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认知体系《需求篇》:从发现真需求到落地复盘,产品经理的核心战场

2025-09-16 15:04:16 16阅读

需求不是“听用户说了什么”,而是“理解业务真正缺了什么”。本文从产品经理的认知体系出发,系统梳理从需求发现、价值判断到落地复盘的关键路径,帮助产品人构建更扎实的需求判断力与业务穿透力。

需求价值判断路径_数据埋点需求怎么写_产品经理需求判断力

上一篇文章,我们聊了“用户”,从外部用户到内部用户,搞清楚了“for who—服务谁”;见产品经理认知体系《用户篇》

接下来,自然要聊“for what—做什么”,也就是需求;

产品经理80%的精力都花在需求上:获取→分析→验证→落地→ 复盘,循环往复;

用户是抽象的,需求是具体的。用户是彼岸,需求是舵手。掌握舵手,才能驶向彼岸。

一、什么是需求

需求,就是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期望和要求;

它不是解决方案,也不是功能实现,而是要解决的问题或达成的目标;

先把需求说清楚,后续方案才会有针对性;

产品经理的第一要务,就是定义“什么是用户的需求”;

需求的定义,决定了后面如何评估优先级、可行性和价值。

二、需求收集

需求的来源,可以分为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直接来源来自用户,包括内部业务方、领导,以及外部用户,常见有:

间接来源更多依赖产品经理的观察与推理,比如:

产品经理要有自己的“需求池”,记录需求的提出方、背景、优先级、业务价值、依赖项等,便于管理和排期;

无论间接需求还是直接需求,产品经理都需要经过分析论证,识别真伪,不能照单全收。

三、需求分析

需求方很多时候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甚至未必意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

产品经理工作核心价值之一,就是通过沟通、追问和数据验证等方式,发现用户的“真需求”;

常见误区:用户给出的往往是解决方案,而不是真需求例1:业务要做AI聊天功能

例2:用户期望商品能够被收藏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

四、需求优先级

同一时间可能有多业务方提过来的多个需求,产品经理需要有一套标准来明确需求优先级,保证有限资源投入最重要事情

不同阶段,业务目标不同,对应的划分标准也有区别:

常用方法:

注意:价值量化是一种预测,预测就可能出错。要定期复盘,如果某个业务方总是夸大价值,下次就要打折扣对待。

五、方案设计

明确优先级之后,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产品通过PRD文档对研发描述清楚

方案需结合限定资源和技术边界,给出符合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需考虑整体项目ROI

方案设计维度:

交付物PRD核心字段:

注:产品经理交付不止是需求文档,可能是流程、服务或资料,比如配套的合同、培训材料和FAQ话术

六、需求上线

需求分析过程尽管有数据和逻辑支撑,但本质上仍是假设,既然是假设就可能出错;因此,重大功能上线前需要逐步放量,预留调整空间。常见灰度方式:

定向内测:

AB分流:

过程中监控数据变化,收集用户反馈,如发现重大问题,能快速回滚,减少影响

案例:

七、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贯穿从收集到上线全过程,硬件产品或TOB交付类项目一般配置专门的项目经理,大部分软件公司由产品经理担任项目经理角色,负责整个需求的交付节奏和结果;

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的事项:

常见的管理工具:

案例:

八、复盘改进

产品上线后,需要通过复盘对项目的结果做核对校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复盘是产品经理最主要的成长机会

大需求大复盘,小需求小复盘,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假设的验证:

目标的复盘:

方案的复盘:

管理的复盘:

最终结果:

九、常见坑

常见踩坑点,重点关注:

小结

需求,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战场,是产品经理能力和价值的外在体现;

先搞清“why—为什么做”,再定“what—做什么”,最后才是“how—怎么做”;

假设要写清,优先级要量化,交付要可验,上线要复盘;

需求管理做好了,产品方向不会跑偏,团队资源也能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下一篇我们具体聊聊,如何行动,才能发挥和体现商业产品经理的价值。

专栏作家

观剑,微信公众账号:观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年+电商产品经理,前阿里专家,熟悉电商前台营销、后台采购、库存仓储全链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