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在哪,历史上最猖獗的盗墓贼谁?

2023-09-16 13:00:04 124阅读

热河在哪,历史上最猖獗的盗墓贼谁?

关外第一盗墓高手姚玉忠。

电影《寻龙诀》里有句台词:“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其实原文出自《撼龙经》。在风水学里,“寻龙”,寻的也不是龙,而是山的主脉。

热河在哪,历史上最猖獗的盗墓贼谁?

现今,盗墓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很受热捧,但在真正的盗墓者看来,那都有点儿扯。姚玉忠在被捕之后,对这些风水书籍有些不屑,三十多年前他就读过。

姚玉忠做的事,惊动了整个考古界。

他所涉的案子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盗墓案几个之最:单案控制犯罪嫌疑人数、追缴被盗文物数量最多的案件,打掉盗掘犯罪团伙 12 个,控制犯罪嫌疑人 225 名,追回文物 2063 件,价值逾 5 亿元。被称为 “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

53 岁的姚玉忠是头号主犯,12 个犯罪团伙中,至少有 9 个和他有联系。大部分盗墓团伙的头目,以前都在他手下干过活,因此都把姚奉为 “盗墓界的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

从盗墓到被捕,姚玉忠都有很多传奇色彩。

命中注定

被抓之后,姚玉忠觉得冥冥中自有天定。

为了侦办这起 “涉文物第一大案”,公安部督办成立了“11•26” 专案组,没想到专案组成立的这天,也是姚玉忠的生日。警方抓捕他是在凌晨 3 点,这是他降生的时辰;抓捕地点是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的天义宾馆。

“天义”与 “天意” 谐音。

“为什么我会选择红山文化盗墓?因为我是 6000 年前那个挖墓人的转世,我转世盗墓,就是想让红山文化重见天日。” 被捕之后,姚玉忠这样向警方 “交待”。

“转世”一说不过是姚玉忠自我神化的伎俩。但坊间对于他的 “神技” 却广为流传。

甚至有网友搜集整理了 “盗墓界祖师爷” 的本事:祖传的 “摸金校尉”,从父亲那里学得“寻龙点穴,求风问水” 的绝技;会看天象,能根据星斗的位置、手中的罗盘在方圆百里内确定一块墓穴的位置。

在赤峰周边,墓穴通常就在这样的山中

事实上,姚家 “祖传” 的是篾匠,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织席贩履。

1962 年 11 月 26 日,姚玉忠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新房村,那时三年自然灾害饥荒刚过,姚家住在简陋的土房里,家境贫困。

父辈除了种地,还有编竹筐的手艺,在七个孩子里,排行老三的姚玉忠学得最好。姚玉忠的弟弟姚玉飞说,“三哥经常把编好的竹筐,骑自行车到其他村子贩卖,还倒腾过羊绒、皮子、猪鬃,那会儿属于村里头脑活络的。”

那时,村里人眼中的小篾匠 “姚老三” 聪明、机灵,与众不同的是,他喜欢看书。姚玉飞回忆,有段时间,字都认不全的三哥买了一堆书回家,都是 “风水、易经” 之类的,天天在那看。

姚玉忠曾简单提起,“如果在一处山脉上,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上有靠,下有照,就是一个典型的风水宝地,也是适合埋葬的地方。” 但别人一般找不出来这样的地点在哪里,姚玉忠到山上一看就能找出来。

他能自幼看风水书,成为盗墓高手,也和当地特殊的地缘文化有关。

被暴雨冲出的古董

新房村的老辈人回忆,当年姚玉忠和小孩子们在山上放牛的时候,一个孩子趴在山包这边,耳朵贴着地面,另一个孩子在几十步外跺脚,趴在地上的孩子能听到土层里传来空洞的 “咚咚” 声。

孩子们当时不明白,只觉得神奇,长大了一回想,那不就是下面有古墓嘛!

