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财运占卜,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财神爷财运占卜,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过年每天都的习俗:【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俗称“迎婿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每年初二,是老北京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正月初四】 农历正月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又称为“羊日”,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全家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另外,一般商家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这一天,在许多地方都有送穷的做法,只是具体仪式和称呼有所不同。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农民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老北京民俗谓: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正月初七】 中国民间称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又称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古时,这天人们比较注重饮食、剪彩胜。在人日也多有占卜的做法。据说这天“天气清朗人无病,阴霾风雪有灾祲”。现代人一般不过人日,不过作为年的最后一天,还是要做些形式上的讲究,比如这一天晚上鞭炮就放的格外响亮。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初八日的称呼也不相同,或叫“顺星日”、“祭星日”、“八仙日”,或叫“转八日”。我国一些地方也在初八日进行占卜。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在北京通县,“正月初九日及十九日,士民争往城西留台尖登高,谓之‘逛燕九’。”而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如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以初九日为玉皇诞辰,并有一些祭祀活动。在四川合川,初九日,男女备香烛,到纯阳山祭祀吕祖,叫做“登高”。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为何却不赦免囚禁十四年的大哥?
雍正的大哥胤禔和二哥也就是废太子胤礽都是被康熙亲自下旨圈禁起来,雍正登基后肯定不能赦免。
康熙的废太子胤礽算是历史上结局比较好的废太子了,一般太子被废之后大多会被新继位的皇帝整死,最起码也会被折磨死,但是胤礽却得到了弟弟雍正的善待,不止胤礽,连胤礽的儿子弘晳都得到了雍正厚待。
但是雍正善待胤礽归善待胤礽,他并没有将胤礽释放出来,所以同样也是被康熙圈禁的大阿哥胤禔也不可能被雍正释放出来,但是雍正对胤礽也还算是不错,下面就说说康熙死后雍正是如何对待这两位哥哥的。
胤禔和胤礽是九子夺嫡初期两大主角胤禔是康熙皇长子,康熙之前有四个儿子全部夭折,所以按成年序齿的皇子排列胤禔排第一,因此被称为大阿哥。
胤禔的母亲是康熙的惠妃,而惠妃出身叶赫纳拉氏,与康熙朝权力盛极一时的权臣明珠有亲戚关系,但并不是影视剧中演的惠妃是明珠的妹妹,其实惠妃是明珠的堂侄女。
明珠与惠妃之父索尔和实际上是都是金台石的孙子,他们俩算是堂兄弟,因此惠妃实际是明珠的堂侄女。
惠妃虽然是正黄旗,但是家族已经没落,出身并不高,因此即使她生的胤禔是皇长子也没有机会被立为太子。
胤礽出身则比胤禔高贵得多,胤礽的生母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而孝诚仁皇后是顺治临终前托孤的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是索尼长子噶布喇之女,而索尼的另外一个儿子也就是三子索额图,在康熙亲政之际,辅佐康熙擒鳌拜,立下很大功劳,在康熙朝也是权倾一时。
