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和哪个朝代有关,中国商帮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原因有哪些?

2023-08-07 18:50:04 70阅读

商人和哪个朝代有关,中国商帮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原因有哪些?

我国商业要追溯到商代和西周,现在大家所说的商人来自商朝。在商朝的时候,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商人。

虽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买卖人的主体产生变化,不再是商朝人,但是大家还是将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商人。

商人和哪个朝代有关,中国商帮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原因有哪些?

全世界共有20个十分出名的商帮,其中中国商帮就占据了5席。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认识一下这5个商帮。

第一个商帮:晋商

所谓的晋商指的是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我国有很多建筑遗产都和晋商有关系,例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等。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大商帮”,分别是晋商、潮商、徽商。晋商的成功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晋商的辉煌人物有乔致庸等人。

此外,晋商之所以能够崛起和自身资源以及文化有关之外,还有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晋商的第一桶金是从明政府手里赚来的,那个时候,明政府把垄断的盐业分出来给私人经营了,晋商就是趁这个时候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明清时期,晋商的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当时很多首富都是晋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晋商在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衰落了,现在勉强说来自山西的商人也就只有陈年和郭台铭等人了。

因为晋商文化没有被很好的保留,所以如今的山西在全国范围里面还是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

第二个商帮:徽商

所谓的徽商就是指徽州商人以及新安商人,微商是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徽商主要经营盐、茶木、典当等等。

徽商和其他商帮的人不同点在于,徽商除了从事多种商业行业外,还会直接办产业。徽商起源于南宋时期,现在安徽六个县的商人被大家统称为“微商”。

徽商对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今,徽商的改变已经扩展到了整个安徽,并且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例如:张近东、王传福等人。

徽商除了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之外,还出现了很多高素质的文人,例如:朱熹。

第三个商帮:闽商

闽商狭义上面指得就是福建省商人的简称,闽商是传统三大商帮中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商帮,被外界称为“华商第一族”,和晋商、微商、粤商齐名。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由福建商人开创的。

如今,在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侨中,闽籍人高达1000多万,分布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从海外影响来来说,闽商的影响力最大。

清末民初的时候,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就是官大看北京,钱多数福建。福建人只相信三分靠运气,更加相信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第四个商帮:潮汕商帮

潮汕商帮也可以称为潮州商帮,是中国传统的三大商帮之一。潮汕商帮形成于唐朝后期,兴盛于明清。潮商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质的商业群落,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巨大。

潮汕商人之所以能够崛起,除了得益于商业贸易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潮汕商人自身愿意吃苦,而且身上还具备一种冒险的精神。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的时候,一共有16位潮商登上了中国福布斯排行榜,总身价高达2218亿元。2015年的时候,有34位潮汕人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其中最富有的11个人身价高达6000亿。此外,有一点还需要大家格外注意,就是潮汕商帮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

潮汕商帮的影响是国际性的,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地华人首富基本上全部是潮汕人。而且潮汕人前往泰国发展的人数高达500多万,甚至掌控着泰国主要的经济命脉,并且在政治上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代,潮汕商帮更是出现了李嘉诚、马化腾、谢国民等人。

第五个商帮:浙江商帮

所谓的浙江商帮,指得就是浙江籍企业家。如果要细分的话,浙商还可以分为湖州商帮、龙游商帮、温州商帮等等。

其中,比较活跃的商人应该是温商,最具代表性的是宁波商帮。浙江商帮是19世纪推动中国工商业进程的强大商帮。

唐朝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所以浙江一带成为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浙商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成了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浙江商人。

民初天下首富沈万三就是潮州人,并且到了现代,更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浙江商人,例如:马云、丁磊、郭广昌、宗庆后、任正非等人。

目前这五个商帮中,究竟哪一个商帮是我国第一商帮?

首先,我们从国外影响力来看一下,闽商的影响力应该大于其他几个商帮,毕竟福建的华侨占了中国华侨三分之一。

据悉,闽商现在在海外的投资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另外,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闽籍港澳同胞数量大概是120多万人。

其次,我们从国内的影响力来看一下,看看这几个商帮哪一个的实力比较强。从国内影响力来看,浙江商帮和潮汕商帮实力差不多,但是因为闽商在国内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在国内的影响力也要比这两个商帮小一些。

为何到了道光咸丰时期就没落了呢?

