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人生全集大结局,只有武惠妃做了皇后?

2023-07-04 10:50:04 86阅读

璀璨人生全集大结局,只有武惠妃做了皇后?

武惠妃的身世

武惠妃,名字没有流传下来,她父母是谁……说了你也记不住,只要记住,武则天是她姑祖母就行了。

璀璨人生全集大结局,只有武惠妃做了皇后?

这里再说一句:武惠妃的母亲出身弘农杨氏,记住这个知识点,后面会用到。

再再说一句:她亲伯父武攸暨就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嗯,强行联动。

因为武惠妃的父亲早逝,年幼的她在武则天执政末年就被养在了宫里,之后每年的主题就是准备政变、发动政变、政变成功,或政变失败。

武惠妃虽然姓武,但一直是一个权力核心之外的孤女,这些年冷眼旁观,是胆战心惊,还是心向往之?

从日后的行为来看,这十几年的宫廷生涯,应该教会了她很多,也许她在此时已下定决心:既然上天给了我这样的美貌,那我就注定要得到最尊贵的东西!

宠冠后宫

武惠妃大约在开元初年得宠,她一得宠,之前在李隆基当藩王、当太子时得宠生子的赵丽妃、刘华妃、皇甫德仪、还有好几个杨氏妃子,就统统“粉黛无颜色”了——

及武惠妃宠幸,丽妃恩乃渐弛……鄂、光之母亦渐疏薄。

更要命的是,武惠妃不仅得宠,还能生。一连生下三个孩子——但是全夭折了。

第一个孩子叫李一,我们看这个名字。作为排行老九的皇子李一,你说这个“一”是表示第一、还是唯一?你品,你细品。《旧唐书》记载这个孩子——

生而美秀,上钟爱无比。

孩子去世后,李隆基不仅将他追封为夏王,还把孩子葬在宫里远眺就能看到的地方。

第二个孩子叫李敏,也是——

幼而丰秀……玄宗特加顾念。

夭折后,李隆基追封他为怀王,在天宝十三年还将他改葬到母亲身边。

还有一位上仙公主,她的出生对父母也是很大安慰,可没多久也去世了,据《全唐文》记载,公主去世后,其灵座出现了“祥风瑞红之应”——

臣等伏承今月八日上仙公主灵座有祥风瑞虹之应,爰至启殡,知尸解。又承特禀清虚,薄於滋味,素含真气,自不食盐,志於迁神,更标奇迹。伏惟圣系,本於道源,妙有所锺,灵异必降。不然者,何得幼而能悟,性与非常,适来以时?且契於元运,超然而蜕,复铎兜恚杳冥虽远,仿像如存,则知仙路有归,慈念已释,理绝今古,事昭闻见。况臣等亲侍轩墀,幸闻仙解,无人感之至。伏望宣付史官,以昭灵异,仍望宣示百官。

搁现在可以用科学解释,但放以前是灵异事件啊,于是宰相张九龄上书说:陛下啊,这不正好说明公主是仙子下凡,转了一圈又回天上去了么?所以您就别伤心了,我们把这事情记下来,让后世都能知道小公主的神迹。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但是滚滚君是真能感受到父母接连夭折了三个孩子的那种心痛和自我怀疑,尤其是对当时才二十来岁的武惠妃来说,打击真不是一般的大。

可能有同学怀疑,是不是因为宫斗,所以才生一个夭折一个?武惠妃由此走上了黑化之路,大杀四方,废皇后、杀太子,把前朝后宫搅得翻天覆地……那你就太小看李隆基了,而且说实话古代那个医疗条件,孩子夭折不算罕见,连着产妇一同死亡的也很多,只是活下来的被大家记住了,死去的被选择性遗忘了而已。

不过,这些都没有让李隆基的宠爱减少;不久惠妃再次怀孕,生下李隆基的第十八个儿子——李瑁。

孩子生下来之后,武惠妃就不敢自己养了,甚至不敢养在宫里,于是送到李隆基的大哥宁王李宪夫妇手里,由宁王妃亲自——

乳之,名为己子。

不仅如此,武惠妃又生下了儿子李琦、女儿咸宜公主和太华公主,并且都健康长大了。

这里说一下太华公主的野史,传闻说她是王皇后的转世——唐高宗的那个王皇后,所以她对王皇后生前住过的寝宫非常熟悉;而且她特别痛恨武惠妃,从来不对母亲笑一下。

这种后宫恩怨、转世复仇的戏码,这不愧是吃瓜群众智慧结晶;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太华公主,不过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掌上明珠罢了。

此时,有宠爱、又有子女的武惠妃,仿佛是响应命运呼唤般地,向着皇后之位发起了挑战。

内廷:废王立武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大家觉得后宫之中,是八品的采女和一品的贵妃差距大,还是一品的贵妃和皇后差距大?

