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大战,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结束的?
99年大战,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结束的?
我们从经济数据和股市的变化来看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可以看看金融危机是结束了还是延迟了而已。
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了2009年中才开始消散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从拉动经济的三家马车来看,进出口明显回落,经济增速主要靠投资及消费的带动。
进出口:进出口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多。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但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四季度进口同比下降8.8%,出口同比增长4.3%。
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
从经济增速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从二季度开始显现,三季度开始爆发,同时使得中国经济在2008年的3季度跌破了两位数的增长,进入5年以来的低位。在四季度,经济的增速一度下滑到了6.8%,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开始伤害实体经济,但政策在11月才推出,2008年的经济增速创出了2003年以来的新低。
2008年的4万亿及影响金融危机的到来,对我国最大的影响就是出口和股市。
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25%,而且一半的产品都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对外依存度极高。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外需求急剧下滑,中国的出口及出口型企业受到波及,比如当时广东的玩具企业。
2008年广东省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共1740家,比上年同期的4984家减少3244家,同比大幅下降65.1%。其中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共120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3242家,占同期广东省玩具出口企业净减少总数的99.9%。
而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快速传播,美国的崩盘进而影响全球各个国家,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2008年上证指数的跌幅是65.39%,可以说是横扫千军如卷席,大家都没有机会出逃就都已经深深地套牢了。
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开始慢慢地体现出来,中国由于市场的开放程度不高,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但是企业倒闭带来的失业率上升以及金融市场暴跌带来的信心问题也是依然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计划。
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项目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水运、水利、市政道路、地铁、管廊、机场、发电站、公共文体设施等,合计投资约4万亿。
在政策出台后,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市场开始应声反弹,开始了长达9个月的高歌猛进的表演。这9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涨幅达到了100.3%,气势如虹,不可阻挡。
经济增速也开始在2009年的一季度触底,二季度开始明显回升。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开始慢慢消散,至少从大的层面已经得到控制了。但是企业的倒闭,还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却悄悄的拉开了帷幕。
2008年金融危机的暂时结束应该是在2009年的二季度,但是其长远的影响却还在暗地里蔓延,只是4万亿让这些现象都沉到了底下。比如企业的转型升级,从出口加工转向内销和品牌建设等等。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金融危机结束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分享不易,点赞留香。
贷款99万利率491?
