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什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意境?
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什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意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但愿:希望。婵娟:美好的样子。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词的初衷是苏轼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不过后来,引用的人越来越多,词的寓意也就越来越广,扩大到情侣、朋友之间了!
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千古咏月怀人的佳作,当时苏轼在密州,和他最爱的弟弟苏辙相别七年未见,于是在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月圆之夜,苏轼见月起兴,把对弟弟的思念和祝愿写进了词里,词前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非常符合宋人作诗词的特点,在抒情怀人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追寻。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为一首中小学生必背的课本词,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就没必要对词意和情感多做分析,只有一点,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我们都知道“婵娟”在这里代指明月,但为什么要说婵娟,不直接写“千里共明月”呢?
婵娟的3种含义1、美丽的女子
分别看婵、娟两个字的含义。
婵,形声字,从女,单声;
娟,形声字。从女,从肙,肙声。
这两个字都从女,自然是形容女子,怎样的女子呢?姿态柔美的、长曲婀娜的、明媚纯洁的女子,《说文解字》曰:“婵娟,态也。”意思是说,婵娟,指姿态柔美的女孩子。体态美、状态好的女孩子,就算五观稍差,也给人一种气质美人的感觉,所以婵娟,自然是指美丽的女孩子了。像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一定认识几个名字里带有“娟”字的女孩儿,这是父母对女儿的美好祝愿。
2、美好的事物
婵娟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竹子,在古人心中就是非常美好的植物,苏东坡一生爱竹,而竹子的形象是亭亭玉立的;绽放的花朵也给人花开富贵的美好;又如春天,万物勃发,生机勃勃,也是非常美好的季节。因此,像花、竹、春天这一类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叫做婵娟,唐朝诗人孟郊作《婵娟篇》就写道: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
3、代指月亮
月亮在古代诗词中的含义非常复杂,它既能象征离别,又能象征团圆,但无论是离别亦或是团圆,心中所怀念的人,总是至亲至爱之人,一个普通的点头之交,你不可能在中秋之夜看着月亮想他,因此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未圆之时,尚有缺口,所以象征着离别,而当满月之时,又象征着团聚。
又,传说中月亮里面住着一个美丽的仙女,名叫嫦娥,苏轼在诗词中经常明里暗里提到嫦娥,如《少年游·润州作》写道:“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也不知道他对嫦娥到底有多喜爱。
嫦娥是一个绰约的仙子,住在月宫中,当人们看到月亮,就想起这位仙女,就浮现出许多美好的意象,于是乎,婵娟也就可以代指嫦娥或者月亮了。
千里共婵娟那么,为什么在这首词里,要用“婵娟”来代指“明月”呢,首先,苏轼用来怀念苏辙的这轮明月,是非常美好的,婵娟又有美好之意,其次,如果直接写“千里共明月”,就显得过于直白,用“婵娟”来代指,就多了几分含蓄美。
而且,如果直接写“千里共明月”会跟前人诗人撞车,南朝诗人谢庄作《月赋》有“隔千里兮共明月”之语,东坡这里显然是用了谢庄这一典。
唐朝诗人刘长卿《琴曲歌辞·湘妃》有句云“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你看,婵娟是美好的女孩子,蛾眉本意也是指女孩子弯弯的眉毛,但放在这句诗里,就是代指月亮了,和东坡这句“千里共婵娟”异曲同工。
与之相类的诗词也有许多,如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诗《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强烈思念,但是苏东坡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境界显然更高,格局更大,“但愿人长久”是时间概念,“千里共婵娟”是空间概念,要突破时间的局限,打破空间的阻碍,连时空都不能阻止我对你的思念,这是何等博大的精神境界,上一个把月亮写出这等境界的男人,名字叫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诗仙,苏轼坡仙,有些诗句,真的只有仙人才能写得出来,我等凡人,只要跪着读就行了,学是学不来的,这辈子也学不来的,八辈子都学不来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字词语概括?
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用四字词语花好月圆表示。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与圆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月是故乡明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月是故乡明”的上句是“露从今夜白”,出自唐朝诗圣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杜甫的兄弟也分散各地,无法通信联系,生死两不知的情况下,只好久久地望秋月而怀念手足。“露从今夜白”既点明时令,又衬托诗人凄凉的忧伤,境情互生;“月是故乡明”并非写的月亮就是故乡上空的月亮,而是主人的主观感受,以此表现他对故乡的浓浓深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诗文大家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在中秋之夜,苏轼想念弟弟苏辙,于是“但愿人长久”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关
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
“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处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原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写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初衷是苏轼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不过后来,引用的人越来越多,词的寓意也就越来越广,扩大到情侣、朋友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