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算命,该如何看待易经算命?
周易 算命,该如何看待易经算命?
其实,所谓“算命”有多种方法,外国人讲星象预测,面相预测……咱们中国人讲生辰八字预测,姓名预测,面相预测等。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精典是《易经》,利用其理论去“算命”或者说搞预测,无疑没有什么错误,因为,笔者无法推翻其理论的坚挺性,它的理论深奥如同超级别的“电脑”,所差的是操盘人的水平高与低。之外,对于“计算机”的性能优与劣,想必然是,没人敢“猖狂”一搏!如果说,“算命的,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命算好一些……”,这种话说得属于在“抬杠”,因为,算命人的命也是天命,不是会预测的人就能改变天命。他们只是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科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点,这个“点”范指脱凡哲理。因此须明确一下,不少喜欢“抬杠”的人,易把做学问的人与做学问人的人生命运混为一谈。其不清是非的关键界定线是无法“忘我”。学《易》者都晓得,搞《易经》者如做不到“忘我”之思想界境,必走向歪理邪说。
历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预言家?
中国历史不乏一些能掐会算的预言家,“预言家”是现代的一种称呼。过去称那些能够预测未来、精通六爻八卦、算命、观天象的奇人异士统称为星象师或相师。这在古代是一门职业,官方有专门对应的职位——钦天监或者堪舆家。
历史上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不乏其人。比如西汉著名的女相师——许负,她曾准确预测出,当时还是魏王豹的小妾薄姬将来要生天子。魏豹听后很高兴,心想,老婆生天子,那么,我将来也是天子。
其实是魏豹想多了,许负另有所指。刘邦称帝后,把魏豹的老婆薄姬霸占为了妃子,最后薄姬生下了刘邦的儿子,就是后来做了皇帝的汉文帝刘恒。
▲西汉女相师许负
许负还准确预测出汉文帝的“男恋人”邓通将来会被饿死。汉文帝为了破这个局,赐予了亲密爱人邓通有造钱的权利,并赐了他一座铜矿。汉文帝的意思是说,我看谁能把邓通饿死?
等汉文帝一死,汉景帝即位。汉景帝当初记恨邓通在父亲那里邀功受宠,父亲一死,景帝报复邓通把他活活饿死了。
许负还准确预测出周勃将来一定会被饿死,许负指着周勃的嘴说,“你嘴巴旁边有横纹,这是被饿死的面相”。果然,后来周勃得罪了汉景帝被下狱,最后绝食死在了狱。
历史上的男堪舆家更是人才辈出。比如诸葛亮,他写了一本堪舆界的教科书《马前课》,书中推测了历史的走向。成功预测了魏延脑后有反骨,将来必反的事实。
▲三国军师诸葛亮
还有明代的刘伯温,他写了一本儿《烧饼歌》,预测了明朝到大同世界的过程。
再如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合写了一本《推背图》,直到现在算卦、相面界把它奉为神书。
还有三国时的许邵,曾经预测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的能人在三国还有许多……
下面我要说的这个人,大家肯定不熟悉。此人要比前面介绍的牛人还牛,他能预能自己死的时间,准确的到几点几刻,谁是刽子手,死后埋在哪里等问题。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并非天方夜谭,到后来都按照他的预测一一应验了,这个人的名字叫郭璞。
▲两晋堪舆家郭璞
郭璞(276~324年),今山西省闻喜人,现在他的老家还有“闻喜伯”祠堂。他是两晋(东晋、西晋)时期的著名的堪舆家、风水学者。
郭璞从小博学多才,除了能文善诗以外,后来对观风水、看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十几岁时,拜河东郭公为师学习“专业知识”,郭公很喜欢这个年轻后生,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九卷《青囊中书》都赠给了他。
郭璞经过n年的研究和深造,最终成了当时堪舆界的名人。郭璞有多牛?民间传说他是周公转世。
周公――即演后天八卦而成的周文王,据说每一千年,周公就会寻找灵魂寄托,结果在两晋期间找到了郭璞,这和西藏的转世灵童说法差不多。
成名后的郭璞被东晋的大将军王敦看中,说起王敦大家可能有点陌生。
▲王马共天下
话说西晋灭亡后,琅邪王司马睿在大司马王导及一些大臣拥护下,南渡到了建康(今南京)建立了东晋,司马睿就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
大司马王导到了南京以后,为了便于在当地开展工作,就找到了他的堂哥王敦,王敦是当地的“坐地户”,有权有势。
司马睿于是封王敦为大将军,并对王氏两兄弟说:“咱三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执掌天下。”这就是历史上的“王马共天下”的故事。
等司马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绍继位。有道是:“人在人情在,人不在,自然也就没了情份。”
王敦不想受制于人,于是决定造反。在造反前他让郭璞推测一下造反前景如何?当时郭璞是王敦的“幕僚”。
▲郭璞
郭璞这个人虽然对堪舆、预测很精通,但在为人处事及政治方面很低能。别人都能看出王敦的野心,顺情说好话,极力怂恿王敦及早动手。郭璞却直言不讳地对王敦说:“不宜造反,造反必死无疑”。
郭璞本来信心满满准备动手,请教郭璞无非是让他鼓鼓劲儿,激励一下士气。现在当着众将说这样不吉利的话,这让王敦很恼火。甚至认为郭璞是朝廷派来的间谍,所以恼怒的说:“卿寿几何?”意思是说算算你能活多久?