等额本息法: 贷款本金:990000,假定年利率:4.910%,贷款年限:30 年 : 每月应交月供还款本息额是: 5260.21元、连本带利总还款金额是: 1893675.6元、共应还利息: 903675.6元。 第1个月还利息为:4050.75 ;第1个月还本金为:1209.46 ;此后每月还利息金额递减、还本金递增。(未考虑中途利率调整)
90岁以上的老人活着?
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活着,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痛苦 ?
天下儿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长寿,四世同堂享天伦之乐。家里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不糊涂, 能自理,疼子女 ,这样的老人子孙后辈都会善待, 就像人们常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
家族里的二奶奶 ,今年97岁了, 身体硬朗,能自理能做饭 ,能收拾自己的卫生 ,老人深受后辈人的爱戴,是全村老人的楷模。
村里谁家的老人不讲理了,又“作“儿女了 ,家里人就会讲 :“你看看人家二奶奶,身体好心态又好,一辈子知道疼子女 ”。
现在,家族里孙男弟女几十人 ,不管谁回老家,都会去看二奶奶,带上老人爱吃的零食,和营养品,临走再给她扔下点儿钱 。
现在,和二奶奶一起过日子的儿子儿媳,虽然都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身体很好,对老人特别孝顺, 是真正的母慈子孝 。
二奶奶生了两儿两女 ,可能都遗传了老人的长寿基因,个个活的健康乐观 。
二奶奶是我父亲的婶娘,我奶奶的妯娌,从我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二奶奶 。
二奶奶是村里老人中最干净,脾气最好的人 ,小时候和堂兄弟堂姐妹一起放学,大家都爱先跑到二奶奶家玩一会儿再回家 。
二奶奶对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一视同仁,不管是亲的,还是家族里的,二奶奶都一样对待 。
二奶奶有一个儿子在北京工作 ,在我们小的时候 ,记得,那位大爷经常给她寄北京糕点和糖果。
“京八件”是二奶奶的最爱,而那些北京的大虾酥,则是我们这些孩子们解馋的零食 。
二奶奶在我们村里,是年龄最大的老人 ,我综合和了二奶奶长寿的秘诀 ,除了长寿基因之外,还有一些生活方式,也是二奶奶长寿的原因 。
一、勤劳
二奶奶的大儿子在北京工作,只有过年过节,一家人才会回来 。一直和二奶奶住在一起的,是他的二儿子,也就是我堂叔一家。
从年轻时候起,家里就是二奶奶当家,家里的大小事 ,都是她老人家操心 ,叔叔婶婶只管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儿。
我小时候记得我妈说过,我婶婶是最幸福的女人。 二奶奶是小脚,不能下地干活儿 ,家里就是她的天下, 婶婶生了两个儿子,也都是二奶奶一手带大的 。
叔叔,婶婶下地干活儿,二奶奶 颠着小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一家人换下来的衣服,用搓衣板儿洗净晾干, 从来没有家里堆脏衣服的习惯 。
一家人的棉衣,也都是二奶奶提前做好,放在柜子里 ,等到一天气一入冬,大人孩子都有现成棉衣穿 。
家里养的鸡和羊,也不像村里人那样散养,而是被二奶奶圈在一个固定的空地方, 所以她家的院子是全村最干净的 。
二奶奶做饭还特别好吃,她做的饭,精致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同样的窝头二奶奶做出来的,也比别人做的好吃 。我小时候经常和堂兄,堂妹到二奶奶家里蹭饭 。
我家里,由于妈妈每天需要下地干活儿 ,回来在匆匆做饭,所以饭做的比较粗糙,大窝头一顿一个都吃不完。
二奶奶的小窝头,有时会放上枣,有时会放上菜 ,而且个个小巧精致 ,不论什么饭食,她都会做的和别人不一样 。
二奶奶煎的鱼 ,过年时被我们全生产队的人挨家借去待客,我至今记得二奶奶煎的鱼 !
一条整鱼外面裹上鸡蛋面糊,煎的金黄,撒上葱花 ,看上去非常漂亮,闻上去香香的。
二、善良
善良的人,看不得别人受苦,二奶奶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那儿几条胡同的人家,都受过二奶奶的恩惠。
过去家里孩子都多,有时饭都吃不饱,孩子们上学的学费有时也拿不出来 。
每到这个时候 ,大家都会想到二奶奶 ,不光是二奶奶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儿子,还因为二奶奶特别会规划 。
二奶奶,就是农村说的那种会过日子的人,家里总有存粮, 每当有人家里断顿儿了, 孩子们的学费拿不出了 。
人们就会找到二奶奶 ,二奶奶总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不管你有没有能力还,她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
三、规律
二奶奶讲规律 ,家里无论大人孩子都要自律, 我记得,从小时候一直到现在 ,二奶奶每天吃饭都非常的有规律 。
早上,她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 ,如今97岁的年龄,每天早起都要自己刷牙洗漱 ,7:30左右用开水冲一碗鸡蛋茶。
