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佳人公孙氏下一句,求一些像春江花月夜一样的比较长的古诗?
昔有佳人公孙氏下一句,求一些像春江花月夜一样的比较长的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代: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唐代乐舞诗有哪些?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李颀(节选)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效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先找这些了
公孙大娘舞剑什么意思?
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籍贯、身世不详,擅舞「剑器」,舞艺超群,常在民间献艺,极负盛名。又多次被召入官,表演剑舞技艺。是唐代见於记载中,既活跃於民闲,又闻名於宫廷的少数著名舞蹈家。
大诗人杜甫把公孙大娘的舞蹈描写得绘声绘色:“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
姬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
1、为黄帝之姓,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出自《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
2、周朝的国姓。《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当时可以说遍地姓姬。
3、外姓更改。
(1)公孙姓恢复。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丙午封姬相如为褒鲁节侯,奉周祀侯二千户,本系鲁顷公姬仇之裔,更姓为公孙氏,后来又恢复为姬姓。
(2)周姓恢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南北朝陈时,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召附王伟,避侯景讳,改为姬姓;梁时直阁将军、南丰侯周石珍等因事改姓为姬。
(3)宗姓所改。《续通志·八四·有故改姓》记载:金宗端修,字平叔,汝州人(今属河南省),章宗时(1190~1208)避睿宗讳上一字(金睿宗名宗尧),凡太宗诸子皆加“山”为崇,并改宗氏为姬姓。
(4)雍姓所改。金国时泽州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雍翼,为避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之名讳,改姓为姬,名志真,其后世沿用姬姓。
4、少数民族汉化所改。
白族姬姓,为“鸡氏族”谐音所变。苗族之姬姓,为名字所改。《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据传清朝造册登记时,依名取姓,有祖公奶名‘香鸡’者,遂谐鸡音而为‘姬’,以为姓。”回族中的姬姓,有的系外国人姓氏所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汉化改姬姓。
满族姬姓,为近代才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格格氏,满语为Gege Hala,汉义“姐姐”,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宋朝时期,演变为完颜部,即生女真,格格氏即其分支之一,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清朝中叶以后,格格氏所冠汉姓即为姬氏。
历代都有哪些舞蹈大家?
史书中所记载的有明确记载的可被称为舞蹈家的人真的不多,这里我就从汉族舞蹈兴盛的时期汉代说起吧
汉
刘邦是一个舞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可以说刘邦对汉代舞蹈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刘邦的夫人戚夫人就是著名的舞蹈家。善“翘袖折腰”之舞,史记中有记载,辛弃疾也有诗说“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注重袖、腰的舒展,也是汉代舞蹈最显著的特征。
汉武帝时期李夫人,哥哥是音乐家李延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说的就是她
另外还有赵飞燕、合德等大家都知道的舞者。(图为赵飞燕)
魏晋
绿珠,是石崇的舞姬,曾跳《明君舞》。因魏晋文人洒脱超然,又喜爱抒情婉约之美,当时的舞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汉朝的翘袖折腰相比,风格上更轻快明丽
唐
唐有软舞健舞之分,健舞的代表人物就是公孙大娘、杨玉环
公孙大娘:最善舞剑,创作了舞蹈《剑器舞》等,说她是唐宫第一舞人也不为过。现在长安城大雁塔附近还有她舞剑的雕像。杜甫也曾赞赏,“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杨玉环:最善胡旋舞,不得不说唐朝是真的开放,如果在宋明时期有女人着胡服跳胡旋舞,大概很有一批人要被理学家浸猪笼了吧
软舞代表人物是王屋山:代表作《六幺》,后多称《绿腰》,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初为霓裳后六幺”,说的正是此舞。舞伎之所以很出名,得益于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王屋山是韩熙载的家伎,画中她正在跳六幺舞,真正的一舞成名,流传千古,价值连城_(:зゝ∠)_
宋以后,中国舞蹈就进入了发展的低谷,自清朝后,民间舞蹈只能寄存与戏曲中,表达惋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当代的舞蹈家们从碎片中整理创造中国舞蹈时有多艰难,所以想多谈一谈近现代特别是建国后的舞蹈家。
近现代舞蹈家戴爱莲:中西舞蹈交流第一人,可以说是在中国舞蹈几乎是断层了几代之后,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建国后,由欧阳予倩先生提出了中国古典舞的概念,而后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努力,创办了中国舞。而今大致分为汉唐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敦煌舞等流派
汉唐舞流派:必须要提的一个人就是孙颖老师,他创造了中国古典舞汉唐舞流派,并将其发扬光大。《踏歌》《桃夭》《铜雀伎》《纨扇仕女》等都是他的杰作,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了,孙颖先生一人撑起了整个汉唐古典舞
古典舞(身韵派):李正一、唐满城,创立了“身韵课”教材。身韵派应该是大家所看到的接触最多的古典舞的类型,可以说是他们奠定了古典舞身韵派的基础。
敦煌舞流派:高金荣,受《丝路花雨》的启蒙,逐步建立了敦煌舞教学体系,可以说有了他才有的敦煌舞流派
民族民间舞:杨丽萍、刀美兰… 杨丽萍老师的成就有多大就不说了,可以说因为她,有着无数的人愿意去了解舞蹈、学习舞蹈。
……
当下,还有着一批批从桃李杯走出学院派舞者,黄豆豆、王亚彬、邵俊婷、唐诗逸、胡洋、朱军、华宵一等等,还有金星、谭元元等国际舞者,相信中国再不会缺知名舞者,也不会有舞蹈断层了吧,中国舞一定会被更多人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