近代史,乃至后来的中国历史就会改写。正所谓“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5、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

6、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7、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谷牧和李岚清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恭王府腾退修缮工作历28年完成,使之成为中国唯一一座对公众开放的清代王府。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八十年代初的恭王府已成为被8家单位割据、数百住户聚居的大杂院,有200余住户。要修复恭王府,首要任务是搬迁。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

贵阳八大现象?

一、【贵阳】(行业)八大现象

●贵阳第一现象———楼盘

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的楼盘,在很多城市也不多见,但在贵阳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的就有四个,超过100万的也有十几个,亚洲最大的楼盘“花果园”建筑面积为1830万平方,

全国最大的楼盘,为何建在全国经济最落后的地方…贵阳?

●贵阳第二现象———产业支柱

全国任何一个经济开发区,到了那里很容易就看到当地的产业支柱,但观山区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区,却找不到相关产业支柱?国家意欲何在?

●贵阳第三现象———外地人

观山湖开发区没有产业支柱,而且周边的传统三产业也不发达,这个世纪城住有80%以上都是外地人,他们都是来干嘛的?

●贵阳第四现象———政府不作为

全贵阳乃至全国的人都在说,贵阳世纪城里有十多万人在搞传销,当地人每个人都基本知道,那市政府的人难道就不知道,如果就是传销,政府为何不作为?

●贵阳第五现象———联通公司

这些外界都说所为做传销的人,他们用的手机卡都是联通的集群号(300万人以下的网络)互打免费,联通公司为何他们提供通信便利?

●贵阳第六现象———治安好

一般外来人多的地方,都是脏、乱、差。但为何世纪城这里住了10多万外地人,治安为什么这么好?

●贵阳第七现象———城市定位

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位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矛盾?贵阳的发展要坚守两条底线,1、生态文明不可动摇。2、经济建设不可动摇,也就是说既要生态文明,也要高速发展经济,如果用传统发展模式的话,一定做不了。

●贵阳第八现象———明珠塔

明珠塔就是世纪城的中心有个明珠塔,他是用了5000万建造,但不开放参观。可以看作成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山寨版,贵州市委市领导,是想要把贵阳观山湖这个地方,打造成为“贵州浦东”。

二、【贵阳】八大怪象

●贵阳第一怪———地无三尺平

这可不是瞎编的,连飞机场都是靠人工爆炸出来的。当飞机在贵阳龙洞堡机场降落时,甚至可以望见机场附近几座被炸平的山头。

●贵阳第二怪———天无三日晴

刚到贵阳市中心马上就领教了,天上一点征兆也没有,突然下起瓢泼大雨,还没来得及从包里拿出伞来,我们一行的所有人全都变成了落汤鸡。好家伙,这样的急雨真还是头一次遭遇。不过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其实贵州第三怪也和雨有关。

●贵阳第三怪———牛头下雨牛尾晴

这可是我在旅游车亲眼看到的,刚刚还是大雨倾盆,可车前方的雨却已经停了,有人在车尾突然叫道,“看!后面还在下雨呢!”所谓牛头下雨牛尾晴大约说的就是这个吧。看过姜文拍的《寻枪》吗?就是在贵阳郊外的青岩古镇上拍的。还有,那里现磨的豆腐花和红油米粉也特别有味道。亲身在古镇上吃豆腐,自然别有风味。

●贵阳第四怪———石板当瓦盖

村民直接用山上采下自然成形的石板、石片,代替砖瓦盖房,冬暖夏凉。不用水泥沾土,竟然不会渗水,的确很有意思。这些自然成形无需加工的大石片也只有在贵州,世界仅存的喀斯特地形中才能找到。

●贵阳第五怪———辣椒当蔬菜

中国喜吃辣的地方也不止贵州一个,相反吃惯了十三香小龙虾和四川火锅的上海兄弟们早有了心理准备。贵州菜,辣中带酸,更有生津止渴之效。特别建议:采购一坛贵州独山盐酸菜,用来拌着吃方便面,味道好极了。

