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狗大战2011,我想要换个手机?
猫狗大战2011,我想要换个手机?
很高兴回到你的问题
我推荐红米K20Pro尊享版
推荐理由
(1)有多功能NFC和双频GPS,出门可以不带公交卡门禁卡,直接用手机刷,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
(2)骁龙855plus处理器,12+512g大内存,性能杠杠的。
(3)价格实惠,一些平台卖到了2449块钱,性价比极高。
下面是相应的图片
请问爱养宠物的人在心理和人格上和不爱养宠物的人有没有区别?
养宠物就是个人爱好,不要用道德绑架,人各有志
猫咪更喜欢男生还是女生?
我家两只 辛巴(男,已绝育,2岁10个月)喜欢我老公。
咖啡(女,已绝育,1岁9个月)喜欢我。
辛巴是三个月的时候被我从宠物店抱来的,捡来的流浪猫,放进宠物店,正好在我上班的隔壁,那天下午抽空去宠物店买仓鼠粮以及蹭空调,正好看见他和另外两只猫在一间猫屋里喵喵叫。店员小姐姐说是流浪猫,一个月大时被人送来,有人拿去养了一段时间,今天送回来,说搬家养不了他了。看我应该挺喜欢猫的,说可以免费领养,我激动的买了猫包就把他拎回办公室了。
在办公室里,他对我和同事百般讨好,一声声的喵呜喵呜把我们心都叫化了。下班后我又打了车,买了猫砂盆猫砂猫粮零食玩具,一路上辛巴在包里看着我继续喵呜喵呜,我只好把他拿出来,他勾着我的衣服钻进我怀里,呼噜噜呼噜噜~
我老公也喜欢他,正好那时候我老公在换新工作,每天在家陪小猫,我在辅导机构上班,一周六天,那一个月又赶上我值晚班,天天晚上9点才回家,等熬过了那一个月,我发现,小猫不和我亲了!!!
明明是我把你抱回来的啊!!!
具体表现在,我回家只让我胡撸几下后背,我老公回家就立刻滚到他脚边,“咚”地一躺,任我老公揉肚子,揉大腿根,揉胸……
晚上睡觉前,我把辛巴放我胸口,鸟都不鸟我,撒腿就跑,我老公拍拍胸前的被子,他就叫的十分黏腻地蹭过去,在我老公胸口一趴半个小时不动窝,并且呼噜呼噜,呼噜呼噜……
他来之后的一年,有人在微博上找同城领养,说自己家流浪猫实在太多了,村里几只怀孕的猫因为她父亲的投食,纷纷去她家下小猫崽,导致猫口爆棚,我留言说,这周末我去。
去了之后她抱来一窝小猫让我挑,我挑了只一窝橘猫里唯一不橘的那只。
回家路上小姑娘在猫包里不动不叫,我心想这猫别不是只哑巴,回家之后的两个小时,她躲在我的书架后面,任凭辛巴怎么掏,就是不出来。
到了晚上,应该是对环境熟悉了,她便迅速占领了辛巴的一切:窝,玩具,还有我。
不,我不是辛巴的,我老公才是。
那时我已经换了工作,就在家门口,早上快九点出门,晚上六点多到家,中午还可以回家看看猫。
我从辛巴那里无法得到的一切,咖啡迅速弥补给我了我。
重点是:咖啡脾气比辛巴好一百倍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除了换牙期,咖啡从来被咬过我们俩!从来没有,更不会伸爪子,洗澡也好,剪指甲也好,不小心弄疼她了也好,她最多喵喵地挣开。
反观辛巴,一言不合就咬人。他的窝在我那边的床头,有时我从床上摸他一下,啊呜一口就上来,emmmmmm……
剪指甲也是,我可以自己给咖啡剪指甲,一分钟完事儿。辛巴则需要两人齐上阵,还要备好零食侯着,剪一根给块零食,不然不让剪,全程摩托发动吼……吼……没有五分钟是剪不完的。
现在就是,咖啡有事优先找我,辛巴有事优先找我老公,一人抱一只猫,不争不抢
个人推测,谁陪他们度过童年,他们就跟谁亲……
哈欠会传染么?
打哈欠会相互传染,人和狗狗之间也会。为什么?
人类为什么打哈欠的秘密,在本平台“蚂蚁科学”另一篇文章《人类为什么打哈欠?仅仅是因为困吗?》里哦!