汉武帝时期施行的盐铁专卖政策让后世朝代看到了国家资本主义带来的巨大利润,随着冶铁技术的不断进步,铁器已不再是稀缺物品,但盐的专卖政策一直持续到现在。清代盐商的富足程度从乾隆五下江南就可看出端倪,国库的钱不能随便花,内帑又不足以支持,于是盐商们承担了大部分的开销。乾隆帝对此虽有警觉,但拿人手短,只好放任自流。到了道光朝,国库吃紧,作为国家资本主义的盐业专卖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甚至还有大量欠款迟迟收不上来,作为全国盐业的重要集散地--两江地区,更是吏治腐化,私盐泛滥,此时道光帝想到了官声不错的江苏巡抚陶澍,于是新的两江总督陶澍走马上任了,治所在南京。

陶澍是清代开创汉臣格局的人,同时也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郭嵩焘等人影响极大。所谓经世致用指的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陶澍正是这种思想的力行者。在两江总督任上,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了自明代万历年间就施行的纲盐法,自北向南施行票盐法。此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盐商们的权限,加大了国家的控制力度。其次大力打击私盐,不到两年的时间私盐就销声匿迹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张嘉译主演的《大清盐商》,基本是以当时那个时代背景拍摄的。再次陶澍对吏治也进行了改革,官商勾结的成本加大,吏治也清明了很多。陶澍的这种实干作派导致了两个结果,国库收入大幅增加了,盐商收入大幅减少了。于是在陶澍60大寿的时候,道光帝钦赐牌匾,上书四个烫金大字:国家柱石(猜测)。

张嘉译饰演的大盐商

盐商们在道咸朝没落了,昔日富贵人家女孩甚至有被卖到烟花柳巷,但盐商们还有一大贡献,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淮扬菜的兴起正是这帮盐商们吃出来的,中华美食的精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追求在淮扬菜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有的盐商家里还有高薪豢养私厨,这在当时也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情,淮扬菜系里还有一类精品中的极品得在大型的画舫船上才能吃到,也叫做船菜,相对私密的空间有些类似于如今的高档会所,而船菜所需的食材更是各种山珍海味,宾客中自然少不了那些微服的达官显贵,不知道随着盐商群体的没落船菜是否已经失传了。现如今淮扬菜也是各大菜系中较为高档的,价格要照那些街头林立的川菜馆贵上不少,也比号称菜系之首的鲁菜更显精致,但就一款正宗的扬州炒饭也只能在淮扬菜酒楼才能吃到,看似简单的炒饭要求也很多,米饭必要隔夜的长粒香米,东北大米咋不行,不隔夜的更不行,米饭粒要松散有度,炒成粘连成一块的不行,过于松散发硬的也不行,油温、火候的掌握对于一个淮扬菜系厨师是个相当严格的要求,详情请看《舌尖上的头条》第一季。

一盘比较成功的扬州炒饭

一盘相当失败的扬州炒饭

曹雪芹分别是什么朝代的人?

1、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是明朝人,曹雪芹是清朝人。

2、个人简介 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淮海浪士,又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安庆。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吴承恩的外甥孙丘度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后人将其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

3、代表作品:《西游记》

4、人物生平 大明弘治十三(1500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中国历代著名商人是谁?

