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软回忆录:当年号称“中国人自行开发的游戏机”,如今怎么样了
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在这之前SFC和MD已经将市场吞噬殆尽,而第五世代的游戏机(32位机)PS已经发行,3D游戏市场已经渐渐发展成熟。另一边的SS土星也早已站稳了脚步。
当时游戏机的定位不准,销售价格过高,这就让A'can的处境非常尴尬。当然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任天堂的芯片订单与国产游戏主机的计划抵触,导致任天堂的撤单。
这之后,A'Can被全部销毁,结束了这短短的一生。
另外,小编的印象中,国人还做过一款主机:战斧F1,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第二章节:杂志社小编的故事
在同一期的《电子游戏软件》中,我们看到了一则《投降声明》。来自大家比较熟悉的“软体动物”。
这则《投降声明》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又有什么含义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这之前,“软体动物”曾经发表了一篇名为《电脑游戏等于最高境界之辩驳》,大概意思就是,电脑游戏虽然对游戏机市场有所冲击,但是无论是性能、硬件、手感、体验,都是无法取代游戏机的。
对于主机玩家来说,这篇文章非常受用。但对于电脑玩家来说,却不能认同。
多年后我们仍然能感觉到“软体动物”这篇文章是一种呐喊的声音、带有一丝不甘、同时也是对盗版的深痛恶绝。要知道,此时的电脑游戏盗版市场已经形成规模。
然后《投降声明》的发表,直接推翻了之前发表的《电脑游戏等于最高境界之辩驳》立场。同时也认可了电脑游戏的存在和未来的发展,并表示会开展PC游戏的相关栏目。
表面上看,软体动物是受到玩家的胁迫,不得不开启电脑游戏栏目。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电子游戏软件》的小编们都拥有文人的傲骨和智者的冷静,杂志社宁愿停刊也不会轻易向主流舆论低头,那时候的小编都是真爱游戏啊!
因此,这里我们可以判断为软体动物并非服软,而是识时务,毕竟电脑游戏受欢迎的程度越来越高,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主流,杂志社绝对不能错过。大势所趋嘛!
那时候杂志社真的将玩家们当成了朋友,即使是通过平台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他们的热情。每一位小编在玩家心目中都很有分量。资深一点的玩家能直接叫出所有小编的名字。
在1995年7月发行的12期中,老D宣布离开了《电子游戏软件》。这对于所有玩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一位贴心的玩伴离开了。根据杂志社交代,他去攻读心理学博士了。
不知道如今的老D近况如何,多少玩家都期待能再见一面。
老D,原名:刘儒德。他在《电子游戏软件》杂志中最受欢迎的栏目是《电刑室手记》。
老D离开的同时,《电子游戏软件》来了一名新人黄昌星,杂志艺名:特工黄。
无论对于电软还是观众来说,老D的离开都是莫大的遗憾。不过好在特工黄的加入,及时弥补了空缺。
特工黄,刚刚加入杂志就成为传奇人物,曾经多次被阿KING称之为“恐怖的特工黄”。他精通很多的游戏,而且玩格斗游戏从来不按照常理出牌。
而这个传奇人物,经历过几次聚散离合之后,开办了最火的栏目:电玩新势力。而这都是后话了。
今天,我们再次回味这些杂志时,总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兴奋之余中夹带着一丝回味、一丝怀念。这种感觉犹如开启了“上帝视角”,让我们以过来人的眼光,来审视着九十年代人们对游戏的看法。跨越了数个时代的观点碰撞和精神交融。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游戏杂志,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崛起,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值得一点一点地深挖。感谢当年为游戏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各大杂志社。
对也好,错也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带给我们快乐,这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