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滟怎么读,有哪些金句语录值得摘抄?

2023-09-14 22:36:04 51阅读

潋滟怎么读,有哪些金句语录值得摘抄?

01.见到你那一刻我心里有场海啸,可我静静站着,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兴奋剂》热评

02.听过最撩人的一句话 “我之前没有爱过别人,你是第一个,我怕我做得不好,让你觉得爱情不过如此。”—— 《浪漫空气》热评

潋滟怎么读,有哪些金句语录值得摘抄?

03.我不得不承认,曾经有那么一刻,我以为我们能在一起一辈子,我放下了所有骄傲,迁就了你的一切,可还是没能走到最后,只因为我们生活的年代不是牵了手就能一辈子的。—— 《相见恨晚》热评

04.“暧昧是什么?”“所有人都以为你们在一起了,只有你清楚的知道你们的距离。”—— 《暧昧》热评

05.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一见如故和无话不谈。不过是因为我喜欢你, 所以你说的话题我都感兴趣, 你叫我听的歌我都觉得有意义,你说的电影我都觉得有深意,你口中的风景我都觉得好美丽, 不过是因为我喜欢你。—— 《往后余生》热评

06.我真的是不太会表达的人,如果你感觉到我喜欢你,再乘个二十倍,就是我真正喜欢你的程度。—— 《阿楚姑娘》热评

07.考59分比考零分更难过,最痛苦的不是不曾拥有,而是差一点就可以。—— 《淘汰》热评

08.我不敢说自己一生都会喜欢你,至少在能看见你的岁月里,只想对你一个人好。—— 《独家记忆》热评

09.以前喜欢喝可乐,但我现在不喜欢了,不爱就是不爱了,可乐没有错,我也没有错。—— 《可乐》热评

10.今天的事今天翻篇,明天还要忙着可爱。—— 《晴天》热评

11.刚才我爸说了一句很厉害的话,我保存一下。“十五岁的时候我跟你一样追赶流行,但五十岁我开始热爱俗气的一切。你觉得是我老了吗?不,我只是一如既往的热爱十五岁时喜欢上的东西。”—— 《Shell Shocked》热评

12.带女朋友去吃饭遇到流氓向女朋友吹口哨该怎么办。你若是年轻就应该提刀砍他,若是过了那个年纪,就应该努力挣钱,带她去高档点的餐厅吃饭,那里没有流氓。—— 《男孩别哭》热评

13.武林外传里面有一集,郭芙蓉不小心把辣椒当做洗面奶来用了,结果整个脸都红肿起来,哭着说嫁不出去了,然后吕秀才对郭芙蓉说,你嫁给我吧,我记得你漂亮的样子。—— 《那些你很冒险的梦》热评

14.《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对五阿哥说:“我只有一点点坏,小小的坏而已,最近我连柿子都没有偷,上次经过好大一个橘子林,我好想偷几个, 一想到你不喜欢,我连一个都没有摘呢。—— 《你说》热评

15.希望他最后娶一个像我一样的女孩,这样他就能一直记住我。又害怕他最后会娶一个像我一样的女孩,如果像我,为什么不是我。—— 《该》热评

16.“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你喜欢的,这样你每天早晨6点到晚上8点都是高兴的,再找个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样晚上8点到早晨6点就是开心的。—— 《鱼书》热评

17.真正想送你东西的人,不会问你要不要,有人问你要不要的时候,最好拒绝。—— 《我有我爱我》热评

18.我对你的感觉大概就是,就算我们很久不说话不聊天,或者哪天直接就没了任何联系,我还是会觉得你是我非常非常重要的人 。—— 《你就不要想起我》热评

19.我爷爷有一次偷偷告诉我说,每次当奶奶生他的气了,他就会把家里所有的酱料罐 泡菜罐的盖子拧得紧紧的,这样奶奶就会跟他说话了,感觉太可爱了。—— 《足够》热评

20.真正的好朋友,互损不会翻脸,出钱不会计较,地位不分高低,成功无需巴结,失败不会离去,迷茫的时候拉一把,难过的时候抱一下。—— 《最佳损友》热评

21.我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以后也会是。—— 《我要你》热评

22.忽然明白了那个叫周幽王的二百五为什么会烽火戏诸侯了,要是你喜欢的女孩会因此对你笑笑,踹翻全世界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出来。——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热评

