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分为几个部分怎么分?
郁达夫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分为几个部分怎么分?
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槐树落蕊而知秋 “静”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秋天枫叶仿写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仿写)悠闲走在林间,看着溪水从身边流过,望着天上的飞鸟,还时不时能听见几声鸣叫,忽然又感到一阵微风在正前方,迎面而来,十分闲适。
随着便是一阵清香,似乎前方有千万朵花争先开放一样。
而后又坐在林间的石凳上,看着树上的红枫叶色彩斑斓,感到了一丝惬意,也感到了一种悠闲。
故都的秋排比句仿写?
故都的秋(仿写)
悠闲
走在竹林间,看着溪水从身边流过,望着天上的飞鸟,还时不时能听见几声鸣叫,忽然又感到一阵微风在正前方,迎面而来,十分闲适。随着便是一阵清香,似乎前方有千万朵花争先开放一样。而后又坐在竹林间的石凳上,看着手中刚从小溪里拾起的五彩石,感到了一丝惬意,也感到了一种悠闲。
雪
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一片,似乎没有一点生机,但当踏上后,便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恨不得将它的这种美全收回家中。弯下腰,试着双手捧起一堆,向天空中撒去,这种壮丽美像是一把箭,刺穿了人的心;又像是一把火,温暖着人的心。惟独这点残留美还留在心间,惟独着这雪的生机还留心间。
一番劳累之后,躺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望着蔚蓝色的天空,听着悠扬的二胡声,数着天空下飞翔的鸟儿,或在池边,扔出一块鹅卵石到静静的水面,看着一圈圈波动的涟漪,心里无限遐想,感到了一丝对家的思念。
干枯的落叶,从早晨到黄昏,林荫小道上已被铺满了,一条金黄色的丝带蜿蜒在树林中。走在上面,咯咯地响,很舒服。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爽!
观赏着桌上的花草,吹着朝阳洒下的温暖,伴着咖啡的香醇,拿起笔来,拨开透明的笔盖,细长的笔在手中一转,你可以看见雪白的
北平的四季?
两篇文章都是作家郁达夫的作品 。 一、表达情感的区别:
1、《故都的秋》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2、《北平的四季》充分传达出北平四季各自奕奕的精神品格,可谓形神兼备。使人领略到北平四季独特的风韵神致,对祖国的爱以及深彻肺腑的亡国之痛。
二、文章情境的区别:
1、《故都的秋》描述的是秋的凄冷和悲凉。
2、《北平的四季》描述的是秋季和秋景。
故都的秋指的哪个城市?
《故都的秋》中故都指北平,是今天的北京。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2、《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