上次说到,降低大脑温度可能是打哈欠的一个有力解释。但是打哈欠在人和人之间,或是和某些动物(比如猴子,狗等)传染的现象,却引起了我们新的思考:打哈欠,还有其他含义。
那,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呢?
1. 移情(共情)作用
神经生物学家们发现,只有大脑皮层发达的脊椎动物,才有能力识别哈欠,并且彼此传染。这表明哈欠的“传染”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所负责的事情,是很复杂的社会行为。
2007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患儿对别人的呵欠更加无动于衷。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哈欠传染与移情能力的联系。
其他也有研究发现,不太受到打哈欠影响的人往往比较理性、坚定,甚至冷酷,而易受到哈欠影响的人则比较敏感,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2011年,比萨大学的一个行为研究发现,在很多其他方面的不同如国籍、性别、和感觉模式中,只有社会关系明显的影响哈欠的传染发生率。
打哈欠传染在亲人之间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朋友,然后是熟人和陌生人。熟人和陌生人在哈欠传染的反应延迟要长于朋友和亲属。
而且,此类作用可能不仅限于人类与人类之间。
2008年,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的Sanju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人的哈欠可以传染给狗。
实验如下:
实验组:陌生人叫宠物狗的名字,当它转过来看自己的时候,朝着它打个“声色兼备”的哈欠,如此重复操作5分钟。
对照组:陌生人叫宠物狗的名字,当它转过来看自己的时候,朝着它做“不具备哈欠的特征”的张大嘴的动作,如此重复操作5分钟。
实验结果:29只狗参与研究。实验组中有21只狗打了哈欠,平均每只5分钟内打1.9个;对照组的狗则一个哈欠也没打。
2. 从众心理(暗示)
当身处群体之间时,人们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暗示的影响,会将他人的言行举止作为自身行为参照,当然,具体的行为还要与个体受暗示性强弱有关,有的可能不易受暗示。
下图为前一段时间的一个新闻,小伙下地铁后开始奔跑,结果其他人也开始奔跑。打哈欠的传染也有此类因素。
3. 镜像神经元
人类通过大脑内若干镜像神经系统来传输和了解他人的行动的意图、社会意义以及他们的情绪。镜像神经元不是通过概念推理,而是通过直接模仿他人行为来领会他人想法及思想。镜像神经元可以说是移情作用的生理基础。
(镜像神经元,抽象图)
有人大胆断言,镜像神经元于心理学,就像DNA之于生理学。
4. 原始祖先留下的进化残留
自然界中,蜷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的蛇,常常打完哈欠再行动;水中的河马会先打个哈欠,之后再从水中走出来。
在我们祖先生活的茹毛饮血的年代,社群生活依赖团结的力量,维系社群行动整齐划一的关键因素是交流。快速,有效,是重中之重。
(电影《猩球崛起》剧照)
而打哈欠可能是被遗留下来的古人类社群交流的表示“有情况”的动作语言之一。(第三点中镜像神经元某种程度上来也可以作为第四点的生理依据。而镜像神经元的出现,可能是人类在适应环境中演化而来)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有啥好看经典的搞笑电影推荐一下?
从小看着星爷的电影长大,太多太多经典的喜剧电影陪伴着我的初中时光(唐伯虎点秋香、赌侠系列、逃学威龙系列、整蛊专家、鹿鼎记、少林足球等. . .)太多的喜剧电影,是80-90这代人不可磨灭的情怀回忆,而随着功夫、长江7号、美人鱼,似乎星爷的时代也慢慢落下帷幕了,恍惚间明白,我们这代人已大致成家,星爷也老了。
当然,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喜剧明星跳出来证明,这一代的喜剧演员并不比上一代差,徐峥的心花怒放、人在囧途,沈腾的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但对于80-90左右那代人的回忆,确实没有人能代替喜剧界星爷的位置。
那么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喜剧电影,我也盘点了20部各国笑出猪叫的高分喜剧电影,与大伙分享和交流。当然以下推荐的仅代表我个人口味,毕竟有些人确实看不来美国或法国的幽默电影,此篇是给大伙在无聊或难过时换换心情口味用的,废话不多说,我们走着~
防吐槽提示:
这篇文章是想跟大伙推荐少数人看过,且非常搞笑的喜剧电影,如果想看周星驰的系列电影,或一些比较出名的喜剧电影,那你直接百度搜索搞笑电影即可。
死在西部的一百万种方式(美国)
豆瓣评分:6.8
自我观后感:
这是一部西部喜剧片,讲述一个懦弱的农夫被别的男人抢走女友,一神秘女子帮助他重拾挽回女友的芳心的信心,过程中农夫爱上了她,可是她的丈夫可不是好惹的角色。虽故事简单俗套,但笑点不错。各种cameo各种梗,难以想象的CP。熟悉了Seth的下限范围,黄暴段子也不觉得反感了,但其实NPH耍口技更好笑呢!而当时出了电影院就想直奔Belasco刷一发Hedwig!