23.20岁刚出头是男孩最穷的时候,20岁刚出头是女孩子最漂亮的时候,贫穷对我来说只是晚上吃馒头和吃牛排的区别,无损我的快乐。可当我爱上一个姑娘的时候,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贫穷所带来的自卑。—— 《我已经爱上你》热评

24.想象一下,你喜欢的人 站在你面前,微微歪着头朝你笑,笑的眉眼弯弯,日光倾城,照的眼前人明媚的刚好,然后问你:你是不是喜欢我啊? —— 《我喜欢》热评

25.我没什么特别的,只是特别喜欢你而已,希望你也特别喜欢我一下,让我变得特别一点。—— 《好喜欢你呀》热评

26.我一直相信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和你在一起》热评

27.想和你踩咯吱咯吱的雪,去吃辣火锅,悄悄把手塞进你的大衣口袋,一切暖的刚刚好。—— 《刚刚好》热评

28.村上春树说,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也爱我,你头发乱了的时候我会笑笑地替你拨一拨,然后手还留恋地在你发上多待几秒;但是如果我爱你而你不巧地不爱我,你头发乱了我只会轻轻地告诉你,你头发乱了喔。—— 《侧脸》热评

29.总会有那么一个人,陪你完成你没有完成的心愿,给你送花,陪你看日出日落,陪你走长江大桥,陪你玩旋转木马,最后陪你共度余生,你要等。—— 《小半》热评

30.喜欢就是喜欢,哪里来的欲擒故纵,克制和隐忍,我巴不得一日三餐吃了什么都告诉你,路上遇见小猫舔爪子也要拍给你看。—— 《再也不会遇见第二个她》热评

你如何评价赵贺新的硬笔书法?

我关注赵贺新的“中性笔书法”(视频),差不多有近一年多了。为了一探究竟,我还持意上网查了一下有关赵贺新的资料,试图想找到他的硬笔书法到底师法何人取源于哪儿,但是,令我失望的是,只看到了介绍他的人脉关系,如师从田英章。除此以外,探寻到了一点点硬笔书法出处是取法《九成宫》。如图:

▲图片源于网上

我认为,练硬笔书法,初学者起步入门,应该选择毛笔小楷作范本是最明智的,而取法中楷、大楷是一大错误! 小楷、中楷原本不是一个种类,大楷是现代人伪造的字体,笔法动作更不可信。

为什么临摹欧楷《九成宫》,容易写得死板、呆滞,没有艺术含量,形如算盘子、态若冻僵尸,其主要原因是,它属于特殊场合使用的“碑文体”,是刀刻出来的工艺字,方笔为主,字形规矩,加之年代久远,自然风化,人为破损,几经翻刻,棰拓过多,等等诸多因素所致,已经完全没有手写体书丹气息了,貌似神离,有先天性缺感。

▲本人书写的毛笔小楷

倘若没有深厚的书法基本功,练不了《九成宫》,尤其不懂刻字技术,根本辨别不清刀痕与笔迹的关系,掌握不好表现书写状态、还原书丹的火候。常见许多学欧楷的人,为什么苦于临不像、写不好? 甚至写成美术字? 道理很简单,选帖不对,对原帖笔法理解错误。

恕我直言,如果不看赵贺新的实际书写过程(小视频),只看他的硬笔作品,感觉书法功底确实不浅。恰恰是他的中性笔书法视频,彻底暴露了他的书写技艺水平很一般。

首先,执笔法、运笔法存在很大问题。比如,用力捏、使劲按,不符合书法意义上所讲的指法灵活自如、动作干净利落、笔势承接流畅的基本准则。反映出在用笔技巧方面有待提高。如图:

