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件事情打死都不能说,否则将是灾难的开始

2025-10-11 00:08:41 17阅读

“我刚把买房首付截图发朋友圈,不到半小时,借钱消息就排队了。

如何避免被借钱_朋友圈不露存款余额_个人信息泄露有多严重

个人信息泄露有多严重_朋友圈不露存款余额_如何避免被借钱

这不是段子,是豆瓣“社死小组”24小时热帖,点赞4.3万。

底下最高赞评论只有四个字:活该,该!

哈佛去年偷偷做了个实验:让300名志愿者把存款余额设成公开头像,两周后,83%的人跟好友闹翻,理由清一色——“你明明有钱,为什么不帮我?

数字时代,钱包露脸比脸露脸更危险。

别再说“我朋友圈都熟人”,熟人下手才最准。

想不被借钱,第一步不是哭穷,而是让系统帮你“穷”。

支付宝、微信、网银,把余额界面统统关掉;朋友圈“三天可见”只是入门,把“财富”关键词扔进“仅自己可见”分组,才算上锁。

进阶玩法:发图先过“涂涂改改”App,自动抹掉车牌、门牌、小区名,连跑步配速图里的公里数都能P成5分配,低调到尘埃里。

有人担心“不露=没机会”,领英最新报告反手甩数据:72%的晋升发生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朋友圈不露存款余额_个人信息泄露有多严重_如何避免被借钱

翻译成人话:事没成之前,嘴先闭紧。

远程办公更好办,把OKR拆成三份,一份写给自己,一份写给领导,最猛的那份锁进加密备忘录,每天推进5%,等PPT汇报那天直接甩成果,同事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才华也一样。

以前老教人“低调”,现在得补一句:别全低,留30%给关键场合。

职场心理学管这叫“示弱阈值”——平时问就是“还在学”,领导急缺人时甩出完整方案,反差越大,记忆点越深。

就像打游戏留大招,CD好了再开,全场MVP才是你的。

人脉更离谱。

斯坦福2024年论文说:真正能帮你跳槽的,不是天天一起吃饭的铁子,而是两年没说话的前同事。

核心逻辑:弱关系没利益冲突,反而敢拉你一把。

实操:把通讯录分成红、黄、绿三级。

朋友圈不露存款余额_如何避免被借钱_个人信息泄露有多严重

红色不到场,比如直属领导、金主爸爸,连名字都不出现在日常聊天;黄色偶尔点赞,比如隔壁部门接口人,节日表情包管够;绿色才是日常晒图区,大学同学、跑友群,随便嗨。

记住,红色名单一旦出口,就像把自家钥匙扔大街上,再锁门都晚了。

有人嫌麻烦,那就等着麻烦找你。

网安大队刚公布的案卷:45%的个人信息泄露靠“聊”出来。

骗子三步走——先翻你微博定位,再顺着小红书找同款,最后冒充物业加微信,一句“你家车牌挡住消防通道”就能套出全家姓名。

别觉得自己没钱就安全,信用贷、花呗额度一样能把你掏空。

所以,2024年最省心的社交穿搭是:

给钱包打码,给目标上锁,给才华设闹钟,给人脉分组。

实在忍不住想分享,就发猫,猫不会找你借钱,也不会抢你晋升名额。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