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最高的学位,女生眼中男生最有魅力的性格是什么?

2023-08-17 11:20:04 49阅读

人格最高的学位,女生眼中男生最有魅力的性格是什么?

性格有时候是一个人命运的掌舵人

性格有时候也是一个人在人生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何反应的最好印证

人格最高的学位,女生眼中男生最有魅力的性格是什么?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女生,更多人把这类人称作名媛,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个女生的故事,深受感触。今天分享给各位——中国最后一个真正的名媛:郑念

在中国,“名媛”之说因是与西方的“教会”、“鸦片”和“大炮”一同而来,满打满算不过百来年历史。需知,名媛不是交际花,更不是某某大赛选出来的美女。组成名媛的硬件,是先天的遗传,软件则来自灵魂在时空中的不断淬火。物质决定精神,自小良好的教育、温馨的成长环境,令名媛都有一颗纯洁、平和的心。她们一般不善心术,习惯听从内心的呼唤,特别对爱情的追求只求完美、真挚,不大会以此作交易。

福楼拜曾经说过:一位真正的贵族不在他生来就是个贵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贵族的风采和尊严。眼下各种标榜为“上层女子”、时尚杂志中介绍的所谓“新名媛”,无非是美女加有钱丈夫或父亲及名牌堆身,充斥着暴发户的奢华,看在眼里很为那曾经掠过时间回廊并投下高贵倩影的名媛叫屈。名媛就是女中贵族,她们的崛起和出现,为中国女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和生活风格。贵族的“贵”,不在锦衣玉食、奴仆成群、前呼后拥,而在不用其一贯遵循的人文价值原则作交易,竭力维护自己在平民中的表率风范。犹如《桂河大桥》中那位英国军官,虽然沦为俘虏、虽然已衣衫褴褛,但面对敌国军方的淫威所表现出的傲气和贵气,令人肃然!2009年11月2日,郑念女士在美国去世。她是《上海生死劫》的作者,她来自上海。以她的家世、经历和教育,笔者以为,这才是真正的一代名媛。

郑念,原名姚念媛,原籍湖北,1915年出生于北京,父亲为留日海归,在北洋政府任高官。郑念先后就读天津中西女中和燕京大学,后赴伦敦留学获硕士学位。丈夫郑康祺原籍济南,为留英博士,双双回国后,丈夫出任民国时期驻澳大利亚外交官。“郑念”这个笔名就是为纪念1957年去世的亡夫而起。郑念成长在一个开放西化的家庭,在伦敦留学时认识了她的先生郑康祺。郑康祺不是世家出身,正如郑念自叙:“⋯⋯从高中,清华大学,到英国留学,我的先生都是靠奖学金。如果那时我们在国内,我的父母是不会同意我与他结婚的。不过,连当年中国驻伦敦的大使也说‘虽然门不当,户不对,但康祺是一个好人,又努力,会有前途的。’我们在拿到学位后即在英国结婚。我们结婚后一个星期即乘法国邮轮经越南回国。在那船上有五十多名中国学生来自欧洲各国,多数是学成归国,也有一些人是放弃学业的。当时抗战已经开始,我们从越南到昆明,在昆明我们买不到飞机票,最后我先生在清华的教授正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给他弄到一张飞机票,由他先去重庆,我则与国际红十字会的一对美国夫妇及一位丹麦医生乘国际红十字会的卡车走了三天三夜抵达重庆。那三天三夜我们没洗过脸,夜里睡在农民(山上)的泥地上。每到一特定的村庄,农民给我们烧一锅饭,炒几个鸡蛋,加上我们带着的干粮,算是一顿饭。国际红十字会在这些村子都埋有汽油,第二天卡车加油后即再上路。” 从中可以看到,名媛不一定意味着穿金戴银、锦衣玉食,关键是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能保持追求和正气。