姚玉忠的家乡赤峰,顾名思义,也就是 “红山”。相传红山原名 “九女山”,远古时,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落此处,因此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

1930 年冬,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在红山一带考古,发现了许多陶片和古代文明的痕迹。解放后,他为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尹达先生的《中国新石器文化》作序,尹达和梁思永提出,将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这种新文化现象,命名为 “红山文化”。

这意味着,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辽河流域出现的一个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1971 年,当地发掘出土的 “红山玉猪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龙的形象,被称为 “中华第一龙”。所以专家称红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 “第一缕曙光”。在赤峰市博物馆,标注的列有红山文化遗址的小箭头,几乎遍布了整张地图。

赤峰史前文化的分布,极为密集

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新房村村民们来说,没见过古董恐怕都是一件难事。

在姚玉忠生长的村庄,有时候下场暴雨,第二天到山上,就能捡到陶片、石器,运气好的还能捡到完整的器皿,甚至是玉器。都是距今几千年之久的老古董。

红山文化的埋葬特点,氏族墓地一般都选择在高山上,多为积石冢,墓地内部分区,结构为土坑竖穴或洞穴,并有束发、佩戴项环和臂环的习俗。

几千年下来,墓室表层土壤经过风化、开垦或水土流失,导致很多墓葬埋藏得很浅,一般只有一两米深。

但早年村民们意识不到古董的珍贵。四十多年前,村里人在地里挖到一个白色的碗,平常看起来普通,但倒水进去,碗底会浮现出一条红色的鱼,后来失手把碗摔了;还有人用捡到的玉器换两袋米面,心里还觉得赚了;堆砌墓地的青色砖石,肯定没法盖房子,村民们就把这几千年前的砖拿回来盖茅房……

自从红山文化的名气变大,越来越多的人来村里收古董,出价从最早的 50 块、100 块,变得越来越高。

“头脑活络” 的姚玉忠意识到了一种比当篾匠来钱快百倍千倍的办法——盗墓。

关外盗墓第一高手

在村民们眼中,后来的姚玉忠完全换了一副形象。

他不再像一个农民或者小贩,而是戴上了一副金丝边的眼镜,衣着也改成有艺术气息的中山装、长褂,那张国字脸虽然不苟言笑,但谈吐比以前更儒雅了。

赤峰市博物馆,姚玉忠等盗墓贼也喜欢到博物馆中看文物

他去有名的博物馆和墓葬群 “实地考察”,不知道的乡亲,还以为那段时间他迷上了旅游。

故宫、清东陵、红山墓葬群、博物馆都是姚玉忠重点考察的目标,一方面可以结合书本,研究墓穴的埋葬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多看看实物,提高鉴别能力。

考察归来,他养成了一个 “爬山” 的爱好。警方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姚玉忠特别喜欢爬山,没事儿就到附近山上转悠,有时一转就是一天。

就在警方决定收网的前一天,姚玉忠还去山里看了一次。

盗墓行话管这叫 “踩点儿” 或“点穴”。

“姚玉忠懂得在哪儿能找到‘活土’,他能根据星象、地形和地图,准确地找到古墓墓室的位置。我们很多次都请他来帮忙踩点儿,经他踩点儿,我们每次都能成功挖到东西。” 被捕之后,二号团伙的核心成员冯杰说。

一位熟悉案情的人士透露,“红山这边的墓,从南方来的盗墓者搞不定,不是说他们水平不行,而是不同的地方,丧葬的特点不同,姚玉忠已经把红山墓葬的特点吃透了,所以叫他关外盗墓第一人。”

一般的盗墓贼,到山上能找到墓的位置就不错了,但姚玉忠不光能准确定位,还知道埋的是什么身份的人,是上等阶层还是平民。

红山文化出土的碧玉雕龙,这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龙形象

红山有玉葬的传统,但不是每个墓里都能出货,一般一个墓里就能出两三件玉器,大部分都是石器、陶器为主。普通的盗墓贼,挖出来石器也卖不到钱,但姚玉忠专门找能出货的墓挖。

一块风水宝地,很多墓葬是层叠埋葬的。所以姚玉忠打盗洞,经常垂直往下打下去,然后向墓葬的地方平行挖掘,所以挖出来的东西也比其他盗墓贼多。

其他的盗墓团伙,有的使用了很多高科技工具,比如 “三维立体成像仪”、“金属探测仪”,但姚玉忠不是,他的工具非常简单:“扎子”、强光手电。

扎子是一种自制的工具,由多段钢筋拼接,携带方便,可以现场组装。它比洛阳铲性能要高,扎进土里拔出后,通过观察扎尖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

