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战区,cf山西一区属于哪个区?

2023-10-19 02:00:04 76阅读

东南战区,cf山西一区属于哪个区?

1、在cf这款游戏中,山西一区属于北部战区。

2、cf原本有九大战区,在战区合并后,成就东南西北四大战区,而广西一区原本属于九大战区中的华南战区,合并之后,就归属到了南部。

东南战区,cf山西一区属于哪个区?

国民党中有哪些著名将领出自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4年3月27日黄埔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国民党中有众多著名将领出自黄埔军校,本期《一世明哥私家历史》仅介绍几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国民党著名将领:

胡宗南

胡宗南报名时,因为个矮,屡次被报名处的人请出,后来还与之发生激烈争执。被路过的廖仲凯发现,保举入围。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

胡宗南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

1950年兵败后去台湾,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病逝。

俞济时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任蒋介石侍卫。1926年任侍卫大队排长、连长。次年,侍卫大队扩大为警卫团,任营长、团长。1928年复扩为警卫第一旅,任旅长兼南京警备司令。1930年再扩大为师,任警卫第一师师长。1932年任张治中部八十八师师长,参加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受重伤,次年任浙江省保安处长。后改任第58师师长。1937年任七十四军军长,参加南京保卫战等。1942年任蒋介石侍卫长,后任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期间,随侍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抗战胜利后,历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干事、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总统府第三局局长。1949年去台湾,历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总务主任、侍卫长,“总统府”第二局局长及战略顾问、“总统府”国策顾问。1990年逝于台北。

黄梅兴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与军阀孙传芳作战,在激战中受伤。伤愈后奉命招募新兵,任团长。1931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264旅528团团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任264 旅副旅长兼528团团长,奉命防守庙行以南一带阵地,多次与日寇较量,屡建奇功,敌人称他为“黄老虎”。因立功升为264旅旅长,驻防鄂西。后调驻闽、赣、皖南石埭,川东万兴一带。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黄梅兴率领驻扎在持志大学等地的264旅与日寇展开生死博斗,率本旅奋起抗击,并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连续攻破敌军十几个堡垒。

1937年8月14日下午6时,进攻日军设在爱国女子大学的据点时,日军炮火密集,并加百架飞机轰炸。黄梅兴率部冲到八字桥,不幸被炮弹击中,经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年仅40岁,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追授陆军中将。

黄杰

黄埔军校第一期,后编在学生第三队。同年11月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侦察队中尉排长、侦察队队长等职。

1925年2月和10月,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

1926年,升任教导第一团第三营少校营长,后随何应钦的东路军参加北伐,在松口战役中负伤。

1927年,升任第十四师四十团上校团长,参加了著名的龙潭战役。

1928年4月,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任第二师第七团团长。

1928年4月17日。在滕县(今滕州)击败张宗昌的抬棺决战。5月,在济南惨案发生时,护送蒋介石撤离济南。

1929年,升任第二师第五旅少将旅长。1930年7月,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任第二师第二旅旅长。

1932年接替战败的汤恩伯出任陆军第2师中将师长,驻防河南。1933年率第2师北上抗日,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与侵犯日军激战5昼夜,伤亡官兵3000多人,1935年7月黄杰因战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黄杰正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并担任队长。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黄杰升任陆军第八军军长兼税警总团长,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

......

1996年病逝于台湾,终年93岁。

杜聿明

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1981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关麟征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并于同年12月毕业 。1928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团团长;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升任第三十六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参加台儿庄大战,重创敌军,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1939年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1947年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49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 。后居香港 。

1980年7月30日病逝于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享年75岁。

宋希濂

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鬼子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宋希濂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1949年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1984年参与发起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任副会长。1993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

郑洞国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扬威国外;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阵营。建国后,他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去世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

孙元良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后任第一团团长,参加东征、北伐。1932年,任第二五九旅旅长,参加一·二八事变,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以此役获宝鼎勋章,擢升为第八十八师师长。曾任第22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等职;1944年,率29军在独山阻挡猖狂的日军,这里成为了日军侵华的终点站;1949年后去台湾,2007年在台北去世。1990年,参与录制22小时大型抗日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即日后的《国殇》);其子孙祥钟,是台湾电影明星,艺名秦汉;其孙为偶像剧演员孙国豪。

桂永清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九连上尉连长、党代表,第一师特务连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特务营营长。

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任师长、军长、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1954年病逝于台湾。

李默庵

毕业于长沙师范学校,后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学校,随即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东征、北伐,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

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1946年,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等职,参与酝酿和筹商湖南和平起义,后长期居住于阿根廷和美国,1984年,与侯镜如、宋希濂等发起成立“旅美黄埔军校同学及其亲属促进中国统一筹备委员会”,同年6月回国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大会,任副会长;1990年回国定居,1995年6月,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2001年在北京去世。

限于篇幅,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或进入本头条号《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爱上特种兵剧情解说?

