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是哪一天2020,江西一男子将79岁瘫痪母亲活埋进废弃墓坑?

2023-08-14 02:05:04 71阅读

母亲节是哪一天2020,江西一男子将79岁瘫痪母亲活埋进废弃墓坑?

这个男人太狠,乌鸦尚有返哺之恩,为人子女,能做到这个份儿上,真是道德沦丧!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孝顺儿杀母骗保事件!

男子5月2号把妈妈活埋了,要不是男子媳妇儿后来觉得不对劲报警了,估计这位老母亲也活不了。

母亲节是哪一天2020,江西一男子将79岁瘫痪母亲活埋进废弃墓坑?

看到这条消息,其实有点害怕!为人子女,即便母亲瘫痪,你压力大,也不能直接把母亲活埋了吧?

可以想象到母亲的感受,虽然瘫痪了,但是神志清楚,一点点被儿子埋到土里,那该多么难受。后来老母亲被救出来,得知儿子要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刑,还求警方:不要判儿子刑,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让我想起去年发生的那件杀母骗保案。单亲家庭,那个母亲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养大,结果小儿子为了在大城市买房子,为了保险费40万就杀掉母亲!

据说他杀害母亲时,母亲没有求饶,只是用哀求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儿子,然后慢慢死掉,想想就心里难受呀!

人做事还是不能那么绝,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不说给父母多少钱,多孝顺父母,基本人伦道德还是要做到的。就像这位活埋母亲的儿子,就做的实在太过分了。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这样做,你的孩子会不会和你学呢?

可以去我头条文里查看去年杀母骗保事件的文章!

猪价迎来十一连跌?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可能是未来十年肉价的高峰”,你看明白了吗?》

近期,随着猪肉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生猪期货获批,猪价再次成为市场热点,大家对该最强猪周期拐点的猜测声更是此起彼伏。

前段时间,万科一个招聘广告引起了热议。公告显示 ,万科于2020年3月正式成立食品事业部。食品事业部在业务开展初期将布局生猪养殖,目前猪场招聘岗位包括聚落化猪场总经理、驻场开发报建专员、兽医等。看到没,知名房企万科都开始养猪了!该消息甚至引发了卖房和养猪哪个更赚钱的大讨论。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宏观数据,4月CPI环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3%,重回“3时代”,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猪周期同比见顶将成为推动食品CPI趋势回落的最重要因素,非食品CPI不大可能出现明显的补偿性反弹,其维持年内CPI趋势下行的判断不变。

最近猪价确实下跌了,猪肉概念股开始回调了,难道猪周期拐点真的来了?

据悉,虽然供给端尚未出现急速扩增的景象,但从2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生猪价格却呈现出持续阴跌态势。

农业部数据显示,5月6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报43.02元/公斤,创2019年12月30日以来新低。其自2月19日报出50.08元/公斤的阶段高点后,已连续近3个月维持降势。五一小长假期间,虽然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缓解,消费市场获得明显提振,但生猪价格和需求并未见明显起色。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时说拐点仍为时尚早,而且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美国的疫情影响到了肉类的供应。

据报道,自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美已有至少40家肉类屠宰场和加工厂停业。受此影响,美国每周肉制品产量同比下降36%,全国各地都出现现货短缺现象。

市场人士认为,疫情下,海外冻品出口量减少,对我国出口量或会下降。但是由于进口体量相对还是很小,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至于后期国内生猪价格走势,从需求的角度看,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减弱,复工复学速度加快,猪肉消费需求有可能回升。而且从过往价格走势看,每年5、6月份之后,猪肉价格也将呈现回升态势,因此预计6月份后,国内生猪市场或将回暖。

广州期货分析师刘珂表示,目前我国猪价走势依旧偏弱,北方地区降价现象稍显趋缓,南方区猪价下跌幅度依旧偏大。

从当前情况来看,一方面是生猪产能在逐渐恢复,进口冻肉快速增长,3月份全月进口生猪制品同比去年多近200%。另一方面,疫情对猪肉的消费也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再者,当前大猪、白条猪走货不佳,屠宰企业频繁压价,养殖户也出现了较为恐慌的抛售,因此猪价近期走势偏弱在所难免。