因此这么一对比,胤礽出生就比老大胤禔高贵得多了,而且外加孝诚仁皇后生下胤礽后便即难产而死,康熙对胤礽更是疼爱有加,直接就将胤礽立为太子,可以说胤礽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最受宠爱的儿子,没有之一,即便康熙临终前最牵挂的也是胤礽。
胤禔在康熙的所有儿子之中算是比较全能,而且人长得还非常高大帅气,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自他长大成人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胤禔在外有明珠党羽扶持下,对内胤禔则一直密切关注着太子胤礽的一言一行,他就想抓住胤礽把柄,好能除掉胤礽,等待时机夺取皇储之位这是胤禔自成年以后的最大志愿。
从康熙二十九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近十八年的时间内,胤禔都是在处心积虑关注着胤礽的言行举止,他一直就像找到机会把胤礽从皇储之位上拽下来,在他心里一直认为康熙肯定是有无嫡立长的想法,所以只要胤礽垮了,自己才能当上太子。
所以说在九子夺嫡初期甚至再早之前,皇储之位也是暗流涌动,竞争的主角就是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
胤禔和胤礽后来互相撕咬,最终闹得两败俱伤胤禔处心积虑的关注着胤礽的一言一行,终于给他等来了机会。
上面说过康熙非常宠爱太子胤礽,康熙是典型的慈父多败儿,他为了弥补胤礽从小缺失的母爱,他亲自抚养胤礽,虽然给胤礽聘请名师指导,但是他本人却非常娇惯胤礽。
康熙从来不会认为胤礽做错事,胤礽犯错受罚的永远不会是胤礽,而是胤礽身边的人。因为康熙认为自己亲自栽培教育胤礽,而他之所以犯错都是他身边有一些奸佞小人教唆他,所以胤礽犯错康熙从来不处罚胤礽,只处罚胤礽东宫的服务人员。
除了溺爱护犊子,康熙还在经济上给予了胤礽无限的支持,康熙本人算是勤俭自律的皇帝,而胤礽的东宫花销每年都是康熙开支的三到四倍,可见康熙有多么溺爱胤礽,可以说康熙是勒紧裤腰带,满足儿子一切要求。
所以说在康熙这样的教育下,胤礽久而久之从之前颇有贤名的太子变成乖戾骄横之人,这也给了大哥胤禔打击他的借口,胤禔经常陪伴康熙外出狩猎,而胤礽则是在康熙外出时留在京城监国,所以胤禔经常有的没的就在康熙面前给胤礽上眼药。
因此胤礽本身性格乖戾骄横,外加胤禔经常给他上眼药,终于引起了康熙的不满。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为了敲山震虎,先将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一党全部击垮,将索额图列为“清朝第一罪人”,把索额图圈禁到死。
到这时康熙一直认为胤礽乖戾暴躁和骄横无度是索额图对他的影响,他从来没想过是自己娇惯胤礽出来的结果,所以康熙最初只是将索额图家族全部整垮,对胤礽敲山震虎。
但是胤礽仍然没有改变自己,而胤禔则更加趁陪伴康熙之机,在康熙面前一直给胤礽上眼药,最终康熙在四十七年(1708年),忍无可忍的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除。
胤礽被废之后,胤禔最大错误就是他低估了父亲康熙对胤礽的宠爱,他利令智昏般的主动站出来劝康熙赐死胤礽,还扬言自己愿替父亲行万难之事,也就是他主动想替康熙去杀死胤礽。
这一下引起了康熙的震怒,康熙痛斥胤禔为“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由此康熙开始越来越反感胤禔。
再之后康熙甚至直接向群臣宣布,即使胤礽被废,他也不会立胤禔为太子,宣布圈禁胤礽的同时,康熙就明谕百官:“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可以说康熙这是根本不给胤禔面子,这就相当于毫不客气的对天下宣布“就你这等蠢材我怎么能把皇位传给你。”
自此胤禔彻底知道自己今生与皇位无缘了,这一场老大和老二相争下来,可谓是两败俱伤,胤礽被胤禔诬陷毁了,胤禔也因为利令智昏的决定引起了康熙反感,从此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鹬蚌相争,最后其实便宜了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换个角度看,雍正还得感谢老大胤禔先替他扳倒了太子。
胤禔自知失去皇位继承资格后,他就开始大力扶持老八胤禩当太子,为什么胤禔会转而支持老八呢?