宿醉(美国)
豆瓣评分:7.7
自我观后感:
四人男人一起云拉斯维加斯进行结婚的单身派对。本来很开心的,可以好好享受一样。可是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切都变了样,而且都记不起晚上发生了什么事。 电影的叙事结构很有意思,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一件一件的异样来反推回他们在晚上发生的荒诞事情。这样,抓住的观众的好奇心,很有兴趣地跟着电影去发现。影片的基调很是轻松有趣,将他们荒诞不经的事情一件件拎出来却没有镜头倒回,只有到最后看他们的相片才知道有多荒唐。而且看完之后立马去看了下豆瓣的评分,记得当时给的是7.3,我个人觉得这片给到8.6-9.0左右都不过分,不过有时豆瓣就是这样,习惯就好。
预产期(美国)
豆瓣评分:7.1
自我观后感:
这部预产期是好莱坞版本的人在囧途,和国产剧本里的小三设定相比多了一份细腻的温情,小罗伯特唐尼的神经质必定和扎克的少根筋碰撞出火花,影片的剧情暗喻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为了迎接新的生命,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勇敢前行。比起人在囧途的剧本,预产期不知道要高明多少。所以个人觉得,如果你看过人在囧途,不防看看这部伦理喜剧电影,你就会知道,人在囧途的剧情,就是青铜。
无名之辈(中国)
豆瓣评分:8.1
自我观后感:
当时在电影院看哭的一部喜剧电影,当马嘉旗尿裤子的时候,当李海根讲着十万元怎么花的时候,当胡广生帮马嘉旗拍照的时候,每个画面都让我感到心酸。而荒诞喜剧的表皮下,通常是苦涩的内核。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被命运碾过,希望和尊严破碎,内心的渴求揉皱如废纸,被随意丢弃。在这个灰色的世界里,心中的热望微不足道。看完之后有哭有笑,国内近年来确实很少有着疯狂的石头,这种荒诞喜剧篇了。
濑户内海(鬼子)
豆瓣评分:8.3
自我观后感:
两个17岁正在念高二的少年,一个因为上补习班前有一段时间需要消磨,一个因为得罪前辈被开除出社团,于是无所事事的两人就坐在河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就是这样简单的题材,却被导演拍得非常有趣,笑点密集。“诶,你看,这个薯条好长啊,怎么会有那么长的薯条。”,“你看,那边有个大叔好奇怪啊。会不会是嫌疑犯啊。快去偷偷看看他的脸”,于是内海走到大叔旁假装伸懒腰,偷眼看大叔。像极了我们的日常。高中时的我们,下课了会走到走廊上靠着栏杆聊各种现在听起来无趣的事情。而这部电影轻松搞笑,还带有点自我回忆的味道,确实是个难得的题材电影。
契克(德国)
豆瓣评分:8.4
自我观后感:
当然除了濑户内海,还有这部来自德国的契克,一样是讲述校园搞笑的电影题材,两个在学校里不被“待见”的14岁少年,从偷车开始度过了一个比任何人都“牛逼”的夏天。他们起初是有目的地的,可是“一路向南”“不走回头路”的信念也许早已让他们背道而驰很远很远。不过也因此他们遇到了很多“按计划行事的旅途”所遇不到的事:被热情的女主人邀到家里吃饭、被村警盘查而迫不得已走散最后又很有默契的在上一个安全的地点相遇、遇到要去相同方向的伊萨以及胆小鬼的迈克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与载猪的车发生车祸……从这些事中,迈克收货到了友情、也初尝了爱情,虽然最后失去了来自父亲这一半的亲情,但他知道了不会在有比那个夏天旅途中所发生的事更糟糕的了。
早死早投胎之地狱摇滚篇(鬼子)
豆瓣评分:7.8
自我观后感:
明明是too young too die的剧情也能拍出热血的效果,却又不中二病的让人讨厌。夸张却又如此现实啊,你以为电影会像往常一样,男主努力向上,争取重回人间道,最终跟女主在一起的剧情,最终只能在一次又一次地轮回中,眼睁睁看着明明也爱着自己的女主变老,嫁人,老去。哪有那么多的大团圆。而支线剧情明明说起来是另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一直用戏谑的表现形式展现,直到最后看到对方终于听到了那首迟迟未到的歌曲,疯狂鼓掌,然后挥舞着仅剩的一只袜子时,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
