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九部门发布35条“减负令”为中小学生减负

2025-11-05 12:05:15 7阅读

云南省九部门发布35条“减负令”为中小学生减负 中学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点半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小学不得早于8:00,中学不得早于7:30;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云南省“减负令”正式发布啦!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日前印发《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备受各界关注。《措施》共分35条,分别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办学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职责、强化政府管理监督四个方面,明确中小学生减负举措。《措施》发布后,减负成为了许多家长热议的话题。

新规点击

严禁将各类竞赛作为录取依据

《措施》提出,云南省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进行招生。严禁将培训机构的培训结果,以及各类竞赛、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依据录取学生。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此外,改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式及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办法,将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和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中的公费学位分配到招生服务区域内的初中学校,逐年提高分配比例。民办中小学校招生纳入学校审批地统一管理、同步招生。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严禁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将升学情况与考核、绩效和奖励挂钩。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设重点班

根据《措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同时,严格控制学生教辅用书的数量,一个学科可推荐1套教辅供学生选用。学生教辅用书的配备要坚持自愿购买的原则,严禁学校在公布的教辅目录以外组织征订和购买。

此外,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在户外。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措施》要求,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评析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学校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严禁在职教师课后有偿辅导、有偿家教或参与校外机构培训,严禁组织、介绍、暗示学生到校外补课。教师不得违规收取费用和违规发放教学教辅材料,不得索要和收受学生家长财物,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个人生活事务。

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命题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察,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各类竞赛活动,必须坚持公益、自愿原则,做到“零收费”。

《措施》还提出,不得随意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随意要求学校增加专题教育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面向中小学生活动竞赛的日常监管,对未经批准违规举办的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要对“山寨社团”“离岸社团”举办以营利为目的的所谓“国际”“全球”“大中华”赛事,坚决予以查处。

非寄宿制学校不统一组织上晚自习

《措施》要求,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小学不得早于8:00,中学不得早于7:30。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不含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时间)。寄宿制学校学生集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不超过21:30,普通高中不超过22:00,非寄宿制学校不统一组织上晚自习。

除高三年级星期六(不含国家在法定节日统一放假统一调休的星期六)可以组织无收费的教学活动外,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以任何理由在双休日、寒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上课或补课。

在家长、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开展课后服务,主要安排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等。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校外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措施》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及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后方可开展培训。培训机构必须诚实守信经营,严禁虚假宣传,误导、欺骗学生和家长,严禁夸大培训效果。严禁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严禁作岀与升学、考试相关的保证性承诺,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排名。

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接受社会监督,严禁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到培训机构任教。培训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杜绝机械训练、强化应试等不良培训行为。不得留作业。培训时间不得与当地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此外,云南省也将严格培训机构审批登记,落实年检年报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线上培训的监管。地方社会综合执法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执法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对违法违规的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列入黑名单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家长避免跟风报班增加孩子负担

对于家长,《措施》提出,要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天性,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家长要从孩子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有损孩子身心健康。

同时,家长要安排孩子每天进行户外锻炼,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培养1~2项体育运动爱好,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经常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疏导。有意识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

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上健康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用手机刷屏。不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按时作息、不熬夜,少吃零食、不挑食,不攀比吃喝穿戴。

家长热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