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火祭祖,侗族火把节习俗?

2023-08-11 10:20:03 67阅读

五火祭祖,侗族火把节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

五火祭祖,侗族火把节习俗?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家乡清明节祭祖有什么习俗?

《今年清明节的前一周是父亲诞生100周年纪念日,我和母亲送给他一个钱包!》

清明节快到了,因思念父亲,想起二妹曾经讲过的一件忘事。

二妹说,2005年,父亲已经85岁了,来西安二妹家小住时,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让二妹给他添了一些,买了一枚金戒指。父亲都这么大年龄了,买金戒指干什么呢?二妹当时不解。

后来父亲解释说,我们邻村有一位老人临去世前,怕几个儿子和儿媳对他不孝而遭罪,就在枕头下面压了一个小布袋子,看管得很紧,暗示他有一些金银财宝,到最后,谁对他好就给谁。后来几个儿子和儿媳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都对老人不错。老人去世以后,几个儿子和儿媳把那个小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个小瓦片,成了村里人的笑料,也给儿子儿媳脸上摸了黑。父亲说他不会这样,他要给就给真的,这枚金戒指就是准备那个时候用的。

2008年,父亲病危,临终前的有一天,他把大哥和大嫂叫到跟前,当着我们兄妹几个人的面,慢慢的从身上掏出他那装了半辈子的啐布钱包,从里面掏出那枚金戒指,郑重的交给了大嫂。然后,把剩下的几十块零钱交给了大哥。办完这些事,父亲把那个啐布钱包扔到了墙角,示意他什么都没有带。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都哭了!

父亲这样做是对的。父母平时随大哥大嫂住的时间多,在孝敬父母方面,大哥大嫂做的比我们多,父亲这样做,是对他们辛苦的肯定,也是在诠释一种传统的礼义,对教育子女,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有一定的意义,我们都很满意!

父亲逝世时88岁,要是能活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岁了。他的生日是农历三月初六,离清明节很近。今年清明节快到了,有一天,我看见九十多岁的母亲在整理自己的钱包,突然想起父亲临走前连钱包都交出来了,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啊!不由得伤感起来。想他老人家身上连个钱包都没有,即是有点钱,往哪儿装哩?随赶紧和母亲一起给父亲糊了个漂亮的钱包。

根据关中西府的民俗,清明节的冥币要提前烧。3月28日下午,也就是父亲生日的前一天,我买了一大堆冥币,连同那个钱包,给父亲烧到坟上,并以这段文字,纪念他老人家诞生100周年!希望他老人家能在那个世界能活得幸福、安康!

祭祖有什么要求?

如何正确祭祖

一、物品准备

第一,备香。香如同我们拿手机拨出的信号,香一点燃,祖先就知道是子孙来祭祀了。

第二,备水果。坟地既然能管我们五代,最好拿五种水果。实在不方便,拿一种也行,千万不要偷懒。

第三,备糕点。水果代表阴,糕点代表阳。祭祖,一般要备水果和糕点这两样。给祖先上坟祭肉,只是个别地方的习俗。过去祭天、祭地需要三牲五畜,比较神圣。我们的祖先没有达到天地的功德,也没有天地那么大的福报,所以除本地特有的习俗外,建议不要供肉及供血性的东西。

二、注意事项

1、烧纸不能用棍把纸挑碎,最好念念经。纸这个时候,就可以越多越好。可是烧纸时一定不要拿棍挑,一挑碎,就像我们人残缺了。你烧那么急干什么?一年才来上一次坟!祭祖的时候要缓慢、端庄。这才叫续火、添香。很多人烧纸,恨不得给它挑散,烧完赶紧走。来了就待会儿,跟老人聊聊天,也挺好的。要是有信仰的话,烧纸时可以念念经文。信佛的话,最简单的就是念阿弥陀佛。要是信道教,也可以念道教的一些经典。在坟地念念经,对活着的子孙会有帮助,让家庭更加和睦,做事更加顺心如意。

2、穿着要素雅端庄。我们去坟地最好穿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显得端庄,千万不要穿艳丽的衣服,也不要穿短裤、裙子,这就是对祖先的不尊敬,那么子女就会有漏,损家族的面子。

3、表情要严肃。 祭祀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如法祭祖,子孙兴旺,后代兴旺。进入坟地,表情就要沉重,就不要再笑了。为什么?坟地是人家的家,你在那里嬉皮笑脸,这对人家是非常不尊敬的。嬉皮笑脸,祖先会认为看我们死了,看我们笑话来了,他一起这念,就要倒霉了。

4、不要拍照。 在墓地不要拍照,不管怎么样,坟地都属阴。

应采取什么方式祭祖比较好呢?

