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有人能了解金庸写的所有武侠小说吗?
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有人能了解金庸写的所有武侠小说吗?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聊聊这14本书我的看法吧。
一、飞狐外传
《飞狐外传》中的男主胡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
年少时的那样的一种灵变,让人总忍不住会心一笑。
长大成人之后,坚持“守原则”更让人赞叹。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对女主之一袁紫衣特别无感。
现在有个词叫:不娶何撩?
袁紫衣明明知道自己是尼姑,在爱情上不让人同情。
对女主之一的程灵素特别心疼。
没有袁紫衣美丽,比胡斐能干,这两点都让平凡人胡斐没有爱上她。
二、雪山飞狐
这部故事中一群小人物的故事倒是非常有意思。
男主女主有点儿面目模糊。
杀父仇人却是意中人之父,饶了他就会陪上自己,胡斐能下得去手吗?
三、连城诀
这是金庸小说里最暗黑的一部。
虽然最后给了一个明亮的童话结局。
男女主虽然很悲情,还比不上男主的师傅那一对。
金庸小说中我唯一没有重看过的一部。
四、天龙八部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当段誉故事那样轻松开头的时候,你想不到后面故事是那样的走向。
这部小说中也有冤也有孽,但是看起来没有那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三大男主的性格非常有特色。
女性角色的感觉也都非常立得住。
反派的角色也都写得非常有意思。
五、射雕英雄传
是我接触的最早的一部金庸小说。
不论是男主的打怪升级,还是女主的精灵古怪,都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带我进入武侠世界的小说。
六、白马啸西风
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中难得的女性角度的小说。
再有本领的人也很难迈过情那一关。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儿。一个人很难解决。
七、鹿鼎记
韦小宝就算如何如何的小滑头,大义上面从来把得住。
至于爱情,这部书里没有一对儿让人特别喜欢的。
这部书是我翻看次数非常多的小说,从哪儿开始都能看得进去。
八、笑傲江湖
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部金庸小说。
令狐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最喜欢的大约就是在他性格中那种不羁了。
九、书剑恩仇录
陈家洛是我最不喜欢的男主。
作为补偿,这本书的男配们是我最爱的配角团。
武诸葛也好,奔雷手也好,金笛秀才也好,甚至陆菲青也好,他们的故事都让人非常心动。
十、神雕侠侣
这部小说的名气特别特别的大。
却不太合我的胃口。
杨过和小龙女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这部书只读过两遍,仅高于《连城诀
》。其余的小说至少是四五遍。
十一、侠客行
作为一个非常喜欢文学的人,对这本小说特别有感觉。
为一首诗写一部小说,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当然,没做到。
十二、倚天屠龙记
那种读书读得透不过气来的那种感觉,《连城诀》之外,就是这本书了
。
压抑感在前半段非常明显。
赵敏这个小妖女拯救了这种感觉。
一般重看都会从赵敏出场开始。
这样看来,我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读者,我只喜欢那些畅快淋漓的小说。
十三、碧血剑
这部小说对我来说非常特别。
男主女主都不是我的菜。
配角团也没有令我特别喜欢的。
但是我喜欢没事儿就翻翻看看。
最喜欢的居然是里面那句:
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
【程青竹道:“先兄遗言道,为袁公而死,死也不枉,只愿日后能葬于袁公墓旁,碑上题字‘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那么他死也瞑目了。】
十四、鸳鸯刀
这部小说非常好玩。
感觉是金庸老先生最淘气的一部小说。
每次看到那句“江湖上有言”,我就会笑出来。
这部书有男女主吗?不记得:)
我觉得唯一的主角就是:江湖上有言。
金庸写的小说都是用方言文写还是白话文写的呢?
金庸写的小说都是用白话文写的,金庸一生一共写了15部武侠小说,都是金庸在香港担任明报主笔的时候连载的,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开始,到中间的《天龙八部》神雕三部曲,再到最后一步《鹿鼎记》封笔,金庸的武侠小说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但是他的所有小说都是白话文没有文言文。
为何武侠小说中金庸的作品评价最高?
