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假设,什么是经济行为学?
经济人假设,什么是经济行为学?
你说的是行为经济学吧,行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区别于传统经济学,因为传统的经典经济学都建立在理性人或者近似理性的假设下,研究的思路是先在这样的假设上建立理论框架,然后将理论推向现实。而行为经济学的做法比较相反,行为经济学的最重要的成果都是基于观测行为实验或者现实生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而得到的,现在比较主流的做法是从行为实验中得到观测结果,然后对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假说(这种假说往往有别于理性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虽然行为经济学的基础与理性经济人假定不一样,但它没有推翻经典经济学,而是极大的扩充了传统经济学假定的内涵和外沿,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行为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的一种现实化延伸。
宏观经济学的二分法是谁提出来的?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的部分:实际经济与货币,相应地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经济理论的实际经济中产量的决定,即产量是由制度,资源,技术等实际因素决定的,与货币无关。货币理论说明物价水平的决定,即我们所公认的货币数量论。这种把经济分为两部分的作法称为古典二分法。
古典学派的假设前提有三,其中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预期假设与凯恩斯学派没有区别,区别只是新古典学派认为价格能够快速改变,市场是出清的。价格可变,市场出清以及经济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对传统古典经济学“理性人”的继承。所谓理性预期,是指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家庭和厂商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对未来的经济环境进行预测,随之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既然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是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原则,家庭和厂商就一定会对有关信息积极地予以注意,对经济环境作出预测。古典学派认为,只要经济事件不是意外的,预期就会准确。既然价格和工资随总供求瞬息变动,任何一个市场就都不会发生过剩,就会实现均衡,市场也就会连续出清。其实可以说,凯恩斯学派否认古典二分法,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和非瓦尔拉斯均衡;古典学派与此相反。
与经济人假设相对的假设是什么?
相对的假设是市场人吧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三大假设?
1、理性人假定。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完全信息假定。完全信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3、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
什么是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1.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即为管理中的人性观。它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工作目标、工作态度的基本估计或基本看法。
2.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
(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 “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实利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由此经济诱因才引发了人的工作动机,即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 这是传统管理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看法,认为采取物质激励就可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社会人”假设及其管理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社会人”假设建立在人性是善良的基础之上,人不只为经济利益而生存,人们工作的动机不仅在于物质利益,更在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
(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管理 “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以及人格趋于完善的一种人性假设。这一人性假设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只有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将个人才能、智慧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4)“复杂人”假设及其管理 “经济人”“社会人”及“自我实现人”三种人性假设,各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企业管理方式需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而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