晨辉聊历史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商人,在那个商人地位低贱的年代,能青史留名的确让人心生敬意!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五位著名商人:

第五名 胡雪岩

胡雪岩生活于清朝时期,因其脚踩政、商两条船而被誉为红顶商人,有很强的识人能力,年轻时慷慨大方,喜好结交朋友,由于勤快,眼脚麻利,深得钱庄掌柜信任,因资助王有龄科考,而被后者视为恩人,商业之路依靠王有龄的升迁也越做越大。王有龄畏罪自杀后又攀附上左宗棠,开始参与朝政,利用权力不断做大自己的商业,巅峰时期家产两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胡雪岩帮助左宗棠筹集银两解决军费问题,连左宗棠也感叹道:朝廷办不成的事,胡雪岩办成了。同治皇帝因胡雪岩帮助左宗棠有功,赐黄马褂,授官江西候补道。后因中外蚕丝大战意外败北,家资损失过半,各地官员纷纷趁火打劫,光绪帝下令查抄其家,最终郁郁而终。

第四名 范蠡

范蠡是春秋楚国人,传闻曾向商业鼻祖白圭请教过为商之道,被后人尊称为“商圣”。曾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功成名就后选择归隐,研究经商理论和方法,对于后世有宝贵的借鉴意义,许多生意人奉他为“财神”。

传闻他归隐后住在定陶,三次经商获利颇丰,尔又散尽钱财,深受道家学派影响,实为一代“道商楷模”。

第三名 子贡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为孔门“十哲”之一,他能排在第三名,就是因为在儒家学派“重义轻利”的思想熏染下还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确实不一般。子贡言辞伶俐,办事通达,崇尚经商在诚的理念,开创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佳话。

子贡曾任鲁国和卫国丞相,帮助鲁国解除齐国入侵威胁,太史公对他评价很高:子贡能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生意,最终积累万贯家财,孔子也将他与颜回做比较,认为二人的品行都很高,但是颜回却贫困潦倒,而子贡却能不被命运摆布。这也表明孔子也是很欣赏子贡的经商之路的。

第二名 吕不韦

吕不韦的眼光是上榜五位中最毒的,他用一千金的投资换来了无数倍的回报,他于茫茫人海中发现了“奇货”,并且抓住了机遇,实现了中国“风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吕不韦有想法而且胆子够大,他了解秦国的政局,敢于做这笔可能掉脑袋的买卖。试想如果华阳夫人没有将异人收养,最终太子上位,吕不韦很有可能卷入一场本可避免的政治斗争中去。

所以说,收益总是和风险成正比的!

第一名 沈万三

沈万三出生于元末乱世之中,是一位真正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子,他与上述四位有着明显不同,如吕不韦,胡雪岩二人虽然财富数以万计,但是大都是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子贡和范蠡财富不足,理念有余,所以沈万三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商人。

他有头脑,善于观察,把自己的生意做到了海外各国,堪称“国际贸易第一人”!

大清首富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怎样一个人?

晚年的胡雪岩非常凄惨,众多妻妾都抛弃了他,唯有一个,就是那位不肯随众人离去的九姨太成为他最后的伴侣。

当年,胡雪岩的妻妾们都被遣散以后,只剩她从豪华的胡宅搬出来,这个九姨太依旧像往常一样陪伴着胡雪岩,她没有因为胡雪岩以前有钱就服侍得很好,现在没有钱了,就随便一点儿或者瞧不起他。

她还是跟以前一样,有什么事情都自己抢着做。胡雪岩死的时候,胡母年事已高,事实上,胡老太太也承受不了这种沉痛的打击,所以胡雪岩的整个后事,也都是他的九姨太在操办。

据说,她独自把胡雪岩安葬了以后,平静地回到家中,最终自己也上吊自杀了。

那么,胡雪岩到底葬在哪里?

这样知名的人,死了以后都不知道葬在哪里,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性呀!胡雪岩的后人也都不知道。

从1991年初开始,有一个66岁的老人赵玉城开始寻找胡雪岩的墓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玉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辛苦地找到了。

准确的说是1992年4月26日,找到了胡雪岩的墓。

赵玉城老人发现的时候,其墓碑已经倒了很久,他请了人帮忙,一撬过来,好不容易才树立起来。

那么,这个大清首富、红顶商人胡雪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简单说,胡雪岩就是一个倔强、聪明、好色,又非常善于做生意的中国人。

咱们先来聊一聊胡雪岩与他的杭州“十三钗”,看看他是如何利用“妻妾成群”的优势来做生意?

