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_纳税人识别号相关规定

2025-10-08 09:09:09 370阅读

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_纳税人识别号相关规定

纳税人识别号,就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通常被称为“税号”。以

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

帮助!

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_纳税人识别号相关规定

编码规则

已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国家技

术监督部门设定

纳税人识别号的组织机构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一律由15位、18或者20位码(字符型)组成,其

中: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9

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

加挂6位行政区划码共15位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国家税务

总局下达的纳税人代码为15位,其中:1—2位为省、市代码,3—6

位为地区代码,7—8位为经济性质代码,9—10位行业代码,11—15

位为各地自设的顺序码。

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

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

等)号码。

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和其

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公安部编制的居民身份证18位码

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对外国人以其国别加护照号码作为其“纳税人识

别号”。

相关规定

纳税人识别号原则上是无含义代码。对于取得技术监督局9位组

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其纳税人识别号采用6位行政区划码加9位技

术监督局组织机构代码。引用6位行政区划代码的目的是为了首次赋

码的便捷、防止重码出现,保证纳税人在全国范围内被赋予唯一的纳

税人识别号,本身不具有任何语义。

纳税人识别号是纳税人数据信息内外部交换共享的基础,应保持

不变。对于已存在的纳税人识别号不必随国家行政区划代码的调整而

调整。对于同一税务机关,如果本地区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代码不同,

其所辖纳税人的纳税人识别号的前六位可以有不同的区划代码。对新

开办企业可使用新的行政区划代码。

另外,有的企业由于是国、地税两局的共管户,可能拥有两个识

别号,针对这种情况,文件中规定:国税局、地税局的共管户,如果

拥有两个纳税人识别号,可由当地国税局、地税局双方协商确定其纳

税人识别号的前六位编码。

对于以后数据信息采集的数据清分方法,文件中也给予了明确的

规定:以后将采用主管税务机关的识别号做为数据清分的识别代码,

所以文件中要求税务机关指导纳税人正确填写主管税务机关的代码,

同时纳税人也应该注意将自己主管税务机关的代码填写正确。

草案修订

《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拟给自然人终生不变的“纳税识别

号”。

2015年1月,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

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未来每个公民可能都拥有一个由

税务部门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用来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

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且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

张“身份证”。除此之外,“纳税识别号”相关规定的出台,会使大量存

在的“灰色收入”问题,得到更加有效的监管。

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_纳税人识别号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