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从9月1号开始,AI生成的所有内容都得“带身份证”

2025-09-04 11:05:42 17阅读

AI生成内容要“盖章”了!9月1日起强制打水印,假视频假新闻要凉?从9月1号开始,AI生成的所有内容都得“带身份证”——不管是AI写的小作文、画的二次元头像、合成的明星换脸视频,还是虚拟场景,都要强制打上“电子水印”:明面上能看到的“显式标记”,加上暗地里机器能识别的“隐式标记”,一个都不能少。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关系到咱们每天刷到的内容是真是假!

一、啥是“电子水印”?说白话就是给AI内容“贴标签”

显式水印:你可能直接能看到的标记,比如图片角落标个“AI生成”,或者视频里藏个小标识。

隐式水印:藏在代码、数据里的“隐形标记”,人眼看不出来,但平台、监管系统的机器能识别。

目的就一个:让AI生成的内容“来源可查”,别混在真实内容里“鱼目混珠”。

二、为啥非得搞这出?AI造假的坑,普通人踩太多了!

兄弟们想想这些场景:

- AI换张明星脸,造谣他“干坏事”,粉丝看完气到爆炸;

- AI生成“某地发大水”的假视频,配个惊悚标题骗点击,不明真相的人跟着传谣;

- 用AI写篇“内部消息”的假新闻,装成“独家爆料”引流……

这些假东西没标记,普通人哪分得清?现在打上水印,你刷到一个特逼真的内容,一看有AI水印,心里就能打个问号:“这会不会是假的?”

三、对咱普通网友有啥好处?刷内容更有“火眼金睛”了

以后刷短视频、看新闻,能更快分辨内容靠不靠谱:

- 刷到“明星丑闻”视频,带AI水印→ 先琢磨:“这是真料还是AI合成造谣?”

- 看到“某地灾难现场”图片,带AI水印→ 别着急转发,先想想“是不是假的博眼球?”

至少不会轻易被带节奏,跟着传谣惹麻烦。

四、对创作者是限制还是保护?其实是“双向保护”

- 保护原创者:设计师用AI辅助画了张图,打上水印→ 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设计师结合AI做的,不是纯AI瞎生成的”,原创价值保住了。

- 打击造假者:要是有人纯用AI生成内容骗钱(比如假装是手绘卖高价),水印一查就露馅,抄袭造假的空间被压缩了。

五、能彻底杜绝虚假信息吗?虽不绝对,但“扎紧了篱笆”

说实话,技术这东西,总有人想钻空子。但打了水印,至少给造假设了门槛——想让AI生成的假内容混进真实信息里,得先把水印去掉,难度大了不少。

而且平台和监管部门能通过水印更快追查源头:谁用AI搞虚假信息,一查一个准,威慑力直接拉满。

六、往大了说,这是AI时代的“规则铺路”

AI生成内容越来越多,要是没个标识,互联网信息得乱成啥样?现在给AI内容“上户口”,就是既要让技术好好服务(比如正经的AI创作、辅助办公),又要防着它搞破坏(虚假信息、造谣传谣)。这对整个互联网的信息环境,甚至对社会信任来说,都是在加固防线。

所以啊,别看就是一个“电子水印”,背后是AI时代的治理智慧。咱们普通人以后上网,也能更有底,不用老担心被AI生成的假东西忽悠。技术往前跑,规则跟着补,这才是健康的发展路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