因为老八生母良妃出身不好,是辛者库奴籍出身,所以老八自幼就是被胤禔的生母惠妃抚养长大,因此老大胤禔与老八关系还是比较亲近。胤禔就决定扶持老八登上皇位,自己将来也能落点好处。
但是胤禔就如康熙所说是个蠢材,他的一波骚操作反而连累老八也失去了康熙的喜爱,胤禔先是在康熙让百官推举太子时主动向康熙推举老八做太子,结果以佟国维为首的群臣也都推举了老八为太子。这一下引起了康熙很大反感,康熙认为老八勾结胤禔和群臣是有异志。
再之后胤禔又利用张明德为老八相面之事,为老八制造舆论,向康熙吹捧:“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
结果康熙派人调查张明德相面事件,反而查出了胤禔曾经有暗杀太子胤礽的企图,张明德事件就好像胤禔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一样,毁了自己也毁了老八。
这时候康熙对胤禔和老八已经非常反感,尤其是对胤禔很是厌恶,老三胤祉作为太子胤礽的死忠,这时候他跳出来给胤禔落井下石。
胤祉跳出来指证胤禔勾结蒙古喇嘛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这一回有认证有物证,连胤禔的母亲惠妃都觉得自己怎么生了个这么蠢的儿子,惠妃都不在袒护儿子胤禔,请康熙按国法处置胤禔。康熙不忍杀子,于是下旨将胤禔终身圈禁。
至此三十七岁的胤禔就开始了被圈禁生涯,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腊月被圈禁起来,于雍正十二年(1735)去世,从三十七岁一直被圈禁到六十三岁去世,整整被圈禁了26年多。
更搞笑的事情在后面,胤禔被圈禁后,很快胤礽就被复位为太子,合着胤禔折腾了半天把自己先折腾了进去,要不康熙都觉得胤禔这个儿子顽愚到家了,这么看来胤禔确实是智商不够啊。
再后来的事就是胤礽二次被废,老八因为有了猪队友胤禔的一波骚操作奠定了康熙对他的反感,外加后来“死鹰事件”,康熙都说出了与老八断绝父子之情的话,老八也意味着彻底与皇位无缘了。
最终老四胤禛以不争的态度是坐收渔翁之利,从某些方面来说,雍正登基还真得感谢这位大哥胤禔,没有他最开始上蹿下跳,一顿猛如虎的骚操作,一波骚操作帮胤禛清除了胤礽、老八和自己在内的其他皇子,否则这皇位最后都不一定能到胤禛手里。
雍正登基后对待胤禔和胤礽确实有薄厚之分正是因为雍正不动声色,康熙才认为传位给他,其他儿子才能得以保全,所以康熙临终前一再叮嘱雍正要善待胤禔和胤礽,但是康熙还是牵挂胤礽最多的,他留给雍正的最后一道遗诏就是让雍正即位后封胤礽长子弘晳为郡王爵位。
雍正即位后确实按父亲康熙所说,善待胤礽,同时也对胤禔不错,但是雍正绝不可能把他们俩放出来,胤礽不可能,胤禔也更不可能。
胤礽不能放是因为胤礽之前太子身份太过于碍眼,雍正没有整死胤礽能让他成为历史上废太子结局中比较好的一位,已经算是对他仁至义尽。
胤禔不能放是因为胤禔蠢笨,还经常做利令智昏的事,最关键他属于支持老八一派,所以雍正不可能放他出来,没整死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但是雍正确实对待这两位哥哥有薄厚之分,雍正对待胤礽家族十分宽厚,将胤礽长子弘晳封为郡王,对待弘晳犹如亲生儿子,允许弘晳上书和平时称呼自己为“皇父”或者“皇阿玛”。
这主要因为雍正自幼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佟佳皇后在雍正11岁时去世,后来雍正在少年时代一直是由二哥胤礽抚养,他与胤礽的兄弟感情极其深厚,并且雍正最初也算是太子党成员,而且胤礽父子在得知雍正继位后,第一时间表达臣服和祝贺,也就是他们很认可雍正即位的合法性。
再有雍正早有打算整治八爷党,后来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以及忠于太子的老三都被雍正圈禁起来,雍正害怕背上残害兄弟的恶名,所以他善待废太子胤礽家族也能向外界传达出他并不是残害兄弟之君。
因此雍正不管是在公还是在私,他都会对胤礽父子极好。
但是对待胤禔则不是如此,胤禔本身就是康熙下诏终身圈禁,并非雍正将他圈禁起来,外加胤禔曾经支持老八,以及胤禔与老四雍正的个人感情并不深厚,所以雍正没理由对胤禔太好,而且更不会违背康熙意愿将他释放出来。
不过雍正对老大胤禔也算是比较够意思了,胤禔一直只是被圈禁在自己的王府之中,环境和待遇都还可以,不像雍正圈禁其他兄弟那样,环境和待遇极其恶劣,所以胤禔在37岁被圈禁之后还能在圈禁中生下20个子女,可见其圈禁的环境和待遇有多么好,除了没有自由,其他基本都有。
但是雍正对待大哥和二哥的后人确实有薄厚之分,胤禔的儿子除了次子弘方有奉恩镇国公的爵位之外,其他孩子基本都没有爵位,最多的也不过做到二等侍卫的职务,可见胤禔的后人很不受雍正和乾隆父子待见。
所以说雍正虽然并没有将胤禔和胤礽释放出来,但是对他们俩还是有薄厚之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你都听到过哪些有趣的民间奇闻?