▲图片源于网上

其次,字体面貌方面,看似法度挺严谨,实质上很刻板,不自然。尤其是,笔法动作生硬,行笔不流畅,组字过程没有笔断意连、呼应顾盼关系,没有节奏感、韵律感……写一个字不是一气呵成,整个书写过程像摆拼积木似的,一画一画的往上拼,带有故意刻画的迹象。因此,这样的字形不是自然美,近似印刷体美术字的写法。

基于上述因素,字形姿态乍一看挺好,但仔细端详品读,笔法上有瑕疵,字法上偏规矩,导致形式感过重、艺术感不足。如图:

▲图片源于网上

我认为,写字讲求技术性,着力表现自然美,好比平日生活服饰得体。书法讲求艺术性,重点突出艺术美,犹如上舞台演出需适当的梳妆打扮。

写字、书法,两者的核心技术是: 书写技法,而技法重中之重是执笔法、运笔法。熟练掌握这两点,是书法家必备的基本功技法。很遗憾,赵贺新在这方面,掌控能力比较薄弱,由此导致一直在写字领域徘徊不定,与书法只差一步之遥。

究其原因,以往过于逆爱硬笔,误以为只要把字写漂亮即是书法了,其实是错觉、误区。给我的感觉是,他没有精研过毛笔小楷技法,或者说没有临毛笔小楷字帖,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很薄弱。如图:

▲图片源于网上

根据我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想提升硬笔书法书艺水平,唯一的捷径与办法,必须涉足毛笔书法,因为,那是正宗的楷法源泉,无论你承认与否,毛笔是硬笔的鼻祖,毛笔书法是硬笔书法的摇篮,尤其是毛笔小楷,无论是笔法、字法、章法,都是硬笔健壮体魄、增加活力,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

其实,不单硬笔书法应该这样做,毛笔大楷也如此。很多书法家成功的经验也充分的证明,如果没有扎实的小楷功夫,中楷、大楷只是花架子,功力档次永远上不去,这一点,作为喜爱练书法的人,不但必须要明白,还需要老老实实的亲身实践,不然,什么是写字? 什么是书法? 这两个常识性的问题若不搞清楚,必然误入歧途。

▲本人教学示范

所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赵贺新在毛笔书法上没有花大力气深入钻研,尽管学过田英章的楷书(资料上这样介绍的),也仅仅学了点儿皮毛,技法上仍倾向于田楷习气,并未真正获得 “欧楷”精髓。

以他的基础,如果喜欢欧楷风格,理应直接学三井本《九成宫》或《皇甫诞》、《王女节墓志》、《李誉墓志》等碑帖,然后融会贯通,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字体,跳出模仿秀的圈子。

▲本人教学示范

如果,想摆脱唐楷时尚书风束缚,提升字体艺术美感,必须向更高古的方向迈进,比如,沿着隋楷这条线路,一直上溯到魏、晋。然后再返回来,从元代赵孟頫开始,顺向把明、清等各个时期的经典字帖进行通读、选临……这样的话,书法功夫才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也许,正是由于经典字帖读的少,传统技法不精研的缘故,字里行间,笔墨情调不佳,尤其缺少思想内涵,更谈不上有字外功夫了。所以,他的字体尚未具备书法特质,俗气有余、雅致少许,笔画形制与线条质感明显做作,表情牵强、神采贫乏。比如笔画起、止处,以及转折的地方,刻意顿笔、回锋,导致中性笔圆润、柔韧等性能特点,没有充分得到释放。

▲本人习作

用硬笔作艺术化书写,想追求棱角分明,表现毛笔特有的韵味,必须用弹力好的钢笔,甚至是特制的专用书法笔,岂不是更好?