谢谢邀请。
个人感觉金庸先生小说相比其他的武侠小说有独到之处,如下:
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先生的许多武侠英雄都身系家国情怀,具有理想抱负和灵魂担当。
乔峰为了宋和契丹罢兵言和,宁愿一死谢天下;郭靖黄蓉杨过为了守护襄阳百姓,甘愿肉躯阻劲旅,为了国舍小家,郭襄为不让金轮法王和蒙哥得逞,甘愿受焚。
二、文化性强,雅俗共赏。文字凝练,半文言的语句,高度精简,不堆砌辞藻,不卖弄风雅,兼顾了各个层级。
文化人读了,不觉得粗鄙不堪,读之似有所悟,不会觉得掉价,有供日后参详的知识点。
市井百姓看了,有飞檐走壁,有爱恨情仇,有武功招式,不会枯燥乏味,有供茶余饭后的话题。
1.里面有很多的知识点:
天龙八部的书名来自佛教,段誉懂得很多的佛家理论,鸠摩智挑战大理天隆寺,上门先与枯荣大师论佛法;凌波微步依据五行八卦,出自《易经》;段皇爷身边的渔樵耕读,饱读诗书,出口成章,很多来自《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连瑛姑都会诌的一曲,“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这来自宋朝无名氏。
2.里面有很多的话题:
为啥让阿朱死了,让乔峰孤独,孤独还则罢了,为啥让他自尽而亡;死一个不够,还得带上阿紫;阿紫搭上不算,还陪葬游坦之;就为了让大家共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小龙女为啥就不能洁白无瑕,非得让尹志平给拱?
为啥让程英和祝无双孤独一生?为啥让郭襄爱上杨过?为啥让杨过苦等18年?
三、结合历史,适当发散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像水,比水浓,像蜜,比蜜甜。
每个人都会看点书、听点曲或杂谈评书,我们看的东西、经历的过往都是生活和历史。金庸先生写的里面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有交集的、发散的历史和生活。
四、武功招式的独创发明九阴真经、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北冥神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黯然销魂掌、般若功等。
五、连续性的故事塑造,不断代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北宋南宋的一脉传承,人物关系的层叠交加。像一根线头串起来,让人看了一部,想看下一部。
每一个单独的故事都很精彩,像一道道珍馐美馔,只不过其他人的都是一道菜一道菜的吃,金庸先生把它自己的弄成了满汉全席。
六、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广为人知一是报刊杂志。金庸先生办过报刊,当然也认识很多的媒体人。发布的载体,初时发在报刊上,作连载,已小有知众。二是签约书籍。出版商洽谈后,予以出版,好多还翻译,介绍到了国外,照顾了忠粉。三是盗版书籍。正版好多人不买,盗版经济实惠,兼顾了忠粉与伪粉之间的那批人。再有,那个年代金庸小说成了“黄书代存”的载体,躲在合法的外衣下行着“云雨”的事,人们看完了“内衣”,也会顺带浏览浏览“外衣”,最终发觉“外衣”好看于“内衣”。这可能是使它影响最深远的最大助力之一。四是国家发展、影视剧的成功。得益于国家的发展,电视机的普及,以及香港电视剧的繁荣和演员演技的爆棚,金庸先生的书籍故事以look的形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也是它最能成功的最大助理之二。
那么其他五绝在哪里呢?