我去哪儿(意大利)
豆瓣评分:8.1
自我观后感:
意大利最高票房纪录,意大利版(阿甘正传),电影节连加6天将近20场…所有的这一切盛名都没有在看完后感到失望。本来心情特别郁闷失眠一整夜出门,却被这老男人的故事逗得我一阵阵的笑。配上欧洲美丽的风光和配乐,整部片子温暖有趣却不失照射现实的力量,一击即中我的心灵,非常值得一看。
心花怒放(中国)
豆瓣评分:7.1
自我观后感:
想必大伙应该都看过这部黄徐合作的心花怒放吧?其实为什么拿出来推荐,主要是觉得我确实很喜欢。记得当时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几乎都是几分钟全场笑一次,几分钟全场笑一次,我生平第一次看喜剧电影,在电影院笑到肚子疼的。所以如果你没看过,我就不剧透了,真值得一看,会笑抽的。
小矮人(美国)
豆瓣评分:6.1
自我观后感:
很无厘头的电影,虽然具体平淡了一点,不过只当喜剧笑一笑,还是不错的。生活本来就不轻松,看电影更没必要非要受么什教育,当时欢喜就好,吸引人就看下去,看完也许不需要再想起来,不好看中途离开就是,这部电影起码是让我一直呵呵笑着看完的,所以我觉值得一看。
开心家族(韩国)
豆瓣评分:8.5
自我观后感:
影片从自杀说起,主人公觉得太孤独了,所以要自杀。可是三番几次总是失败,最后一次在医院里醒来,具备了能看见鬼的能力。要被车太贤的表演笑炸了,一人分饰五角毫无压力。尤其是买水芹菜那段,一句话一个表情,妥妥的一个经常逛菜市场的大妈。尤其在谜底揭开的那一瞬,两个年青人大口大口吃着水芹菜紫菜包饭,带着被噎住的危险,那个场景浪漫又尴尬,正在我担心他们说话会不会被饭噎住时,谜底瞬间解开了。原来如此啊。原来爱我的人都在身边啊。
驴得水(中国)
豆瓣评分:8.3
自我观后感:
任素汐是《驴得水》这部电影的灵魂,熟悉开心麻花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对于这部话剧、这首歌、任素汐一演就是整整5年,每一次在舞台上她都融入一曼这个角色,把自己一点点掏空,那个最刺激观众感观的抽嘴巴,也是啪啪的自己抽自己。电影版的《驴得水》讲的是“品行不端”嘻嘻哈哈的一群老师来到乡下开学校,实现教育梦想的故事。他们把运水的驴子取名“吕得水”谎报成在职教师,教育部特派员前来检查吕得水老师的情况,由此引发的一场闹剧。
疯狂的赛车(中国)
豆瓣评分:8.0
自我观后感:
宁浩延续了(疯狂的石头)的节奏、情节表现方式和整体的构架,让(疯狂的赛车)延续了疯狂。黄渤扮演的主角天生霉运当头,即便是大笔的钞票就在身边,也要烧光了一点才知道真相。那个泰国的毒贩身手真的不错,片子里最出彩的就是那两个杀手了。两个人的长相一个是凶相一个是呆相,组合得颇让人回味。这部片子依然让大伙看完之后发觉里面有很多电影的影子,在黄渤开车在高速路收费口逃跑的段落里,我甚至觉得自己听到了昆汀的(低俗小说)开场配乐。对于让人酣畅淋漓来说,国内很少有这样的商业片了。
女间谍(美国)
豆瓣评分:7.5
自我观后感:
女间谍当初看这个电影完全是因为杰森斯坦森,晚上11点多了才看的,想看半个小时就睡了谁知一看就停不下来,开场的裘德带着帅气扑面而来,你以为是007的基调,然后一个喷嚏定义了这是一个**的片子 剧情是没有什么意外之处,中规中矩,办公室里的呆呆女也有霸气侧漏的一天,混进黑帮,在被发现的时候也能成功逆袭,杰森的表演我最喜欢,有点神经质的神出鬼没,每次出现都给女主带来麻烦,然后每次都能化解。里面另一个办公室女郎竟然是米兰达,蠢蠢的就把事给完成了。
王牌贱谍:格林斯比(英国)
豆瓣评分:7.3
自我观后感:
