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谁为吴会吟下一句,古诗词或现代文中带有清秋的有哪些?
昨夜谁为吴会吟下一句,古诗词或现代文中带有清秋的有哪些?
古诗词中带清秋的句子很多,
其中
“清秋”开头的诗句如下;
1、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出自唐·赵嘏《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2、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出自唐·白居易《苦热喜凉》
3、羸疾无休日,清秋适此时。——出自南宋·陆游《思剡》
4、碧落高空处,清秋一片云。——出自唐·齐己《送冰禅再往湖中》
5、白水鱼竿客,清秋鹤发翁。——出自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6、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出自唐·李端《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7、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出自南宋·陆游《八月三日骤凉有感》
8、迥夜星同贯,清秋岸不枯。——出自唐·莫宣卿《赋得水怀珠》
9、好借常娥著,清秋踏月轮。——出自唐·李商隐《袜》
10、老境虽深身更健,清秋欲半日犹长。——出自南宋·陆游《秋兴》
11、节物喜更新,清秋最可人。——出自南宋·陆游《秋兴》
12、朱夏宸游正,清秋武卫闲。——出自元·柳贯《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
13、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出自唐·杜甫《垂白》
14、白日身长倚,清秋塔上层。——出自唐·齐己《寄许州清古》
15、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出自唐·罗隐《伤华发》
16、并海宽闲野,清秋摇落天。——出自南宋·陆游《雨後凉甚》
17、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出自唐·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18、八十行加二,清秋住故山。——出自南宋·陆游《病中戏咏》
19、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出自唐·卢纶《送乐平苗明府》
20、道骨仙风凛不群,清秋采药到江村。——出自南宋·陆游《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
21、之子共乘轺,清秋拜上霄。——出自唐·权德舆《酬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
22、落拓书剑晚,清秋鹰正笼。——出自唐·陈陶《涂山怀古》
23、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出自唐·杜甫《秋兴八首》
24、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出自唐·杜甫《白盐山》
25、恶风退作六鷁飞,清秋不成一鹗上。——出自宋·高荷《诗一首》
26、碧树如烟覆晚波,清秋欲尽客重过。——出自唐·赵嘏《宛陵馆冬青树》
27、不见姮娥影,清秋守月轮。——出自唐·李商隐《房君珊瑚散》
28、紫殿谏多防佞口,清秋假满别明君。——出自唐·徐夤《送卢拾遗归华山》
29、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出自唐·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30、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出自唐·杜甫《斗鸡》
31、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出自唐·张祜《中秋月》
32、白日看云坐,清秋对雨眠。——出自宋·邵定《山中》
33、好在张公子,清秋应苦吟。——出自北宋·黄庭坚《寄张仲谋》
34、跻攀万仞不惮险,清秋天爽披清凉。——出自明·丘梁《登清凉石有感
“清秋”结尾的诗句如下;
1、红脸初分翠黛愁,锦筵歌板拍清秋。——出自唐·崔珏《和人听歌》
2、高眠歌圣日,下钓坐清秋。——出自唐·尚颜《寄刘逸士》
3、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出自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
4、清同野客敲越瓯,丁当急响涵清秋。——出自唐·僧鸾《赠李粲秀才》
5、展转几十旬,初夏俄清秋。——出自宋·蔡戡《病中纪事》
6、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出自唐·郑谷《蓼花》
7、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出自唐·杜甫《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8、两公穷达何足道,同是逸气横清秋。——出自南宋·陆游《与青城道人饮酒作》
9、堂堂人物倾曹刘,冰壶玉尺悬清秋。——出自宋·蔡戡《送张安国舍人》
10、行行行湖曲,万顷涵清秋。——出自南宋·文天祥《发高邮》
11、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出自清·金人瑞《上巳日,天畅晴甚,觉《兰亭》天朗气清句为右军入化之笔,昭明忽然出手,岂谓年年有印板上巳耶?诗以纪》
12、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出自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13、石帆山下醉清秋,常伴渔翁弄小舟。——出自南宋·陆游《秋晚杂兴》
14、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出自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5、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出自元·元好问《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16、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出自南宋·文天祥《十三拍》
17、百岁纷纷易白头,一年鼎鼎又清秋。——出自南宋·陆游《百岁》
18、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出自唐·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
19、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38》
20、芙蓉苑里起清秋,汉武泉声落御沟。——出自唐·赵嘏《经汉武泉》
21、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出自唐·张乔《书边事》
22、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清秋。——出自唐·孟浩然《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
23、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出自宋·范成大《水调歌头》
24、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出自唐·刘长卿《相和歌辞·王昭君》
25、峡口青门束碧流,天生双剑割清秋。——出自宋·白玉蟾《初至肇庆府砚岩》
26、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出自唐·杜甫《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27、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出自唐·顾况《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28、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出自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请余赋诗》
29、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出自唐·杜甫《石犀行》
30、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出自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31、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出自唐·令狐楚《少年行四首》
