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什么时候开始联系导师比较好?
本文干货很多,从头干到尾,请仔细阅读。建议点赞+收藏,你迟早会用到!
本人本科不知名双非,18年考研,有幸一战成功上岸浙江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
是的,转眼间,我已是离开小径幽幽、绿树葱葱的校园一年多的职场干饭人(晒一张当年成功通过硕士毕业论文线上答辩的小组合影,我上墙了!)。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或许,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我也该啰嗦两句了,毕竟回顾我选导师、入师门、修成正果出师门的经历,我对这个问题很有表达欲。

一、关于联系导师的时间
很多回答都说在初试通过之后,对此我深表认同。
但是,我认为更精确的时间段,应该是在复试开始前一周内联系第一次,复试出分之后马上进行第二次联络。
那为什么说第一次联系在这个时间点最好?
第一、相比初试出分前,你已经能够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处于上游,并有一定的概率被录取。这时候联系有底气,也不会给导师留下冒冒失失的第一印象。
而如果你选在复试出分后的时间点再联系,你的竞争对手很可能捷足先登,已经与你的心仪导师签约。再等你联系上导师,黄花菜都凉了。

第二、因为初试出成绩,到正式复试大概会有1到2个月的时间。如果初试出分后太早联系,选择这名导师的学生人数又比较多,那他对你的印象可能会比其他人模糊些。
如果你选择的导师又恰巧是复试面试官,鉴于曝光效应(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在与竞争对手同等水平的情况下,导师也许会给你的竞争对手更高的评价。
第三、你跟导师之间的互动就像是经济法中,签订商业合同的要约与承诺。与一个人建立初步业务关系,一定不要把对方晾太久。
一旦太久,要约在法律上会失效,情谊在情分上会淡去。而两次联系的间隔在一周左右,是一个非常恰当且合理的节奏。

当然,退一步讲,如果你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那么在复试之前任意时间联系都行。
一种是本科就已经展露强劲的学术才华,那你一定鹤立鸡群,导师想不记住你都难。那你在参加初试前联系也没问题。
另一种是本校老师,或者上过他的课,那你可以提前表露一下崇拜之情,并向他当面阐述自己的意愿。
插播一条优质广告!宝子们,下方图片中的资料包点链接+加微信就都可免费领啦!
二、联系导师的方式1、复试前建议选择邮件联系。
因为这时候还只是通过初试,电话联系不太合适。且在邮件中你可以详细介绍自己、凸显自己的优势,在时间上导师查看邮件也会比较自由。
2、而复试之后的第二次联系,则选择电话沟通更好。
一方面是因为邮件联系不一定马上就能被看到。复试之后,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可以立马敲定了,千万不要傻傻的等回复,让别的同学先于你把机会抢走了。
另一方面是出于已经到签约的份上了,电话沟通更正式、及时,有了之前邮件联系的铺垫,导师已经对你有了初步印象。如果老师已经有更合适的人选,他也会给你答复,你可以尽快去联系下一个导师。
导师的联系方式一般可在报考院校的研究生网-组织人事-师资队伍中找到。
3、准备好给我点赞了吗?听说懂感恩的人,会交好运!

三、邮件内容
写邮件主要就是为了突出你的优势,让导师记住你!欣赏你!选择你!
导师喜欢有学术成果的学生,因为成果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学术素养。如果有发表论文、论文获奖、竞赛获奖的经历,通通写上去。
导师喜欢对于论文中处理数据等要运用的软件精通的学生。因为高科技手段往往会催生创新点,创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你恰好有相关的获奖证书,一定别忘了写。
导师喜欢勤奋刻苦、意志力坚定的学生,因为做学术需要稳扎稳打的耐性。
导师还喜欢有组织有纪律的学生,因为导师身上对于带学生其实承担着很重责任,不好管的学生引来的烦心事太多。
总之,强调你良好的学术素养、品行能力,注意行文的逻辑性、精简性、规范性。

四、导师的选择
建议选择2名左右的导师发邮件,再多也就没必要了。
同时,为防止发邮件的导师都落空,再挑选2-3名导师作为备选,并先不对其发邮件。
导师的选择可以呈现出梯度,从博导到硕导,从大拿到年轻老师。
选导师其实是一门玄学,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1、如果你相信自己足够优秀,那么优先选择学术成就最突出的、这一专业最有名的博导。不管你之后是潜心学术,还是进入社会,他都会给你带来不错的资源和人脉。
2、如果你有自己偏爱的领域,那么去知网上找各个导师的论文阅读,衡量对老师们的研究方向的兴趣度后再做选择。
3、如果你信眼缘,那么在报考院校的研究生官网上找到老师们的照片,一一对比。
4、如果你不想那么累、被压榨、碰上坏心眼的老师,那么在各个平台找同一专业的学长学姐作一番深度咨询。
总而言之,搜集最详实的信息,并深度探查自己的灵魂。

最后,除了祝有志者都能成功上岸,我还有一些话想说。
我很幸运地进入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师门,受到了万千照顾和关爱。
师姐曾告诉我,陈老师签了你之后,跑来办公室开心得不得了,乐呵呵地说又给你们招来了一个小师妹。
师兄曾对我说,你也那么能吃啊,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哦。
导师曾让我不要焦虑,一直说我的论文肯定能过。
毕业一年多了,重新读一读我的毕业论文,那么多段都是导师一字一句亲手改的。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我想,我的导师,会一直是那个有点高傲、喜欢走路、说话有趣的老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