●贵阳第六怪———四个老鼠一麻袋

我是在水春河漂流时听船工讲的,有一种当地的山老鼠特别好吃,个头特别大,3个大老鼠就可以装满一麻袋。美味大老鼠我们都没吃到,更没见过。

●贵阳第七怪———树皮当药卖

你只要走进贵州的土特产商店就会了解,有一种常见中药叫杜仲,其实是种树皮。贵州特产,不用在这买,这是六味地黄汤中的一味,在上海买瓶地黄汤,吃起来又补又方便。

●贵阳第八怪———背着孩子谈恋爱

贵阳人喜欢背着东西,这怪云南也有,反正没见过,就不提了。

三、【贵阳】八大风景

●贵阳第一风景———天河潭

天河潭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历史名人隐士文化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4公里,距花溪13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具有河谷曲拐,沟壑险峻的地貌特征,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桥、峡谷、隐士为一体。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洞行山空,空山闻水声,碧潭衍飞瀑,纵横密布,形态各异。有贵州山水浓缩盆景的美称,被谷牧副总理誉为“黔中一绝”。

●贵阳第二风景———南江大峡谷

南江大峡谷位于贵州开阳县,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评为“贵阳八景”之一,誉为“喀斯特生态博物馆”。随着贵州——开阳高等级公路的通车,它南距省城贵阳仅39公里,北距开阳县城20公里。便捷的交通使南江大峡谷成为贵阳市民周末休闲观光和来贵州旅游的长线游客继黄果树、遵义之后的必选景区。

●贵阳第三风景———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贵阳第四风景———甲秀楼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有浮玉桥衔接两岸。这一传统的中式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创修算起,到一九八一年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为止,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茸。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贵阳第五风景———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中共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三大集中营。息烽集中营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别称为中学和小学。

●贵阳第六风景———黔灵山公园

黔灵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公园建于1957年,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笼,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贵阳第七风景———花溪公园

花溪公园位于距市区17公里的西南郊花溪镇内,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蜿蜒曲折的花溪河,清清流水婀娜多姿。河水贯山过崖,越桥撞壁,形成了许多小湍流、小瀑布、小湖潭、小河滩。沿溪两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些巧夺天工的楼台亭榭、步磴飞桥、宾馆别墅,给这山环水绕、堰塘层迭、河滩十里的绮丽风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

●贵阳第八风景———红枫湖

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的红枫湖距贵阳33公里,车程不到一个小时。红枫湖域水面东西可达2公里,南北长达25公里,水域总面积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达6亿立方米,为贵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据专家考证出来的数据显示,红枫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大12倍,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因为湖域四周遍布红枫树,金秋时节、枫叶似火、湖水轻柔、互衬互耀,故名曰:'红枫湖'颇具诗情画意。

四、【贵阳】八大小吃

1、黄粑 [贵州贵阳白云区]

黄粑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在贵州,黄粑不为某地所特有,在各处几乎都可吃到。吃得多了广了,倒也就有了对比———其中以黔北遵义的南白镇黄粑和黔中贵阳的清镇黄粑为佳。前者个头颇大,有如旧时的方枕,按一指宽片片的切开,吃起来实在让人朵颐大快,后者个头见小,约摸一拳大小,更适合于自个儿一“粑”在手,自得其乐的细细品味。香煎黄糕粑是将黄糕粑切成1厘米厚的片,放入平锅中用油煎至两。

2、花溪牛肉粉 [贵州贵阳花溪区]

花溪牛肉粉是人们到花溪不能不品尝的名牌小吃。花溪牛肉粉始于20世纪70年代,精选新鲜优质的黄牛肉,用多种香料卤制后,加入到煮好的贵州特有的米粉当中,配以适当的牛肉原汤以及特制的煳辣椒粉、芫荽、泡菜等作料,粉爽滑微韧,肉鲜汤美。其中尤以花溪王记牛肉粉和飞碗牛肉粉为上乘。

3、豆沙窝 [贵州贵阳息烽县]

原料:糯米500克。调料:芸豆250克,菜油、盐、味精、花椒粉、姜沫、葱花等适量。制作方法:炸。糯米淘洗干净,浸泡蒸熟后舂至半茸备作皮料,芸豆淘洗煮至熟透烂擦压成茸泥后,加盐、味精、花椒粉、姜末、葱花搅匀成馅待用,将舂好的皮料均匀地分为10个,摊平,包入馅心捏成圆窝形,放入油锅中炸至表面酥脆,色泽金黄即可。风味特色:色泽金黄,外酥内软,糯香爽口。曾获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技术要领:油锅火候必须掌握好,芸豆须用冷水下锅煮,煮得越烂越好。