32、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出自南宋·陆游《蓼花》
33、溪行已清秋,还舍尚残暑。——出自南宋·陆游《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
34、一登高阁眺清秋,满目风光尽胜游。——出自唐·杜荀鹤《题开元寺门阁》
35、想应重会面,风月又清秋。——出自唐·李中《送智雄上人》
36、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出自唐·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37、朗咏临清秋,凉风下庭槐。——出自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38、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出自唐·杜甫《昔游》
39、脂塘干辱水,璧月破清秋。——出自元·杨维桢《三阁词四首》
40、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出自唐·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
41、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出自唐·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42、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出自宋·万某《水调歌头》
43、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出自唐·齐己《登祝融峰》
44、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出自唐·李频《送凤翔范书记》
45、一段高情谁会得,卧听檐雨泻清秋。——出自南宋·陆游《雨夜》
46、乱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出自元·段克己《水调歌头 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阳,夜闻》
47、关辅何时一战收,蜀郊且复猎清秋。——出自南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
48、今来何所似,破镜悬清秋。——出自唐·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49、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50、罢阅梵书聊一弄,散随金磬泥清秋。——出自唐·薛涛《听僧吹芦管》
51、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出自宋·林淳《水调歌头》
52、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出自唐·无可《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53、双阁护仙境,万壑渺清秋。——出自宋·张榘《凯歌》
54、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出自唐·赵嘏《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55、李君气萧萧,翠竹摇清秋。——出自北宋·黄庭坚《赠李彦深》
56、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出自唐·张九龄《高斋闲望言怀》
57、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出自唐·杜甫《寄裴施州》
58、劳寄新诗平宿憾,此生心气贯清秋。——出自唐·徐铉《陈觉放还至泰州,以诗见寄,作此答之》
59、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出自唐·李白《梁园吟》
60、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出自唐·罗隐《宿彭蠡馆》
61、榆叶飘零碧汉流,玉蟾珠露两清秋。——出自唐·王初《即夕》
“清秋”在中间的诗句如下
1、虽去清秋远,朝朝见白云。——出自唐·姚合《郡中西园》
2、高台聊望清秋色,片水堪留白鹭鸶。——出自唐·贾岛《投元郎中》
3、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出自唐·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4、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出自唐·杜甫《棕拂子》
5、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出自唐·李商隐《柳》
6、从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几番齐。——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
7、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出自唐·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8、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出自清·黄景仁《安庆客舍》
9、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出自唐·钱起《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10、清秋新霁与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出自唐·刘驾《望月》
11、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出自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12、江上清秋昨夜回,渔扉正对荻洲开。——出自南宋·陆游《新秋感事》
13、已惊白发冯唐老,又起清秋宋玉悲。——出自南宋·陆游《悲秋》
14、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出自唐·李嶷《淮南秋夜呈周侃》
15、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出自唐·张贲《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
16、宫连太液见苍波,暑气微清秋意多。——出自唐·王涯《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17、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出自唐·杜甫《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
18、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出自唐·刘长卿《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
19、年过八十更应稀,又向清秋听捣衣。——出自南宋·陆游《南堂杂兴》
20、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出自唐·李郢《早发》
21、屈指清秋两旬近,却愁徂岁又峥嵘。——出自南宋·陆游《雨中作》
22、天地清秋暮,关河残月明。——出自南宋·陆游《闻角》
23、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出自唐·刘长卿《石梁湖有寄》
24、玉京永夜瞻卿月,银汉清秋识使星。——出自元·傅若金《闻张吏部督海运归咏怀奉简》
25、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出自唐·李中《秋夜吟寄左偃》
26、清秋才几日,黄叶已成堆。——出自南宋·陆游《梦中作》
27、钓竿只待清秋近,一棹烟波信所之。——出自南宋·陆游《夏夜》
28、岂料清秋日,星星共映簪。——出自唐·张祜《酬武蕴之,乙丑之岁始见华发余自悲遂成继和》
29、小台堪远望,独上清秋时。——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
30、清秋客路知无恨,满箸鱸鱼不值钱。——出自南宋·陆游《奉送姜邦傑出關》
31、清秋华发好相似,却把钓竿归去来。——出自唐·赵嘏《江上逢许逸人》
32、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出自唐·赵嘏《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33、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出自唐·韩偓《洞庭玩月》
34、清秋乐处君知否?庭下幽花渐可移。——出自南宋·陆游《秋晚》