“但是从大周期来看,今年整体供应偏紧也是事实,虽然目前大型养殖集团不断投产,但是今年的猪肉产量大概为3934万吨,较去年的4255万吨下滑7.5%,供需缺口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由于疫情影响,进口国供应出现问题,因此整体还是偏紧的,尤其是进入下半年,节日较多,对猪肉消费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猪周期来说,今年可能是未来十年肉价的高峰。”刘珂认为。

至于拐点是否已经到来,刘珂觉得真正的拐点应该在下半年出现。“现阶段的养殖场投产,也要半年左右才能出栏,且生猪消费具有季节性特征,现在是淡季,价格自然弱,但是到下半年9、10月份,国庆、中秋等节日到来以及气温降低都对肉制品的消费有刺激性作用,下半年才是猪肉价格博弈的主场。”

老师发现学生参加了227?

这个问题其实的确是很两难,就好像老师是否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惩罚”学生一样。

因为,现在来看,227时间过于敏感,当然这只针对那些不怀好意或者是看热闹不嫌事情大的人来说。对于厦门大学老师的事件,我曾发表一篇微博评论,这个问题真的是因为煽风点火,却不明缘由的人太多了。

其实,我的建议是:可以避开227事件,单纯的讲解一下网暴的错误性和对他人严重的影响,千万不要就事论事,否则卷进去的可能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而是更多看热闹的人。

2000年的年货VS2020年的年货?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觉得年货相对于2020年来说 可能味道没有像小时候那充满乐趣了。 但是每年过年总还是少不了年货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宝宝们可以参考一下~

每当春节临近,最早动起来的,就是人们置办年货的脚步。因为,春节是一种记忆,有了买年货的热闹,记忆才不会褪色。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年货或许就是一桌难得吃上的好菜,而现在提到的年货,几乎包含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年货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数码家电、家用汽车、休闲旅游等等都被列入年货“清单”。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年货变化,由最初的简单到现在的丰富,都记录着时代变迁的点滴,都承载着社会进步的美好。

站在公元2018年的年轮坐标上,本报特别推出“好年货 幸福年”系列报道,带领大家一起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年货变迁史”,触摸渐行渐远的“年货故事”,重拾那早已逝去的年味。而最重要的,你将看到本报记者为你搜罗的实惠又美好的各色年货。

在传统意义上的年味儿日渐淡化和被解构的当下,年货的地位已然今不如昔,人们也早已过了为吃到鸡鸭鱼肉而幸福感“爆棚”的时代。然而,作为一种超越消费行为的精神运动,在未来已来的社会语境下,备年货也被赋予了更多崭新的意义。就像吴晓波在著作《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写的:“有人叹息青春散场,历史已经结束了……但是更多的人开始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心里的年货清单,你备好了吗?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关键词:肉蛋、新衣、“老三件”

/ “气候”变了,年货来了 /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为了让全国人民过好8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商业部在1980年1月18日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又过了几天,国务院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样的文件还将不厌其烦地下发十来年,没有人觉得很突兀,国家始终像一个大保姆,细心地照管着人民的衣食住行。

在两年前的1978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34岁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教人科学养猪的新闻,感慨“气候要变了!”要知道,在当时,养鸡、种菜、私自卖东西全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割掉”的。而像柳传志这样的人(日后他创办了赫赫有名的联想集团),“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在这个寒意料峭的早冬,感觉到了季节和时代的变迁。

也就是在1980年的春节,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三公司)34岁的的女职工赵凤仙一家,在位于昆明羊仙坡的公司食堂里,领了“年夜饭”,他们惊喜地发现,饭碗里比平时多了很多肉类和鸡蛋。

彼时的国营和集体企业都是一些庞然大物,很多大型国有工厂几乎具备一切的社会功能,一个工作岗位可以“世袭”。企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重要得像“一个更大的家庭”。