其实,是贵妃和皇后之间差距大,原因很简单,皇后是什么?按汉代《白虎通义》所说——

后者,何也,明海内之小君也。

而八品采女和一品贵妃,看起来好像差了那么多级,但她们都只是妃子,这里最常被人们拿出来举例佐证的,也恰恰是后来大臣反对武惠妃上位的那一句话——

且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栉者也。

说白了,武氏不过是陛下身边伺候的人,是奴婢,是下人,怎么能让她当皇后。

要知道,武惠妃那时候已经——

宫中礼秩,一同皇后。

但只要她一天不是皇后,就和一边伺候的婢女没有本质区别。这里真的要辟谣一下,大家不要被宫斗剧、宫斗剧带偏了,从皇宫到民间,庶出的孩子只能管自己的亲妈叫姨娘,所以探春不认自己的亲舅舅,在古代这不是她的道德污点,反而证明这姑娘拎得清。

为什么会王熙凤千方百计把尤二姐接到家里来,因为正室摆弄侧室简直不要太容易。

如果官员敢宠妾灭妻、或者以妾为妻,被参一本是可能被贬官的。

唉,不过封建礼教虽然维护了古代社会秩序,但也是害人不浅啦。

回到武惠妃这里,既然孩子们都健康长大了,皇帝的爱也十年如一日,她的野心也就慢慢膨胀了,她也想做这个“海内之小君”。

此时的王皇后,依旧没有孩子。李隆基要是雨露均沾也就罢了,偏偏他广撒种的同时,专宠武惠妃,那王皇后可就少不了抱怨了。

感觉王皇后就是那种典型的,心不坏,也有能力,在丈夫背后把一大家子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偏偏嘴上不饶人,这样的人其实非常吃亏,吃力不讨好。

果然,李隆基受不了了,就和近臣姜皎私下商量:这皇后干脆废了得了。

姜皎在李隆基当临淄王的时候关系就很好,所以李隆基才把这么重大、敏感、但自己也还没确定的事情跟他讲,但姜皎既然是李隆基旧相识,想必也和王皇后、皇后的娘家人有些交情,然后咱也不知道他是有意或无心,就把这事泄露了,在朝廷上还牵扯了一些亲戚告密、派系斗争什么的,反正姜皎被打了板子流放,就死在路上了。

此事发生之后,等于帝后矛盾公开化了,王皇后既没有强有力的娘家做靠山,也没有亲生子女做依傍,硬气不起来,可不就要服软吗?于是她找到恩爱不再的丈夫,哭着说——

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

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爹把衣服当了换吃的,给你过生日啊?

虽然李隆基对妻子没啥感情了,但对岳父一家的恩情还是念的,因此也就没再提废后的事情。

但是不提,不代表事情就不存在了,滚滚君觉得这几年武惠妃应该没少暗中发力,重重压力下,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沉不住气了,找了个僧人为皇后——

祭南北斗,刻霹雳木,书天地字及上讳,合而佩之,且祝曰:佩此有子,当与则天皇后为比。

说白了就是压胜,压胜的目的是啥?生儿子、当武则天呗。

事发后,李隆基雷霆手段,赐死了大舅子,把老婆废黜,王氏同年十月病逝了,以一品之礼下葬,算是留了些情面。

这件事新旧《唐书》记载基本一致,但《新唐书》更同情王皇后一点,所以多了一句——

后宫思慕之,帝亦悔。

不管李隆基有没有后悔,反正“废王”之后,“立武”就被提上了日程。

武惠妃此刻想必也是志在必得,当年姑祖母武则天的璀璨人生,仿佛马上也要复刻在自己身上了。

然而,前朝的反应非常激烈,御史们争相上书反对,前面的那句“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栉者”就出自这里,反对的理由就是三点:

首先,从礼法上说,“无以妾为妻”,不信你看看汉成帝立了赵飞燕结果咋样?(话说赵飞燕后来四宫太后并存的故事有谁想看吗?)