身为国民政府的外交官夫人,郑念在澳洲生活了七年。上海一解放,郑康祺博士就受聘回国任上海市政府外交顾问,不久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出任英资壳牌石油公司(即亚细亚石油公司,此为唯一与红色中国保留贸易关系的西方公司)总经理助理。当时大庆油田又尚未开发,石油作为国家建设的血脉,非常重要。郑康祺与郑念夫妇俩,以他们赤诚的爱国之心,及被西方世界认可的文化气质,很大程度地化解了当时英资壳牌石油公司对中国的偏见。1957年,郑康祺去世,英方以甘词厚币恳请郑念接替丈夫的职务,直至1966年壳牌结束在中国的业务。

“一个炎热的晚上,女主人坐在自家静静的书房里看报。台灯的光照下,柔软的沙发,织锦缎的垫子,墙边装着中文英文书籍的书架。佣人前来通报有客来访,然后,会客厅里,主人和客人聊着天,佣人端来用精致瓷器盛的茶和英国式薄三明治……”这是1966年夏天的上海,郑念还保持着名媛的生活方式。

这家人的祖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因此,他们有着丰厚的家产,在国内外的银行都有存款。也因此,他们才能在1966年的时候还保有那种生活方式——独立的三层住宅,男女佣人和厨师、园丁。仅在大陆的银行,她的存款就数以万计。然而,随着文革的到来,郑念的家庭如同许许多多家庭一样陷入了可怕的灾难中。先是家庭遭到红卫兵的洗劫和摧毁,然后郑念被捕入狱,狱外的女儿——已经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的郑梅萍处境更糟,在与母亲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被人活活打死。“文革”中,郑念身陷囹圄,长时间双手被反铐在背后,勒得血肉模糊,令她每一次如厕后欲拉上裤侧的拉链都痛如刀割,因为她宁愿忍受这钻心的疼痛也不愿衣不遮体、伤了风化⋯⋯在牢狱中,郑念受尽非人的折磨,有人好心劝她放声嚎哭来吸引同情,她坚决不从:“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才可以发出那种嚎哭的声音,这实在太不文明了⋯⋯”在臭名昭著的“第一看守所”里,七年间,郑念必须独自面对各种纳粹式的暴行——饥刑、铐刑、拳打脚踢刑和精神虐待刑,以至于遍体鳞伤,内外交困。但郑念奋力抗辩,坚决捍卫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拒绝莫须有的“间谍”罪名。在知识和道德上,她都压倒了审讯人员,以至于居然能得到某些局部的胜利。在交代材料的底部,落款照例是“犯罪分子”,郑念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没有犯过任何罪的”这几个字。在多次重写交代材料以后,再给她的纸上终于不再有“犯罪分子:”这个落款了。她甚至拒绝被释放,除非当局向她道歉。这是极其罕见的场景。她拒绝了所谓的释放决议。她要求宣布她根本就是无罪,并且要求赔礼道歉,还要在上海、北京的报纸上公开道歉。这种要求只能让专政人员感到好笑。他们当然永远也不会理解这种坚持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然而这正是中国女性反抗暴政的伟大品格之展现。她的英文自传《Lifeand Death in Shanghai》追述知识分子理想如何被政治粉碎,轰动世界。

出狱后,她才知道唯一的爱女已死于非命,但她仍坚强地以63岁高龄离沪赴美,勇敢地扬起人生的第二段征途,并为我们留下那本不朽的著作《上海生死劫》。事实上,这本书就是郑念以劫后余生的母亲身份含泪写来献给自己心爱女儿的。

“文革”结束后郑念成为统战对象,有机会出席各种妇女界的活动,并同时得到一些特权,比如在内部商店购物。朱大可回忆:“七三至七七年间,我时常看到那位叫作姚念谖(郑念)的‘无名氏’,独自出入于弄堂,风姿绰约,衣着华贵。她的孤寂而高傲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0年,郑念以看望在美国的妹妹的名义申请出国。虽然去美时已63岁,但郑念很快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诸如高速公路上的驾驶、超市购物及银行自动提存款机……当然,她不否认“……当落日渐渐西沉,一种惆怅有失及阵阵乡愁会袭上心头”,但她仍“次日清晨准时起床,乐观又精力充沛地迎接上帝赐给我的新一天”。

