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百度寄予厚望的地图应用到底是什么?

2025-11-07 16:07:06 7阅读

「一个地图的使用者,他今天可能选择开车,调用地图的路况查询功能来看到哪条道路拥堵哪条道路畅通,规划一条最佳路径;明天可能改乘 Uber,通过地图订车后路上顺便预定个餐厅或买张电影票;后天也许还希望通过地图加油、代驾……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发挥多大的价值?百度地图的希望是,让用户能够在地图上索引真实世界的位置、信息、甚至服务。」

——百度移动服务群组事业部执行总监、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旻

十年前,我从中科院去百度,需要提前查清楚通行的路线。面试的前一天,我还专门拿着手表去「踩点」,计算可能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以免面试迟到。但是十年后的现在,北京六环已经建成通车,城市急速扩大,我却不再需要问路了。因为这十年间,电子地图突飞猛进地发展,大家不仅已经习惯相信电子地图的定位、导航和路线规划,甚至逐渐会想到在地图上买电影票、订酒店。地图的十年,不止是它自身从工具产品到服务平台的转变,更见证了中国人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承载了人们对互联网服务的想象。回首这十年,才发现变化的巨大、科技的强大。

平凡之路——关于道路采集的那些事儿

一个人即使不认路,也敢大胆出门,不怕迷路;一个车主,就算不辨东南西北,也可找到目的地;甚至,许多车主开始不再主动记路,安心跟着导航走。这种安全感还体现在初入社会的毛头小伙子们,越来越无法体会到 60 后、70 后们当年独自一人坐着火车来到陌生城市后的那种无所适从的孤独感,因为他们在下火车之前,就已经查找好下车后的公交或者交通线路,心里是放心的。人们对于两地的空间距离已经不是用原来的公里来度量,而逐渐转变为通过到达时间的方式来感知。

这样的变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电子地图提供的更加精准、便利的定位、导航和路线规划等服务。可以说,基础数据能力是地图安身立命的根本。有朋友问我,地图十年最大的价值在哪里?我的回答是,用户通过百度地图看到的地方,都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一帧一帧拍出来的,这背后是我们十年不懈的努力和积累。

百度地图的数据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一线的外采工作人员,他们或者步行、或者开着采集车走在城市或乡村的大街小巷。万一遇到不好走、或者根本没路可走的地方,采集员要么无论如何都要把采集车开过去,要么就靠人徒步背包走过去。这是一个富含酸甜苦辣的行业,有一次,我们一个外业采集人员小胖去珠峰大本营采集数据,拍回来一张非常有画面感的照片:他的背后是珠穆朗玛峰的白雪,他在前面啃着干脆面。正是数千个来自一线的采集人员的不懈努力,才有现在百度地图上一个个的基础数据。

除了单纯靠人一步一步走出数据,百度地图还不断探索、使用新的技术手段。一年多前,百度地图就采用了业界首创的图像识别技术,将全景车和采集车合二为一。只需要一个人匀速地开着采集车,就能采集到高质量的全景图片,而且所有的图片都是带 GPS 信息的。数据采集回来以后,再用图像识别技术把道路上面的信息,比如人行横道、限速摄像头、违章点等等全部都从图里扒出来,更新在地图上。而这其中,自动处理的占比已经相当高。

自我革新——关于变革的那些事儿

十年来,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智能化应用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十年前的手机只是通话工具,但是十年后的现在,用户开始学着在上边社交、娱乐、学习……「手机生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满足、也创造了新的用户需求。地图也是一样,现在的人们会直接打开地图看看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或者搜索「故宫」、「外卖」等跟生活强关联的关键词。

一个地图的使用者,他今天是开车,调用程序会看到哪儿拥堵哪儿畅通,规划一条最佳路径;明天可能改乘 Uber,路上顺便预定个餐厅或买上电影票;后天也许还希望通过地图加油、洗车……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发挥多大的价值?百度地图的希望是,让用户能够在地图上索引真实世界的位置、信息、甚至服务。

2015 年,百度地图开始认真思考用户需求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地图的未来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的团队进行了调研,以往百度手机助手排名 Top2000 的应用,与 O2O 关系并不大,然而现在却大部分都跟 O2O 相关。并且 top 2000 的 APP 中,有 70% 采用了地图的定位 SDK。今天大量的用户需求不再是简单找信息,而是找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上的信息还是标准化的,但线下服务品质千差万别——不管这些服务存在于偏远地区还是非偏远地区。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用好的方式满足你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给你列一个信息单子。