郭璞并不示弱,十分淡定地说:“命尽今日日中”意思是说,命断今天中午。王敦听后冷笑一声:“你果然算的很准。”来人,把郭大师押到城外斩首。
刽子手押着郭璞就往外走,走了一段时间,他对其中一个刽子手说:“我一定是在城南两棵柏树下受死,树上应该有个喜鹊窝。”郭璞就说了两颗柏树的具体位置。
▲王敦
这是个刽子手大吃一惊,他说的和王敦交代的地址一模一样,关健是王敦没把这个地址告诉第二个人。
到达了两棵柏树下,刽子手抬头在柏树上寻找喜鹊窝,看了半天没看到。
郭璞说:“肯定有,再仔细找找”。刽子手转到了另一侧,终于发现了喜鹊窝,原来被茂密的树叶遮挡着。
刽子手在等待午时三刻动手,传统认为正午十分阳气最盛,阴气最衰。在这个时间行刑,犯人不会变成厉鬼找刽子手的麻烦。
就在这期间,郭璞和其中的一个刽子手聊上了。郭璞对那个刽子手说:“我知道你姓什么,还知道你住在哪里。”刽子手很疑惑,说:“我咋不认识你?”郭璞说:“这个不重要。”
▲晋明帝司马绍
郭璞如数家珍道出了刽子手的家乡和姓名。“你是某某村的,你复姓山宗”,你父亲叫某某,我说的对不对?”
这个姓山宗的刽子手点了点头,脸上写满了懵逼。
郭璞没理会这些,继续说道。“七年前咱俩在荆州见过一面。”那个山宗刽子手两眼茫然,意思是说我怎么不记得了?
郭璞笑笑说道:“你还记得在城门下脱给你衣服的那个人吗?”这句话一出口,那个姓山宗的刽子手突然惊叫了起来。原来脱给衣服的就是你呀!我说怎么看到你似曾相识。
原来7年前,郭璞曾把穿着的一身好衣服脱给了这个人。当时山宗先生很纳闷。心想这个人是不是有病?平白无故给我衣服干嘛?
敢情郭璞在7年前就算到了自己的今天,早在7年前就做好了准备。送给山宗先生一身华丽的衣服就是为了今天。
那个姓山宗的刽子手很感激的望着郭璞,郭璞看看时间不早了。急忙对山宗刽子手说:“我求你办件事儿”。
山宗先生说:“有事尽管吩咐。”
郭璞说:“我死后你把我的衣服扒下来留着,以后有人会送给你一笔黄金,作为交换,你把我的尸体埋在荆州南岗头。”山宗先生点了点头。
时辰已到,郭璞人头落地。
山宗先生脱下了郭璞的衣服,命人把郭璞葬到了荆州南岗头。过了几年后,晋明帝(司马睿的儿子)平定了王敦之乱,感念当初郭璞劝阻王敦造反的无畏精神,决定在南京玄武湖边选址修建郭璞的衣冠冢,命名为“郭公墩”。
刽子手山宗先生上交了郭璞的衣物。晋明帝赏了他一笔黄金。
看到这里你说郭璞牛不牛,生前就算好了自己的归宿。没用一分钱就和刽子手做了一笔交易。为何他让山宗先生把它埋葬到荆州南岗头呢?
原来他早就勘测好了自己的墓地,死后他要为子孙后代带来福祉。讲真郭璞做到了,之后郭家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历史名人,比如郭子仪、郭守敬、郭威、郭子兴等。
所有这些人都感谢郭璞死后所葬的墓地风水好,都称祖先郭璞是一个神鬼莫测的预言家!