1989年,《上海生死劫》中文翻译程乃珊在华盛顿首次与郑念零距离接触。已74岁的郑念开着一辆白色的鬼子车,穿着一身藕色胸前有飘带的真丝衬衫和灰色丝质长裤,黑平跟尖头皮鞋,一头银发,很上海……以致程乃珊感叹:“她是那样漂亮,特别那双眼睛,虽历经风侵霜蚀,目光仍明亮敏锐,只是眼袋很沉幽,那是负载着往事悲情的遗痕吧!”“将永远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我的心碎了,完全碎了。只有苍天知道,我曾千百倍地努力,要忠贞于我的祖国,可是最终还是完全失败了,但我是无愧的。”在《上海生死劫》一书的结尾,郑念这样写道。这本书在上世纪80年代刚出版时,曾一时风行全球,包括中国大陆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它因素,似乎也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在中国大陆也再也没有出版了。

离开上海前,郑念婉拒了上海博物馆要求收购她收藏的珍贵文物,而是按照她在“文革”前立下的遗嘱,将文物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她将自己的青春、事业、满腔的中华热血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都献给她生活了63年的祖国。而离开上海后,郑念也再没有回过中国。但是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祖国的关切。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美国的一所大学,资助那些中国留学生。2009年11月,郑念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家中,享年94岁。

每每走过郑念位于建国西路的故居,里面绿树葱郁,草木依旧,但故人已不复归来。当年的郑念故居现在门卫森严,笔者只能匆匆按下快门就走了。房子是舞台,演不完的幕幕都市传奇,而名媛永远是不朽的主角。(原作:程乃珊,有局部增删)

正文都是觉得性格和修养是一个人成长的印记,会伴随着一个人一生!

中国最后一个名媛就是这样一个化身的存在!

作者:尚德机构狐逻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的新文科求真实验班是什么学士学位?

浙江农林大学的新文科求真实验班是一种学士学位。该课程以“宽厚基础、差异教育、融通国际”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学术抱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创新人才。

新文科求真实验班是浙江农林大学为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发展战略,深化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而开设的。该实验班旨在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先行区和本科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助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新文科求真实验班在浙江省共计划招收75人,分设新农科求真实验班、新工科求真实验班、新文科求真实验班三个班级。学生于入学2年后(第四学期末)在同一实验班所涵盖的专业内可自主选择专业。

该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特色包括强化通识教育,厚植学术基础,以及强化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大学写作等课程学习,夯实学术基础。

总的来说,浙江农林大学的新文科求真实验班是一种为培养高素质学术型创新人才而开设的学士学位课程,注重宽厚基础、差异教育和融通国际,旨在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先行区和本科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

天才是什么样的?

如果让你付出汗水和一万个小时,老天就会把你变成“天才“,这样的交易你会同意吗?

2018年2月21日,我国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被判罚无缘奖牌。韩国昌平冬季奥运会结束这么久了,4名队员包头痛苦的情境,还历历在目。是呀,那样的判罚,让队员们,都开始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了。4年一次的奥运会,运动员的圣典,为的是检验自己4年来的努力,为了给自己的国家争夺荣誉,也为了圆自己的奥运梦。运动员为了奥运会,所付出的努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这里为我们的奥运健儿们呐喊加油!!!短道速滑的4位姑娘们,和所有参加冬奥的国家运动员们,你们的努力和表现,都是中国人的骄傲!!!