比很多人高明的是,姚玉忠有时会带上一包草籽。夏秋草木生长,是他盗墓的最佳时机,临走时,姚玉忠都会回填盗洞,以免被发现,有时会洒下一把草籽,用不了多久,挖开的土上就能长草了。

“祖师爷” 的 “黑手”

从事盗墓 30 多年,姚玉忠渐渐成了盗墓界的 “祖师爷”。

一位研究盗墓的人士介绍,据民间传说,在中国的盗墓史上,出现过不少门派,其中最有名的是相传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组成了摸金门,而后据传还有发丘门、搬山门、卸岭门等等,以上四者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有 “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之说。这些门派各有特点,有根据风水星象定位的,也有暴力破坏古墓的方式。

而处在关外的红山文化,以前不被重视,盗墓的人相对较少,直到姚玉忠为代表的团伙出现。

他可以说是自成一派。这次被捕的 12 个团伙,至少有 9 个都跟他有联系,其中大部分盗墓团伙的头目,都在他手下干过活儿,因此才把姚玉忠称奉为 “祖师爷”。

用熟悉他的人和熟悉案情的人总结,这个 “祖师爷” 贪、精、狠、毒。

姚玉忠作案频率非常高,从 2013 年到 2014 年的一年多里,他们作案达 200 多次。

盗墓贼盗挖的盗洞

每次去 “踩点”,姚玉忠都是独自一人,从不许别人跟随。私下闲聊也绝口不提“踩点” 的窍门。连对弟弟姚玉飞都所言甚少。

在快要挖出文物时,姚玉忠会把人都支开,让他们喝水抽烟休息,自己独自下坑,挖开最后一层土取走文物。跟着他挖的人就连到底出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他说分多少就是多少。

“姚玉忠不信任谁就让谁去放风,真正参与盗掘的都是他的同乡、亲戚,挖多深他都心中有数。挖完以后,他会很仔细地回填,想尽各种方法将盗掘现场掩盖起来,别人很难发现。” 一名办案民警说。

姚玉忠狡猾,警方在前几个月的调查中,只知道有个 “老姚” 的存在,说这个老姚很神,出货很快,但没有更进一步的细节。要不是弟弟姚玉飞被发现,姚玉忠可能更难被抓住。

这种狡猾也体现在对自己的狠劲上。在之前的一次上山抓捕中,警方发现,有个盗墓贼宁可跳崖,也不愿被抓,后来才知道,这个跳崖的人就是姚玉忠。

跳崖摔坏了腰,姚玉忠怕警方怀疑,专门去赌场惹事找人打了一架,见人就说是赌场打架把腰打坏的。

姚玉忠嗜赌如命,数十年昼伏夜出的盗墓,熟悉他的人说,姚玉忠一到晚上眼睛就特别亮,不盗墓时,晚上他们就经常聚在一起赌博,一赌就是一个通宵。

盗墓虽然高明,但赌技却不高超,甚至被人诈过。警方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瘸子曾经在赌博时出老千,让姚玉忠下重注,输了个精光,最后不得不抵押自己盗来的玉器。

仅在河北一家地下赌场,姚玉忠就欠下 7000 多万元的赌债,他来不及出售文物换钱,直接拿文物抵押,原本值 100 万元的他要 50 万元,甚至直接以 10 万一件的价格当场抵押,鲜有赎回。

被警方查缴的文物

尽管如此,姚玉忠仍然觉得 “赌场才是最真实的地方”。

姚被控制后,警方发现,他的账户里一分钱都没有。

警方查证,2014 年 11 月初,在姚玉忠的授意下,一伙人还将驾车回家的冯杰控制在车内,拉到凌源和宁城交界的一僻静处,威胁、殴打,迫使他交出自己经营的文物店钥匙,抢走了 8 件红山玉器。

冯杰是另一个盗墓团伙的核心人物,以前曾是姚玉忠亲密的合作伙伴。从众多同案供词上看,冯杰对姚玉忠凭星象和山川走势分金定穴的本事描绘得最生动。也是他,无意间放大了姚玉忠的神话。