文/秉烛读春秋
易经好学吗?
易经很难学的。古代读书人学易经是学习易经的文学,即理解文字即可。如果你也是这种目的,那就反复读诵,慢慢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出自易经。如果你想学易经来算卦,那就放弃吧,看书是没用的▲
一位易经学者当面猜到了别人写在纸条里的字?
谢邀: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属于《梅花易数》里的的物占,也叫射覆。
是根据来人或时间起卦,根据卦象占断别人掩藏或手里的东西是什么。
如:一个冬天的傍晚酉时,绍康节刚刚围着火炉坐下,便有人敲门,开始敲了一下,便停止了,接着又敲了五声时邵康节让敲门的人别说有什么事,让自己的儿子为敲门人占一卦,看来人干什么。他用一声的“一”对应乾卦作为上卦,用五声的“五”对应巽卦作为下卦;又用乾卦的一与巽卦的五之和六加上酉时数十为16。再用16除6等于2,余数为4。
乾上巽下,为《天风姤》卦;四爻阳变阴则为巽上巽下为《巽》卦。《坎》卦中间四爻互体得上互卦两个《乾》卦,再加本卦一个《乾》卦,合起来卦中有三个《乾》卦金,二个《巽》卦木,为木在金中或金木合并的东西,又根据《乾》卦的金短,《巽》卦的木长,确定为借斧子。
绍康节的儿子占断说:“金短木长的东西是生产所用的东西,要借的一定是锄头”。绍康节说:“不对,一定是斧头”。一问借物人果然是借斧子。
邵康杰的儿子问是什么原因?绍康节说“起数还必须要明白事理,用卦推测,斧子可以,锄头也可以,用理去推测,傍晚怎么会用锄头呢?必然是借斧子,大概是急着用斧子劈柴吧。
这就是为什么能猜出别人纸条里的字的道理和方法。瞎猜怎么能猜出来呢?是有方法的。这回懂了吧。
怎么理解易经?
《周易》中的《观》卦,在通行本《周易》中,是第二十卦,上卦为巽,下卦为坤,观卦的卦意,是观,这个观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向外观他人、内观自己,上观风尚、下观民风;另一方面是示现自己的形象和设立的典仪,让人观瞻。
观人的目的可以是为了开阔视野,看自己与人交往的实际效果,下观是看自己的政绩、民风和自己的影响力;展示形象和典仪的目的是影响他人,化人之心,吸引注意,引人敬重,凝聚友朋或者下级。
从卦具有多义性的观点来看,观的关系,既可以是民众和君主之间,下级和上级之间,也可以指普通人之间、主客之间。
从卦名观的字意看。观,即观察、观看;另一意, 观,就是显示、展示、表现。(参见《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韦昭注:“观,示也。”《汉书-严安传》“以观欲天下”,颜师古注:“孟康曰:“观犹显也。”显示之,使其慕欲也。”)
从卦辞看。“观。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盥,是祭祀开始阶段,祭祀者以酒洒地,向神礼敬,此时仪式庄严肃穆,比较感人。薦,就是献,是在盥祭之后,以各种牺牲向神献祭,这时的仪式比较琐碎,场面和形象没有盥祭时那么感人和严整。有孚,孚是诚信,有孚是满怀诚信。顒,体貌敬顺。若,是语气词。
卦辞的意思,就是盥祭之时,祭祀者的形象和献祭的场面最为可观,祭祀者内心充满诚信、给人庄严肃穆的感动,应当充分展示这种形象和场面,以感化观者,树立影响和威信。献祭阶段观瞻影响不及盥祭阶段,要重点展示类似盥祭那样的仪容场面。(《周易集解》引马融注:故孔子曰:“谛自既盥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言及薦简略,则不足观也。王弼注肯定了这个看法。)
卦辞通过“盥而不薦”这一个具体细节,说明了观卦的主要意思,就是展示出自己的形象,和类似的神道设教的供人观瞻的仪式,影响他人。这个意思是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引申观人、观己、上观、下观的各种情态。(《易传-彖》: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从卦象看,为什么上巽下坤,就是观呢?