说到奥运会,马修.萨伊德也会有很多话说的。因为马修.萨伊德也曾为自己的国家(英国)出赛,参加过两次奥运会。他在乒乓球上有很高的造诣,在英国乒坛榜首雄踞近十年之久。马修.萨伊德常常被人说是天才,对乒乓球很有天赋,但是他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更希望别人认可他的努力,他的汗水,他的刻苦练习。马修.萨伊德著写了《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希望为大家解惑天才之谜。

马修.萨伊德在《天才假象》开篇就拿自己作为案例,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先天优势”,他的家里除了比别人家多了张乒乓球桌外,他的父母都不会乒乓球,值得庆幸的是他有一个愿意和他一起玩乒乓球的哥哥。兄弟俩常常放学后,比赛对打好几个小时,切磋技艺,研究新打法等等,进步效果很明显,就此对乒乓球地兴趣高涨。

后来马修.萨伊德兄弟俩得到了查特斯老师的帮助,进入了欧米茄俱乐部练习乒乓球。查特斯老师曾是顶级国家教练,英国乒乓球协会的资深老将,非常热心物色和培养人才。欧米茄俱乐部是全天开放,进入欧米茄俱乐部练习乒乓球,马修.萨伊德兄弟俩是放学后练,上学前练,周末和假期还是练。可见对乒乓球的痴迷程度有多深!马修.萨伊德比其他人,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上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奠定了马修.萨伊德成为全英首屈一指乒乓球运动员的基础。

刻意练习对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是刻意练习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么?毕竟能拿到奖牌的人并不多。

那现在来做个对比,一位业余唱歌爱好者和一位专业歌手,在相同的时间限制里,练习唱歌。你觉得业余歌手和专业歌手,谁的练习质量会更高?业余歌手想要达到专业歌手的水平,就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又能坚持的目标:每次练习都要有进步!练习中有了目标的指引,业余歌手就会思维活跃,不断的想要突破自己的上限,专注的投入到每分每秒地练习中。有了这样地“目的性练习”,业余歌手的练习质量会很高!达到专业歌手的水平是可以期待的。

冠军们都是“目的性”刻意练习的高频率使用者,毫不夸张的讲,它能是把你变成另一个人!!!

在长期有“目的性”的刻意练习中,我们还有注重反馈。反馈的重要性,大家应该都知道。就像马修.萨伊德的中国教练陈新华所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就永远不知道你的哪些动作是对的。“这对马修.萨伊德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不只是在乒乓球方面,还在他后来自学经济学方面,帮助他考入了牛津大学。

就拿我们考驾照倒车入库来说,教练会给我们做正确的操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点 ,只听教练说,我们是无法熟练动作的,必须练习。当我们的驾驶操作不规范时,就会出现压线,或倒不进库的现象。我们就会比较自己操作与教练的操作差别在哪里,这样就能加深对正确动作要点的理解,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直到标准、操作流畅。

”反馈就是火箭燃料,将推动知识的习得过程。没有反馈,再多的练习也不会令你出类拔萃。“马修.萨伊德的经验之谈。

现在你对《天才假象》有很深的理解了吧!不会在“天才神话“的误区里打转了吧!目的性的刻意练习+长期专注投入+重视反馈,你也能在你想要改变的方面取得进步,获得成功。不要只是羡慕别人的才华、能力,请把它变成你改变的动力,付出你的汗水和上万个小时,下一个被称为”天才“的,就会是你!!!

民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是怎样发迹的?

1915年,22岁的宋庆龄要和49岁的孙中山结婚,其父宋嘉树暴跳如雷。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好兄弟竟然想认自己为父,他大叫大嚷道:“这完全不可能!”