胡雪岩这一生中,他到底有多少个女人?说实话,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一代富商、红顶商人胡雪岩,他不但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在情场上,更是个风流成性的家伙。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不做官,二不图名,但只为利,娶妻纳妻,风流一世,此生足矣!

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都认为:胡雪岩荒淫奢靡、肆意无度,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和无赖”而已。

据说,清朝时期的胡雪岩,还仗着自己有财、有势,他在大街上见到有姿色的女子,也不管她愿意不愿意,直接娶进门再说。

当然了,被他这种强买强卖的民女,只要过了三五天或一两个月,胡雪岩就会给女方几百两银子,并配上一纸休书,任其改嫁。

最后,被胡雪岩这种“喜新厌旧”,而抛弃者,估计有数百人。

当然这些都是《见闻琐录》、《庄谐选录》这样的野史,才记载了胡雪岩这种行为。

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是文人添油加醋的夸张手法而已。

事实上,如果胡雪岩真的这么干!那位顶头上司左宗棠,还不直接暴跳如雷,活活扒了他的皮!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胡雪岩强抢民女、逼良为娼的行为应该不会有。

但是他酷爱女色的行为,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行为,主要体现在他大量的娶妻上。按照杭州城内的民间传说,胡雪岩一共娶了十三房姨太太,号称“杭州十三钗”。

确实,“三妻四妾”这种事基本是古代每一个男人的梦想,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现代人不能总是羡慕古代时候的三妻四妾,更不能去羡慕所谓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胡雪岩有个豪华居所被称为“鸳鸯厅”。原为胡家子女居住;楼下为胡家宴请宾客的地方:从门洞进去,就到了和乐堂,它是住宅区中的主体建筑。

据记载,胡雪岩有13位姨太太,为了方便与各位太太会面,并避免她们之间的争风吃醋,他想了一个好办法。

就是安装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通话设备:一座大德律风,用13根电线通向各房,只要认定门子,就可以召唤各位太太,声音洪亮 清楚明白,省去了不少无聊的口舌。

据说,在和乐堂,现在还可以见到当时的铜管和铜线呢?

胡雪岩的母亲,居然处处替胡雪岩考虑,还把胡雪岩在外面娶的姨太太,也要统统接回家里,结果弄得天天斗嘴吵架,吵得胡雪岩根本没有办法回家过一天清静日子。

实话实说,他还跟一般人不太一样,不是因为风流成性,才娶这么多姨太太的。

胡雪岩所有的姨太太,似乎都跟他的事业有关系,据说有的是为了贷款方便,有的是为了某种生意的需要,比如胡雪岩在做蚕丝生意。多些女眷自然是非常方便做生意呀!

青年胡雪岩还是一个“拾金不昧”,具有“奇货可居”式乐于助人的聪明人

胡雪岩是晚清一位著名的商人,大家都称他为“商圣”。

其实,胡雪岩也是贫苦出身,他的父亲在他12岁时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抚养着他们兄妹四人,日子过得也是非常艰难。

胡雪岩从小就非常懂事,经常帮别人家放牛挣钱补贴家用,减轻母亲的负担。

13岁那年的一天,胡雪岩又跟平时一样去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坐在旁边的凉亭里休息。

后来,他走进凉亭刚坐下,却看到桌上放着一个很大的蓝布包袱。胡雪岩打开一看,里面包的竟然是金银财宝,顿时吓了一跳。

胡雪岩觉得应该归还给失主,于是就等了个几小时,他心里也暗暗着急。这时远处有人走来,边走边四处张望。

胡雪岩想,可能就是失主。果然,那人衣衫华丽、雍容富贵,身后跟着个小厮,见胡雪岩在放牛,就问:“请问放牛娃娃,见没见着个布包袱?”边说边比画包袱的大小。

胡雪岩站起身问:“先生,包袱什么颜色、装的什么?”先生说:“蓝色碎花布包袱,包的银子。”胡雪岩问:“多少银子?”先生回答都对上了!

“我应该还给你”,失主听后,感动地说:我姓蒋,开了一家杂粮店。你这孩子真不错,在这里放牛有点儿屈才了,如果你愿意,就跟我走吧,我收你当徒弟!