苘山镇的北边,有一座山,现在上去还能看到山石上到处都有海蛎子的壳,这座山虽然不大 ,但却有一个和张果老有关的民间故事,流传下来。
相传八仙过海回来,就各奔东西,张果老生性诙谐,喜欢热闹,他在云端一看,正棋山的庙会,热闹异常,他就腾云驾雾的赶了过来。正棋山的庙会,每年都有象棋比赛,今年的象棋冠军是个13岁的孩子,孩子得了冠军,赢了彩头,高兴的正要回家,这时候张果老赶了过来,张果老在八仙之中,棋艺最高,凡夫就更不是对手了,今天看到一个孩子竟然得了冠军,张果老手痒痒了,说什么也要和孩子下一盘棋,庙会的人听说张果老来了,顿时就把棋摊围得水泄不通,张果老执意要和孩子下棋,孩子也没有推辞,于是一仙一凡,就厮杀起来。
对弈的过程中,孩子故意弃马,也是张果老贪心未泯,竟然贪吃了这匹马,导致全盘被动,最后竟然输给了一个孩子,张果老一看自己输给了一个孩子于是就气急败坏的推到棋盘,夺路而逃。
张果老骑着驴,无精打采的走到苘山的大夼村,这是他看见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张果老为了缓解输棋的郁闷,决定拿秀才开心。
张果老把毛驴拴在树林里,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大家闺秀,羞答答的来到秀才的面前,低声细语的对秀才说:自己的家离这里不远,家中良田千顷,骡马成群,父亲想招一个上门女婿,不知道秀才愿不愿意?
秀才看着眼前的佳人,不由得想起来家中的妻子,临走的时候,妻子流着泪一再叮嘱,不管能否取得功名富贵,一定不要忘了结发夫妻。想到这里,秀才坚定的说:小姐,我家中有结发夫妻,我们曾经发过誓,海枯石烂不变心。
小姐听秀才这么一说,就反问道:你是说海枯石烂不变心吗?秀才点了点头,过去大夼这个地方就是大海,秀才是在海边的一条小路上,这个时候,小姐指着大海让秀才看,秀才一看吓呆了,刚才明明是浩瀚的大海,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一马平川了?小姐又拿起一块坚硬的石头,让秀才捏一下,秀才轻轻一捏,这块石头竟然成渣了。秀才明白了,这是老天爷不让他和自己的妻子团圆,如果他不回家,妻子一定会因相思而死,既然生不能在一起,拿就死在一起吧,想到这里,秀才一狠心,朝着一个大石头就撞了上去,可谁知道,这个石头被他撞的粉碎,而他却毫发无损。
张果老看到这一幕,就显出来自己的本来面目,他哈哈大笑的说着:我总以为人间多是薄情郎,哪知道天下竟然有如此重情义的好男儿,我今天就送你一处锦绣前程吧,说完大袖一挥,秀才就到了京城,虽然秀才最后做了大官,可是这一片海却永久的变为百姓赖以生存的良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农村俗语五喜不请自来?
五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
关于俗语“五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很多人不知道是哪五喜,今天就来说一说。
“五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的意思是指5种动物如果自动光顾你的家,那你就烧高香了,会有好运,家里会能人辈出。是哪五种动物呢?