所以,地图的变革就从对传统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认识改变开始做起。现在,我们团队确定了这样的方向:以出行为核心,对所有包含出行及其外延的服务提供支撑,用户的出行无小事。

任性出行——关于 O2O 的那些事儿

「出门就查百度地图」是现在百度地图的口号,这里的「出门」除了提供路径寻找、路径规划、路况信息、实时公交等常规服务外,还包括几个大类的 O2O 服务。

车主服务是百度地图做 O2O 的重要部分,顺风车和代驾是其中的代表产品。今年,百度地图相继推出了顺风车和代驾服务,相比同样在用车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滴滴快的来说,我们还在用技术手段跟它展开进行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竞争。例如,传统的顺风车订车模式需要用户先预约,再有附近的车去响应,但两种响应率都不太高。而我们现在正在做基于地图的场景体验,也就是实时响应的顺风车。

除了场景化建设以外,地图还为其他的 O2O 产品或者平台提供 LBS 支持。在百度内部,做 O2O 的除了百度地图,还有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等。我们内部的业务组件及用户订单都是相贯通的,后台也是统一的。用户可以在百度地图或者手机百度里看见自己在百度各类应用中下的全部订单。现在百度地图上也能订电影票、能团购、订酒店,用户出行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再需要提前准备,到了当地打开地图,就可以找到当地的服务,使用百度地图上连接的包括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百度电影等 O2O 服务。

正是这些努力,让现代人出门可以不用提前做规划,因为无论身处哪一个地方,只要打开地图,就能自动定位用户的位置,让用户自主地选择附近的包括加油、餐饮、团购、酒店、电影票等一系列的服务,只要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任性」出行。这样的数据也帮助品牌和商户做到更完美的智能匹配。以车险为例,当百度地图将车主车辆的速度、行驶习惯等数据,和保险公司处理车险的经验和道路能力结合,就可以出现这个场景:当用户出了车险以后,保险公司的专人专车前来处理,能自动定位车主的位置,并为赶过来的处理人员进行路径规划,非常便捷。

智能出行——关于无人驾驶的那些事儿

人们越来越互联、手机越来越智能,让人们对于汽车的想象发生了变化,无人驾驶已经从科学想象变成一个所有人都相信会在未来十年内实现的科技。实际上,无人驾驶汽车是在一个三维世界里开车,车前有两个扫描的雷达,框出障碍物。这需要高精地图、无人驾驶技术、车辆平台三方面的支持。

高精度地图的定位精度是要达到厘米级别的,这就要求在采集道路数据的时候使用高精度的采集设备。百度在无人驾驶车辆技术方面投入很早,拥有国内最精准的高精地图。

目前,百度车联网产品中已有百度 CarLife 手机车机互联和 MyCar 车辆私有云落地并量产,车主可以在车载屏幕上一边免费使用百度地图、一边听着喜马拉雅 FM 的最新广播剧。

未来的愿景是,比如用户正在开着集成了 My Car 服务的车,用着百度导航,车快要没电了或者没油了,百度导航就能干预他,主动提示附近有一个加油站,「您要不要去加油?」回答「是」,就开过去了。

从导航工具,到思考升级,到布局 O2O,到畅想未来的无人驾驶,百度地图的十年不止是自身服务内容和定位的转变,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有关出行的观念、态度、想象和未来,更见证了城市的高速变迁和经济的迅速变化。很难想象,仅仅十年的时间,人们对「陌生」和「熟悉」的观念已经变化成:只要地图能够到达的地方,就不是陌生地;只要地图能提供的服务,就可以省去排队和等待的时间……在下一个十年,地图还将见证、或带给用户哪些变化?是否可以直接实现无人驾驶的未来?这样的未来,让人拭目以待。

福利时间

GIF 年度极客狂欢,如何以最酷炫的姿势加入?我们准备了最热力的礼物—— 100 台 Ticwatch 扮酷你的手腕。购买 ¥512 极客狂欢票或 ¥1024 极客超级票,都有机会获得由「出门问问」提供的价值 1199 元 Ticwatch(黑曜金 )中文语音交互智能手表,开启手腕上的智能生活,1月14日视频直播开奖。有了它,你不但热得穿短袖,还想全程 high five!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