就这样,胡雪岩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去了蒋家杂粮店。到了杂粮店,胡雪岩特别能干,不仅勤快。只要老板交代了事情,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后来,一位来自金华的做火腿的商人看中了胡雪岩,又把他带到了金华。

后来,胡雪岩有幸成为杭州一家钱庄的伙计。

有一天,钱庄里来了一个名叫王有龄的书生。一番交谈后,胡雪岩发现王有龄很有才华抱负,而且已经捐了浙江盐运使的官职,只是缺少进京的盘缠。

胡雪岩慧眼识珠,居然认定其前途不凡,于是把钱庄的500两银子借给了他,叫他赶快进京上任。

钱庄老板知道胡雪岩私自借钱给他人后,气得火冒三丈,就把胡雪岩赶出了钱庄。

被炒鱿鱼后的胡雪岩,只能在杭州的街头流浪。

后来王有龄发迹,担任浙江巡抚,成为此后胡发迹的支持和靠山。

在王有龄的大力支持下,1860年,胡雪岩开设了钱庄。此后,在北京、浙江、上海、湖北、湖南等地开设了几十家钱庄和银号,声誉日隆,信誉卓著。

可见,王有龄重新到杭州做官之后,胡雪岩才得以摆脱潦倒,开始了他人生的成功道路。在历代的中国社会,想做成事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功条件,胡雪岩确实是聪明人。

此后,胡雪岩到底有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传奇。

其一、善于利用名人效应,居然敢于用秦桧的手笔写“庆余堂”这块匾

胡雪岩的经营手段非常高明,胡雪岩是一个顶级聪明的商人,既然是商人,那绝对会有各种奇妙的手段,胡雪岩的经营手段有一个显著特点: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买卖开张,先取个名字,请个名人、书法家写个匾,题个字,这是一个做生意的标准流程。

但是胡庆余堂这块匾,那故事可深了,颇有历史底蕴,“庆余堂”这三个字,虽然也是出自名人之手,大书法家之笔,但是这个人,却是一个被万人唾骂的大奸臣,他就是至今还要跪着赎罪的人,北宋的一代权奸秦桧。

别看秦桧在历史上评价不高,但人家书法写得好,其手笔那真是堪比颜真卿,不让柳公权。

南宋建立,在岳飞死后,秦桧居然成为宋高宗的心腹大臣,位列丞相的他,自然要有一座豪宅了,而他的豪宅,就叫“余庆堂”。

“余庆堂”这三个字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最后让胡雪岩看上了。虽然秦桧的名声不好,但是他的字确实太漂亮了,胡雪岩看得爱不释手,经过了深入思考,最后胡雪岩还是决定用秦桧的字,这也算是利用“名人”效应的壮举了。

但是,胡雪岩不傻,他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把“余庆”两个字倒过来用,变成了“庆余堂”,一方面是寓意颇为得当,同时也隐含着反面利用秦桧“名人效应”的意思。

胡雪岩的一生,从昔日一个无名的山村放牛娃,到最后成为了大清最富有的红顶富豪,胡雪岩的人生应该就是一个传奇。

其二、为左宗棠西征新疆提供后勤保障,购运西洋军火枪炮,转运东南协饷,特别是其所购的“布洛斯后膛螺丝开花大炮”威力巨大,因此或朝廷“赏加黄马褂”

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宗棠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

他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

由于胡雪岩辅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争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

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的时候,胡雪岩则被派往上海经营采运局,为左宗棠西征提供后勤保障,购运西洋军火枪炮,转运东南协饷。