“那时候买什么都要靠票,粮票、油票、布票……去定点供应的地方买。”赵凤仙说,她和丈夫都是三公司的职工,结婚分房后,两个孩子也出生在这里,吃饭有食堂,打开水有水房,洗澡有澡房……总之吃喝拉撒都在“厂矿”这个大家庭里。过年时几乎没有多余的“票”去外面购置年货,就连年夜饭也都是在食堂“打”。

这种情况在此后的几年有了很大的改观。改革开放后,因为政策的松动,中国市场上的物资逐渐丰富。鱼和肉都可以比较方便地购买了。

1984年,美国《时代周刊》有一期封面是一位中国年轻人拿着可乐站在长城上,封面标题是《中国的新面孔》。这一年,中国开始了城市体制改革,中国的马路上出现了很多的广告牌,出现可口可乐,出现越来越多的个体户、民营企业,越来越多的商品和年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老三件”是最流行的。到了80年代初,中国从鬼子引进了黑白电视机,成为普通人家日盼夜盼的“大件”。由于货源少,电视机最初都是凭票供应的。那时想买电视机之类的大件,不仅要有钱,还要有关系,搞到几张“工业品券”,才能将电视机抱回家。

始于80年代中期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大家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年三十阖家一起看春晚成了中国众多普通家庭最欢乐的时刻。将彩电作为家里置办的重点年货也成了当时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而在那个年代,将买电视作为年货可以说是“土豪”行为,毕竟它是那个年代真正的奢侈品。

在凭票时代将要结束,但商品供应还没有足够丰富的过渡时期,内地还多次出现皮鞋、西服、冰箱等物资的抢购潮。今年40多岁的胡英说,1983年春节,家里只购买了一台收录机,但全家都非常激动,为了庆祝,一家人都在家里跳舞。“每年春节添一样,跟上当时的潮流步伐。”她说。而到1989年春节她家里的“三大件”已经齐全: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冰箱和一台单缸洗衣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关键词:大白兔、麦乳精、呼机拜年

/ 生机盎然,春天的故事 /

1990年10月,麦当劳在深圳开出中国大陆第一家快餐店。匆忙开店,是因为其无法忍受一个事实:比它早进来三年的肯德基早已赚得钵满盆满了。中国人甚至在过年时候都选择去尝尝“洋快餐”。

在中国,曾经让人们无限憧憬的90年代,就这样出乎预料地展露出全民商业化的面貌。甚至有歌谣唱道:“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喇叭一响,不做省长!”

人们变得越来越实际,如何发财致富享受生活,成为了一个公开而荣耀的话题。几年前还被视为靡靡之音而遭到禁止的台湾歌手邓丽君,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流行偶像。这一切还体现在过年上,“吃”虽然还是年货中的主角,但年夜饭的餐桌上,鸡鸭鱼肉已属平常,不再是中国人置办年货中最“烧钱”的了。

“那时候过年的零食也比以前多了起来,我们特别爱吃大白兔奶糖和麦乳精。”70后的昆明高先生说。

32岁的大理姑娘王艳同样喜食麦乳精。她说,家在农村,零食特别少,特别“馋”,就会去偷吃别人来家里拜年送的麦乳精,就着里面的小勺舀一勺放在手心里,一颗一颗慢慢吃,“香香甜甜的,以后多少奶粉奶糖都找不到那个味道了。”王艳说,那时虽然物资还不是很丰富,但是农村年味很浓。一到过年,家里会杀年猪,半个村子的人都来吃杀猪饭。妈妈要去炒米花做米花糖、花生糖,奶奶会蒸豆瓣年糕,爷爷写春联。

可以说前半生,王艳眼中的过年就是爷爷写春联的身影和奶奶蒸豆瓣年糕的香气。而随着爷爷离世,奶奶年事已高,这些再也不能实现了。

20世纪90年代末

关键词:柯达、VCD、大哥大

/ 你看你看 年货的脸 /

1998年3月23日,在美国罗切斯特柯达总部,柯达总裁裴学德宣布:柯达以10亿美元收购中国胶卷全行业的协议定局。这个协议在当时看起来有点“疯狂”,意味这中国胶卷业的7个企业将全部与柯达合资。这个被认为彰显中国政府“国退民进”决心的协议轰动国际商业界,被称为“98协议”。