刚结束军医大八年学医生涯的夏初在成为住院医的第一年,便跟随东南战区总医院联合医疗驻队来到充满异域风情的伊萨亚小镇,与刚结束猎人学校课程的东南战区特种大队梁牧泽初相遇便结下梁子。

回国后,机缘巧合之下,夏初与梁牧泽开始了一段温情与互黑齐飞的同居生活。经历着日常的鸡毛蒜皮,也经历了军演、抗洪的生离死别之后,两人情愫暗生。但与此同时,初恋卓然突然以海归企业家的身份出现。梁牧泽敏锐地捕捉到他身上的危险气息,爱人的情感与安全都遭受威胁,他隐忍地担当,在关键时刻果断出击。梁牧泽既完美地完成了军人的使命,也保护了爱人的安全。夏初也解开了过去的心结,看清了自己的情感诉求 。

22名精锐军人战死?

“老虎师”,是老皇历了,早就改成第25特种师了,但似乎国内网络上对“老虎师”难以忘却;至于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战场上,战损二、三十名军人,真的稀松平常,用不上某某遭遇“滑铁卢”这般夸张的说法。

据外媒报道,近日,反政府武装突袭了伊德利卜省叙利亚政府军控制的艾尔姆沙法赫镇,驻扎在此地的第25特种师以及伊朗武装遭遇重创,至少有22名叙利亚政府军士兵被打死,镇上设置的军事哨所也被叛军彻底摧毁。

伊德利卜省,毕竟是反政府武装的老巢,苦心经营了八年之久,得到了土耳其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撑,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包括战争所需的食物等资源,挖掘并构筑了大量坚固的野战工事,尽管土耳其已经撤出了其中的2万余名反政府武装,但仍然有数万名反政府武装盘踞在此,企图负隅顽抗,抵抗俄叙联军的联袂进攻。

俄叙联军包括伊朗武装力量对伊德利卜省的进攻似乎并不顺利,前段时间,反政府武装击落了一架俄罗斯空天军的苏-22攻击机,导致飞行员落后反政府武装之手,以至于俄空天军的空中打击都似乎投鼠忌器。

在缺乏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叙利亚军队第4装甲师、第25特种师在内的主力,在进攻途中受阻,对反政府武装最后根据地的总攻,就目前来看,进展速度明显慢下来了。

反政府武装的战斗力,也大大出乎外界的预料,绝非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而是一帮死扛到底的顽固分子,令叙利亚主攻的军队也损失不小,特别是用“陶”式反坦克导弹,击毁了大量叙利亚军队的T系列坦克,以及BMP系列步战车等 。

艾尔姆沙法赫镇,第25特种师被反政府武装所袭,只是伊德利卜收官之战中的冰山一角,就致数十名叙利亚政府军战殁,因此,反政府武装的战斗力包括战场上战术的运用,都是不可小觑的。

至于以前的“老虎师”,现在的第25特种师,其战斗力与以前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原因就出在巴沙尔本人身上,正因为“老虎师”在哈桑将军的率领下,战场表现异常勇猛,在多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了叙利亚军队中当仁不让的王牌之师,哈桑将军本人则被叙利亚民众誉为“巴沙尔之剑”。

由于哈桑将军战功卓绝,深得叙利亚民众爱戴,包括俄罗斯军方对其也赞誉有加,似有“功高震主”之嫌,巴沙尔对“老虎师”进行了整改,成了叙利亚军队第25特种师,从中抽调了大批作战经验丰富的官兵,补充到其他步兵师或装甲师,甚至哈桑将军本人都被调离了“老虎师”,一度成了一名文职人员。

叙利亚内战再次吃紧的态势下,迫于严峻形势的巴沙尔才重新又启用了哈桑将军,但此时的第25特种师的骨架,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老虎师”了,严重制约了第25特种师战斗力的发挥和提高。

陕西西安历史上有哪些名将?