其次,从武惠妃出身上说,就算你要立皇后,也不能是武惠妃。我们现在觉得是由于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但其实唐朝对武则天的评价挺高的,他们觉得霍乱超纲的人是武三思、武延秀那些人,不过反正武惠妃姓武就是原罪啦。

最后,从当前朝局上说,太子李瑛已经立了这么些年了,现在让武惠妃当皇后,是不是太子也要换?换储君造成的动荡谁负责?而且朝廷上已经有失势的大臣为了东山再起,跑去巴结武惠妃,惠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野心,怕是和这些大臣的攀附蛊惑脱不了关系(这一点没有实锤,但很重要)。

这三条看下来,李隆基恐怕是后背发凉,第一条其实无所谓;第二条嘛问题不大,武家势力早没了威胁;最重要就是第三条,换皇后就要换太子,换太子就要影响朝政,而且后宫和前朝勾结……李隆基,这李唐的江山你要是不要?

稍微了解李隆基的前半生就会发现,他对这些事可太熟悉、太敏感了,从武则天到韦皇后,从安乐公主到太平公主……罢了罢了,立后之事休要再提。

可能这里有人要问,既然换皇后=换太子=前朝后宫勾结=朝政重新洗牌,那当初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还要废王立武?

因为李治就是苦于没法子巩固皇权,才迫不及待想要重新洗牌,而开元年间的李隆基早就大权在握了,如果重新洗牌,那伤害的是他的朝廷、他的国家。

作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他不能这么干。

于是尽管惠妃专宠多年、位比中宫,娘家人都被封赏,但她发起的后位挑战,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外朝:培植势力

皇后之位没戏了,那太子之位,能否争取一下呢?

此时,养在宁王府的十八郎李瑁被接回了宫中,这个孩子性格比较沉稳,从小就很懂礼数,李隆基将他封为寿王,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加开府仪同三司,看这个“寿”字和这一连串的官衔,就知道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了。

武惠妃也为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儿子选择了一位善歌舞、晓音律、姿质丰艳的姑娘做王妃,这个姑娘就是杨玉环。

这里插一句,唐朝不仅以丰满为美,骑马射箭、唱歌跳舞也是贵族男女的必修或选修课,所以大家不要觉得,古代唱歌跳舞的姑娘都出身不好,其实这恰恰证明杨玉环是个大家闺秀。

那武惠妃为什么选了杨玉环当儿媳妇,甚至可能是未来的太子妃呢?

电视剧《唐明皇》里是这么演的,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大婚之日,宿命般地遇见了这个献花的漂亮姑娘,可谓一见倾心,于是拼命在母亲面前帮她刷好感,武惠妃也就欣然同意了这对环宜CP,不对,同意了瑁环大婚。

后来杨玉环当了贵妃,她娘家的奴才在大街上和咸宜公主夫妇起了冲突,居然把公主给打了。咸宜公主哭着进宫告状,李隆基一开始还喊着要给女儿做主,后来听说是贵妃娘家奴才,马上开始拉偏架了。

环宜CP就此决裂——

唉,要我说,咸宜公主也嫁进了弘农杨氏,杨家人何苦为难杨家人呢。

但实际在历史上,和杨贵妃家起冲突的,是李隆基的另外两个女儿,因为一些摩擦,杨家奴才一鞭子下去,打得公主直接坠马,驸马连忙上去扶,又挨了几鞭子。

这算顶严重的事故了吧?皇帝怎么做的?把打人的奴才杀了,却也把驸马贬了官,还把以前赐给公主们的东西都收回来了。

天啊,不知道你们什么感受,虽然按现在的观点来说,那个奴才罪不至死,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像被鞭子抽了一样生气。

下面我们回到瑁环大婚上来,武惠妃为什么选这个儿媳妇?除了杨玉环本人漂亮得不像话之外,最重要就是,惠妃为子女选的王妃、驸马,都是在巩固自家圈子的势力,为儿子李瑁结党造势,争取政治资本。