我的意思是,如此这样写法,有点儿像五零后当年“刻钢板”,明显有写仿宋体美术字的迹象。实际上,这种硬笔字技术性很平淡,没什么难度,对于擅长毛笔书法的人来说,小菜一碟。说是硬笔书法,只不过是书法上所讲的“单勾法”而已,并不是什么高深神秘的绝活儿。况且,这样的字体,不管写得多么漂亮,只能自我陶醉,或给那些不懂书法的人看,平时根本用不上。

可以想象,一种丝毫没有实用性的硬笔字,相当于电脑字库的印刷体,那有什么研究价值和推广普及的意义呢? 索性玩儿玩儿可以,决不能沉迷于此,否则,会误了前程。

▲本人习作

然而,见很多网友对赵贺新的中性笔书法,仰慕致极,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把他誉为“当代硬笔书法第一人"……我觉得,这种论断有点儿言过其实,也为时过早,至少二十年之后再说也不迟。

当然,这是出于一种尊敬、爱戴。但是,过火的吹虚,恐怕不是真心诚意的爱,而是变相的捧杀! 只能给赵贺新带来诸多烦恼,对他静心修炼不利。所以,希望书法爱好者们,当你只喜欢而不真懂的时候,千万不要信口开河。赞美之辞可以讲,但要恰到好处。

▲本人习作

实事求是的说,按照他日前这种写法创立出来的个性化风格,属于纯粹的写硬笔字范畴,还没有正式进入书法门槛,说白了,根本算不上硬笔书法。充其量,处于书法萌芽期。

不过,能反映出,赵贺新是一位很有发展潜质的,是充满书法激情的一代后生,前途无量,值得鼓励和支持! 只可惜,与书法殿堂只差一墙之隔。

▲本人教学示范

单就写字水平而言,可以说,赵贺新的硬笔楷书、行书,都比庞中华写的要高出好几层楼。但是,如果仔细揣摩,赵贺新走的是写字小路,而并非是书法大路。他面临的发展状态,与庞中华当年的背景非常相似,希望不要被粉丝的掌声与尖叫声扰乱心绪,更不要沾沾自喜,应在保持乐观向上的同时,一定要淡定,慎思笃行,这是需要警醒的。

▲本人教学示范

庞中华,就是因为那些年,他的追捧者居高不下,为其鼓掌叫好的人难计其数,尤其是当他把字帖演绎成商品之后,本该立马调转船头研发新课题,然而,他却全身心的投入《怎样学写钢笔字》。结果,被出名攒钱的喜悦与荣耀陶醉了,被阵阵贺彩声冲晕了头脑,听不进去良言相劝,拒不接受善意的批评,执迷不悟,不钻研毛笔书法,于是,三十多年来,始终没有改变他的字体容貌,技艺水平依然如故。

据我所知,庞中华先生现己年逾古稀,想重震雄风,进行自我书法改革,这种可能性极小,即使想突破,恐怕为时已晚。

▲本人教学程序(课题研究成果)

赵贺新,正值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好时节,如果能冷静顿悟,吸取庞中华的教训,暂时把中性笔书法先搁下,抓紧时间潜心研究毛笔小楷书法(手写体),注意,千万不要临摹欧体、颜体之类(碑文体),这样,不但很快复归书法正道儿,而且通过练习毛笔小楷,会对硬笔书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后,再写硬笔书法,绝对能上升几个大台阶。我想,只需要系统训练两三个月左右即能显见成效,成为名副其实的书法家,也就理所当然了。否则,倘若痴迷不悟保持现状,狂妄自大,后果怎么样那就难说了。流量+收益≠青春年华……

▲本人习作

赵贺新连同他隽秀劲健的硬笔字,在众多怀揣书法梦想、渴望写一手漂亮字的青年人心目中,已经成为偶像,所以,我不想针对他的字体美化程度作过多评论。只是借题发挥,谈了一下我对当今硬笔书法现状的看法。