“五绝”有“老五绝”和“新五绝”之分。
由于“老五绝”中的中神通王重阳,西毒欧阳锋,北丐洪七公,在《神雕侠侣》结束的时候已经死了,这里的“五绝”应该是“新五绝”: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大师,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
要想弄明白郭靖和黄蓉双双战死的时候,其他四人都在干什么,就必须首先捋清楚他们的年龄,再从各自的武功、能力、性格方面入手,推测他们当时有何行动。
捋清楚郭靖、杨过、黄药师、周伯通、一灯大师五人的年龄大小在金庸的小说中,除了郭靖和杨过的年龄比较清楚之外,其他“五绝”的年龄一直含混不清,甚至有许多地方自相矛盾。后来在重新修订小说时,金庸虽然填补了一些bug,但又出现了新的漏洞。比如,黄药师的年龄依然忽大忽小,互相矛盾。
《射雕英雄传》第一回《风雪惊变》中,写到化名为曲三的曲灵风时,说他的年龄“四十上下”年纪。第十回《往事如烟》中,梅超风回忆起以前的事情时,说黄药师比曲灵风大“十来岁”。
按道理来讲,“射雕”故事开篇时,黄药师至少应该已经五十岁了。然而根据后面的描述,丘处机和黄药师年纪相仿,而第一回丘处机出场时只有“三十来岁年纪”。这样的描述,显然有着巨大的bug。
而在世纪新修版《神雕侠侣》第十五回《东邪门人》中,金庸明确地指出,当时杨过“未满二十岁”,黄药师“年近八十”,两人相差了六十岁。笔者就以这个标准为参照物,推算一下他们的年龄。
《神雕侠侣》结束的时候,杨过大约三十五六岁,黄药师应该就是九十五六岁了。而在《射雕英雄传》第十回《往事如烟》中,梅超风回忆起周伯通问黄药师讨还《九阴真经》的情景时,说周伯通“年纪比师父大些”,所以他当时大概已经一百岁左右了。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十八岁从蒙古回到中原,遇到了黄蓉,也开始了自己的中原武林之旅。同年秋天黄蓉被欧阳锋劫持,郭靖找她一直找到来年春天,并且又回到了蒙古。
这年帮助成吉思汗灭掉花剌子模和金国之后,为了逼迫郭靖就范帮助蒙古攻打南宋,成吉思汗逼死了郭靖的母亲。郭靖与成吉思汗反目成仇,回到中原,参加了第二次华山论剑。
从华山上下来之后,郭靖与黄蓉受到蒙古攻打襄阳的消息,于是两人一起到襄阳去守城。结果成吉思汗病逝,蒙古退兵。郭靖与黄蓉一起回桃花岛完婚,小说到此结束。
从郭靖到中原至“射雕”结束,故事进行了差不多一年多至两年的时间。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黄药师在“射雕”中出场时应该是六十岁左右。此时杨过刚刚出生,郭靖则差不多十九岁至二十岁的样子。也就是说,郭靖比杨过大十九岁到二十岁,到《神雕侠侣》结束的时候,应该是五十五六岁左右。
在《神雕英雄传》中,洪七公中了欧阳锋的蛇毒之后,郭靖和黄蓉说一灯大师可以治他的伤。洪七公这样说道:
“他若以先天功一阳指功夫打通我的奇经八脉,原可治我之伤,只是这一出手,他须得大伤元气,多则五年,少则三年,难以恢复。就算他把世情看得淡了,不在乎二次华山论剑的胜负,但他已是五六十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年寿数?老叫化又怎能出口相求?”
由此可见,一灯大师在“射雕”时期出场时已经是五六十岁了。这个五六十岁到底有多大呢?
黄蓉中了裘千仞的铁掌,与郭靖一起找他疗伤的时候,叫他“伯伯”。所以他比黄药师年龄大一些,周伯通差不多一样大,在《神雕侠侣》结束的时候已经一百岁左右了。
也就是说,《神雕侠侣》结束的时候,“新五绝”的年龄分别是:周伯通和一灯大师都是一百岁左右,黄药师九十五六岁,郭靖五十五六岁左右,杨过三十五六岁。至于王重阳、洪七公、欧阳锋这三个“老五绝”中的人物,因为已经去世了,就略过不提了。
襄阳城破时黄药师、周伯通、一灯大师已经寿终正寝,杨过做了父亲,来到襄阳城护送丐帮逃出去,再回来给郭靖和黄蓉办理身后事在《神雕侠侣》结局的“襄阳大战”中,杨过杀死了蒙古皇帝蒙哥汗。历史上的蒙哥汗死于1259年,襄阳城于1273年陷落。也就是说,郭靖和黄蓉殉城的时候,离“襄阳大战”过去已经十四年了。
这个时候,杨过差不多已经五十岁了,郭靖也将近七十岁了。黄药师差不多110岁,而周伯通和一灯大师则110岁往上了。即便他们三人内功再高强,再长寿,恐怕已经不在世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都是寿终正寝。
在这种情况下,“五绝”中除了郭靖之外,就只剩下杨过一人了。那么,他当时在干什么呢?是否与小龙女在古墓里隐居呢?