对同行和合作者下毒手,一是因为姚玉忠缺钱用,二是冯杰的团伙在盗墓的地盘上触犯了他的利益。

儿子书柜夹层中的青铜器

姚家兄弟这一代恰逢 “玉” 字辈,没想到他们和 “玉” 结下了因果——根据红山文化的独特特点,追回的 2063 件文物中,很大一部分是玉器。

其中一件玉猪龙,被以 320 万元的价格卖到了黑市。

“文物的价值,不光体现在文物本身,一块玉,怎么摆放的,是放在腰上,还是戴在脖子上,摆放的位置如何,都有讲究,但盗墓贼破坏之后,这些都没法还原了。所以希望姚玉忠能够把当年盗墓的现场还原出来,这些对于研究文化都有很大价值。” 一位考古专家说。

2016 年 4 月 14 日,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姚玉忠因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抢劫罪,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但姚玉忠并不打算认账。被捕之后,他对于很多事情都不承认。

直到现在,在姚玉忠的老家,一位姚家亲戚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犯法的事,“姚玉忠被抓,太可惜了,他的本事就是能看山,这个现在的人想学都没地方学。”

姚玉忠没有把盗墓的技术 “祖传” 给儿子,但一些痕迹已经辐射到后代的生活里——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学的是瓷器鉴定专业,在儿子书柜里的夹层中,还放进了一些辽代的青铜器。

2016 年 5 月 1 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新房村,曾经拥有上亿身家的姚玉忠的老宅前,他的母亲守在门前。

赤峰宁城县新房村姚玉忠的家

老宅显得有些破败。门口两边,是瓷片拼成的对联,“龙游四海财运到,凤飞万里送宝来”。

问起姚玉忠的情况,这位 82 岁的母亲连连摆手,“不知道,从没听说过这个人。”

当年孙殿英部队猖狂到什么程度?

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战役打响,于六月攻陷了河北大部分地区,奉系军节节败退,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进驻河北遵化清东陵附近的马兰峪一带,意欲长期霸占此地并进行盗墓活动。

当时河北东部一带土匪猖獗,为了稳定局势,蒋介石下令刚刚收编不久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率部前去剿匪。

这事就好玩了,孙殿英原本就是土匪出身,又是个墙头草,蒋介石让他去清东陵所在地的河北遵化一带剿匪,还不给他发军饷,其后果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孙殿英在剿匪途中途径清东陵,他见陵园内宫殿富丽堂皇,又想起父亲就是被满洲旗人打死的,便决定盗掘清东陵为父报仇,并借此机会获取宝物变卖钱财,以此补充军费开支。

那时候清朝已经灭亡,除了少量守陵官员之外,保卫清东陵安全的绿林军和旗兵早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清东陵简直就是敞开怀抱让大家进去。

事实上,早在孙殿英到来之前,清东陵就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了,许多地面建筑已经被损毁,但陵墓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盗掘的现象。

孙殿英派人去清东陵打探情况,却发现马福田的部下正在准备盗掘陵墓,孙殿英便下令第八师师长谭温江将马福田的部队赶走,然后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将清东陵给包围起来。

不久之后,孙殿英便将大部队开到与清东陵仅一山之隔的蓟县马伸桥,然后将为数不多的守陵人赶走,并在陵园周边封锁关隘实施戒严,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孙殿英将目标定在了康熙帝的景陵,乾隆的峪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他对地面建筑进行长达三天的洗劫,仅剩的一些宝物也都被他洗劫一空。

后来,孙殿英派人前往北平晋谒他的顶头上司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在得知徐源泉并未怀疑他在进行盗墓活动之后,他便决定开始对景陵,峪陵和普陀峪定东陵同时展开盗掘活动。

在正式盗墓之前,孙殿英写信给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由,要求他筹措骡马车30多辆,以方便转运军粮。

实际上,孙殿英索要骡马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转运军粮,而是为了转运即将从陵墓内盗掘出来的宝物。

遵化县知事不明就里,也不敢怠慢孙殿英,很快就将所需的骡马车交给了他。

孙殿英将三十八师分为三队人马,开始在景陵,峪陵和普陀峪定东陵上方进行挖掘。由于不知道地宫入口的位置,结果宝顶上、配殿外、明楼里都留下了盗掘的痕迹,好好一座陵园很快就变得满目疮痍。