二奶奶冲鸡蛋茶有讲究, 先是用开碗开水把碗烫一遍 ,打入一个鸡蛋,放一点白糖,滴几滴香油,用沸腾的水冲开蛋花 。这就是她的早饭 。
在上午10:00左右 ,她会在喝茶的时候,吃一两块儿点心 。中午饭和全家一起吃 ,从不挑食 但吃多少是有数的 。
晚饭几十年如一日 ,半碗粥,加一个素菜,不吃主食 。一生爱吃鱼,喜吃素,每周吃荤菜不超过三次 。
我们小时候在二奶奶家吃饭, 她就这样说过:吃饭不能好吃的吃撑,不好吃的不吃,要有规律,五谷杂粮是天赐的 ,不能浪费不能糟蹋 。
我记得二奶奶说过: 人的一生,需要吃的饭食是有定数的, 比如,你一生需要吃多少粮食是早就定好的 。
如果整天胡吃海喝,本来应该90年吃完的粮食,你30年吃完了 ,那你就只能活30岁 。
虽然这是老人迷信的说法 ,但和现在科学饮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说吃饭七成饱 ,晚饭要吃少,这样吃对身体好 ,一些营养学家都讲过 。
像这样做事儿有规律,能自律的老人真的不多 。
二奶奶脾气好, 从来不凶孩子,和任何人说话都不会着急, 和她对话时,你心里有在大的火,都会慢慢平息 。
二奶奶家的几代人,都在村里受人尊敬。叔叔现在是村民调解委员,婶婶也是热心人 ,谁家有事都会跑前跑后 ,这些都是受二奶奶的教诲 。
二奶奶的心态非常平和 ,不管是受苦受穷的年代,还是生活富足的今天, 她都有一个平和稳定的心态, 不急不躁 ,对生活充满感激,知足常乐。
九十七岁的二奶奶,现在不但能自理,而且,仍然多年如一日早睡早起,坚持给家人做早饭 。
直到现在 ,结婚四十多年的婶婶儿,早饭都是吃现成的 。
二奶奶每天一成不变的早饭是冲鸡蛋茶,她给家人做的早餐, 一人一只煮鸡蛋, 两种自己腌制的小咸菜 ,小米绿豆粥 。
在他们家,多年一直保持早饭喝粥,但每人只能喝一小碗 ,他自己则是半碗,
因为这些年,家里做饭都是二奶奶掌管 ,所以,家里从叔婶,到下面的孙子孙女,个个身材都特别好, 而且很健康。
二奶奶自己的床铺,每天都收拾的整整齐齐, 每月换洗两次 ,一直到现在,她都坚持每天换洗内衣,而且自己手洗,从不麻烦别人 。
看电视也是二奶奶的一项爱好,而且只看新闻 。从去年开始 ,自己会玩儿智能手机 ,平时给我们look通话,语音通话都可以不用别人帮助 。
回到提问 :90岁以上的老人活着 ,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痛苦 ?
纵观二奶奶的一生, 这样的老人,能说长寿是痛苦吗 ?她真的是在享受和谐美好晚年时光。
我们的二奶奶今年97岁了 ,我们全体子孙,都希望二奶奶长寿,这是我们整个家族的幸事!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人, 都像我们二奶奶这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健康,开心,幸福的走完人生之路 !
一个世纪到底是多少年?
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year of our lord),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不过,有人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而以后的世纪则为100年,如果按照这种定义的话,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
扩展资料:
历史学是一门以时、空为维度的科学。谈及任何历史事件、事物、人物等等,都要界定它的时间段落和空间范围。在史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比年更大的度量单位有年代、世纪、千纪、万年等,其中前三者比较常用。但在它们与年的匹配协调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原因在于它们并不是以天体运动或别的什么运动为基准,而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
如何评价汉朝与匈奴进行的漠北大战?
漠北之战,在规模、气魄和杀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
但,其影响却远不及河南之战与河西之战。用得不偿失来点缀,略显过分了;但加上过犹不及的评价,还是中肯的。
01.汉匈战争的三大战役从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谋开始,汉匈战争就不可避免了。两个正在崛起的民族,都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自信心爆棚。于是,就非得通过战争手段分出个雌雄高下。汉匈战争一直打到汉武帝死,都没有打完。但决战阶段是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肇始于马邑之谋、收尾于漠北之战。
这期间爆发了很多战役,但关键是三大战役,分别是卫青河南之战、霍去病河西之战和卫霍漠北之战。
河南之战,把大汉帝国的边境线直接推到了北部黄河一线,有效地保障了关中地区的安全。可以说,这是汉匈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匈奴人几乎不可能再把战火烧到大汉帝都。而失去河南之地以后,漠南一带也就时刻面临威胁,所以汉朝可以频繁出击草原。
河西之战,霍去病把河西之地打了两个对穿,不仅全定河西而且杀伤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接近四万匈奴人或死或俘,斩首虏的数量是以前历次大战的总和。匈奴失去这块肥美牧场,直接导致浑邪王和休屠王两部数万人投降。这个伤害实在太大。而汉朝也可以通过河西之地,向西域拓展势力,斩断匈奴的西域臂膀。