郭靖和黄蓉双双殉城战死,杨过给他们办理身后事《倚天屠龙记》开篇写到,郭襄到处寻找杨过和小龙女,可是江湖上连他们的一点消息也没有。由此可见,自从在华山顶上与众人告别后,杨过和小龙女就开启了隐居模式,生儿育女,不问世事。
历史上襄阳城破之前,已经被围困了六年。纵然杨过和小龙女再避世,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以杨过对郭靖和崇敬,杨过的性情,以及郭杨两家的交情,杨过极有可能在襄阳城破之前赶去救援,甚至可能劝他们及时逃走。
然而很多年前郭靖和黄蓉就已经决定了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不会听杨过的劝,而是决定与襄阳城共存亡。杨过懂他们的追求,知道他们劝不住,自然也会成全他们。
郭靖和黄蓉虽然誓死守城,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追求,断然不会这样要求别人,把杨过牵扯进来。而杨过也不会陪着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因为他还有孩子要养。
要知道从杨过和小龙女重逢到襄阳城破,中间只过去了十四年。即使他们一回去就生孩子,襄阳城破的时候孩子也至多十三四岁,与《神雕侠侣》中杨过出场时差不多大。如果杨过有个意外,以小龙女和他的感情,自然也不会独活,这样他们的孩子岂不是成了孤儿。
杨过因为从小父母双亡,尝尽了人间心酸和悲苦。他断然不会让自己孩子再受这种苦楚,所以他会让自己和小龙女活得好好的,使孩子好好享受家庭的温暖,幸福快乐地长大。
襄阳城破之后,郭靖和黄蓉殉城的壮举必然会传遍整个江湖,甚至传到杨过的耳中。所以,当时他极有可能偷偷潜回襄阳城,替郭靖和黄蓉办理身后事。
因为郭破虏死了,郭襄远在西川,这件事情只能由杨过来办理了。而且当时蒙古势大,中原武林受到重创,江湖上人人自危,不敢与蒙古人硬碰硬,因而这件事情也只有杨过能办到。
耶律齐带领丐帮逃离襄阳城保存实力,杨过集结人脉护掩护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倚天屠龙记》中,灭绝师太在给周芷若的临终遗言中透露,当年郭靖和黄蓉知道襄阳终不可守,就用杨过的玄铁重剑铸成屠龙刀,杨过、小龙女的君子淑女剑铸成倚天剑,将藏《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的地图藏在刀剑当中。等将来中原起兵反抗元朝,再把兵书和秘笈拿出来,对付敌人,即“倚天屠龙计划”。
要想将来能推翻元朝统治,还需要足够的兵马。当时郭靖和黄蓉手上掌握最大的力量就是丐帮了,所以他们见襄阳守不住时,会让耶律齐和郭芙带着丐帮逃出城去。等哪一天时机成熟,再响应号召揭竿而起,像之前守襄阳城一样,反抗元朝统治。
然而当时襄阳城及时周围一带长期处于蒙古的包围当中,丐帮弟子众多,逃出去的话太过显眼。郭靖和黄蓉要忙着守城,郭芙又是个草包,仅凭耶律齐是难以带着丐帮突出重围的。所以,丐帮要想逃出去就必须有外力来支援了,而当时最好的外力就是杨过了。
杨过在江湖上的人脉非常广泛,与台山佛光寺方丈昙华大师、昆仑派掌门青灵子、信阳君赵老爵爷、乌鸦山聋哑头陀等人交情颇深;又有人厨子、圣因师太、张一氓、史家兄弟、西山一窟鬼等人的追随。而当年杨过给郭襄送的三件大礼,更是显出了杨过的聪明与谋略,以及这些人的绝技本领。
所以,当年的情况可能就是,杨过听说郭靖和黄蓉被围困在襄阳城,前去救援。郭靖和黄蓉依然不肯撇下襄阳城自己逃走,把“倚天屠龙计划”的告诉了杨过,并让他帮忙护送丐帮弟子出城。
接着黄蓉、杨过、耶律齐这三个聪明人聚在一起,策划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逃跑方案。杨过再次将史家兄弟、西山一窟鬼等人集结起来,掩护着丐帮的人马顺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到了《倚天屠龙记》中,丐帮虽然已经衰落下来,帮主史火龙长年不在线,帮中大权被掌握在假帮主和陈友谅手中,但是丐帮依然位居“天下第一大帮”的位置,实力不容小觑。
由此可见,当年襄阳城破之时,丐帮大概率已经有组织有规划地逃到安全的地方了,否则实力也不会保存得这样好。