因为很久都没有找到地宫入口,又担心有机关,就有人提醒孙殿英,可以在附近寻找参与慈禧陵墓建造的工匠,这样就可以快速找到金如意地宫的最佳入口。

不久之后,孙殿英果然找到了一个曾参与修建清东陵的老人,在他的指引下,孙殿英很快就找到了慈禧太后地宫的入宫,就在明楼后侧哑巴院北面的琉璃影壁下。

孙殿英带着人进入通向地宫的通道,这其实是一条运送棺椁的甬道,士兵在甬道尽头发现了一道很坚固的金刚门,是用钢筋浇筑的,怎么都无法打开。

孙殿英盗宝心切,便让人用炸药炸开了那道金刚门,众人继续往下走,最后发现了一道汉白石门,强行打开之后就进入到地宫之中了。

一进入地宫,匪兵们就被地宫的金碧辉煌惊呆了,他们快速采取行动,从脚下的金砖到地宫天花板上的金龙,所有宝物都被洗劫一空,只剩下慈禧的棺椁没有动。

慈禧的棺椁看起来十分豪华,是楠木制造的,孙殿英知道里面宝物很多,但被棺盖被封得死死的,很难打开。

孙殿英的做法十分简单粗暴,他让人用斧子砍,用刀劈,棺椁被严重破坏之后,终于被他给打开了。

就在棺椁被打开的那一刻,众人再次被惊呆了,只见慈禧的身体并未腐烂,面色还栩栩如生,似乎是刚死后不久似的。

棺椁里面的各种宝物不计其数,比如说翡翠西瓜,翡翠白菜,大串的珍珠和朝珠等等,都被孙殿英一一给拿了出来。

最吸人眼球的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一颗硕大的夜明珠,它在黑暗中发出闪闪绿光,一看就知道价值连城。

为了将这颗夜明珠拿出来,一个士兵先是用手去掏,但珠子却滑到了慈禧喉咙处,他情急之下用刀割破喉咙,这才将珠子给拿了出来。

棺椁内的财物全部被拿出来之后,孙殿英还不满足,让人将慈禧身上华丽的衣服和凤冠都取下来拿走,然后将尸体随意丢弃在地上。

慈禧生前富贵了半个多世纪,她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的时间也长达四十多年,却在死后不到二十年就落得个坟墓被盗、尸体被毁的凄惨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就在慈禧陵墓被盗掘的同时,乾隆帝的峪陵和康熙帝的景陵也正在遭受浩劫。

首先说康熙帝的景陵,康熙帝作为清朝最杰出的皇帝,所以孙殿英觉得他陵墓中的宝藏必定不少,于是将其列为目标之一。

与慈禧太后陵墓不同的是,康熙帝陵墓进去更加困难,孙殿英虽然在老人的指引下找到了地宫入口,但四道石门都非常坚固,里面还有自来石顶住,人力是无法打开了。

孙殿英也不管那么多,直接让人拉来炸药,将石门一道道炸开。

强烈的爆炸声惊动了远处村落里的村民,大家对孙殿英部队的真实目的也有所怀疑,但谁也无法确定,而且也没人敢去报告政府。

不过可惜的是,孙殿英虽然打开了景陵的地宫,但里面却涌出大量黑色的积水,士兵们根本无法进入,孙殿英最后只得放弃。

康熙帝的景陵虽然幸运地避免了孙殿英的盗掘,但在1945年的时候被三百多名土匪给盗掘了,康熙帝和五位妃子的遗体也被丢弃在地上,场面同样十分惨烈。

再说说乾隆帝的峪陵,它是在清朝鼎盛时期修建了,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比慈禧太后陵墓花费的227万两白银多出不少,孙殿英认为陵墓中宝物也很多,便将其也列为目标之一。

孙殿英用炸药炸开峪陵地宫的石门后,发现里面也积水了,有一米多深,人也很难进得去。但孙殿英不愿意放弃峪陵这块肥肉,于是强令士兵淌水进入,很多士兵因为滑倒在有毒的水中,最终惊悸窒息而亡。

不过,士兵们最后还是进入到了峪陵之中,里面一共有五副棺椁,分别是乾隆帝和她五位妃子的,还有大量的宝物。士兵们在抢掠了宝物之后,将乾隆帝和五位妃子的尸骨全部丢弃在冰冷的水中。

