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二季度利好财报再遭盘后大跌 以“批发+代购”入局社交电商欲突围

2025-09-10 21:08:54 27阅读

本次财报显示,来自战略合作渠道的新客户数占本季度唯品会新客户总数的24%。唯品会的京东旗舰店吸引了150万粉丝关注,微信小程序也展现出强劲的获客和现有用户再激活的功能,从400多个微信小程序引流的新客户增长超50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京腾渠道拉新效果显著,但今年以来唯品会还是出现了活跃用户增长缓慢的情况。数据显示,唯品会第一季度总活跃用户达到2660万人,同比增长2%,低于去年同期的31.1%;第二季度总活跃用户达到2980万人,同比增长6%,低于去年同期的22%。

对此,唯品会方面认为,主要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唯品会活跃客户增长率在本季度有所下降,但唯品会拥有高质量的单客价值。根据财报显示,唯品会二季度人均消费同比增长约12%;用户复购率为85%,高于去年同期的79%,复购客户订单占比为96%,高于去年同期的93%。截至2018年6月30日,唯品会已拥有约190万超级VIP会员。

在李成东看来,电商行业存在几个重要指标,其中,用户重复购买率指标越高,即意味着平台的用户体验越好。而重复客户购买占比高(复购率占比),则意味着老用户更多进行重复消费。唯品会老客户的粘性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因此需要把眼光投向新用户的开拓,这也是唯品会与腾讯、京东战略入股的核心原因。

转型社交电商,欲与拼多多争用户?

拼多多的野蛮生长,让外界看见了微信生态的魅力。在与微信、京东战略合作以来,唯品会也拉开了向社交电商转型的序幕。

事实上,当初在腾讯、京东与唯品会的战略入股敲定时,业界就抛出观点认为,京东和唯品会除了业务模式颇有互补外,来自唯品会自身发展的问题逃不开唯品会已经开始负增长,这也是为什么在与京腾联手后,唯品会积极地寻找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8月10日,唯品会上线了一款名为“唯品仓”的App,意在布局社交电商以及B端的尾货批发代购。此外,唯品会在今年7月还上线了其内部孵化的微信小程序“云品仓”,为个人卖家提供从商品、物流、客服到营销的各种服务,仅支持微信支付,完全依托微信生态。

最近一年里,唯品会不仅携手腾讯与京东,借助外部势力扩张其流量入口,还连着两个月推出两款面向B端的新App,外界认为,这是唯品会从C端开始向C+B端转型的明确信号。而这些转型的布局,完全基于自身供应链优势和腾讯生态,包括微信和QQ平台等。

对此,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表示,唯品仓是唯品会特卖模式的延续,也是基于社交电商新玩法的全新演化。而对于唯品会的这一系列布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称,“过去十年,特卖模式和对货品的把控能力,是唯品会区别于其他综合电商的核心优势所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试用“唯品仓”后发现,下单进货前,代购和微商需先将商品信息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获得一定订单后再从唯品仓下单。除中小型批发商可直接下单进货外,代购和微商都需要依赖微信平台。

不过相对于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唯品会的这一系列转型,并未改变其特卖电商的本质。而一个有趣的数据,7月31日,企鹅智库发布了《拼多多用户研究报告》,报告中对比了目前国内几大电商平台的用户数据,包括淘宝、京东、天猫和唯品会。其中,在年龄、地域和性别分布上,拼多多的用户画像和唯品会高度重合。

这一次唯品会要与拼多多抢用户?为此,李成东有着不同的看法,“在这个领域,有两家分别叫好衣裤和爱库存的,其实是在抄唯品会当年的尾货特卖,但数据增长很快,唯品会还是有危机感,所以做了个类似的社交电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好衣库和爱库存连接的也是代购群体与品牌方,前者于7月17日刚完成了由腾讯领投的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后者则上线半年,月流水破亿,已获两轮6.8亿元融资。

拼多多、有赞、什么值得买、云集等一众在社交电商领域快速成长起来的优秀项目,共同佐证了微信生态中的巨大空间和机会。有腾讯的战略扶持,唯品会势必也不会放弃这块大蛋糕。另有观点认为,随着唯品会投身社会化分销,很可能意味着该模式会成为整个行业的标配。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