我的愿望是,希望传统书法后继有人,像赵贺新这样的酷爱书法者,多多益善。但愿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硬笔书法健康发展尽心尽力的新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我是正宗的五零后,八十年代硬笔书法热的时候,我也曾经是一名发烧友。不谦虚的说,想当年,我跟随沈鸿根、王正良玩儿硬笔书法的时候,比当今赵贺新等新生代那种练字状态要疯狂好几倍。

▲本人教学示范

我不仅发明了弯尖书法笔,还研究出了一种像碑文那种效果的硬笔写刻技术,创立了〈潘氏三指执笔法〉、〈潘氏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练操作规程,还设计制作了多种训练专用器具……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已年过花甲,力不从心喽。

几十年来,我特别关注写字教育动态,也一直在努力推广我的〈实用硬笔书写技法〉课题研究成果,希望更多的人受益。如图:

▲本人教学示范

▲本人教学示范

以上是我的观点,实话实说了。纯属学术讨论之见,若有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发布的相关信息。谢谢!

有哪些诗句让你对一个城市憧憬无限?

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秋字》,“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首诗以强烈的反差体现了美景怡人怡情,一直是我对江西宜春有无限憧憬。

宜春是禅宗圣地,宜春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看过记录片《禅都宜春》,将宜春展现的唯美迷离,也正是那里的独特风光,吸引历代高僧在此禅修。宜春既是佛教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起源处,又是禅宗“一花五叶”中的三宗发祥地,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这里发扬光大,现今,宜春已成为人们向往清净无尘、超然脱俗”的最佳圣地……

这个洞是不是时光隧道?

我在西湖游船,遇见疑似宋朝人,他和我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道理。说得实在太玄乎其玄,让我不禁怀疑。

去年我路过杭州有点事,想起已有十几年没有去过西湖,那天正好还有时间,便急匆匆打了个车跑去西湖,上了断桥的时候,天色已经快黄昏了。我感觉,天色黄昏的时候,西湖的感觉更加美。

正是人间一抹绝色,浓妆淡抹总相宜。我走着走着,没多久就到了西泠印社,进去参观的时候,旁边有个男人,五十岁左右的样子,正在低头研究篆刻作品。

他口里惊叹:不料千年后,也竟有如此惊人的作品。奇哉,奇哉。

我听了觉得这个人说话真奇怪。搞得好像是个古人似的。

也没有搭理他,便随便看了看,就走了出来。

到了湖边,见到有个茶座摆在那,店家泡着龙井茶,我一看那个景色,实在太惬意了。于是便买了一杯,坐了一下,独自对着西湖喝龙井,实在是一种特别的韵味。

我看着西湖的景色,忍不住吟诵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只听我身后有人拍手道:好诗,好诗,苏子瞻的这首诗,实在是写得轻灵隽永。

我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怪人。我便邀请他坐下,请他喝一杯茶。

他说:兄台坐湖边品茗,出口诵诗,十分惬意啊。

我说:我数次来西湖,都是艳阳之下,看来与公园没有太大区别,然夕阳下的西湖,更是绝美。所以忍不住吟东坡诗一首。

他说:想不到一千多年了,西湖依然如此美妙,我当年和苏子瞻也曾共游西湖,那时西湖虽美,却多有凋零荒芜之处,哪有今日这般精致。

我好奇地问道:兄台你意思你是宋朝人?

他笑笑说:不瞒你说,在下实乃宋哲宗时人,与苏子瞻也有过交情,在西湖与他、佛印法师,曾有几次雅会,也是谈佛论道,不亦乐乎。不料有一次我在一寺中打坐,忽然醒来,走出来便已是2018年。也无方法回去,实在不知如何是好,便干脆在此生活算了。

我心里想,这位仁兄,恐怕是脑子有点问题,在精神病院逃脱。但看他行为举止,十分文雅,有板有眼,也不像是个傻子。便假装相信。说道:兄台竟有如此奇遇?