“你......”蒋介石被气得差点骂了脏话,但最后“娘希匹”三个字蒋介石还是没有脱口而出。没说出来并不是蒋介石良心发现,而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领袖,是校长,说出这样的话有点失当。不难看出当时蒋介石的怒火已经到达了何种程度,最后老蒋一句话没说走了。

究竟是什么事让蒋介石发这么大的火?这就要说道今天的主角关麟征了,在国军的队伍中,关麟征算是比较刚正不阿的,对自己见不惯的事情就会直言不讳,陈诚和蒋介石都没少被他怼过,上面那一段就是关麟征最后一次怼蒋介石。自此以后,关麟征算是彻底被蒋介石抛弃了。而关麟征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

关麟征

黄维风波

1940年10月,关麟征奉命率52军、54军驻守云南文山,防备日军从中越边境进犯威胁大后方昆明。别看当时的云南远离中原主要战场,但这里的热闹一点不比中原少。

当时还只是54军军长的黄维被手下军官举报贪墨军饷,其实这种现象在当时国军中并不算少见,但在当时抗战的大环境下,还是比较严重的,为此何应钦就派人去查这件事。黄维这个人吧,虽然在指挥上能力并不怎么样,比较死板,但也算是国军中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了。正是因为他的死板,在面对调查时拒不认错,何应钦最后只有以“破坏军需,独立公积金不报不缴”的罪名报给了蒋介石,黄维也因此丢了54军军长的职务。

此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黄维当时挪用军饷其实是为了救济困难官兵,并没有中饱私囊,这也是他为什么拒不认错的原因。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手法不太合适,所以被有心人抓住了机会。既然黄维被撤职了,那么54军军长的位置也就空缺了出来,需要有人补上。

固执的黄维

傅正模的手段

这事自然也就落到了关麟征这个主帅的身上。但关麟征的上面还有陈诚,这事他只能是提议,最终还要陈诚拍板,而当时关麟征举荐了自己的副司令,也是52军军长的张耀明接黄维的班,陈诚也同意了。但有一个人就不乐意了,那就是54军副军长傅正模。

傅正模

傅正模之后就一直跟张耀明不对付,处处搞针对,拆张耀明的台。1943年的一天,54军下辖50师师长郑挺峰和手下几个团长彻底闹翻了,郑挺峰就跑到了关麟征那里告状。关麟征为了大局着想就将郑挺峰和52军25师师长的位置对调,但郑挺峰这个家伙认为25师是关麟征的嫡系,自己根本就指挥不动,过去就相当于没了权利,因此迟迟拖延不述职。

这就被傅正模抓到了机会,开始在54军中煽风点火,造谣称关麟征要吞掉54军,并把状告到了陈诚那里。陈诚这人本来就和关麟征有嫌隙,同时他也怕关麟征做大后难以控制,最后就把这事捅到了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得知后打电话把关麟征骂了个狗血淋头,让他不要把54军搞得人心惶惶。

好在这些事情并不是空口白话,是有实实在在证据的,最后关麟征将这些证据都罗列了出来才将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平息了下去。

陈诚

然而这次的事情过去还没多久,傅正模又开始作妖了。一天,蒋介石打电话给关麟征询问张耀明的身体状况。关麟征也很纳闷啊,这蒋介石是要演哪一出?张耀明的身体没啥问题啊,于是如实给蒋介石说明了情况。

事后关麟征才知道,原来是傅正模私刻了关麟征的印章,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称张耀明的身体因为积劳成疾,已经不能胜任54军军长一职,恳请辞去军长职务,以便修养。

这次傅正模算是真正触碰到了关麟征的底线,关麟征直呼傅正模是无耻小人,气得差点把办公桌都掀翻了,于是就有了后面关麟征怒怼陈诚的事情。

关麟征和蒋介石

怒怼陈诚

刚正不阿的关麟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就给陈诚发去了电报,称如果不严办傅正模,他这个集团军司令也不干了。可见关麟征有多刚,竟然拿出自己的仕途来逼陈诚。而陈诚接到电报后也没有回复关麟征,更是刺激到了关麟征,导致关麟征的怒火不断堆积,直到陈诚飞抵昆明召开会议时彻底爆发了。

陈诚

会议刚开始,关麟征就脸色很不好看的问陈诚:“陈次长,傅正模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

陈诚很淡定地说道:“既然一山不容二虎,那你就让张耀明兄回52军吧!”