35、自怜孤影清秋夕,洒泪裴回滴冷光。——出自唐·佚名《题碧花笺》
36、如今百事无能解,只拟清秋上钓槎。——出自南宋·陆游《南堂杂兴》
37、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出自南宋·陆游《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
38、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出自唐·姚合《句》
39、有时清秋日正中,繁霜满地天无风。——出自唐·窦庠《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
40、清秋又如许,幽愤若为摅。——出自南宋·陆游《湖塘晚眺》
41、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出自唐·权德舆《仲秋朝拜昭陵》
42、骚人见处终然别,只说清秋采落英。——出自南宋·陆游《秋日杂咏》
43、清秋独倚危阑立,身在琉璃世界中。——出自宋·毕田《凝碧亭》
44、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出自近代·王国维《浣溪沙》
45、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出自唐·杜甫《诸将五首》
46、清秋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出自唐·任翻《三游巾子山寺感述》
47、清秋空谷寒侵夜,绕屋幽林翠满岑。——出自宋·蔡沆《登高》
48、郡城楼阁绕江滨,风物清秋入望频。——出自唐·刘兼《郡楼闲望书怀》
49、清秋未合结繁阴,深户何从洒飞雪。——出自宋·毕士安《杨照承议芦雁枕屏》
50、登临顿觉清秋早,流落空悲白发新。——出自南宋·陆游《秋望》
51、清秋凋碧柳,别浦落红蕖。——出自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52、清秋远山意,偶向亭际得。——出自唐·刘驾《琪树下因吟六韵呈先达者》
53、清秋香粳获,白露寒菜长。——出自唐·皇甫冉《题高云客舍》
54、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出自唐·杜甫《宿府》
55、送客清秋棹,留僧静夜棋。——出自南宋·陆游《自述》
56、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出自唐·李商隐《到秋》
57、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出自唐·罗邺《槐花》
58、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出自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59、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出自唐·李白《送麹十少府》
6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出自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61、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出自唐·吴融《奉和御制》
62、幽林剪破清秋影,高手携来绿玉光。——出自唐·齐己《谢人惠拄杖》
63、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出自唐·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64、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出自唐·杜甫《江边星月二首》
65、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出自宋·林景熙《溪亭》
66、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出自唐·萧颖士《蒙山作》
67、清秋多暇日,况乃是夫君。——出自唐·卢纶《和王仓少尹暇日言怀》
68、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出自唐·皎然《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69、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出自唐·廉氏《峡中即事》
70、清秋访林馆,寒碧凝瑶风。——出自宋·白玉蟾《寒碧》
71、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出自唐·王丽真《与曾季衡冥会诗》
72、南浦清秋露冷时,凋红片片已堪悲。——出自南宋·陆游《荷花》
73、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出自唐·朱庆馀《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74、酒醒遥夜孤舟雨,睡美清秋一榻风。——出自南宋·陆游《早秋》
75、清秋故不远,回首忆蓴羹。——出自南宋·陆游《芒屦》
76、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出自唐·权德舆《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77、清秋便寓直,列宿顿辉光。——出自唐·杜甫《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78、亦知病得清秋健,无奈愁随独夜长。——出自南宋·陆游《新凉》
79、离离远树傍烟津,又见清秋一岁新。——出自南宋·陆游《门外独望》
80、清秋看长鹭雏成,说向湘僧亦动情。——出自唐·李洞《和淮南太尉留题凤州王氏别业》
81、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出自唐·杜甫《野望》
82、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出自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83、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出自唐·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84、已近清秋节,兵烟处处同。——出自现代·溥心畬《八月感怀》
85、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出自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86、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出自唐·权德舆《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87、湖上清秋近,斋中白日长。——出自南宋·陆游《六月十四日微雨极凉》
88、石帆回首初非远,要及清秋斸茯苓。——出自南宋·陆游《饱食》
89、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出自唐·唐彦谦《蒲津河亭》
90、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出自唐·张籍《赠别孟郊》
91、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出自唐·杜甫《呀鹘行》
92、白头为郡清秋别,山水南行岂觉赊。——出自唐·朱庆馀《送饶州张使君》
93、闲卧清秋忆师旷,好风摇动古松枝。——出自唐·陈陶《闲居杂兴五首》
94、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出自唐·杜甫《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95、清秋愁燕去,残日望云飞。——出自元·王冕《怀乡》
96、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出自唐·权德舆《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97、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出自唐·卢纶《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别墅即事》
98、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出自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99、清秋好天气,禾黍已登场。——出自元·段克己《水调歌头 迎送神词,为刘润之赋》
100、清秋病小愈,起柂上潇湘。——出自南宋·陆游《大雨》
101、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出自唐·储光羲《泊舟贻潘少府》
感谢百问中文站长
描写黄山的著名诗句?