他拱手道:这便是古人所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啊。

我说:难道果真有这样的事情?

他说:你听说过烂柯之事吗?

我说:我知道,有个古人去山里砍柴,看到有仙人下棋,他把斧子竖在地下观棋,等到仙人散去,他发现斧头木柄已经腐烂,回家一看,亲人俱已老死。

他说:对对对,就是如此,此事真实不虚。我听寺庙里方丈说过,此事是真的。

这两年我来到现代,也曾研究这些东西,发现这事情确实如此啊。

我说:愿闻其详。

他说:

人类活在意识生成的时间幻局里。

我们人类啊其实没有活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面,我们是活在一个千变万化的时间局里,这个千变万化的时间局,是由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意识生成并且自己来感受的。

我说:这种说法太奇怪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时间是由我们的意识生成的。

他说:是的,我们的心意识生成时间,只不过这个时间是我们认为的时间。如果回到根本上说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

我说:那怎么可能呢,明明我和你都有生老病死,你在宋朝到我们这里就有1000多年。这些难道不是真实不虚的吗?

他说:这只不过是你我心意识所认定的时间格局。

我们给自己创造了过去、未来和现在这三个时间概念。然后在这三个时间概念里面颠倒,我们信以为真。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当做真实发生,把未来当做一定会到来的东西。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我们妄心所现所执。因为执着而产生的一种意识。

我曾听苏子瞻和佛印大师相谈时说过,人生如梦。我们的人生,犹如一场梦幻。在这梦中你所看到的所有一切和你所感受到的时间变迁,都好像是那么真实,可是当你醒来的时候,一切不可得,毫无痕迹可留,好像从没发生过。

因为他就是一场梦幻。所以我从宋朝穿越到现在,也是因为我略懂这些东西才不至于惊慌失措。可能是我自己的意识上的执着,才让我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

佛印大师曾说,如果一个人用心修行,有朝一日,也许有机会突破时空的概念。彻底了知原来时间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幻想。

前几天我在看你们的科技知识书本的时候,看到有一位叫爱因斯坦的科学家,他晚年也曾说过这句话,他说时间是人类的幻觉。

我们以幻为真,活在幻觉,所以把幻觉里的梦幻全部当成真实地来执着。因此还产生了各种喜怒哀乐,产生了一种成长老去的体验。这些通通都是在一个生和灭当中。

我们从诞生到死亡,这是一个大的生灭,大的生灭里面,又包含了很多小的生灭。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大大的生灭法。生灭法就是有为法,佛陀在金刚经上说如梦幻泡影,毫无可得。

佛陀还说山河,外洎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也就是说天地万法唯心所现。时间自然也是如此。

我们难以破除迷障,在于我们无法抹去时间的流逝感。

我问:那我们为什么突不破这种谜团困局呢?

他说,我们很难破除这个迷障。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去抹掉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觉。

要知道生和灭。是我们感受到自己存在,感受到世界存在的一个基本的逻辑。没有这个基础,我们会茫然无措就像孤魂野鬼。你不能想象你在一个空间中无始无终地去漂流。毫无一个落脚点。

正因为我们每一个事情,每一个念头,我们都习惯于把它落脚在一个地方。这才连续起来,组成了我们的生命组成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

比如我们的眼睛看到人看到西湖,看到风景,看到书本文字,我们看到什么,我们的意识就会停留在什么上。并且对他进行认定、判定和分析。

所以我们觉得自己是存在的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的感官。是如此真实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孔子曾经说,逝者如斯夫。他站在一个河流边上,看到那些滚滚的河水说出了这句话,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其实他看到的就是时间的流逝。也正是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这个世界的运作就是一种前赴后继的滚滚而下地毫不停留的生和灭的轮回。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方生方死。