4、红油米豆腐 [贵州贵阳开阳县]

红油米豆腐是贵阳甚至是贵州最风行的特色风味小吃之一,黄豆酥,花生脆,米豆腐嫩,豆芽甜,黑大头菜味浓, 油红香辣,消暑解馋。夏季是红油米豆腐最行销的时候,人们在休闲逛街、外出旅游,都少不了来碗红油米豆腐解馋爽嘴,家庭也都经常买来当作午餐、凉菜、夜宵食用。只要到菜市场称上一斤,两斤米豆腐,配上些调料,一家人就能吃得爽口爽嘴。原料及配料:大米、黄豆、石灰、红油、葱、姜、绿豆芽、花生米、泡酸萝卜、黑大头菜、麻油、酱油、大蒜、醋、味精适量。具体制作方法:1、米豆腐,大米淘洗干净泡四个小时,黄豆洗净泡五个小时,用石磨磨成浆,米/黄豆/水的比例一般为1:0.5:4,磨好下锅烧开冷却到约50度用少许石灰水点制。

5、豆腐圆子 [贵州贵阳观山湖区]

“赢得芳香四方溢,白玉入油壳似金。煮豆烯萁千年事,隔桌呼酒忆古今。金豆入磨转蟹黄,坡仙知味流涎长。俯见维雉牵衣儿,指说雷家圆子香。”这首诗称赞的就是有着130多年历史的雷家圆子,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历史回到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后,朝廷通令全国“禁屠”(不准宰杀猪牛羊鸡鸭等)三天,官民一律不能吃荤。地处西南边境的贵阳自然也不例外。当时,祖居贵阳、以开豆腐作坊为生的雷端藻及其夫人,借机推出用豆腐做成的圆子。他们尝试在做豆腐时,加入适量的盐、碱和香料、葱花等调料,充分拌匀后,捏成核桃大小的圆子,然后放在菜油锅内炸熟出售。“无心插柳柳成荫”,于是这小小的油炸豆腐圆子从此一炮而红,深受贵。

6、恋爱豆腐果 [贵州贵阳观山湖区]

恋爱豆腐果,是贵阳名小吃之一。以其名奇特、意味深长、风味别致为特色。将豆腐切成小块,经适量碱水发酵后,放在擦有食油的有眼铁片或铁网上,用糠壳、锯木屑小火烘烤。待烤至外壳焦黄油亮、象吹进气一样鼓起来时,剖开填进用辣椒、酱油、食醋、麻油、味精、葱花、蒜泥、姜末、折耳根等混合而成的蘸水、趁热吃下、辣香嫩烫、咸鲜爽口。

7、丝娃娃 [贵州贵阳修文县]

丝娃娃是因为一张小薄皮面饼包了很多丝而得名。又名素春卷。先用面粉制成直径两寸左右的薄皮面饼,然后由食者亲自动手,依次放上少量的海带丝、萝卜丝、豆芽、酸菜、折耳根、炸黄豆等,再将小面饼卷成筒状,灌进糊辣椒、酱油等制成的调料,一个丝娃娃就做成了,放入口中,脆生生、凉悠悠、酸溜溜、辣呼呼、味道十分诱人。

8、肠旺面 [贵州贵阳修文县]

肠旺面以鸡蛋面、猪肠、血旺、脆哨四大原料为本,再调放鸡汤、红油辣椒等佐料,经12道工序,才出成品一份。其汤色鲜红、面条蛋黄、肥肠粉白,葱花嫩绿,豆芽金黄,一碗捧出,使人顿感赏心悦目,待举箸下咽,更是满嘴生香。面条脆细爽口、食不粘牙;肉哨香脆、肠旺鲜嫩;辣而不猛、油而不腻;汤鲜味美、回味悠长。

五、【贵阳】八大之迷

1、工资之谜

不管你在贵阳是做什么行业,你的工资为什么不到月底就神秘地不见了?一个月工资还不够你在喷水池买几件衣服。就算挑选物廉价美滴饭店,吃个牛肉粉肠旺面只叫单碗,也还是仍旧摆脱不了月光美少男/女的境遇。是什么造成这样离奇的现象?工作了几年以后发现工资竟然就涨了那么一丁点!在如此低工资的环境下,贵阳的马路上还经常能看到各种豪车,K房总是夜夜笙歌,夜宵店烧烤摊经常爆满,iPhone6一到贵阳就打起嗡堆的买……种种疑惑都指向了贵阳的工资,这是贵阳迄今为止最无法破解的谜团之一!