在盗掘完成之后,孙殿英用骡马车将财宝全部运走,三十多辆车全部装满,他这次算是发大财了。

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一个多月之后,这件事才被人发现并报告给有关部门,全国舆论很快就陷入一片哗然,人们纷纷痛斥孙殿英的卑劣行径。

当时住在天津日租界居住的溥仪得知自家祖坟被孙殿英盗掘之后十分气愤,于是联合一批满清遗老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他严惩孙殿英这个盗墓贼。

蒋介石也很气愤,他觉得孙殿英这货不好好剿匪,竟然跑去盗掘清东陵,这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吗?不过蒋介石转头一想又觉得,这事源头还在于自己没有给孙殿英军费,要不然他不一定会去盗墓。

蒋介石最终还是派遣了专员前去调查清东陵盗宝案,由于参与盗墓的主要是以谭温江为首的三十八师,所以谭温江和他的一些下属就先期被逮捕了。

孙殿英自然是非常着急的了,他害怕火烧到自己身上,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徐源泉,求他给自己指点迷津,并送去了大量财物。

徐源泉给孙殿英回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要孙殿英不要独吞财宝,要上下打点一下才能最终过关。

孙殿英对徐源泉的回信心领神会,先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面为谭温江辩护,说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盗掘清东陵,然后派出了好几拨人前去各地进行“危机公关”。

为了逃脱罪责,孙殿英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和乾隆帝的九龙宝剑都给拿出来了,托人分别带给了老蒋夫妇。

宋子文,戴笠,孔祥熙和阎锡山等政府高官都得了孙殿英的不少好处,就连前去调查清东陵盗宝案的专员也拿了孙殿英贿赂。

经过孙殿英一番上下打点,再加上他又表态要带着数万军队完全倒向蒋介石,蒋介石因此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虽然依然在表态要严惩凶手,但谭温江等被关押的要犯最终还是以证据不足被法庭释放,孙殿英更是连毛都没伤到一根。

不仅如此,因为孙殿英“会做人”,许多人都非常喜欢他,他因此在军政两界混得那是风生水起。随后数年,蒋介石也对孙殿英十分器重,让他先后担任安徽省主席和暂编第五军军长等重要职务。

就在东陵盗宝案在审理的时候,溥仪派遣一批满清遗族代表先去清东陵善后。当时有一位叫做宝熙的亲历者后来写了一本叫做《于役东陵日记》的书,书中对清东陵被盗后的情况作了一些介绍。

在对慈禧陵墓进行清理的时候发现,宝熙发现慈禧倒趴在棺盖之上(或许是有人在孙殿英盗墓之后进去动过尸体),全身长满了白毛,身上只有一条写有福字的裤子和左脚上的一只袜子,那场面实在是悲惨。

宝熙等人将慈禧的遗体重新装入棺椁之中,然后草草盖上了棺盖。

乾隆帝裕陵之中的场景则比慈禧的陵墓更加惨烈,当时参加清理的亲历者刘人瑞对此印象十分深刻,他拿着一盏灯进入地宫之中,只见泥水之中到处散落着白骨,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乾隆帝的,哪些又是妃子们的。

刘人瑞觉得男人的骨骼比较大一点,便将每一节最大的骨头放到乾隆帝的棺椁之中,然后再清理他五位妃子的尸骨。

据记载,跟乾隆帝合葬的有两位皇后和三位妃子,但人们最后只找到了四颗头骨,还缺少一颗头骨,怎么找都找不到。

就在大家要放弃寻找的时候,有个人突然在地宫西北角的水中找到了一具尸体,这具尸体竟然没有腐烂,全身十分完整,面色栩栩如生,让大家都非常诧异。

通过身上所穿的服饰初步判定,这具女尸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令妃,她是乾隆帝最喜爱的妃子之一。

当时很多人都好奇,令妃比乾隆帝早去世得多,为何唯独她的尸体没有腐败?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另一个问题又摆在大家面前,那就是如何区分各位妃子的尸骨以方便分别安葬?