有些东西它的生死过程。是我们忽略和觉察不到的,比如一只蚂蚁的生死,我们根本就忽略了,一颗树木的生死要几十年我们也觉察不到。我们身上细胞的生死随时都在发生,我们更是觉察不到。我们连自己的头发和指甲什么时候长出来的都无法感受到。可是正是这些参差不齐的生生死死。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

我们无法觉察时间的幻局,就是因为这样的生和灭横挡在我们的意识里面,我们永远都破除不了他,除非我们通过修行的方法可以破除。

一旦我们能够抹掉时间的流逝感,那么我们就能活在当下。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跳出轮回之外。因为轮回就是一场生生死死的梦幻。

3、本无开始也无结束,一切都是当下的原点。

佛印大师曾告诉我,一切本无开始也没有结束,所有的一切都是当下的原点。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的心如同一台投影仪往外投影一场梦幻图景。刹那之间,这个梦幻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能回到投影原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从宋朝穿越到现在,无非是在这个投影影子戏里面的一个幻觉而已。如果你说有什么时间隧道、时光穿越,这只不过也是一种幻想。就如梦中做梦一般。

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的见解,什么事情都不会再去执着了,因为你去看任何事都无非是如来如不来,如开始如不开始的幻事。

那些事情,那些光景,好像发生又好像没有发生。你认为过去是真实不虚的,可是过去的回忆没有一刻能够留下来。都只不过是你大脑里面的幻觉。

而未来却还没有来是不存在的东西。也是你大脑里的幻觉。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的生命只不过是活在了当下,而我们却自以为活了过去也会活在未来。我们有一个开始和结束的概念在执着。

4、尽情活在开放性的时间概念里。

我问:那照你这样说我们不能活了吗?那要怎么活才是对的呢?

他说: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反而应该尽情的活在开放性的时间概念里。比如你知道的这个见解,你反而不要去执着他。

你说我要活在当下,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当下已经没了,你活在哪个当下呢,当下了不可得。寻找不到。你无法在你头脑里面去定义任何一个所谓的当下。

你唯有可以做的就是放开时间概念,不去执着任何一个时间概念。你不执着过去,也不执着未来,也不执着现在。

所以对我来说,是否从宋朝过来我也不执着了,能不能回去我也不执着。也许当我不执着的时候,搞不好我就回去了,可能正是因为我执着,所以我才穿越过来。

假如世上真有时空隧道。真正能起作用的原因,也是因为人对他有执着。

一个人如果活在开放性的时间概念里,他会越活越年轻,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几十年前发生的事,好像就在昨天发生的一样。他活在世上真的能有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感觉。

假如他到山里去闭关,避个七八年,别人以为他很苦,可是对他来说就好像过了七八天。这就是在开放性的时间概念里,因为他不执着于时间了,不执着于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两天三年5年。

意识里面打破了这种概念的区别,对时间没有分别性的,那么他就自由了,

真正的自在和自由是连时间都不能限制他的。

我听完他所说的,心里面觉得虽然有点道理,但依然觉得这个人不应该是宋朝来的。我还是不太相信他。我对他竖起大拇指,然后,喝了一口茶,看向远处的西湖,这时夕阳落沉在湖里。那景色实在太美了,我一回头,发现他已经不见。桌上留下一把折扇,上面写着我刚吟诵的苏轼那首诗,落款是:子瞻。

西湖寓意?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但在这如明珠璀璨般的西湖里,若能再读上个西湖传说,那更是一种享受。

中国古典最凄美的爱情大都发生在杭州,这样一个本身就充满了诗意的城市由于西湖的存在成为了许多恋人心中难解的结。究竟是因为西湖的美景,惹出了世间男女的痴缠还是因为人世风月,使得西湖历经千年依然妩媚依然,答案的本身已经不重要,只有这片涟漪的湖水,沉默着见证了无数次爱的际遇。长桥的十八里相送,许白二人的断桥重逢,在悠远的传说中,隐藏着西湖美丽的全部秘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