于是,在90年代末期的中国一二线城市街头,随处可见打着黄底红字的柯达冲印店,胶卷则是里面最抢手的商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90年代末,过年时买上一个柯达的彩色胶卷,相当于置办必须的年货。

在偏远的四川绵阳,一家名叫长虹机器厂的军工企业突然跃升为全国最大的彩电制造企业。到了90年代末,彩电已经开始步入家家户户的家里。

在云南,烟、酒、茶成过年送礼的“黄金组合”,“红塔山”、“阿诗玛”,这些云南人引以为傲的香烟,出现在普通老百姓年货的清单中。1997年,在传奇人物褚时健的带领下,“红塔山”的无形资产达到353亿元,在中国所有品牌中位居榜首。

在深圳,中国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于1996年开设。此后各种“超市”在全国遍地开花,颠覆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年关一到,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进超市,挑选五花八门的年货,顺道感慨物资从未有过的丰富。

几乎同时,政府开始主导各大城市的市区和城区开始创办大型年货街,吸引了不少市民。昆明早一些的年货街有农展馆、关街年货街等等。72岁的赵凤仙说,自己很喜欢去逛年货街,可以买到平时买不到的好东西,价格还便宜。一进到集市里,宣威火腿、大理乳扇、蒙自年糕、玉溪杂糖、德宏干巴……各种土特产、干货、零食一应俱全。

这个时期,还有一个突出的变化是送保健品开始蔚然成风。那时有三种保健品特别流行:太阳神、青春宝、花旗西洋参。这三种保健品如今已不闻踪迹,太阳神被质疑只不过是“糖+水”,当年吃了青春宝的人也没能真的逆生长。不过,这说明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从满足基本需要转变为要更年轻、更健康,而大人们提着三大盒补品走亲访友的情形,大概也成为80后印象最深的过年场景。

“那个时期,年轻人最钟爱的年货恐怕就是VCD和音响了。”35岁的陈先生说,1997年春节,他印象特深,因为那年我们家的年货特别丰富——一台VCD、一台空调、一辆摩托车、一部“大哥大”,爸爸给的压岁钱也非常厚实。

21世纪00年代

关键词:手机、电脑、春运大军

/ 候鸟归巢 回家的礼物 /

2015年春节,一部农民工骑着摩托车回家过年的纪录片让亿万中国人为之动容。为避开春运大军,这些异乡“刨食者”从打工的城市出发,踏着冰雪的道路,骑行1000多公里回到农村的家中。硕大的包裹里带着给孩子和老人的新衣服、玩具、文具、零食……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贫富、无论阶层,年可以过得一样幸福。

据统计,中国目前约有2.3亿农民工,有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改革开放40年,第一个需要致敬的就是农民工。一火车一火车农民工被从西部运到了东部,于是高楼大厦一栋一栋建起来了,经济发展了。他们以“不真实”的身份进入到城市里面,成为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

早在2008年,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张晓玉和丈夫就骑着摩托车回家过年。那年,他们在浙江打工已经8年了,5岁的孩子一直由老家的爷爷奶奶带。张晓玉说,春节时火车票难买,而且两个人就要花1000多元钱,他们选择骑行可以省下钱来,给孩子多买两套衣服。

2007年春节,在北京工作两年的王猛回宾川老家过年,给妹妹带回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给父亲带回一部诺基亚手机。他说,过年了,给辛苦了一辈子的老父亲也用上好一点的手机。

这时期的年货,除了传统的糖果、烟酒茶、肉类制品等“老三篇”,像王猛一样置办“3C产品”(指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当年货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同时,在那个“人手一机”的时代,短信拜年成了春节的“保留节目”。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2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到了2010年,全国各类短信发送量达到8317亿条。此时的白领们估计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除夕晚上,总是要绞尽脑汁编辑短信祝福语发给亲朋好友、领导,一发不可收拾,同时,自己也会收到一大堆群发的短信。