杨玉环出身弘农杨氏,这个家族滚滚君说了很多次了,惠妃的母亲和武则天的母亲都来自这个家族。

武则天登基之后,大家看到了李武两家不断联姻,但其实杨家和武家、李家的联姻也非常频繁。

武惠妃的另一个儿子盛王李琦,就娶了武家的姑娘做王妃;

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从小就备受宠爱,本来皇女封公主的食邑只有五百,但李隆基就给了她一千,赤裸裸的偏爱嘛。后来迫于压力,皇女封公主就都给一千了。咸宜公主嫁给了杨洄,杨洄也出生弘农杨氏,他母亲还是唐中宗和韦后的女儿长宁公主,等于两边都是亲上加亲;

至于“投胎圣手”太华公主,当时还比较小,咱们回头再说。

外朝:谋立太子

现在看起来万事俱备,武惠妃怎么为儿子谋划太子位呢?多亏了她的贴心女婿、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

杨洄以长公主之子的身份成为驸马,心里也未尝不想帮着大舅子李瑁再进一步,于是在皇亲国戚圈子里各种潜伏,转背当起了二五仔,把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他们兄弟几个的抱怨,呈报给了岳母娘。

武惠妃知道后,立马对着皇帝哭诉——

太子结党,将害于妾母子,亦指斥于至尊。

太子他们仨在结党,目的不仅是害我和我的孩子,而且还关系到您呢!

武惠妃是个公关奇才、分析大师,太会抓重点了,本来这种私底下逼逼赖赖的话不算铁证,可一旦给太子扣上“结党”和“怨怼皇帝”的帽子,那谋反夺权可就呼之欲出了。

李隆基果然勃然大怒,不由分说就召集群臣要废太子,但是宰相张九龄坚决反对,武惠妃暗地里要收买他,被张九龄当众抖出来,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可没几年,张九龄下台,李林甫当上了中书令,这个人是著名的奸臣,虽然是个法学方面的专家,但本来他上台靠的就是溜须拍马、投机讨好,既无佐君之贤能,又无宰相之心胸,所以攀炎附势,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因此,他和后宫的武惠妃一拍即合,开始策划对太子的致命一击。

开元二十五年,杨洄又去武惠妃那里告密了,武惠妃当即派人和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说——

宫中有贼,请介以入。

然后太子等三人马上带兵入宫,保卫皇帝;这时武惠妃又跑去跟皇帝说——

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

皇帝一看,好家伙,朕两次政变才最终掌权,没想到如今这三个兔崽子来谋我的反?

于是一怒之下,召集群臣要废太子及二王,这时候外朝的李林甫十分配合——

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

类似的话,唐高宗废王立武的时候有人说过,武则天想传位侄子的时候也说过,但狄仁杰一句话就怼了回去——

王者为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既然是家天下,那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何况是废立储君这种关乎整个国家走向的大事,大臣不仅有权力参与,更有义务参与,如果宰相表示不参与,说白了就是在宰相对皇帝的让步,相权对皇权的妥协。

李林甫不仅妥协,还迎合。

那既然宰相迎合,那别的反对声音也就不成气候了,于是,李瑛、李瑶、李琚三人同日被废,不久被赐死。武惠妃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但关于这一段,争议也很多,因为《新唐书》虽然记载了这个“入宫捉贼”案,但《旧唐书》《资治通鉴》里都没说过,只是说杨洄再次做了二五仔,武惠妃再次哭诉,李隆基再次召群臣商议,李林甫理中客上身说“陛下家事”,然后太子三人被废赐死。

那哪一种是对的呢?其实很多学者,包括蒙曼在《百家讲坛》上也都说过,这一段《旧唐书》《资治通鉴》比较摆谱,因为“入宫抓贼”这件事很容易调查出来,皇帝又不是傻子,如果发现后妃敢传旨钓鱼,那被废的会是谁呢?