观卦的卦象,首先看,是一个大艮。把上两个阳爻合成一个阳爻,下面四个阴爻合成两个阴爻,就是一个经卦的艮卦。艮就是从高处观览四方的形象。
再看,巽为风,坤为地,为众,风在地上巡行,好像是观览四方的样子。(《易传-象》: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巽还象征着树木,坤为地,观卦的卦象,就可以看成树木高耸在地上,树木既俯瞰观察地面,同时又展示着自己的丰姿和形象。(《汉书-五行志上》:与《易》,地上之木为观,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
此外,从十二辟卦的变化看。观卦,是自乾卦被阴爻由下至上,逐级侵消至四爻形成的。阴爻主静,主顺,主暗。乾卦被变到三爻就是否,表示天地不交,已经办不成大事了,到了四爻变而成观,阴盛阳少,情势属于少动多静的状态,坤为顺,巽也是顺,整卦成顺,巽如同风在巡行,那就是观光、观察、观化了。
从爻辞看,我们用地上有木的形象,来看观的各种具体情状。
下卦为坤,占据初爻至三爻,坤为地,为众人,为下级,为晚辈,为普通人等。初爻相当于孩童,观察就是看个热闹和表面,没有深入感受,所以是“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儿童这样可以,但是要做事成事的大人不行,君子不行,会有困难和麻烦出现。
二爻上了一层,好像是不大出门、见世面较少、知识狭窄的妇人(就古时当时而言),看人看事,就像是从门缝里往外看,所见偏颇不全,观感令人见笑。作为妇人,没有问题,也就可以应付自己的小格局了。但是君子就显得局促可笑,也会遇到困难和麻烦。所以卦辞是“窥观,利女贞。”
初爻、二爻属于地道,所以处于顺从少智的层级,到了三爻,进入人道,这时就像乾卦三爻那样,君子夕惕若厉,要勤奋做事或者应对世情了。这时君子要“观我生,进退。”观我生,就是观察审视自己的心理和能力、自己的形象,理智确定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引申理解,君子也要下观、上观,或者内观和外观,作为自己对世情的必要了解和把握。
四爻,从爻位看,是人道的上层爻,属于所谓精英阶层,从卦象看,已经从坤体进入了巽体,是地上之木的树干了。能够有条件,也有能力观察和把握国家广大范围或高层的风尚、礼仪、制度和上层人物的容仪,运用观察学习得到的知识,参与交往和管理事务,以至作为国家重臣,直接为王者服务。所以爻辞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五爻是阳爻,居于九五,处于中爻,有中正之德,五爻也是天道爻。五爻又是阳爻居阳位,阳爻主有为和主动,下临四个阴爻,好像是功成名就的君子,处于众人之上,统领众人,影响众人。
五爻还是巽木繁盛的景象,所以就以作为一方主事者的有所成就的君子做比喻,爻辞是“观我生,君子无咎。” 意思是君子处于高位,要审视自己的能力和形象,注意用自己的仪容、举止感化人,稳定自己的影响力。《易传-象》解释“观我生”是做观民,也通,可以作为引申义看待。就是君子除了观自己,还要观自己影响的对象,看自己的功业到底如何,民众情况怎么样,以便确定自己的行为和真实状况。在观察审视方面,这是对五爻,相比于下两爻的君子,有更高要求的地方。
上九爻,是阴位,却是阳爻,也是天道位,阳爻好动不止,没有停止关心自己和下级的风尚和形象。又好比树木的顶端,仪容显赫。但毕竟已经离下级群阴较远了,实际上处于退而无权,威仪尚在,但影响力有限的状态。虽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高位,和处于底层的民众,但主要是旁观国家、民间的风习、现象,同时仍然很在意对自己形象和政绩的反映。这就是爻辞“观其生,君子无咎”的意思。《易传-象》补充了爻辞的意思,说上六爻“观其生,志未平也。”卦辞有没有这句话,其实也是常情,好比老者做顾问一样,对自己的曾经的事业、现在的情况、自己的影响力仍然在意。这时只是居高旁观,不宜过于热心,也是没有问题的。阳爻据上六的阴位,要防止躁动和越位。
通观这个《观卦》,观就是“观和示”。初六、六二,地道两爻,观察不深不广,一般人可以应对,君子当戒。六三、六四,人道两爻,观己观人观国,先看后动,能力和形象要适应所处之位和情景,举止合体有度。九五、上九,天道两爻,临高居上统领之位,为人范式,注意自己的形象容止,重视观察下情,就不会有过错。上九虽不在其位,仍不忘自律和远离的民众,要合情合度,这是勉励也是告诫。
具体看卦时,可以把上卦和下卦看做是上下,内外,内外,主客,我和人等各种关系,并不局限于上下,更不是只限于管理中的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