最后经过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决定将妃子的尸骨全部放入乾隆帝的棺椁之中,而孝仪纯皇后的尸体因为没有腐烂,所以单独放在另一个棺椁之中。

这一举动就创造了一个历史,那就是开创了有清以来帝后妃同葬一棺的惟一特例。

在清理完清东陵被盗掘的陵墓之后,各处陵墓的石门被再次掩闭,直到建国之后才再次被考古人员打开,进行更为仔细地清理。

东陵盗宝案中孙殿英可以说是很疯狂了,他不但冒天下之大不韪,盗掘了清东陵,不但盗走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还给长眠于此的慈禧和乾隆帝造成了极大羞辱,这种行为实在是可耻至极。

不仅如此,孙殿英的疯狂之处还在于,他敢将上至蒋介石下至小兵小卒都给拉下马,让大家全部成为了他的同伙。要知道蒋介石可是当时全国名义上的首脑,连他都在包庇孙殿英这个盗墓贼,这种事真是旷古未有,闻所未闻啊。

话又说回来,当时疯狂的又岂止孙殿英一人呢,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人都是有奶就是娘,得了好处啥都肯干,要不然大家也不会沆瀣一气去包庇孙殿英,孙殿英后来也不会不断升迁,混得越来越好。

不过,孙殿英也不是真心倒戈蒋介石的,都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后来他为了自身利益又脱离蒋介石,先后投靠阎锡山,冯玉祥和张学良等人,可以说是十足的墙头草了。

抗日战争时期,孙殿英还投靠过鬼子人,但同时在抗日上也做出过一些贡献,所以当他于1947年在河南汤阴被解放军逮捕之后,某首长就看在他抗日有功的份上,并没有枪毙他,而是将其关押在监狱中,还派遣一名士兵照顾他的生活。

1947年秋天,孙殿英因为长期吸食大烟而患上烟后痢,解放军还派人给他治疗,但他最终还是不治身亡,享年58岁。

中国抗日主战场有几个省?

抗日战争时中国只有8个省份1个直辖市(重庆)没有落入日寇之手。这8个省份分别是:西康省、宁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除了以上的省份,其他的地方,不仅是涉及了,还沦陷了。

资料链接:

1、抗日战争中鬼子侵占过的中国省会城市

南京,济南,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太原,郑州,安庆(当时是安徽省会,解放后才变成合肥),杭州,南宁,广州,长沙,南昌,武汉一共15个 。

2、 沦陷的(直辖市)、省份:中国沦陷的省份九个。分别是:台湾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察哈尔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

3、部分沦陷的省份有13个。按照 沦陷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别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绥远省、广东省、湖北省、广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贵州省和云南省。直辖有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岛市和重庆市5个先后沦陷。

承德鸡冠子山在哪?

位于承德市东南上板城镇

鸡冠山是承德的十大景观之一,鸡冠山又名五指山,沿武烈河南下,越过滦河河谷,进入石门沟直抵鸡冠山下。其山为东西走向,海拔高度为825米,为凝灰质泥岩和凝灰质砾岩构成。由于此山的岩石产状水平,节理垂直,因而沿着南北又将此山分割成高低略有差异的数段,五个石柱耸立在山峦剥蚀面上,山顶部参差不齐。

闯关东者到东北开荒种地?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闯关东?家里但凡有一口吃食,谁愿意背井离乡啊!家里守着一亩三分地,有口吃喝,只要饿不死人,没人会想到闯关东的。

毕竟老话说的好,过乡米贵,离乡人贱啊!闯关东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老天爷给你那点子运气。

不然走半道上,就只能落个死,连个埋尸首的坑都不见的有啊!

那么要想把题主这问题说明白了,咱就先说说这背景吧。

话说明末,满人入关,吴三桂这帮子人,抽出长刀为满人砍出了一条血路,用当初同僚的血,给自己染了一定红色的王爷帽。

小日子过的不错,美滋滋啊,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康熙可不是好惹的,一个削藩下去,过去吃进去的全吐了,别说王爷了,连命都没了。

大家伙也知道,满人之所以封吴三桂一个王爷,而且用天下一半的赋税养活这么个玩意,完全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想到会依靠吴三桂之流就可以拿下天下。

很意外的,在说他的人口不足,想要控制天下,这很不容易的,所以他就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这就是关东。

