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信息.doc

2025-10-15 01:04:45 3阅读

PAGE PAGE 1如何写好信息一、什么是信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我们所说的信息,主要是指政务信息。1、概念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料、数据、图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的总称。政务信息应当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由政府机关掌握的信息,是指政府机关合法产生、采集和整合的;二是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信息,三是由特定载体所反映的内容。信息是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一定的载体予以承载才易为人所掌握。政务信息也不例外。过去政府机关掌握和发布政务信息主要以纸质载体信息为主,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机关的应用,以胶卷、磁带、磁盘及其他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记录的政务信息日益增加。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说的政务信息已包括了这些形式载体所反映的内容。 2、特点大致可归纳为四点。一是指导性。信息反映的是领导意图、社情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务信息是正式公文的补充,其指导作用显而易见。二是真实性。真实是信息的生命。政府机关的信息来源较为正统,而且在编发时一般要经过三次审核,因而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三是保密性。大家知道,有些政务信息涉及到党和国家的秘密,是不宜公开的。因而政务信息的传输和运作不是完全开放的。这也是政务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收集、传递、处理政务信息时务必注意到内外有别,增强保密意识。四是时效性。及时、迅速是信息的又一鲜明特点。政务信息一般不登载时过境迁的内容。 3、作用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各级政府需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 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影响上级的决策以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信息是决策的依据,是领导的“耳目”,是沟通上下关系的桥梁和渠道,其作用、效果往往是大块头的报告所不能取代的。概括起来是八个字,两句话:“下情上达,上情下达”。通过信息这一最便捷的载体,能使领导机关随时掌握和了解基层发生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同样,通过信息这一最快速的途径,能把上级决策意图及时传达到基层群众之中。正因为如此,各级各部门对政务信息越来越重视,把它列入了年终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4、写作要求一是精,精炼的精。信息写作要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很讲究精练,力求把多余的字、句去掉,做到篇幅短小但内容中心突出。二是深,深度的深。信息写作必须认真思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见人之所未见。只有深入挖掘,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才能给人以启迪。三是新,新颖的新。一则信息如何吸引人,抓住人的目光?离不开一个新字。写作时,要注意新苗头,发现新问题,富有敏感性。写信息一定要有新意,切不可拾人牙慧。要另辟蹊径,体现出新意。四是特,特色的特。所谓特,就是有特点、有个性,别具一格。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但这也许就是信息成功的基础。五是快,快速的快。信息的生命力在于时效性,有了信息源就要盯住它,事情发生了就要动笔写,并且及时报送。六是实,真实的实。信息的生命在于真实。信息一定要真实,是什么就写什么,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任意拔高。内容要“实”,标题也要“实”,一般只有实题,一句话即可,写作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琢磨,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但这也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七是具,具体的具。信息必须言之有物,一篇信息没有具体的事例、数字会显的很空泛,在写信息时要结合具体事例,用数字说话,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八是敏,敏锐的敏。作为一名信息报道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角,要善于捕捉敏感新闻,抓住新闻点,同样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要能看到它所具有的新闻线索。九是生,生动的生。信息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内容枯燥、题材类同,原因就是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通过信息把情况真实反映出来就行,不需要技巧和修饰。这是不确切的,我们可以尝试写得生动些。在表达上,力求富有变化,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语言,使之产生更佳的表达效果。5、写作要领一是准确提炼主题,做到主题鲜明、凝练。信息的主题是信息的内核和中心。主题应该正确、集中、鲜明、深刻。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而主题通常在标题上体现;主题确定后,信息的内容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二是精心制作标题,做到标题新颖、醒目。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要把握三点原则:题文一致,一语破的,准确简洁明快。一般来说信息标题的制作有四种类型:(1)数字型。数字最具说服力,在题目制作中找出全篇信息具有关键性、代表性的数字,来表明信息的主题或基本含义。如:《镇原县新农村建设投资过2亿》,这类标题直观明白,一目了然,不看信息内容就知道信息的中心议题。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反映工程进度、工作成绩等信息中比较常见。(2)词汇型。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充分体现简明扼要的特点,常用来说明事情的发展过程。在制作此类标题中忌凭空产生,要通过对信息材料的分析、整理,找出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结论,用有代表性的词汇来代替。如:《泉山区实施“三个引领”着力提高环境整治水平》,这些标题可以直接看出整篇信息的基本框架、结构、中心内容,通过对信息标题的阅读就可以知道所要说明的目的。此类标题一般在经验介绍、工作措施等推介性类型的信息中较为常见。(3)杂合型。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是词句和数字并用,在表述上更全面准确,通过标题就能知道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如:《南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助200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上大学》,这些标题能够充分反映出信息的概况,达到不留悬念的效果。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综合性、突发性、动态性信息中比较常见。三是巧妙设计结构,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信息结构的基本要求:一是简短、灵活。二是清晰、严谨。信息结构的设计就是政务信息素材的组合。常用的方法有:一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种结构多用于反映事件类信息。二是以逻辑为顺序,按照大与小、重与轻、主与次等原则,对内容进行布局。三是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交叉运用。四是写好主体部分,做到文字简炼准确,有闪光点。这是最重要的,要做到条理层次清晰。五是反复推敲字句,做到语言凝练、庄重精确。推敲的同时还要把好文稿审核关。信息写作公式:标题+做法+数字(例子)=信息。6、收集方法(一)综合法。就是将肤浅、零碎的信息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然后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综合法收集整理的信息可以达到由偏到全、由零到整、由粗到精的效果。综合法常常能反映出某一情况和问题的普遍性。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的信息,便于领导掌握面上的情况和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二)追踪法。即以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或工作落实的各个阶段为线索,追踪收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况。如上级作出重大决策以后,及时收集反馈传达贯彻的作法、步骤、落实的措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连续反映。编报此类信息要注意通过客观上报国家大政方针在基层贯彻落实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如实反映基层的新要求、新建议,为基层和群众争取政策调整,帮助领导完善决策,而不是反映本级政府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一些工作失误。(三)调研法。这种收集材料的方法有较强的目的性,一是按照上级或领导要求,确定专题开展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经验,指导推动工作。二是针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目的在于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为 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四)逆向思维法。就是当某项活动处在高潮时,或某个问题被大多数人肯定或否定时,如果一名信息工作人员能够冷静下来,让思维不受从众效应的影响,从问题的另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