所以,此事应该就是李瑛他们兄弟三个又被杨洄抓到了把柄告状,然后就这么被废了。

好像一点都不惊险刺激是吧?滚滚君感觉这件事情本质,还是李隆基本身就对太子有所猜忌,他自己就是政变上位的,太清楚等着上位的人是什么心态了;而且李瑛都三十多岁了,羽翼已丰,心怀不满,在皇帝看来就是个威胁。所以,武惠妃、李林甫只是利用了皇帝的这种心态,推了一把,废太子这事,决策者还是李隆基。当然了,还有一些朝政势力、暗流涌动什么的,篇幅有限、我水平也有限,就不展开了。

不管怎么说,太子位空下来了,是不是寿王李瑁就马上要入主东宫了呢?

骤然离世

出人意料的是,眼看着儿子的太子位就要到手了,武惠妃却一病不起,时不时就看见废太子等三人的鬼魂作祟,请医吃药没用,请巫作法也没用,就在当年的十二月去世了,时年三十八岁。

用现在的眼光看,如果没有什么阴谋内幕的话,只能说武惠妃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武则天登基前把李唐皇室清洗了大半,李隆基打击政敌也是毫不手软,武惠妃才把手伸向外朝,扳倒了太子,怎么就倒下了呢?

她的心路历程,我们不得而知,但李隆基此时已经是五十二岁了,他祖父李治(55岁)、父亲李旦(54岁)、伯父李显(54岁),都是五十多岁去世,现在眼看将到大限之年(谁知道最后活那么久呢),恩爱了二十多年、生育了七个孩子的爱侣去世了,这个打击着实不小。

于是,他将武惠妃追封为贞顺皇后,葬于敬陵。

不过,皇后治丧和嫔妃治丧是有区别的,母国去世,所有皇子皇女都要服丧,嫔妃去世,一般只要她的亲生孩子服丧即可。于是其他妃子生育的皇子们上书试探:我们要去给贞顺皇后服丧么?

李隆基想了想,说算了。

你说,李隆基知道废太子一事,有武惠妃的策划么?我觉得应该是知道的,但前面也说了,这件事的决定权就在李隆基自己手里,武惠妃、李林甫只是催化作用,这一点别人不清楚,李隆基自己肯定清楚。最后,他给了武惠妃梦寐以求的皇后之位,但没有给她完全的国母哀荣。

但这些都不算重要,重要的是,武惠妃一死,寿王李瑁的太子之路也就此中断。

旧爱新欢

李隆基为什么不立李瑁当太子?

其实这么问,不对,应该问:李隆基为什么非得立李瑁?

首先,武惠妃虽然被追封为皇后,但治丧什么的都没有按照皇后之礼来,排行十八的李瑁算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吗?

其次,这十八郎自小养在宁王府,虽然也不能因此说他和父皇不亲近,但母亲一死,父皇看他也就没有了“爱子滤镜”

最重要的是,武惠妃和李林甫的小九九早就被李隆基看透了,如果李瑁当太子,那么太子和宰相不就自动结党了吗?

最后李隆基多方权衡,从立长的角度选了排在废太子李瑛后面的李亨当了太子。

面对着超长待机的父皇和咄咄逼人的宰相,对此我只想说:太子,挺住!希望大家也在弹幕上给他加把劲儿,做李家的儿子不容易,做大唐的太子更不容易。

然后,大家熟悉的情节来了,李隆基看上了李瑁的王妃杨玉环。

当然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李隆基前面不立寿王当太子,是不是因为抢走了寿王妃心虚啊?

《唐明皇》里是这么拍的,是高力士想让皇帝看中寿王妃,间接让寿王无缘太子位。结果黑色幽默来了,当李隆基真的看中了儿媳妇、对着人家百般追求的时候,拥立寿王的李林甫、杨洄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在那儿得意洋洋到处传话:陛下如此亲近寿王妃,是因为单纯喜欢王妃吗?不,背后肯定有深意,这是他想立寿王当太子的信号啊!

诶,人家皇帝就不能单纯看中了寿王妃吗?

不过在历史上,废太子李瑛和武惠妃同年死亡,次年李隆基就立了李亨当太子,又过了两年,才假借出家的名义把杨玉环接到宫里。所以滚滚君倾向于,他是立了太子之后,消停了一段时间,才又后知后觉看上了寿王妃。

为啥说“后知后觉”,因为你说李隆基在武惠妃死后才第一次见儿媳吗?

不可能啊,武惠妃肯定带着儿子儿媳在皇帝面前各种刷存在感。

那你说,李隆基会不会在惠妃还没死的时候就看上儿媳了呢?

