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上商城存“陷阱”? 建设银行、宁波银行、民生银行等被点名
3月25日金融一线消息,近期,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下,《中国消费者》杂志社联合沈阳、哈尔滨、南京、广州、成都、合肥六地消协组织,针对部分商业银行网上商城开展了消费调查和购物体验活动,并发布《部分银行网上商城消费洞察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银行网上商城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推送过于频繁,造成消费者信息过载。二是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认为商品价格虚高或兑换积分过高。三是有37.31%的消费者曾经遇到过货不对板情况,近1/5的消费者收到过“三无”产品。四是半数以上的消费者遭遇过银行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擅自将积分全部或部分清零等。五是广告宣传审查缺位,乱象频现。在建设银行、宁波银行商城中,体察发现,类似“瑞士第一”“好评率99.99%”违禁进行广告宣传语多发;在广发银行商城中,一款牙膏商品宣称“美白、亮白”,但商品详情页未出具相关监测报告等佐证资料。
针对消费体察和调查发现的问题,报告提出建议如下:一是有关商业银行及商城经营者应以消费者利益为先,有效提升服务质量。二是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构建完善内控监管体系。三是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关商业银行和银行商城经营者应发挥自身专业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消费知识科普宣传工作,提升消费者在银行商城等领域的消费知识,明确金融产品积分兑换规则,主动推送识诈防骗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并依法通过正规途径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