1、蝙蝠宅中飞。蝙蝠,大家一听,依恐怖的,长的是丑,让人害怕。在夏天的农村里,就有蝙蝠飞行。蝙蝠长的确实较丑,但蝙蝠却是公认的一种喜庆动物,蝙蝠能吃昆虫,减少虫害,这一点对我们有利。
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蝙蝠和“富”字同音。如果你家里飞来了蝙蝠,那就说明你家入“富”了,会有福气、财气。再如果蝙蝠在你的房子里能来回飞,则寓意你们家将人丁兴旺,能人辈出。
2、喜鹊门前叫。谁家有好事了,喜鹊就会枝头叫。喜鹊大家都比较喜欢,人们称之为“吉祥鸟”。喜鹊在谁家门前叫,谁家就欢心。因为喜鹊来报喜了。如果喜鹊在谁家中叽喳乱叫,没有人会把它赶走,因为你可能会把好运赶走的。
记得有一首诗写的特别好:
相 伴
李佳时
柳动莺歌相约阳春三月,
星星伴月因为今生有缘。
喜鹊枝头叫 花儿把头点,
情定终生喜看那花好月圆,
你愉我悦咱俩把手牵。
3、兔子蹦蹦跳。据说兔子表示姻缘,如兔子一蹦一跳跑到你家来,你家就要有喜了,如果有男女未婚的,别忙,好姻缘就会找你家来了。如果的家里没有未婚的,那么兔子也代表着福气,预示着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兔子非常招人喜欢,它速度快,又蹦蹦跳跳,兔子精力旺盛,繁殖力强,如果你在梦里梦见兔子,可有表示生育的愿望。如果梦见怀里抱着兔子,则预示着你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4、狗上门。不是有一句话叫“猫来穷,狗来富”。如果有狗上你家来,就会给你家带来好运。狗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对主人忠诚,帮主人看家护院。
如果突然你家有狗光临,说明什么?说明你家可靠,狗的到来会给让家里带来财富的。你没听见狗的叫声是“汪汪”,和“旺旺”同音,狗每天带给你旺旺,你家也会越来越旺的。所以狗也称作“狗来富”,今后,对于突然到你家来的狗狗,可不要赶它走呀!
5、乌龟镇宅。乌龟可是一种比较长寿的动物,如果有乌龟到了你家门口,可要注意了,你家又中彩票了。乌龟到来就代表着你们一家将要健康长寿,逢凶化吉。
据说人类初始,就与乌龟有了不解之缘。古人将乌龟看作是特别有灵性的动物。更把乌龟当作吉祥的象征和长寿的代表。可以说乌龟是最大的神物、灵物。它与龙、凤、麟合称为“四灵”。但只有乌龟却是一种现实中有的动物,其他的龙凤麟只是传说中的动物。
当然,这五喜动物不管它真的能不能带来好运,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大家也要好好善待这些动物,达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图片来自网络
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
大年初一到是否适合出门,古俗没有明确的说法,能不能出门,过去的人们习惯于看老皇历,根据二十八个星宿的排定来确定可否出门。
下面来介绍一些大年初一出门习俗。
出行仪式这是一种古老的出行仪式,在过去比较流行,如今除了老一辈的人还讲究外,年轻人已不讲究这种方式了。
这种仪式的程序是这样的:初一早饭后,由一家之主(男人)带领一家人(主妇除外)“出行”。家主手提一个装着香纸、糍粑或米之的东西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家庭成员。
出了大门(没有大门的人家出了屋场范围)后,到一块空阔地,分东西南北中方位,“出行”的人找中心部位,点燃香纸,燃放鞭炮。然后家主带着家庭成员先往东走几步,边走嘴里边念:“新年出门大吉,行东利东,动步生财,百无禁忌,大吉大利。”所有人向东方作三个揖,然后退回到中心部位。接下来向南、西、北的方向走几步,口中的念词一样,只是把东改城南、西、北。如此,四个方位都走一遍,谓之为“新年出行走四方”。按民间说法,只要举行了“出行”仪式,新年里随时都可出远门,包括大年初一均可。
“出行”仪回到家,家庭主妇要像接待客人一样,用鞭炮接待归来的家人。“出行”之人要进堂屋,先给祖先拜年,再给家庭主妇拜年。主妇则用茶水、糖果、瓜子来招待。