史火龙遇难之后,让妻子和女儿拿着打狗棒去向黄衫女求救。黄衫女不仅知道他们的事情,还接受了母女二人的求救,并出来为她们主持公道。所以,她们双方是知道对方的。
而在少林寺的“屠狮大会”上,黄衫女当众降服了周芷若,从她身上搜出藏着《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的桃花岛铁片地图交给张无忌,揭穿了周芷若的真面目。显然她也知道“倚天屠龙”的秘密。
这些无不显示,当年襄阳城破之前,已经做了父亲的杨过又回到了襄阳城,在郭靖和黄蓉的托付下,帮助丐帮成功逃到安全的地方。郭靖和黄蓉殉城之后,他又回来给他们办理了身后事。
与此同时,杨过与郭靖、黄蓉以及丐帮达成共识,如果日后丐帮有难,杨过及其后人必定出手相帮,而且由杨家暗地里观察着武林的一举一动,保证“倚天屠龙计划”顺利进行。
做完这些事情后,杨过又回到了古墓,与小龙女和孩子共享天伦之乐,同时把以上这些约定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而他的后人也不负所望,虽然一直隐居世外,但一直注视着武林的一举一动。
终于在《倚天屠龙记》中,黄衫女子在关键时刻出来,拯救了丐帮,挽救了武林危机,把《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交到张无忌和明教手上,让他们推翻元朝统治。而杨家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结语郭靖和黄蓉双双战死的时候,“五绝”中的黄药师、周伯通、一灯大师,由于年龄太大,大概率已经寿终正寝,不在人世了。杨过可能再次出山,来到襄阳城护送丐帮逃到安全的地方,再回来给郭靖和黄蓉办理了身后事。
回到古墓之后,他把自己与郭靖、黄蓉和丐帮的约定说给孩子,让他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履行好自己监督“倚天屠龙计划”,以及在必要时刻帮助丐帮的职责。
“五绝”是“双雕”时重要的人物,他们或明或暗地主导着这个武林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江湖的格局。随着襄阳城的陷落,郭靖和黄蓉的殉城,这个时代也结束了。
将近百年之后,西狂杨过的后人黄衫女再次出山。在主持了公道之后,她留下一句“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金庸写的侠客行讲的到底是什么啊?
金庸是著名的华人作家,他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哲理思想,而金庸本人在写武侠小说的时候也同样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来探讨人生和主人公的命运。《侠客行》就像是一则寓言故事,其核心探讨的是佛教型理想人格,小说的主人公天石破天,其实与《天龙八部》的虚竹是一类人。他跟虚竹的特色一样:谦虚、纯朴、良善、真诚,对事物完全没有成见,待人完全没有心机,最后,像虚竹一样,他的良善无知,使他在无意之中,毫不费力地修成绝世的神功,达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石破天比虚竹更无知,因为他自小就与母亲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完全不懂人情世故。虚竹念过几部经文,石破天是个彻底的文盲。 就是因为他不识字,所以在侠客岛的石洞里看壁上的“侠客行”图文,才不像其他人那样为复杂的注解误导,他自以为无法了解其中高深武功,于是只寻求娱乐,随便玩玩,等白自在看完了一同回家。在这漫不经心的情形之下,他反而找到图文的真正意义。 虚竹这种人现实世界可能不可能有,难说得很,石破天则肯定是不会有的,因为在他身上,发生太多机缘巧合的事了,但是,他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人物,因为他有难能可贵的感情,这些感情,在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很少人随便流露出来,但本身却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