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已经由攻势转为守势;河西之战后,匈奴人连守都守不住了,只能逃往漠北。漠南无王庭,其实在河南、河西之战后,就已经出现了。
而漠北之战,只能算是大汉帝国对这两次战役的巩固。其主要影响就是继续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但,不能小瞧这个影响,这个影响很重要。
02.匈奴一方的比较优势战争需要人口、土地、资源以及组织动员能力。跟汉朝比,匈奴人一样都不行。
但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的草原游牧骑兵,却可以形成匈奴人的比较优势。这个比较优势就是匈奴人的游牧骑兵。这伙人,首先是打不死,几乎没有被全部歼灭的时候;其次是打死你,龙城之战只是成就了卫青的风采,但李广的一万精锐骑兵却是被匈奴人全歼了。所以,汉朝对阵匈奴,不是打不过,而是追不上、找不到和打不死,而稍有差池就可能被搞个全军覆没。
而这几个要素中,匈奴人最看重的是什么?贾谊说匈奴也就中国一大县,中行说言匈奴也就相当于中国一郡。所谓大县、大郡,当然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冒顿单于之时,“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控弦之士30万。这就是匈奴人能够组织起来的军队极限。但是匈奴的土地有多少?从东到西,幅员北方万余里。所以,在匈奴人看来,人比土地更重要。匈奴入侵,除了抢钱、抢粮,就是抢人口,整县、整郡的掳掠人口。
于是,匈奴的短板或七寸,也就出来了。那就是人口。只要大汉铁骑能够在战场上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那匈奴只能越打越弱。
而漠北之战歼灭多少人呢?卫青一部斩首虏一万九千人,霍去病一部战俘虏七万余人。就这个杀伤数字,也能把匈奴从帝国时代干到部落联盟。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
《汉书》所载,大将军卫青七战匈奴,斩杀俘虏五万匈奴人。但这只是表面数字,因为战争导致匈奴整族整部落的远遁,于是迁徙途中死去的匈奴人就无法统计了。战场斩杀的,多是匈奴人中的壮士。所以,这个消耗对于匈奴人来说已经不小。而比卫青更彪悍的,是霍去病。
最票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首虏十一万余级。浑邪王以众降数万。
霍去病不仅直接消耗掉匈奴十一万人,而且还招降了数万人。所以,卫霍二人就消耗了接近20万匈奴人。
所以,漠北之战以后,匈奴人就真得没法玩了。汉武帝朔方大勒兵,派出使者邀战匈奴单于。这就是赤裸裸地挑衅。而这时候尚武好战的匈奴人,却真心怂了。除了把自家主客使宰了出气,死活也不敢应战。
因此,漠北之战很重要,必须要给予高度评价。
03.大汉帝国的过犹不及战争的几大要素,人口、土地、资源和组织能力。大汉帝国本来是一样不缺、一样不怂的。但,漠北之战后,却出了问题。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后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人口,要多少有多少;土地,要多少有多少;组织能力,要多强悍有多强悍。然而,漠北之战后,大汉帝国却发现自己把战马给打光了。
公元99年,李陵出击匈奴,竟然是五千步兵深入漠北。漠北之战前的历次大战,大汉帝国可从来都是骑兵出击的。可见,漠北之战20年后,大汉帝国的战马还不够用。而贰师将军李广利远征西域是为了什么?战马啊。大汉帝国最缺的就是战马这个稀缺资源。
漠北之战后,汉匈战争之所以走向低潮,是因为匈奴的人被杀惨了而汉朝的马也被耗光了。
战马,只是资源的一项。战后,大汉帝国为遍赏有功将士,拿出了五十余万斤黄金,约合当时的五十亿钱。而大汉帝国的一年财政收入最高也就四十亿钱。所以,汉武帝不仅战马告竭而且财政告竭。
没钱、没资源,匈奴单于能活,大不了同志们一起过苦日子。而且,漠北草原上的日子,一直也不怎么样。但是,大汉帝国却不行。汉朝政权要比匈奴政权更有凝聚力,更有动员力,也更具稳定性。这是因为汉朝的中央集权,要比匈奴的部落联盟更先进。而先进是有代价的,就是这个政权运作起来会更贵。现代政权要比古代政权先进,所以现代政权就要更贵。古代一个县令就能管一个县,而现代一个社区都得弄个居委会,于是说现代不如古代。这么说就是不讲理。
漠北之战后,汉匈战争进入低潮期,汉武帝开始折腾什么了?一个是继续开疆拓土,就是战争不能停,匈奴打废了,还有朝鲜和西南夷;另一个是开始求长生不老,各种淫祀滥祭找神仙,花了不知道多少钱。但还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解决大汉帝国的财政危机。于是,算缗、告缗的财政改革、盐铁专营的垄断经济以及上林铸钱的货币改革,就全都推开了。
而这些问题,可以说都是在漠北之战以后发生的,或变得更为迫切。这个财政问题,汉武帝终其后半生也没能解决。所以,漠北之战,的确让匈奴人吃到了苦头,但也让汉朝百姓吃到了苦头。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一下,大汉百姓应该更希望漠北之战不要打得如此激烈。所以,评价漠北之战,加上一句过犹不及,应该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