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不清晰抄袭泛滥 APP创业者遇生存难题

2025-11-03 00:03:28 4阅读

11月19日苹果针对中国区用户,在其应用商店启动了1元促销活动,曾经需要付费30多元的付费应用和游戏 ,活动期间仅以 1元人民币的价格提供给用户下载。CFP供图

1990年出生的创业者余佳文,要拿出一个亿给员工发工资,却连最基本的企业盈利模式都无法描述清楚。记者近日调查发现APP盈利模式不清晰问题,是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痛处。在目前盈利模式最清晰的游戏类APP中,除了“挥泪甩卖”促销付费软件外,游戏应用所提供的多种增值服务则成了主要的利润来源。

咋盈利?APP创业多遇天花板

App是application的缩写,通常专指手机上的应用软件,或称手机客户端。当红透半边天的90后霸道总裁余佳文,在央视一档热播谈话节目中放出豪言,要在2015年给员工发一亿工资时,其竞争企业“师兄帮帮忙”CEO 江友青针锋相对地回应其是“满嘴跑火车,十年也赚不到一亿,现阶段做社交软件的路太艰难。”

2014年,1990年出生的余佳文带着一款“超级课程表”校园软件,成功获得第四轮数千万美元天使投资,投资人则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余佳文本人不仅迅速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也被不少90后创业者尊称为导师。

记者下载余佳文团队开发的“超级课程表”,将身份标注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并导入相关的课程表后,仅仅在部分公选课中能看到10人左右的用户,该应用开设的社交板块“下课聊”并不具有高活跃度,除了部分人气用户的留言和大学生互相约会的邀请,剩下多数都是微信微博和淘宝网店网址等商品代购信息。

长期关注余佳文的人不难发现,这位90后创业导师每当遇到盈利模式的问题时,或屡次回避,或用类似“我赚不赚钱关你什么事”的话来搪塞提问者。

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经纬创业投资基金中国区一名相关负责人王林表示,盈利模式是APP创业者们必须解决的普遍问题,但显然多数创业者并没有突破天花板,以美图秀秀为代表的数名图片类APP创始人,都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做中国的Instagram(Facebook旗下手机照片、短视频分享工具),而截至12月11日Instagram 宣布用户数量超过Twitter时,依然没能传出实现盈利的喜讯。另外以“托词”和“扇贝单词”为代表的单词类APP,以“动动”“乐动力”为代表的健康健美类手机应用,都没能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付费下载?抄袭泛滥路难走

手机应用作为开发者的劳动成果,从应用商场付费下载本来无可厚非,但免费习惯早已根深蒂固。Google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赵伊江12月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有85%的用户在App中不花一分钱。赵伊江介绍称,在国内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最近几年,从创意到用户界面再到功能设计的抄袭和复制已经泛滥成灾,几乎每一款明星APP都可以找到雷同产品。

自从2012年10月16日,由中国铁路客服中心推出的官方手机购票软件“铁路12306”在苹果商城上线后,开发者模仿该软件陆续上传至苹果商店的山寨版“铁路12306”已经出现了10多款。而在新闻类、社交类、电商类和生活类APP方面,山寨抄袭更是泛滥成灾,用户甚至难以区分谁才是首发者。Googleplay退出中国之后,安卓市场的应用商店已经扩展到近十家,开发者很容易就可将应用上传至豌豆荚、91助手等安卓应用平台,参与安卓市场抢夺用户资源的竞争。在苹果iOS系统方面,虽然苹果商城审核相对比较严格,但应用商店根本不是用户获取APP的唯一渠道,开发者只需将应用生成二维码传播给用户,就可成功下载安装。

与此同时,以“应用工厂”为代表的自制APP网站,将繁琐的程序代码变成傻瓜式的模块堆砌,对于根本不了解计算机语言和软件开发的初学者来说,自己制作一款APP并通过二维码扫描下载到手机里,也就是不足10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通过PC端的控制,完全可以像在商城上线的APP一样实现后台推送等功能,显然非游戏类的APP试图通过收费来盈利的路子可行性不强。

做不做广告?这是个问题

国内APP外包领头羊企业信易云媒公司负责人邵华表示,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系统,一定是由应用提供商、用户和企业客户三方形成的闭环交易,只有完成闭环交易,企业才有可能盈利。产品种类可以多种多样,或虚拟或实物,但绝大多数APP都只能做到前半部分,聚集了几千万用户却始终“无货可售”,最终一旦“无钱可烧”,就只能通过销售广告位来填补前期产生的资金缺口,或者干脆寻求阿里或者腾讯等巨头达成并购协议,将多年的劳动成果一次性打包出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