2、天气之谜

贵阳的天气一直采取随机播放模式,街上哪哈都看见穿起短袖和穿起羽绒服的路人擦肩而过,互相在心里默念对方傻x!前几天更神,早上飘了点雪花米米,中午出大太阳,一到晚上全城都又下起了雪,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太阳当中照。突然觉得在贵阳播天气预报也是蛮心酸的。

3、饮食之谜

在大贵阳,为什么夜市、餐馆一年四季生意都那么好,贵阳人是从来都不在家里煮饭么?关键是贵阳外头吃的又多,丝娃娃、肠旺面、牛肉粉、青岩猪脚……挨到吃个遍,也要个把星期。

4、车站之谜

这是一个人流量很大、流动性很强的地方,为何到这来的人都行色匆匆不愿停驻,为何周围小摊点能够把一份炒饭一份盒饭卖到高出市场价几倍的价格?出站口每天都有私家车在搭讪“毕节毕节''大方大方”“遵义遵义”“金沙金沙”“上车就走”……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有着更多解不开的谜团!

5、公交车之谜

在贵阳还有这样一个神秘的群体,他们以数字为代号,73、68、202……他们掌握着城市部分人群的交通,他们拥有着超高的开车技术,他们分工明确却神出鬼没,他们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却跑向很多个方向;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他们一个一个从你身边掠过,看着他们,你只能感叹“哇塞!202好多哦,咋个这么空哦”,而在你需要的时候你却永远也等不到他。这就是贵阳的公交车,永远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车辆!

6、小面的之谜

你不知道他从哪里出现的,快开到你面前的时候会放慢速度,嘴里念叨着“花果园,花果园,十块一个,十块一个”“花溪,花溪,走不走?”。堵车时,公交车、私家车都死死的堵在了路上,而小面却依然能准时准点把你送到目的地。在贵阳你有小车但你跑不过他们,在贵阳究竟是谁把花溪大道当作自己的练车道,又是谁出没在各个狭窄的小巷里穿梭,他们都叫小面的,但却有着不同的价格,贵阳小面的里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7、帅哥、靓女永远不是同学之谜

“啊,这个男生好帅啊!”“贵大的!”“这个美眉好靓啊!”“隔壁文学院的……”为什么师兄和师弟都比自己班的男生要帅?为什么师姐和师妹都比自己班的女生要漂亮?想想自己班的男生女生的长相都简直是……总有一种同学叫别人的同学真的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8、贵阳美女之谜

你永远不知道贵阳美女会穿什么出门,大冷天穿裙子,下雨天穿丝袜,她们的穿着已经超越了米兰的时尚和伦敦的前卫,她们不但有迷人的背影,还有天使的脸庞,每个人的朋友圈或者空间都能看到她们的自拍,她们有一种天然的自信,因为她们是贵阳美女!

您都知道有哪些名人?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名人辈出,由于是孔子孟子的出生地,一直有“孔孟之乡”的美称。这两人对山东地域的文化及思想影响也最大。除此之外,诸如兵家孙武孙膑,三国名相诸葛亮,晋代书圣王羲之,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李清照等等都出生于齐鲁大地,享誉广宇,声名海内。

说到山东名人,不得不提的是孔子,孔子是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和“礼”等重要思想,影响深远,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和孔子提高到极高的地位,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世界十大名人”等,由其及其弟子言语记录的《论语》更是充满哲学智慧,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价值观,人生观。

孟子也是儒家代表人物,在孔子之后,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倡导“仁政”,被后世称之为“亚圣”。孟子的言论也编辑成《孟子》一书,言辞激烈,思想睿智,同《论语》一同被后世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代科举入世必考书目。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中,有另外一大家兵家代表人物同样出自山东,那就是兵圣孙武,其代表作《孙子兵法》,为历代将领推崇,成为兵家必看之书。这本书不仅包含作战兵法,战法,同样对人在各领域都有着指导,充满谋略家的智慧。其后代孙膑同样是兵家大家,齐国名将,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齐国霸主地位。