拜年习俗大年初一,出门的讲究还是很多的,一般根据各地有各地的习俗,但也有带普遍性的,如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新年。”意思如下:
初一是给父系家族的人拜年日子。虽然民俗是这么讲,但还是以所在的自然村落为主,如果所住的自然村落是杂性,也按本家对待,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啊。如此把本院落的人家串一个遍,按习俗,这种拜年是不用带礼物的,往往是相互串门。这一天拜年的还包括了一些人认的寄名父母(又亲爷、干父母等),哪怕他们住在外村也要去。
初二是给岳父母拜年的日子,包括外甥给舅舅拜年。这一天,无论老皇历上写的日子有多差,外甥给舅舅拜年是天经地义的事,百无禁忌。民间传说,初二这天,外甥给舅舅拜年是皇帝开金口所封,至于是哪朝的皇帝有这么大神通,人们也无法讲得清楚了。
初三初四拜新年。一般是头年结婚的夫妇回娘家拜年,叫拜新年,过去,男方叫送新嫁娘,女方家叫接新郎客,两边的一送一接,非常隆重,在过去的农村,这种接送的热闹场面不亚于出嫁与接亲。
初五是破五,可出远门。但是,南方人出门的日子讲究与北方有一些区别,南方人相信“单月逢双,双月逢单”,意思是说初五是单月的单日,并不是出门的好日子,一般在初六出门。以前农村工匠,做棺材的木工出门是最早的,因为南方人喜欢在正月和七月做棺材,这些工匠一般在初四时就出门了。
以上从初一说到初五,可能与题目有点不符,笔者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在过去的年俗中,正月哪天适合出门。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在外找工的人,已不讲究这些了。如有小车的人,初一这天就把家族和舅舅家一天走完,第二天就出远门。还有一些从事运输业的,大年初一,大多数人就发车营运了。
砍柴的习俗南方有一些地方初一要上山砍柴,叫进财。吃过早饭后就上山砍一担柴回家。其实这种砍柴是象征性的,一般是提前几天把柴砍好,放在山上,初一上山把柴捆好,担回来就是了。
担水的习俗
农村一般在年三十的时候,要把家里的水缸担满,以便大年初一这一天不用担水。但过去,农村的水缸并不大,一般只能装三担水,如果初一这里家里来的客人多,用水量就大,到傍晚时就用得差不多了,因此要到井里挑水。初一到水井里担水时,要敬水神,也就是给水神拜年,一般拿一挂鞭炮,三根香和纸钱。在点燃香、烧起纸钱、放了鞭炮后,给水井作三个揖,就可能担水了。
放牛水的习俗过去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了牛,初一时虽然主人家给牛准备了最好的饲料,不用到野外去放牛,但要放牛水,也就是让牛到野外喝水,其实就是让牛活动一下,是间不用多久。
放牛水的人到牛栏里要给牛栏土地拜年。农村里的说法是,各路小神可以忽略,或者在敬神的时候喊一下就行了,不必一一去拜年,但牛栏土地就得罪不起。你知道牛栏土地是谁吗?民间传说,牛栏土地是姜子牙,农家牛栏前一般都贴有“姜太公在此”的条幅。姜子牙在封神时,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给自己,但让自己的外甥赚了空子,当了皇帝大帝,最后自己只做了一个小神牛栏土地。据说,他还有“打神鞭”在手,有能力管住所有的神仙,包括他的外甥玉皇大帝。因此,敬牛栏土地是农家在大年初一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初一的禁忌忌打骂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忌睡懒觉,要自己起来,不要人喊。忌洗头(更不用说剪头发)。忌洗衣服被子。忌动土(不论是哪里的土)。忌发丧(年三十或大年初一老人去世)等等。地方不同,各种禁忌不一样,如鄂(湖北)西拜年时要赶在上午,下午忌给人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