关麟征一听,冷哼道:“当初张耀明出任54军军长的事是经过你同意的,现在又这么说,是要朝令夕改咯?”

陈诚听后也是一阵脸红,求助地望向了宋希濂、杜聿明等人。但可惜宋、杜几人把头转向一边并不理会陈诚。陈诚最后自知理亏,不得不摆起官威来,想要压制住关麟征,恶狠狠地说道:“我才是远征军司令长官,你不要争!”

关麟征直接拍案而起说道:“我争得是礼义廉耻,你若不严惩傅正模,就把我的职撤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关麟征也不遮遮掩掩了,关麟征本来就对陈诚这个没有啥功绩就爬到现在的位置颇有微词,开始和陈诚摆起了曾经的战功。

一个是南征北战,战功赫赫的将军,一个是没啥战功却连连升官的司令长官,一顿怒怼将陈诚说得哑口无言,关键是旁边还有宋希濂和杜聿明等人,现场很是尴尬。陈诚见状被气得浑身发抖,只会说“你......你......”

远征军高级将领合照

最后关麟征拿起自己的军帽说了句:“无耻”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在关麟征那里丢了面子,这口气陈诚自然是要挣回来的,但他也不是一般人,深知直接找蒋介石告状效果肯定不好,于是陈诚就让老蒋把自己远征军司令长官的职给撤了。

别说,蒋介石就是吃陈诚这招以退为进,虽然最终傅正模被撤职,但54军也被调拨给了宋希濂,而张耀明则被弄到了让蒋介石颇为头疼的杨虎城那里。看似是各打了50大板,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陈诚,毕竟54军军长的位置又回到了他的心腹方天手中。

陈诚

怒怼蒋介石

陈诚风波过后,关麟征在国军中越来越被动,先是左膀右臂张耀明被调离,后来更是被编到了卢汉手底下成为卢汉的副职。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被编到了当时无论是战功还是名气都远不如自己的卢汉手底下,虽然美其名曰是监视和威慑龙云,职责重大,但谁都看得出来是在针对关麟征,一时间搞得关麟征情何以堪。

本来关麟征是不想述职的,但他考虑到抗战事关重大,不能因为个人荣辱就闹情绪,最终还是就任了,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芥蒂的。

卢汉

抗战胜利后,本来去东北的是关麟征,结果陈诚有跑出来了,关麟征最后被迫留在了云南替杜聿明擦屁股,而杜聿明则因祸得福去东北高就了。

这事还要从龙云说起,龙云主政云南期间深得民心,杜聿明在昆明发动“五华山事件”后,屁股没擦干净,引起了云南人民的强烈不满,当时可把杜聿明急得上蹿下跳。殊不知刚好龙云临上飞机前紧紧握住关麟征的手说只有他出任云南警备司令才能安抚人心。陈诚就抓住了这点,跑到蒋介石那里将这事给说了,于是就变成了关麟征留在了云南。本来就满腔怨言的关麟征更是怨气冲天了。

杜聿明

积累了那么久的怨气始终是要爆发的,只不过差了个导火索罢了。孟良崮战役后,作为王牌的整编第74师被全歼,作为兵团司令的汤恩伯自然是没脸继续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做下去了,于是称病请辞。

最后又是陈诚“慧眼识珠”,向蒋介石举荐关麟征去接班。这摆明了就是让关麟征去背锅,就连汤恩伯都看不下去了,劝关麟征不要去。陈诚见关麟征一点要去的意思都没有,最后只得搬出了蒋介石。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蒋介石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关麟征的官邸,激动地握住了关麟征的手说道:“现在前线官兵士气低落,只有你去才能鼓舞前线的士气。”

汤恩伯

关麟征表情毫无变化,但心里却想着早干嘛去了,现在想起我了?关麟征一直以来积压的怨气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于是不悲不堪地说道:“校长,如果你派我去徐州,把那里党、政、军全权交予我负责,我必定不负重托。如果只是接替汤恩伯的话,那这样的人国军中有很多,用不着派我去!”

关麟征这波正面硬刚,把蒋介石说得面色铁青,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蒋介石

结语

由于关麟征的性格刚正,又屡屡得罪陈诚,在国军中一直以来都混得不温不火,绝对算得上是明珠暗投了,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国军中有多难混。一代抗日名将不能在家乡西安安享晚年,只能身居香港,让人颇为唏嘘。1980年7月30日,关麟征在香港病逝,享年75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