就连一向贤良淑德、开明善良的母亲倪桂珍也不同意这门亲事。可宋庆龄依然不管不顾,在女佣的帮助下跳窗逃出了家,回到鬼子跟孙中山完婚。

这场婚礼办得非常简单,出席者寥寥无几,很多国民党元老没有到场,可见他们反对和抗拒的态度。

毕竟,孙中山和宋嘉树是相识20年的亲密战友,宋嘉树倾尽家产支持民主革命事业,被孙中山称为中国革命的“隐君子”。就这关系,孙中山如何能迎娶小一辈的宋庆龄?这不是乱了辈分么。

宋家其他人也大多不同意,除了一个人,宋家大姐宋霭龄。甚至严格来说,宋霭龄是妹妹和孙中山的媒人。

1912年,宋霭龄被父亲推荐,担任孙中山秘书长达两年。因1414年9月要与孔祥熙结婚,才把妹妹宋庆龄推荐给了孙中山。

身为孙中山的秘书,她深知孙的个人魅力,也深知孙的威望和影响力,这个“举贤不避亲”颇有几分意外深长,说不定内心深处就打着这般主意。

我这可不是乱说,是以现实为依据推测。此时宋家人都表示反对,只有宋霭龄大力支持,还多次劝说家中的反对者,让宋家与孙中山和宋庆龄两夫妇关系回暖。

其实,宋嘉树和倪桂珍反对这门婚事,出发点各有不同。宋嘉树是接受不了好兄弟迎娶女儿的巨大冲击,倪桂珍则是忧心孙中山的身体,为女儿后半辈子考虑。

当然,这两位都是明理之人,也知道孙中山的为人,只是一时过不去这个坎。而在宋霭龄的助攻下,两人最终还是接受了现实。

后来,夫妻二人还特地前往鬼子,为宋庆龄补上嫁妆:一套精致的藤木家具,绣着百字图案的被单,倪桂珍嫁人时穿过的绣服。

在我眼里,这件事非常重要,甚至成为宋家日后飞黄腾达,荣升“民国第一家族”的关键转折点。

在此之前,宋家是作为爱国企业家参与革命,出力甚多但没有实权和威望,“隐君子”中的“隐”这一字充分说明了问题。而与孙中山联姻后,却拥有了巨大的政治资本,正式登上了民国的历史舞台。

如果宋家此时与孙中山还存在嫌隙,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宋霭龄正是看到了这点,才积极撮合弥补宋家和孙中山的关系。

宋家能发迹崛起,有的人说是因为宋嘉树经商有道,又积极支持孙中山革命;有的人说是身为名臣徐光启后人的倪桂珍,利用家世为宋家早期打下了良好基础;还有的说是因为宋家家教良好,培育出大有出息的三子三女...

其实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宋家能起势混到民国四大家族的地步,绝对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在这些原因里,大家往往习惯性遗忘“宋家三姐妹”的大姐宋霭龄。

实际上,宋霭龄发挥的作用大了去了。如果没有她,宋家也许依旧会显赫一方,但绝对到不了巅峰的地步。

宋庆龄曾在1942年这样评价她:

“假如大姐是个男人,蒋介石恐怕早就死了,她在十五年前就会统治中国。”

那么,除了撮合孙中山与宋庆龄之外,她还做了哪些事情助推宋家的发展?她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

权衡利弊的婚姻,与总统夫人的执念

生活中,爱情和面包怎么选择,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这就如同男人心中的红玫瑰和白月光,怎么选都会留下遗憾,拥有的不一定珍惜,却总是对失去的念念不忘。

可宋霭龄不是这样的人,她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面包。她的婚姻,完全是她权衡比例之下的选择。如果有的选,她一定会当总统夫人。

这依旧不是我瞎说,而是有事实依据。宋霭龄从小就很聪明,并且争强好胜。可当她第一次到美国时,竟然被美国海关无故扣留,监禁一个月之久。这件事一直不曾让她释怀。

后来,她姨夫温秉忠率领考察团来到美国,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待,她也顺势参加了接待会议。会上,她积极发言,就自己的经历质问美国的“民主”和待客之道,让罗斯福都无言以对,最后亲自赔礼道歉。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让宋霭龄名震美国,很多人记住了这个胆大的小女孩。甚至1910宋霭龄学成归国后,不少美国媒体还预言,她回国后必定成为总统夫人。