45岁的胡雪岩已经担任上海转运局委员,负责购运军火,转运协饷,以便协助督办陕甘军务的左宗棠。

自此始,至光绪七年,他为左宗棠筹款共6次,据说总数为1770万两银之多。

特别是他为左宗棠西征,所购的布洛斯后膛螺丝开花大炮,在攻打达坂城一役中,对敌人的震慑力极大,从而获得了朝廷赏谕。

左宗棠与陕西巡抚谭钟麟联奏,恳请朝廷“赏加黄马褂”给胡雪岩,不久也获准了。

此时此刻,胡雪岩在事业上也达到了顶峰。

他趁机协助我国第一家机制国货厂,甘肃织呢总局筹办,于次年正式开工。

其三、胡雪岩开始打破洋人对价格的垄断,曾经一度让丝业的价格控制权,又回到了中国人手里,他居然把去谈判蚕丝买卖的外商,从家里赶了出去

到1880年的时候,胡庆余堂的资金规模就已达280万两。

胡雪岩的经商理念,已经深入商界各式人物心中,曾盛极一时,作为中国人,胡雪岩与洋人争,与命运搏,的确是一位铁骨铮铮的中国汉子。

当时的生丝业被洋人垄断,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胡雪岩看中这一点,决心从中取利。

他先把上海和江浙的丝业同行联合起来,说服他们共同对付洋人,在本地大量收购生丝,囤积居奇,从而让洋人无丝可买,进而控制了市场,垄断了价格。

从此,丝业的价格控制权,又回到了中国人的手里。

可是,就在胡雪岩把去谈判蚕丝买卖的外商,从家里赶出后不久,他上海的一个朋友到杭州告诉他,汇丰银行的经理回国后交待了一切,朝廷已经知道了其中的胡雪岩的一些商业内幕。

胡雪岩的“八个摊子七个盖”的办法,事实上当然就是他们经营方式的弊端,那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对于他这种经营方式而言,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资金链就都会断裂,甚至整个商业帝国毁于一旦。

最后,在替清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的时候,胡雪岩虚报利息,给自己留下一个致命的风险,以致后来东窗事发,在多重压力下,又面临中法战争爆发,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加上官僚压榨,胡雪岩最终破产,客死杭州。

那么,面对胡雪岩的传奇经历,可能让人无比羡慕,也让人扼腕痛惜,咱是不是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胡雪岩这一生,他到底有哪些成功的经营,以及不堪回首的往事和教训。

胡雪岩错过了两个人的忠告,一个是其父亲的忠告,一个是封疆大吏左宗棠对他的忠告

胡雪岩的失败有很多原因,胡雪岩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觉得他不容易采纳别人的劝告或忠告,这里可以举两个例子。

不听左宗棠的劝告

胡雪岩从小就很聪明,长大之后更加聪明,而身为“聪明”的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夸奖他、赞美他,胡雪岩当然也不例外。

他被这些夸奖的次数多了,胡雪岩也就飘飘然了,他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慢慢地就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尤其是发达之后,他就彻底听不进别人的话了。

对于胡雪岩这种没有读过书,文化水平低的弱点,左宗棠早就看出来了,他还经常劝胡雪岩多读一些书。

谁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胡雪岩比左宗棠还要倔。他似乎对读书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他宁愿把很多时间用都在“妻妾成群”的生活上面,也不愿意多读点书。

虽然读书者未必都能成功,但是不读书者,肯定一辈子没戏:即使胡雪岩能够凭借自己的某些聪明才智,曾经建立一个庞大的经济帝国。

但是他毕竟没有读过多少书,很多事情他想不通,很多道理他也不可能明白,这些巨大的知识缺陷就是他难以弥补的隐患,正是这些隐患给他的结局,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

胡雪岩的经济帝国最后崩溃的根本原因,说到底就是因为他读书少,视野比较狭窄。

其父胡鹿泉在去世前,他千叮咛万嘱咐胡雪岩,一定要好好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绝对不要做官。

对于父亲的这句临终遗言,胡雪岩确实做到了,他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并且振兴了胡家。

但是,胡雪岩却没有听懂父亲的另外一句话,也不明白胡家祖训的真正含义,他还是去做了官,并且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官。

事实证明,作为一个挣钱的商人,胡雪岩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官员,他根本就是门外汉。胡雪岩根本就没有想到,政界要比商界凶狠得多,官场是一个超高危险的地方,要是没有绝对的智商,是玩不转的。

总而言之,胡雪岩就是一个倔强、聪明、好色,又非常善于做生意的中国人。

他的传奇经历,确实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借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