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主流网盘体验,有的脸都不要了
先说测试条件,下载 281Mbps,上传 29Mbps。网盘版本最新,上传和下载的文件统一,大小 437MB。
先看上传,绝大多数网盘都能接近带宽上限,耗时普遍 2 分钟出头,慢一点的也只要 3 分 0 几秒,可以接受。
其中坚果云最慢,0.8Mb/s 的速度上传总耗时 9 分 15 秒,但作为卖空间的代表,它的下载速度很不错。
阿里云盘的上传情况比较有趣,它是测试中唯一支持“秒上传”功能的,但也要视情况而定。
可以看到,阿里云盘会在上传前先检测文件的哈希值,会用到 sha1 技术和云服务器对暗号,如果你上传的文件比较大众,服务器本身就有,那么就无需二次上传,省去用户的带宽和时间,这也是前面提到的网盘节省空间的方法之一。
而如果即便是极小众资源,阿里依然提供平均 3.6Mb/s 的上传速度。
总的来说在上传这块,除了坚果云较慢,其他网盘基本没什么问题。
当然,上传易,下载可能就要变难了。
先看图,中国移动云盘、天翼云盘、坚果云名列前茅。夺得头筹的中国移动云盘几乎能跑满带宽,坚果云也有至少 8Mb/s,这三款均不限速,虽然之间会有速度差异,但更多的是对资源解析方式及服务器拥堵情况所造成的。
阿里云盘、115 网盘,1 分 44 秒,3 分 31 秒也不差。问题出在迅雷、夸克、百度、城通四哥们。
迅雷每个月有 5GB 优先使用的高速下载空间,空间内你下载速度很快,单文件至少 3MB/s,多文件可达 25Mb/s。
而在高速空间外,迅雷也有 0.45MB/s 的速度。
夸克的常规速度是 0.5Mb/s,水管小,但可以细水长流。
百度的常规速度只有 0.1Mb/s,即便是下载速度倒数第二的城通,也是它的 1.7 倍。
尽管百度有 30s 极速通道试用,但面对动辄几十 G 的大文件时,也如同“蜉蝣撼树”。最后你还是得以 0.1Mb/s 的速度龟速前行。
5G 再快,终究快不过百度。
如果你运气不好,搞不好还会中途文件下载失败,或者下载好后打开显示损坏,更恶趣味的是挂好几天下载后发现是葫芦娃全集...
总之就是,龟速的体验加上不佳的运气,真让人有一种百度正在“以一己之力拖垮整个网盘界体验”的错觉。
有人会说,百度也提供单次付费功能,但几元的售价,快赶上隔壁网盘月会员的三分之一,真的值吗?
除上传下载,文件上传的规则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比如,城通网盘每次只能上传单个文件;迅雷 Mac 客户端无法上传文件夹,只能单选。
还有不同网盘的上传大小也有所限制,多则 5G,少则 1G,你经常同步大文件,就需要选择富裕空间的网盘,或者学会使用分卷压缩。
另外,在线预览也是打工人及宅家青年的关注焦点。
9 款网盘中,坚果云不支持在线预览;115 需要开通 VIP;百度网盘只提供一次给免费用户倍速播放功能;天翼云不支持倍速。
其余网盘,均支持在线播放和自定速度。它们拖动进度条时的响应都很快,这里面体验更好的是迅雷和中国移动云盘,在线播放也给了你 720P。
总的来说,针对免费用户,中国移动云盘、天翼云网盘、阿里云盘做的更好,空间大、上传下载速度佳,移动和电信号码的用户、使用中国移动云盘和天翼云网盘还有 BUFF 加成,当个人云盘很不错。
阿里云盘虽然三者中速度最慢,但够用,常用资源相对来说三者中更丰富。
坚果云主打同步服务,上传下载不限速,但空间小,是用户入坑的最大壁垒,它的用户普遍会开通包月服务,所以不太适合免费用户。
对免费用户而言,迅雷、百度、夸克、城通主打一个速度不快,由于许多影视、软件资源只有这些平台有,所以用的人最多,愿意充钱,体验更好。
资费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有 59.0% 的受访用户付费的主要原因是提升下载速度,其次是存储空间扩容和极速传输。
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多是把网盘当下载软件,开 VIP,主要为了下个东西。
如果这些网盘开通会员后只提供加速下载,那开通时的价格就可以横向比较,哪家良心,哪家图利?
但网盘 SVIP 往往附加数十种功能:比如同步备份、在线解压、大文件分享等等。
当然,这些功能你未必需要,总有人需要。但无法否认的是,VIP的整体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目前,9 大网盘还没有一家提供纯粹的包月制加速服务。
除此之外,网盘会员也有“三六九等”。
有的开通会员不会赠送额外空间,把容量拎出来单卖。
有的套餐花里胡哨,比如百度,推出了娱乐套餐、备份套餐、工作套餐,划分明确,目标精准,且不支持最重要的“极速下载”。
目前 9 款中,只有阿里云盘的会员机制更加简单。
当然,吐槽归吐槽,赚钱理所应当,这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标准。
毕竟,当数以亿计的用户将个人和家庭数字资产迁移至云端时,网盘就要承担起个人和家庭的工作、生活回忆。
而一旦系统崩坏,数据丢失,势必会对用户数据资产造成巨大影响,所以投入的人力物力、稳定的运营开支、后续的维护措施、都是无法避免的高昂成本。
有专家说过,只有在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基础上,保持企业盈亏平衡和持续发展,才能保持企业的价值和前途。
也有人质疑,如果满足基本下载需求,就没人开会员了。
但实际上,合理的速度,既能让会员用户感受充值的便利,又能让免费用户不会经历几 GB 的小文件短则半天,几十 GB 的大文件长则三四天的等待。
这样一来,付费用户的优势还在,甲方通过网盘分享的大文件仍然需要我们第一时间打开,这才是比较理想的局面。
结语
05 年,网易推出个人文件功能,成为个人网盘的雏形。自此网盘经历萌芽期,快速发展期,以及加强监管回归理性的调整期,再到现在的局面。
18 年的风云变幻,网盘市场从百家入局的蓝海,变成只剩凤毛麟角的红海。
和网盘不同的是,用户基数在不断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个人云存储的用户规模已达 4.41 亿人。
随着 5G、AI 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使用人数迟早会达到微信用户基数的半壁江山(12.6 亿)。而这,已经是一块很大的市场了。
随着资源高度集中,网盘也有了虹吸效应。客户用网盘发的文件,你收还是不收?翻译组用网盘上传的剧集,你看还是不看?当少数资源只有这个平台有的时候,最后你也不得不去用。
有了话语权,网盘大战中活下来的胜者就搞起了各种骚操作。回收空间、降低速率、用闲置网络后台上传的例子不胜枚举。
最近我们还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你用百度引擎搜索网盘二字,翻到第五页才能看到其他竞品的下载地址。当普通用户没有太多选择权利的时候,这似乎也是一件可怕的事。
纵观现有网盘历史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海誓山盟,唯一不变的真理是事物时时刻刻都在改变。
作为用户,我们不想看到一家独大,也不想因为网盘竞争过于激烈而导致突然关停,从而让辛苦积攒的资源一望皆空。
可能只有 5G、AI、大数据井喷的时代,才会引来新的变局,让个人云服务迎来全新发展,多元化场景提供新的收入方式。
如果能实现良性商业循环,逃离“带宽提速,网盘降速”的魔咒,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才是双方愿意看到的共赢局面。
参考资料:
新周刊:百度网盘:二线巨头的三流生意
艾媒咨询:2022 年中国个人网盘市场研究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