我相信,这些美国媒体的报道对宋霭龄是有影响的,以致于她后来自告奋勇去当孙中山的秘书。

可惜,宋霭龄精通5国语言,心机谋略不输当世豪雄,可就是长相差了一点。为了20万里铁路计划,她陪着孙中山到全国各地考察,还相伴孙中山两年,却依旧没擦出任何火花。

基于此,她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孔老夫子后人,当时的山西首富孔祥熙。当时孔祥熙在替中华革命党人筹集经费,两人多有往来。

宋霭龄对他的印象是“赚钱赚得很得法”“似乎天生有一种理财的本领”。而孔祥熙去年才丧偶,也正处于空窗期。两人一来二去,于1914年在鬼子横滨结婚。

嫁为人妇之后,宋霭龄不好再任孙中山秘书一职,她便推荐自己的妹妹宋庆龄顶上,最后还撮合了妹妹与孙中山的好事。

我看见有些文章说宋霭龄向孙中山求爱不成,结果自己妹妹却成功当上“第一夫人”,不由妒火中烧,积极阻扰两人的婚事。

这纯粹是小看了宋霭龄,把宋霭龄想成了一个为爱痴狂的小女人。她真是这样的人,何必推荐自己的妹妹接替秘书这一个贴身职位?

在我看来,宋霭龄对总统夫人有着执念,哪怕自己当不成,自己的妹妹当成也是好的。

支持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在宁汉对立时支持蒋介石

俗语有云: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宋霭龄肯定是这句话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她不仅支持了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婚姻,也支持了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姻。与上次一样,老蒋和宋美龄的婚姻,宋家依旧是大多数人反对,而她选择了支持。

这次宋家大多数人反对也是有理有据的。

一来蒋介石此时有妻有妾,并且早年在上海滩跟黄金荣、杜月笙等人鬼混,经常在外花天酒地,私生活风评不佳;

二来1927年国民党内部爆发了宁汉对立事件,蒋介石于8月下野,前途暗淡;

三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背叛了孙中山的革命遗训,让与孙中山关系良好的宋家人印象分大减。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宋庆龄,对于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行为,她是深恶痛绝,多次写文在报纸上公开指责蒋介石。在她看来,蒋介石这种两面三刀的人,必定不是良配。

可宋霭龄不一样,她虽然嫁给了孔祥熙,掌握巨大的财富,但此时正是中原板荡之时,各地军阀混战,没有枪杆子保护,再多的财富也守不住。

她的眼光非常毒辣,她知道蒋介石虽然下野,但手里有兵权根本不慌,迟早要重掌大权。

于是,她积极撮合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事,还多次与宋美龄谈话,给她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后来,蒋介石如愿娶到宋美龄,她出力良多。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蒋介石上位,她还帮助蒋介石拉拢自己的弟弟宋子文。孙中山在世时,宋子文是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堪称国民政府的财神爷,能量巨大。

但是宋子文十分不喜蒋介石,他觉得蒋介石读书太少、痞子气太浓,并导致了宋霭龄和宋庆龄的决裂。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当时是武汉国民政府的高层,还曾跑到南京劝蒋介石不要搞分裂。

后来蒋介石率军杀入上海,正在控制江浙财团的宋子文就被蒋介石给软禁了起来,两人矛盾不少。

后来多亏宋霭龄居中协调,蒋介石又娶了宋子文的妹妹宋美龄,有了亲家关系后,两人才得以修复关系,进一步开展合作。

蒋介石前妻《陈洁如回忆录》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是1927年蒋介石内忧外患,宋子文还扣留了他的军费。之后蒋介石出奇招邀请倪桂珍和姐姐宋霭龄来九江庐山游玩,宋霭龄与蒋介石在九江进行了秘密商谈。