清明节快到了,各地都禁止上山焚烧,应采取什么方式祭祖好呢?

文/刘亚平

清明节是中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随着春天的到来,桃红李白,柳绿风轻,万物复苏,人们在清明时节带上祭品踏青郊外,扫墓祭祖,悼亡思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往往连身在外地的人们都会在此时纷纷赶回老家祭祖扫墓。这一万民重视的节日,也得到了国家的体恤,特意为之放了公假,使这一传统文化节日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然而,扫墓祭祖的旧有流行做法是在坟地墓前摆上供品,点烛烧香焚纸钱,以求先祖保佑。这方法烟熏火燎,污染环境,传播迷信不说,还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在事后容易残留火种,而春天又是天干物燥、风大易燃的季节,常常因此引起山林火灾的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因此近年来各地都在禁止进山焚烧祭祀,提倡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

其实我觉得,清明扫墓祭祖着重于表达人们的追思和缅怀,重要的是亲情的延续,这是内涵,有心则可,心诚则灵。而用什么供品、怎样祭拜不过是一种形式和载体。人们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祭拜。例如 :一、在墓前摆一捧鲜花黄菊,供一盘水果糕点,奉一盏小酒清茶,或再点对电子香烛,其优雅品味,相信祖先逝者也是很喜欢的。二、网络祭拜。可以手机、电脑为载体,发一些有关陈年旧照片,撰一篇有关先祖逝者的文,写两句悼亡寄意的诗,点一柱心香,抒满腔情怀,也不失为清明祭祀的好方法,尤其是对那些身居外地不能返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今年清明,我囯还处在疫情特殊时期,人们都宅家抗疫,响应政府号召不大规模集聚扫墓,在网络上进行祭拜就显得更加合理有效了。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我的家乡多年前就已迈开了文明祭祀的步伐,我们家也已坚持了多年清明节文明环保祭祀,我这样写,也是这样践行的,有以下诗、图为证:

七律·壬辰清明

刘亚平

莺歌燕舞柳丝黄,水秀山青草色香。

日暖风轻春正媚,桃红李白蝶尤忙。

虚逢美景心难赏,每至清明情更伤。

老冢新坟飘泪雨,肝肠寸断恨阎王。

2012.4.

七律 己亥清明

刘亚平

梦里依君故地游,蜂飞蝶舞日光稠。

十年漫漫黄泉路,尽夜绵绵涩泪流。

细柳邀风惊鸟唱,杜鹃沐雨惹人愁。

欢欣小子成家业,告慰亡灵不愧羞。

2019.4.

七绝 梅花山扫墓

刘亚平

每到清明痛断肠,焚香化纸屑飞扬。

而今改作文明祭,果饼鲜花悼念忙。

2015.4.

七绝.父亲生日扫墓

刘亚平

踽踽前行向远峦,父亲生日恐孤单。

黄花洒泪儿亲奉,寸草春晖欲报难。

2012.11.

戊戌清明

刘亚平

清明

心雨潇潇

思念无边蔓延

一如疯长的芳草

时光匆匆

眨眼十年

记忆

却定格在从前

广场上

风筝仍在高飞

碧水间

钓竿弯弓是谁

这四月

彼岸花开了么

抑或忘川也会荡漾

——怀念之波

2018.4.5.

能否取消坟头烧纸钱?

以前,我总感觉,到了清明节去故去的亲人坟头上烧点纸钱,让逝去的亲人在那面的世界里不缺钱花!旧的观念,旧的风俗遗留下来的事情,不能违背!但是,通过这次四川凉山的大火,牺牲了这么多的消防战士,内心的震撼和心痛,战胜了所有那些愚昧无知的想法!三十条鲜活的生命,为了扑救山火,英雄献身!让人心疼难过至极!

通过这次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反思自己呢?……

只要平安,那就是幸福!

到了清明节,孩子们回去扫墓。我们买的鲜花,填一填坟上的土,买点贡品。新型的祭祀方式来祭奠!真的挺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