呃……你希望有这个可能吗?

不过,我真看到有人言之凿凿地说,杨玉环是因为和武惠妃长得太像了才被皇帝看上,长恨歌也不过是一场“环环类卿”的替身故事罢辽,呃……你这么想也可以吧。

反正李隆基不仅将武惠妃选的儿媳封为自己的贵妃,还将武惠妃的小女儿太华公主嫁给了杨贵妃的族兄杨锜。

如果武惠妃在世,太华公主八成也要嫁给弘农杨家的孩子,但是李隆基这么安排就……我就当他是为了完成旧爱的心愿,而不是讨好新欢,或者这就是个普通联姻吧,呵呵。

对了,更狗血的是,民间野史传杨贵妃和宁王李宪有私情,这事当然是假的,宁王夫妇早去世了,但是你想想这个关系: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的王妃,被李瑁的爹夺走;之后她绯闻对象是李瑁的大伯,而李瑁就是被这个大伯和伯母亲自抚养长大的……编,还是古人会编哈。

长恨歌断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角身上,武惠妃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做这么长一起look,只为给她打上“奸妃”、“坏人”的标签,不是滚滚君的本意。

我们要清楚,王皇后被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压胜;太子李瑛等三人被废赐死,最高决策者也是皇帝,这不是为武惠妃开脱,而是她可以耍阴谋,却实在没有左右朝局的本事。

皇帝爱她的美貌、聪慧,也许还欣赏她的野心,但始终不给她参与朝政的机会,当她终于把手伸向前朝的时候,却因为精神问题去世了。

有哪些你最讨厌的电视剧桥段?

1,女儿和母亲长相Ctrl C + Ctrl V

夏雨荷

紫薇

皇桑,这都认不出来,你瞎吗??

2,滴血认亲

哦,所以你们的血滴到水里不会因为渗压变成一碗红水哦

3,强行换装惊艳

女主只是换套皮肤而已,用得着一个个惊艳得下巴都掉了吗?何况这堪忧的审美……

4,“听我解释”“我不听我不听”

为什么就不能和丹丹一样,发生误会后在红宝石好好等天儿来解释呢

5,女扮男装,周边人立刻选择性失明

兄台,请问你这胸是怎么练的?

6,小时候多么刻骨铭心,长大后都不认出来!!

换个男装认不出,长大几岁也认不出,可见偶像剧主角都有眼疾

7,爱情始于车祸,有时是宝马,有时是凤凰

编剧下次考虑考虑紧跟时代,换成ofo如何?

8,撞到头有两种结果,失忆和恢复记忆

其实可能会死的哦

9,晓得为什么抗战要打14年么

主要是发胶和皮衣的耗费太大

10,异次元高中生活

主角们挺括的校服和歌舞青春式的日常,总让我怀疑自己上了个假高中

11,睡觉不卸妆!!!

这个真的不能忍,一觉睡醒居然假睫毛口红腮红全套妆容赫然在脸!!

12,逃犯画像

往往是画像上的人躲在人群中惶恐地一撇,然后还总有一个眼尖的吃瓜群众认出来,一本正经的嚷道:就是他!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怎样认出来的呢

13,惊鸿(song)一舞

你要舞成这样那都没话说

可大多都这样跟做广播体操似的,众人一副惊为天人大开眼界的表情,exm???

14,献血

“我是孩子他爸,抽我的血!”

首先直系亲属至之间不能输血,会死人的;其次献血又不是从供血者血管输到受血者血管就好,要经过很多处理流程的好吧

(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为什么:直系亲属不宜相互输血_论文_百度文库,事实上连夫妻之间都不能随便输血)

15,薄纱遮面就是认不出来

这个设定让小时候的我一直很疑惑,我是不是应该装和男主一样看不出来呢

16,汉译汉

中日、中英无障碍沟通也就忍了,可是这个汉译汉是什么操作

17,跳崖

跳崖超安全的,不仅不会死,连手脚也不会断,顶多脸上多几条血痕

哦对了,后面跳的还能凭空追上前面跳的,哪怕你借个力踩一脚石头呢,真是牛顿看了想捶棺材板

看完点个赞好吗~么么哒~

璀璨人生结局是什么?