打清朝一入关,顺治就开始实行隔离制度,他们严禁内地人进入关东地区,也就是满人所谓的龙兴之地。

你别以为他们有啥遮掩,一点都没有,顺治还曾经告诫满人贵族,没辙了就可以退往关东。

可清朝入关之后,关东地区的满人开始大量的涌入中原,造成关东人口大量的流失,往往走几百里路都看不到一个人,老虎比人还多。

就这还不算,顺治为了防止内地人进入关东,还修了一道篱笆墙,叫东北长城,所以他可不是用来防御的,搁到现在应该叫隔离墙了。

一说柳条边墙,或者柳墙,柳城,条子边啥的,东北人都知道,就这墙一修就修到了康熙中期才修完。

所以整个清朝前中期,整个东北人口少的可以,这也是为嘛在雅克萨之战的时候,沙皇能够摸进去,几百人修个堡子就想整侵略。

结果康熙去打,连个后勤路线都得现修,几千人打人家几百人,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不是大炮拉上去了,这都拿不下来。

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人家修了能防御大炮的堡子,两万人围住人家的堡子,愣是用水磨工夫外加围困,饿死了人家不少人,这才让对方投降的。

后来不就签了所谓的《尼布楚条约》吗?大片领土让沙皇给拿走了,是啊人家败了,还拿到了地盘,这搁那都说不过去,就这沙皇还觉得他们亏大发了。

这不整个清朝沙皇还是悄么兮的惦记着东北这嘎达,那么这事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清朝对边疆已经没有了有效的控制力。

为了应对这种逐步失控的威胁,咸丰十年,这才正式的开禁放垦,闯关东的老百姓才一波接着一波的进入到黑龙江。

正式开启了闯关东,其实在这之前也是有人不断的顶着禁令进入关东地区,毕竟这里多少年了人烟稀少,有的是土地让人开垦,这一次只是官府放开了禁令,可以明目张胆的进入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官府放开禁令,是不是意味着官府会给进入的人,发放钱粮。

猪油蒙了心他们才会这么干,让你进去就不错了,还提供帮助,想多了吧!

19世纪的时候,咱黄河中下游到处是灾害,不离开就是个死。很多人没有选择,要么死在家里,要么死在闯关东的路上,而进入关东你就能拿到一块地,你有多少力气就可以种多少地,地里长了粮食,你就可以撑破肚皮去吃。

一家子好几口子人,走了,有的全死了一个不剩,有的半道上把孩子卖了,筹措点钱继续上路,上路的人不见的能走到最后,而卖的孩子兴许还能活着,而有的人一大家子是活生生的走散了。

那么这帮子人真的走到了东北,他们什么都没有,怎么活下去呢?

其实走进东北之后,已经有很大的几率活下来的。

比方说闯关东的人走到哪个村子,这村子里头的人都会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关里头来人了。

而且一定会问:“那嘎达来的?”

如果村子里头有这地的人:“老家人啊!”

好酒好菜这就招待上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陌生人他们也招待吗?”

招待!因为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路上的辛苦都知道,都到地了,在被饿死,这那成啊!都是人啊,不是没有心肝的石头像。

这就是为嘛,您到东北这地,要一盘菜,上去之后南方人一瞅,这也叫盘子,整个就是一锅呀,传统,怕你不够吃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这一吃一喝,就开始聊,得到的消息不是家乡遭了灾,死了人,就是人多地少没法活了才出来。

后者还能长吁短叹,前者也只能抱到一块哭了。

当然要是附近有亲戚投靠的话,吃完喝完,就会整个车给你送过去。

如果想要在当地安顿下来,大家伙都会凑份子一样的给这人凑点东西,东家一只鸡,西家一瓢粮,甚至有的人还会抱一个猪崽子过去。

先搭个棚子,简易房,先熬过第一年。

东北这地荒地也多,只要肯下力气,来年就不需要别人的接济,还能建个泥坯房子住住。

在东北种庄稼其实也快,六月份种东西,到了时间他就能有收成,有了收成,心里也就不慌了。

可这样的日子,在鬼子人进来之后,就变了,鬼子人开始正式侵略,不仅掠夺当地人的土地,还要求当地人学习所谓的狂吠一样的日语,很多人又开始背井离乡的离开了东北。

我们的黑土地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