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的下一句,秋种一粒粟的全文?
春种一粒粟的下一句,秋种一粒粟的全文?
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春种一粒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意思是: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 “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秋收一粒米前一句是什么?
秋收一粒米前一句是春种一粒粟
悯农其一通过一和万的对比可以体会到什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和“万”的对比,突显了农民的辛勤,正是由于他们的劳作,才使得秋收万粒。从中可以体会到农民的辛苦。然而本诗应体会整首诗的思想感情,而不是这两句。后面两句则是深化了鲜明的意义,农夫即使一年四季无休息,却也只能落得饿死下场,凄惨无比。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什么意思?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出处: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全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