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法红线:避碰这些广告用语雷区

2025-10-30 06:05:25 5阅读

1.1 绝对化用语

绝对化用语是广告宣传中常见的违规词汇,如“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第一”、“唯一”和“顶级”等。这类词汇常常被用来过度夸大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性能等,从而误导消费者。例如,在宣传某护肤品时声称其“史上最有效,能让肌肤瞬间焕发光彩”,然而实际上却难以证明其确实“最有效”,这样的宣传便触犯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违规广告用语_虚假宣传词汇_新广告法全文极限用语

1.2 虚假或夸大宣传用语

这类用语通常包含诸如“绝对”“独家”“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国首家”“永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史无前例”“100%”“国际品质”等无法具体判断真伪的夸张性词汇。商家在宣传减肥产品时声称“仅需一周,确保瘦身十斤,效果不佳全额退款”,然而,这样的承诺往往缺乏具体证据支持,且退款机制模糊,容易误导消费者。

1.3 违禁权威性词语

使用“国家领导人推荐”“国家机关专供”“特供”“质量免检”“无需国家质量检测”“免抽检”以及“中国驰名商标”(未经授权使用)等词语,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些词语往往被商家用来误导消费者,使他们误以为产品已获得官方认可,从而增加产品的可信度,并扰乱市场秩序。

1.4 诱导消费与误导性词汇

“荣获大奖”“全民尊享免单福利”“惊喜连连,点击即得”“不容错过,快来领取”“非转基因,安全之选”等诱导性宣传语均属此类。此类表述旨在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贪便宜心态,引导其进行点击或购买,但实际兑现情况却可能并不乐观。

1.5 特定领域限制用语

在医疗保健、药品和保健品领域,禁止使用如“医生推荐”“医学研究证明”“治愈”“疗效”“安全无副作用”等专业词汇进行宣传。对于酒类广告,任何诱导或怂恿饮酒,以及宣传无节制饮酒的内容都被明确禁止。在教育、培训广告中,对升学或通过考试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也是不被允许的。此外,金融广告中,诸如“100%本息保障”“100%胜率”“X%-X%年化收益率”“无风险”“保值增值”等对未来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的词语也都被明确禁止使用。

1.6 其他违规内容

涵盖迷信色彩的用语,如占卜、算命等;同时,也禁止使用色情、低俗、暴力及违背社会公德的词汇。此外,任何涉及民族、宗教、地域歧视的词汇都是严禁的,还包括侵犯肖像权、学校、户口、风水等敏感内容的相关词汇或表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