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怎么做,竹节人的题材?
竹节人怎么做,竹节人的题材?
写作背景:竹节人是范锡林玩耍过的玩具之一,代表着他儿时的美好记忆。随处可见竹节人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做竹节人是一件乐事,斗竹节人更是乐趣无穷。其貌不扬的竹节人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
简介
课文是写竹节人的,还写了围观的小伙伴们,这样写是因为从围观的小伙伴们的动作“攒着”“跺脚拍手”“一哄作鸟兽散”等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喜爱竹节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过。
第三部分写了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是有关系的。老师没收竹节人,表现出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与后文老师玩竹节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老师温柔赤诚的内心,活泼亲切的形象。
竹节人受到老师的青睐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竹节人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竹节人怎么做?
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如下:
1、找来一节拇指粗细的长竹子。金丝竹最好,将这节竹子裁成9小节。第一节做身子,稍长,一般是其他小节的2倍多。其他8小节等同长短,作为竹节人的手和脚,如果竹节参差不齐,竹节人的手脚也会长短不一。
2、将9小节竹子裁好后,需要在长的那节钻两个孔,这是联系手和脚的通道。用小刀,钉子等等钻出孔。用两根绳子分别绑住两个小棍子做武器。武器用一根长棍子,两根绳子都绑在一根棍子上。
3、穿两节竹子做手臂。两根绳子分别在竹节人的身子左右两侧孔自上而下穿过,作为竹节人的脚。分别穿两颗扣子,扣子起到减少摩擦,让竹节人更加灵活的作用。
4、竹节人的玩法,可以把有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从下面拉紧,在裂缝上的竹节人就站起来,叉腿张胳膊、将鞋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会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也可以进行搏斗。
竹节人的主要内容20字是什么?
竹节人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小时候做竹节人、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竹节人,想拿回竹节人,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一什么竹节人?
竹节人是70后流行的玩具。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范锡林写过《竹节人》,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围绕主角颜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原文节选: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竹节人最强武器怎么做?
第一步找一些细小的竹竿,锯成像手指节这么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躯干和头,再用小刀在上面左右弄出一个口,用来装手臂,在用竹竿锯出八个小截,这就是手脚,最后用鞋线串在一起,这样就变成一个竹节人了。
第二步把竹节人下面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这样竹节人就站立起来了。
第三步我们通过控制鞋线的松紧来控制竹节人的动作行动,放上两个竹节人就可以相互打斗了,像电视剧一样。
第四步还可以在竹节人手上放武器,比如一根冰棍棒,这就像孙悟空拿着金箍棒一样。
第五步放上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