除了春秋战国时代,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出生于琅琊(今山东临沂境内),三国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三国演义》笔下,诸葛亮足智多谋,被誉为智慧的化身,家喻户晓。历史上诸葛亮虽没那么神奇,但同样也是一代名臣,其《出师表》名垂青史。

在文学领域山东有名的还有南宋两大词人,一是辛弃疾,二是李清照。一个沙场点兵,笔下生凤。一个温婉暖人,细雨柔情。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并将自己的壮志豪情挥洒到自己的诗词中,侠骨柔情,堪称文人典范。而婉约派的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词风婉约温婉,被后世称之为婉约派代表。

当然齐鲁名人还有很多,如秦琼,宋江,武松,蒲松龄等等,有兴趣的可以来齐鲁大地感受山东的风土人情,寻找历史遗韵。

文艺青年的标准是怎么变化的?

细细考察“文艺青年”这个词,可以从民国说起。那个时候的文青其实是和文学,甚至是爱国主义绑在一起的,文字里多是对时事的评判。既然要激扬文字,倡导思想开放的大学和标榜自由交流的报刊成了文青聚集地。

要想俘获文青1.0们,最重要的就是离政治和文学近,而且还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北京,故都风派,文化韵味自然是浓重许多,政治韵味更是浓厚,批驳时政的大都三两成群;上海,虽然政治氛围不如北京,但文化上既有中式腔调又有西式风韵,独树一帜。 京沪两城的整体城市环境都决定了文青1.0们纷至沓来。 都市之中,文学社团成了文青们互相接洽的场所。在大学里,在大街上,你都可以看到一人在台上慷慨演说,下面一排人围着叫好的场景,比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泰戈尔来中国的时候,身边就围绕了一大拨知名文青。

30年代的文学社团泡沫社中谷牧,也是当时文艺青年的典型代表,鲁迅、胡适、谢冰莹、徐志摩、林徽因等人同样名列其中。 作为文青1.0标配的读报写文,在北京和上海得到了最狂肆的生长。 古典宁静的文化古城北京生产学院派优雅的“京派文学”,开放摩登的上海则拥有了“革命文学”的发言权,两种文学形成了“京派”和“左联”两分天下的格局,也养育起了文青1.0中的两批人:京派文青和沪派文青。 北京和上海在文青心里成了“让人无法安心合眼”的城市。 师陀长篇小说《马兰》开篇《小引》中的文字经常被引用来证明其魅力:“凡在那里住过的人,不管他怎样厌倦了北京人同他们灰土很深的街道,不管他日后离开它多远,他总觉得他们中间有根细丝维系着,隔得时间愈久,它愈明显。

甚至有一天,他会感到有这种必要,在临死之前,必须找机会再去一趟,否则他要不能安心合上眼了。” 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是文青天下的格局,在20世纪80年代被新加入的深圳终结了。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经济,文青们也开始思索新的精神世界,文青2.0粉墨登场。 与文青1.0不同,文青2.0是充满激情、满怀希望的。他们希望有新的生活环境、接触新思想,这个时候新兴的深圳就恰恰满足了这些需求。 深圳是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里有着摆脱贫穷的财富梦,还有着跟别的城市不一样的新鲜气息。具备新鲜感的深圳在文学中就被描绘成了希望之地,由此一跃成为了继北京、上海成为了之后的文青第三大聚居地。 深圳给予文艺青年的希望是充盈的,充盈到你可以凭借诗获得户籍。

