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谁?

2023-09-03 16:28:03 52阅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谁?

这句诗出自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诗作《过零丁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一,诗词原文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谁?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三,摘要

《过零丁洋》是民族英雄南宋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四,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留取丹心照汗青?

1.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 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与陆游没关系。

2.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前一句为:人生自古谁无死?

3.《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宋祥兴元年的时候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随后被押解到了船上,在第二年过零丁洋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什么?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名句,意思是说,无论历史悠久,人生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当我们保持一颗坚定的、真诚的、无畏的心,我们的精神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成为历史的照妖镜,闪烁着光照着后人前进的方向,象征着一种更新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不是托物言志的诗句?

是,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人生自古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品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捐躯、勇不畏死、誓死捍卫名族利益的大无畏精神。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