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下册

2025-10-28 03:04:17 10阅读

《手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等20个词语。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幽默,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准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深入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性格和作用,体会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妙处。4.领悟课文蕴含的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能将文中的启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感悟人生哲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致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掌握作者多样化的表达方法,包括拟人、排比、对比等。真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述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学难点深刻领悟文中蕴含的团结协作的道理,并能从独特的视角看待手指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由手指的特点联想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和观察生活的能力。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圈点批注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让学生猜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手的印象和作用,如“手可以帮助我们拿东西”“手能表达情感,比如握手表示友好”等。顺势引入课题《手指》,并在黑板上板书。(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学生默读课文,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圈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先标记下来,尝试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与同桌交流来解决。教师通过多媒体或黑板展示生字词,包括“弦、揿、搔、窈、窕、秽、轧、拧、纽、仓、薄、憎、庸、胚、祸、患、赋、渺、涕、拘”。指名学生认读,重点检查容易读错的字音,如“弦”(xián)、“窈”(yǎo)、“窕”(tiǎo)、“憎”(zēng)等。对于多音字“薄”,结合词语“单薄”(bó)、“薄饼”(báo)讲解其不同读音和用法。指导学生书写“拇、搔、痒、秽、轧、拧、螺、纽、扣、貌、仓、渺、享、庸、憎”等生字。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强调关键笔画和结构,如“搔”字的右上部分是“叉”加“点”,“庸”字的中间不要写成“田”等。学生在练习本上临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理解“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例如,“养尊处优”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生活状态来理解。(三)整体感知,概括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手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首先,课文开头指出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五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分别详细描述了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和作用。最后,文章结尾阐明了一个道理,即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教师总结并板书:总写——分写五根手指——总结道理。(四)精读课文,了解特点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五根手指特点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同时,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以下表格:手指名称姿态性格作用大拇指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吃苦耐劳、默默奉献拉胡琴时扶住琴身;抵住喷出来的水;按住要流出的血;扳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食指直直落落的强硬曲线工作复杂、机敏勇敢推动笔杆;打、扳枪机;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中指相貌堂皇,曲线优美养尊处优、沽名钓誉扶衬做事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附庸享乐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掏耳朵全班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表格,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大拇指: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如“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通过对大拇指外貌和性格的描写,展现其朴实、勤劳的特点。食指:通过排比的句式,“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突出食指的勇敢和勤奋。中指:采用对比的手法,“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将中指与其他手指进行对比,表现其中指的优越地位和不劳而获。无名指和小指:运用形象的描写,“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展现其娇弱、无力的特点。(五)品味语言,感受风趣让学生找出文中觉得风趣幽默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示例,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赋予中指人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表达的趣味性。学生交流分享,互相倾听,互相评价。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引导和点拨。比如“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轻松俏皮的语言写出了小指的作用不大。再如“他们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感受作者通过对比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食指工作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课文语言风趣的特点,如善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口语化、生活化等。(六)领悟道理,拓展升华启发学生思考:作者通过描写手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结合手指的特点和各自的作用,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全班交流,各小组发表观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像五根手指一样,虽然各不相同,但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完成更多的任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如拔河比赛、足球比赛、合唱比赛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教师总结升华,强调团结、包容和协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取长补短,团结合作。(七)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根手指的特点和作者通过描写手指所传达的道理。再次强调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和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提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手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对团结协作有了怎样更深刻的理解?(八)布置作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选择“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中的一个进行描写,要突出其特点和作用,语言要风趣幽默。阅读丰子恺的其他散文作品,如《白鹅》《缘缘堂随笔》等,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写一篇读书笔记,包括主要内容、语言特色和自己的感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