直到进入2010年之后,随着微信、微博、飞信等“微拜年”的盛行,语音、look、卡通、动画、轻应用等拜年手段齐上阵,短信才开始逐渐下滑。

21世纪10年代

关键词:网购、旅游、3D年画

/ 未来已来 崭新的“年味” /

2017年1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官方数据披露,在刚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上,交易额冲破1682亿元。

可见,电商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中国人最看重的过年,自然也是电商们的抢战焦点。

海淘网站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让各种洋年货走进了大众视野,很多用户都喜欢在过年期间添置一些新的化妆产品和衣物。雅诗兰黛小棕瓶、AHC眼霜、SK-II神仙水、UGG雪地靴、LV、COACH包包,都是国人最爱剁手的商品。甚至奶粉、尿裤、车厘子、牛油果等都成了年货“新宠”。

此时再回首四十年,恍如隔世。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全占球1.8%,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贫穷和微不足道的国家。今年中国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到全球14.8%。1978年,全中国人民一样穷。中产阶层在1978年是一个要被镇压和被鄙视的名词。今天中国中产阶级数量从0增加到2.3亿人口。

人们惊呼:“原来1998年已经是20年前了!”时代在加速度奔跑,地球越变越小,科技日新月异。在沙特阿拉伯,一个机器人已经取得了合法公民的身份。未来已来。

今年春节,市民不光能看3D电影和3D电视,还能贴3D年画。以“狗”为主题的红包、年画、灯笼等年货走俏,其中不少新型年货还打出了“3D高清”、“环保”等高科技噱头。同时,个性化电子贺卡、VR贺卡成为最潮的春节礼物。这个年代,过年送礼已经没有啥标准了,基本上看到好东西就可以送。

前几天,在昆明上班的曹女士报了旅行团,准备春节和朋友到越南去玩。“平时也没有时间,趁着春节这个时间,可以好好休息下。”

据中国旅行社协会等几家机构预测,2018年春节期间,旅游消费将持续升温,旅游过年、出国过年将成为人们的主流选择。而从价格来看,2018年春节出境旅游价格综合指数达近年来的最高值。

这些年,很多人感慨,年味淡了。过年的幸福感早已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生日、父亲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网购节……“平日里想买的都买了,备点什么过年也就显得没那么特殊了。”可是,除了传统的年味,中国人的春节、年货又承载了新的东西。在这样一个物质不再匮乏的年代,年货在满足口腹之欲之外,凸现出更为广泛的功能来。它们折射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灿烂光芒,而这个时代,远没有结束。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你们打算送什么给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大人呢?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差在海外的我,更加能体会对母亲大人的思念。打算让我的媳妇送给妈妈不一样的母亲节礼物。

2020年是个特别的一年,由于疫情让我们母子,分开了太长的时间了,对母亲是无比的思念。

清晨起来,安排妻子去花店购买一束由忘忧草包围着红色康乃馨的花,因为这两样搭配,让母亲忘记忧愁和烦恼,愿母亲长寿快乐。

中午让妻子带着孩子陪着母亲一起去游乐场,因为母亲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是陪着自己的孙子一起游戏。中午一起让妻子带着母亲去吃她最喜欢吃的菜。晚上让媳妇准备一桌的好吃的晚餐,我会打开我的look和母亲连线,送给母亲一首我学了一周的歌曲《千恩万谢》然后唱给母亲听,唱的时候,让妻子把花送给我的母亲。因为这首歌曲最能代表我的心情,妈妈,您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却没在你的身边尽孝,你们一定要把你们照顾好,等我成为你们的骄傲。我在国外也会把自己照顾好的,不会让你们担心的。

母亲节给自己母亲送祝福和礼物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你的另一半的妈妈,也要送去的关心和孝顺,我已经在网上给我妻子的母亲准备了一个大礼。我们要感谢我们的母亲,也感谢我的妻子的母亲,因为你们两个母亲让我这个小家更加快乐,最后祝天下所有的母亲,2020年母情节快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