宋霭龄提出条件,只要蒋介石和妹妹宋美龄结婚,并在南京政府成立时任命孔祥熙为行政院长,宋子文为财政部长,她就去帮忙劝说宋子文。蒋介石全盘答应,果然之后宋子文就打了200万元。

宋霭龄的丈夫孔祥熙为蒋介石的上位也出了大力,1927年蒋介石被迫下野时,孔祥熙“苦心疏解,历时数月,极尽调护斡旋之力”,最后终于说通西北军老大冯玉祥,联合发出通电,呼吁宁汉“双方团结”,促使蒋介石重新上台。

可以说,蒋介石最终能走上权势巅峰,离不开与宋美龄的政治联姻。宋家也正是靠着蒋介石掌握的政权,获得了丰富回报。而促进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正是宋霭龄。无怪有学者指出:宋霭龄在幕后指挥全家,唯独宋庆龄不听她的指挥。

宋霭龄的私心,宋氏家族的垮台

宋霭龄城府极深,手腕高明,被人戏称为“民国一姐”。但是,后世对她的评价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三点。

第一,宋霭龄私心极重。

前文说到,宋子文和蒋介石早有矛盾,虽然在宋霭龄的撮合下再次合作,但免不了磕磕碰碰。30年代初,两人再次发生激烈冲突,而这次宋霭龄选择了袖手旁观。

因为此时孔祥熙羽翼渐丰,她又看上了财政部长这一可以疯狂捞钱的肥差。所以,她坐看弟弟愤而辞职,然后由自己丈夫孔祥熙接任职务。

第二,宋霭龄贪欲太盛。

宋霭龄家有多少财产?有学者估计过,至少有20-30亿美元左右(1950年)。可这些钱并不是她安安心心赚的,而是利用孔祥熙的权力套取国家经济机密,动用国库资金、徇私舞弊,不遗余力地大发国难财和榨取人民的血汗钱。

她最出名也是最令人诟病的便是1942年鲸吞美元公债案。当时美国为了支持中国抗战,提供了5亿美元借款,国民政府以这个钱发行美金债券。

结果她利用孔祥熙财政部长的权力,操作债券交易,从之中获取暴利115亿法币,折合5亿美元(当时美元与法币的兑换汇率为1:20)。这件事,连蒋介石也压不下来,担任财政部长11年之久的孔祥熙最后因此去职。

除了这件大事,在战时囤积居奇,低买高卖,从军火交易中获巨额回扣等等,发的都是国难财,赚的都是民脂民膏,堪称国蠹民贼。

第三,宋霭龄教子无方。

不同于其父其母宋嘉树和倪桂珍的良好教育,宋霭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一塌糊涂。大女儿孔令仪插足别人婚姻,二女儿孔令伟更是混世魔王,一言不合就掏枪射击,曾射杀执勤拦下她的交警。

长子孔令侃也不是个简单的,靠着父母侵吞中央信托局财产,终日花天酒地,豪赌成性。在蒋经国到上海打击投机倒把,查封扬子公司囤积一案中,狗急跳墙威胁蒋介石“向新闻界公布蒋宋两家在美国的财产”,脾气大得惊人。

只有老四孔令杰最低调,风评最好,给蒋介石当了10年外交官后,到美国成为了石油大亨。

综上所述,宋霭龄在后世的评价怎么可能好的了。甚至可以说,宋家的名声大多数都是她和孔令熙一家给搞臭的。在她的疯狂敛财下,宋家成也是她,败也是她。

1973年10月19日,宋霭龄在纽约长老会医院因癌症病故,享年84岁。《纽约时报》评价:

“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的确,宋霭龄缔造了宋氏皇朝的传奇。可是让我评价总结,不过8个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中七是什么学位?

理学学位。

理学学士(bachelorofscience,缩写为b.s.)为学士学位的一种,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文凭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业完成获得学士学位,本科理学毕业生的就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