1、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武平一《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2、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
3、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4、汉宅规模壮,周都景命隆。西宾让东主,法驾幸天中。太史占星应,春官奏日同。旌门起长乐,帐殿出新丰。翕习黄山下,纡徐清渭东。金麾张画月,珠幰戴松风。是节严阴始,寒郊散野蓬。薄霜沾上路,残雪绕离宫。赐帛矜耆老,褰旒问小童。复除恩载洽,望秩礼新崇。臣忝承明召,多惭献赋雄。——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
5、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郭震《寄刘校书》
6、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畲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元稹《南昌滩》
7、爽气申时豫,临秋肆武功。太液荣光发,曾城佳气融。紫霄寒暑丽,黄山极望通。讲艺遵先,睹德畅宸衷。鹫岭飞夏服,娥魄乱雕弓。汗浃镳流赭,尘生埒散红。饮羽惊开石,中叶遽凋丛。雁殚云路静,乌坠日轮空。九流参广宴,万宇拚恩隆。——许敬宗《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8、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温庭筠《送李亿东归》
关于夏天黄山的古诗?
1、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李白
2、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李白
3、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同友人游黄山》汤宾尹
4、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望黄山诸峰》释岛云
5、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游黄山》焦炳炎
6、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游黄山留题》张冠卿
7、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陈毅
8、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题国清寺》赵湘
9、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送少微上人游天台》刘长卿
10、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登陡寒山道》寒山子
11、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判道士黄山隐》皇甫大夫
12、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洞房》杜甫
小学课本有写黄山诗句?
小学课本里描写黄山的诗句:“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1、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出处:宋·焦炳炎《游黄山》
释义:在云霄中出现了拐杖一样的东西,许多山峰保护这阳光。
2、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出处:唐·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释义:黄山上有非常多的山峰,有三十二个像莲花的山峰。
3、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出处:唐·释岛云《望黄山诸峰》
释义:最终登到了山的最高电,就随着仙鹤乘坐云车。
4、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出处:宋·吴黯《因公檄按游黄山》
释义:地上的水池都是温泉,山上都是树木的清香。
5、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出处:宋·吴黯《因公檄按游黄山》
释义:突然云烟都化作虚无,山峦随着水流变成青色。
6、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出处: 明·汤宾尹《同友人游黄山》
释义:很宽的白云在山中穿梭,山峰都直插云霄。
描写泰山华山黄山的诗句有哪些?
如果去罗列百度搜索会发现有太多,毕竟咏山吟水叹花惜月是古代文人墨客最爱的主题,不如各选一首赏析一下,想来远比泛泛而列好上许多…
《泰山》
明代.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 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 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 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 仍有汉皇台。
【俯首齐鲁大地,东海如杯中之水,起句就着高处写起,开篇就定性登泰山而小天下,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拿杜甫的“一览众山小”相比李梦阳的“东瞻海似杯” ,二者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才皮三觉得后者更有画面的立体感和纵深度,像电影镜头拉开的视角, 接着“斗然一峰上”,写出天柱峰绝顶险峻,直上云端的气势,画面转动剪辑的恰如其分,然“日抱扶桑跃”,由此句天亦从横向拓开显得更宽。动感十足,影像自然带出意象。后“碣石”两字引出后面的秦皇 汉武,涉政也交待了泰山的政治地位,所以李梦阳的《泰山》通篇大气磅礴,与题相称。无怪沈德潜、周准赞叹云:“四十字有包络乾坤之概,可以作泰山诗矣。” 】
《咏华山 》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推荐这首《咏华山》是因为此诗干净利落,字字达意。此诗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所作,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七岁的心智写出这样的诗,就景的描写已然达境,缘境构诗,诗与境谐。若是即景之作,便可是妙手天成,若要强调诗抒怀的话,那寇准成为一代名相便是从根上就有了的大志大智大致矣!】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唐代.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 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 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 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 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 客愁顿向杯中失。
【此诗不作赏析了,皮三差太多资格,关于他老人家的诗,借句杜老师的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后辈认真欣赏学习就是了】
【正三皮原创解读,恳请关注,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