非常非常污的一部喜剧电影,我眼泪都笑出来了,如果有人喜欢看污片,这片绝对不能错过,很出色的污片。本片没有什么好剧透,因为情节非常简单。作为一个以污为最主要特色的影片,污而不黄这是本片最大的优点,很多污片,难免带上黄,这部真的不黄哦,只是污,只是污。本片所有的情节设计都是为了表现“污”和兄弟激情。兄弟情义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兄弟之情感天撼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突然想起一部同志片,我其实不大喜欢男男主题,但是金·凯瑞主演的(我爱你莫里斯)却喜欢的不得了,很温情很动人的同志喜剧片,如果喜欢也可以一看。
你丫闭嘴(美国)
豆瓣评分:8.1
自我观后感:
原本看这部电影是冲让雷诺去的,没想到却让我意外的喜欢上了钢蛋。一个力大无比,总是絮絮叨叨,但却可以在两周内逼疯5个犯人,合理的安排越狱,而且在逃跑的途中还可以不停的盗窃豪车,逗得敌人团团转。但就是这个看似头脑简单的的傻瓜,却是大胆而机智,他离奇的想法总是给卢比带来麻烦却又总是峰回路转使他们能金蝉脱壳,笑话百出。最让人感动的却是钢蛋对朋友的不离不弃,面对卢比的拒绝,钢蛋似乎没有任何的沮丧和委屈,总是装傻充愣,像一块撕不掉的膏药,一直陪伴着卢比走到最后。整部电影笑料百出,但却充满温情,钢蛋对于友情的执着让我为之动容。让我相信,善良和爱是感化一切的力量。
尽情游戏(法国)
豆瓣评分:8.1
自我观后感:
喜剧犯罪片,讲述一位企图捣毁一起军火交易的绅士,中了一枪,大难不死后联合了一帮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备迎头痛击敌人的故事。色彩构图音乐都超棒,尤其让人赞叹的是洋溢在影片中的想象力,一干难友的类蒸汽朋克风格的小窝好温馨。法国人的脑洞如此大,想象力加黑色幽默加快节奏。每一个场景都美如画,华尔兹三拍子的配乐,加上铁器晃荡的声音,犹如武器在交锋,戏谑的感觉淋漓尽致,节奏张力十足。简直享受。
率性而活(韩国)
豆瓣评分:8.3
自我观后感:
又是一部嘲讽韩国政府部门腐败无能的喜剧片,男主人公是警署里难得的尽职尽业的好警察,正因为他是这般正直的人,所以受到了另类的排斥,仕途坎坷。整部戏的精髓就是一次抢劫银行的演习,正直的男主人公戏剧般的被要求扮演唯一的抢匪,当开始真的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认为这次演习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就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谁知道,好戏现在才开始……男主人公通过他率真的性格,和对每件事情都认真对待的态度,成功的扮演了一位比劫匪还要劫匪的劫匪,呵呵,很喜欢剧情的安排,整个演习让人感觉时真时假,男主人公的表情,手法都相当专业。
最爽的一天(德国)
豆瓣评分:7.8
自我观后感: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你要怎么度过?”这个古老的问题,让(最爽的一天)来回答吧!一部小成本的德国电影,温馨而文艺,有点点心灵鸡汤的味儿,但故事情节却出其不意。虽然是双男主,但是可不是搞基类电影,剧情一再出乎意料,导演的喜剧效果运用得很好,出人意料也有,滑稽也有。当我在哈哈大笑中已经直接把它当作喜剧来观赏的时候,它又猝不及防来了一碗鸡汤。我承认鸡汤对我真的很有短时效用啊,当时看完就回去找回我的日记记账本来记录了,再次立下不要虚度此生的flag,然后第二天照旧赖床。
追捕野蛮人(新西兰)
豆瓣评分:8.1
自我观后感:
独立电影(追捕野蛮人)是新西兰导演塔伊加·维迪提的最新执导作品,在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受到空前的好评,被认为是新西兰版的(月升王国)。到目前为止,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为8.2,烂番茄新鲜度为98%,豆瓣评分8.1。各个网站均给出了比较不错的评价,可见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而自己认为,这确实是冒险搞笑类不可多得的题材电影,如果喜欢观看冒险电影,真可以看看这部。从头爽到尾,从头笑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