《璀璨人生》是好剧影视出品的电视剧,柯翰辰执导,何润东、李沁、阚清子、张勋杰、杨雨婷、张衣、缪俊杰等主演。

大结局:

夏宇扬被叶琳当众拆穿之前的罪行,他怀恨在心决定离开城市,暗中绑架了余非打电话向章赫凡索要一百万元美金,章赫凡挂掉电话之后,心事重重看着杨曼萍,将夏宇扬的要求说了一遍,叶琳一听需要一百万元美金,立即表示要回公司凑钱,杨曼萍非常担心余非,催促叶琳赶紧去公司,章赫凡遇事比较冷静,虽然余非是他的爱人,但他知道夏宇扬为人心狠手辣,就算得到一百万美元也不一定会放人,他把心中想法说了出来,杨曼萍心中也是一沉,认为章赫凡说得对,章赫凡看着杨曼萍,提出找警察帮忙。

警察来到杨家开始利用卫星搜索夏宇扬的藏身之处,杨曼萍已经准备好了一百万元美金,警察在装钱的袋子中安装了窃听器,一切准备就绪,余强提出拿着钱去跟夏宇扬见面,刘小蕙不同意余强出面,因为余强已经是明星,要是出现在街上势必引来路人围观,叶琳认为刘小蕙说得有道理,她希望可以代表余强去见夏宇扬,杨曼萍不同意让叶琳去,她关切地看着叶琳,声称余非跟叶琳都是她的女儿,几人争执不下间,章赫凡主动提出拿赎金与夏宇扬见面,警察看着杨家人焦急的模样,安慰众人不要放心,章赫凡与夏宇扬见面之前,警方会在章赫凡身上安装跟踪器。

章赫凡拎着手提包来到一处天台上,在天台上等了一会儿,一个小孩走了过来,将一张纸条递给了章赫凡,章赫凡接过一看,原来是夏宇扬写来的纸条,他要求章赫凡去一家酒店见面,章赫凡只得拎着背包走进了酒店里面,左找右找来到一处电梯外面,电梯的墙壁上写着一行字,字是夏宇扬写的,他要求章赫凡跳入水池中,章赫凡见夏宇扬接连玩弄自己,心中非常愤怒,碍于余非在夏宇扬手中,他只得跳入到水池中,从水池上来之后,他又在夏宇扬的指示下来到一座桥上,在桥上走了没多远,二个男人骑着摩托车出现,坐在后座的男人拿着手机让章赫凡接听电话,章赫凡接听电话的时候忽然分心,坐在后座的男人趁机夺过了装钱的提包开车离去,章赫凡气得不无可奈何,最后回到家中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好在章赫凡提供了一条有利的线索,警方在这条线索的引导下成功抓住夏宇扬。

余非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与亲人拥抱,夏宇扬与叶平涛被判入狱,三年后,叶琳与余非幸福快乐的在一起相处。

章赫凡与余非的爱情也修成了正果,两人来到桥上注视着夜景,亲密的依偎在一起。

璀璨人生中叶琳最后和谁在一?

单身一人。

在电视剧《璀璨人生》里,叶琳遇到了两个男人,一个是章赫凡,但他爱的始终是余非。

一个是夏宇扬,他是一个爱慕虚荣的男人,为达目的不折手段,后来,叶琳看清了他的真面目,把他送入监狱。

大结局:叶琳选择了单身一人,接管了爷爷的公司。

流浪地球是否会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流浪地球》获得春节档票房冠军,并获得了国内票房亚军,如今在国外市场,该片也很受欢迎,取得了不错的票房,票房说明了该片的影响力。

科幻片主要靠的就是后期特效,有好的后期就有好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前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吴京的带资进组,解决了后期特效制作费用不足的关键问题。

《流浪地球》的成功让我们知道了中国也能制作出好的科幻片,我们也有自己优秀的后期团队。有人拿这部影片和好莱坞科幻片相比说是不值一提,但我们要想,好莱坞科幻片所经历的时间再看看我们所经历的时间,一个是有成熟的团队,一个是新型团队,差距是有的,但我们迈出了关键一步,并且我们迈出的这一步,取得的效果还不弱。

《流浪地球》正是我们迈出的一步,它取得的成绩称的上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片,配的上开创了科幻片元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