《证券时报》曾记录下这样一个实例,主人公阿华这个略有身体残疾的女青年,她写得一手好诗,因为一次诗歌大赛而获得政府奖励的深圳户籍,这一招放在今天怕是只能让拼着脑袋积分落户的人“徒有羡鱼情”了。 深圳凭借机会众多给了文青2.0们以希望,最终还是因为生活成本的提高而让他们无奈逃离。即使已经获得了深圳户口,诗人阿华最终还是离开了深圳。“深圳,能够给她户口,能够给她交流的空间,但是没有办法提供合适的能够承受的房价”。 现实生活的细枝末节开始蔓延进了文青们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皆是如此。 钢筋水泥建筑起的城市,生活在其中日益艰难,所以不是文艺青年厌恶钢筋水泥,现实情况是,钢筋水泥让文青2.0们难以立足,无论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 逃离北上深之后,文青的迭代随着社会流变而继续前行,文青1.0、文青2.0尚且都脱胎于文学,文青3.0较之显得就宽泛了许多。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只要是喜欢其中一些的青年人都可以称之为文艺青年。 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文青3.0还背负着一些“不切实际和无病呻吟”的骂名,有段时间,人们甚至说文艺青年就像一场瘟疫,传染极快,复制极容易。但这依然阻止不了他们继续迁徙,寻找自我的脚步。 这个时候藏滇黔川四地开始俘获了一批又一批文青3.0们。较之于北上深的生活艰难,这些地方更有着类似陶渊明归园田居般的生活。一面是压抑苦闷的城市生活,一面是游于山水无忧无虑的诗和远方,“逃离出生活圈,寻找自我”成了这个时期文青的主要目标。 2016年,赵雷一首《成都》撩拨起多少文青对蓉城小酒馆的兴趣。殊不知,在此之前藏、滇、黔三地早已在文青心头排排坐下了。西藏,神圣而纯净,最适合文青们洗涤心灵;云南,昆明大理,苍山洱海,怕是要在这里吟诗一首了;贵州,西江千户,赤水丹霞......这些地方,成了文青们逃离后的“诗和远方”。 由此看来,如果说文青1.0们还在追求理想中的书生意气,那文青2.0和3.0们就已经趋于现实了。因为深圳有更多现实机会,所以值得选择;同样也是因为北上深现实生活太艰难,所以藏滇黔川才会成为新热点。 “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中国的城市已经满足不了文青们追求“他乡”的情结了,文青3.0们在自己的To do list上记下了值得一去的西式浪漫地。 根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的数据,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约为1.31亿人次,2016年这个数字还是1.22亿。 文青们也随着这股大潮奔着文学艺术中的东京、巴黎等地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跑出了国。毕竟,文青最初一代其实是受着西式浪漫风情的熏陶的,作为继承者们,这趟文艺寻根之旅还是值得的。 文青3.0们愈发热爱的是这些城市被贴上的文艺标签,城市本身如何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至少这份附加值他们愿意买单。说到底,文青3.0已经开始成为了一群消费符号的青年,线下想着诗和远方,线上找着精神角落。 世界那么大,确实该去看看,但没去过这些城市,没踏出过国门,就不够文艺吗?我倒不觉得。在我看来,优秀的人骨子里都很文艺。

你知道的刘姓名人有哪些?

太多太多了:挂一漏万:

1.古代帝王类: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玄、刘盆子、刘秀、刘庄、刘宏、刘志、刘辩、刘协、刘备、刘禅、刘渊、刘曜、刘聪、刘勃勃、刘裕、刘义隆、刘昱、刘知远、刘龑、刘鋹、刘崇

2.文人类:刘安、刘向、刘歆、刘伶、刘勰、刘义庆、刘禹锡、刘长卿、刘克庄、刘过、刘叉、刘焯、刘知几、刘因、刘鰐、刘师培、刘半农、刘文典、刘心武、刘震云、刘三姐、刘大年、刘恒、刘慈欣

3.文臣武将类:刘章、刘胜、刘武、刘肥、刘表、刘焉、刘璋、刘晔、刘牢之、刘文静、刘娥、刘秉忠、刘伯温、刘大夏、刘统勋、刘墉(刘罗锅)、刘铭传、刘松山、刘锦棠、刘光第、刘镇华、刘文辉、刘湘、刘玉章、刘峙、刘勘、刘斐

4.农民起义类:刘武周、刘黑闼、刘福通、刘六、刘七、刘宗敏、刘方亮、刘丽川

5.开国元勋及英烈类:刘少奇、刘伯承、刘亚楼、刘震、刘澜涛、刘英、刘仁静、刘志丹、刘胡兰、刘西元、刘伯坚、刘家语(谷牧)、刘振华、刘晓

6.艺人类:刘德华、刘晓庆、刘烨、刘诗诗、刘涛、刘艺兴、刘芳菲、刘亦菲、刘昊然、刘蓓、刘嘉玲、刘家辉、刘青云、刘松林、刘翔

7.名声不佳类:刘豫、刘文彩

8.祖先之一:刘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