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周易算卦,算命能自学吗?
如何用周易算卦,算命能自学吗?
确切的说算命能自学,除了真正的盲人,要靠别人帮忙一句一句地领读,自己死记硬背,一般普通人大多是通过自己看书学习,靠自己的理解,再根据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总结、再归纳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算命是一种科学,首先应该弄懂五行生克,掌握人生八字,再读《四柱预测学》(邵伟华著),精通以后可以读《易经》,如果把《易经》读熟了,很容易就可学会《奇门遁甲》,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古人说:“学会《诗经》会说话,学会《易经》会算卦”就是这个道理。
易经分哪两派?
一般来讲《易经》分为理派和术派.
理派也是就拿《易经》当哲学研究的,孔子是首个易经理派人物,他首先把易经纳入哲学的范围.当然理派人的也是算命的,比如孔子自己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他自己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易经》,有弟子问孔子说夫子也信卜?孔子说吾十占而七八当.也就是按孔子自己的说法每占十次有七八次是应验的.
术派就是纯拿《易经》算命的,这个的发源最早,也是易经产生的根本原因,之后经汉代张京房又发明了六爻纳甲和后来绍康节梅花易数等不断的完善过程.
一点基础没有的?
不知道你要学周易那个方面的内容,一般人认为周易就是算卦的,你要是想读懂周易文字的意思,大概也就最多半年,如果要想学周易的内涵包括预测找到窍门入门一个月,初步学成也就一年内即可。
算命和看相都是源自易经吗?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问题,什么是易经?《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从大方面来看,易经是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的思想理论出发点,也是人们修身养性蕴德、提高思想的最好著作之一,是我国古文化的精萃。
那算命、和看相,大都来自于民间,有的有师承,有的源于道家法术,有的源于佛家,五花八门。也是鱼龙混杂,其中源于易经的那就是众所周知的周易八卦了,据说由周文王所创,周易六十四卦,由三枚铜钱放入竹筒内,由求寡人晃动竹筒后倒出,出现一幺,(也就是出现几个字几个背面,由一个字符表示)一共六次,形成六爻,六爻成为一卦,根据六爻的表象推算出所求之事的吉凶。也就是说只有周易八卦这一种算命的形式源于易经,其他的都不是,最让人佩服的当属天生的,无师自通的,那就是科学无法解释的。这样的人真还有,本人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真的没有遇到觉得是迷信,是骗人的,当你真的遇到了,你才会发现世界太大,无奇不有!
易经周易都是研究什么的?
解析《易经》要注意的问题
用一句话来概括,《易经》(《周易》)是用周易模型来抽象概念,并将这些概念形成文字,用来解释一切,此所谓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周易》的主体内容包括《卦辞》《爻辞》《象辞》《彖辞》,在此统称为《易经》,其他内容统称《十翼》(《象辞》《彖辞》纳入《易经》,但为方便起见,《十翼》名称不变)。《十翼》的主要作用是介绍《易经》的演绎原理。
《易经》是周易模型的演绎成果,但由于周易模型失传,加上《十翼》成书于文明初肇,因此后人无法破译《十翼》,致使《易经》无解,以至于有人悲观地认为,《易经》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若《易经》不是合乎逻辑的,那么,研究它的人,必定是神经病。太愚不是神经病,因此花费了好大一番工夫,用逻辑破解了周易之谜——太愚研究《周易》,是以《周易》为本,逐个破解《周易》的概念,理清《易经》的逻辑,归纳出其原理,成功破解了这个千古之谜。
一,要非常重视八卦与物象、概念的对应关系
八卦被赋予了多层概念,归纳起来有:
1,数的概念。如周易模型所示,艮一,兑二;坎三,离四;巽六,震七;坤八,乾九。
坤卦代替五数(五鬼),乾卦代替十数。
2,人伦概念。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子,巽为长女;坎为中子,离为中女;艮为少子,兑为少女。
在文字演绎中,坎为子,离为女。
3,自然概念。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4,五行概念。乾、兑属金,其色为白;坤、艮属土,坤卦之色为黄;震、巽属木,震卦之色为青,巽卦之色为碧;坎属水,其色为黑;离属火,其色为赤。
5,方位概念。
l)震为东,兑为西,坎为北,离为南;乾为西北,坤为西南,巽为东南,艮为东北。
2)乾为上,兑为下,坤为下。
3)震为右,兑为右。
6,四季和时间概念。特别提出,离为日(太阳),坎为月(月亮)。其他详见周易模型。
7,政治性概念。乾为王,为君子,坤为后。等等。
8,抽象性概念。
1)乾为大,兑为小。
2)乾为刚,巽为柔,坤为顺,为方,离为明。
3)乾为始,为终。
4)坤为厚,为载。等等。
7,特指概念。
l)乾为大人,艮为小人。
2)艮为往,坤为来。
3)乾为内,坤为外(源于天盘是内盘,地盘是外盘)。等等。
9,星象概念。星象与八卦的对应关系详见周易模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星象概念与物象概念可通过卦位关系作转换。例如,角宿位于巽宫,而畜类一般有两个角,兑卦之数为二,又兑为羊有两角,图1得巽兑相荡,故角这个概念一般用来指兑卦。
10,其他物象概念。诸如巽为股,艮为手,等等,详见《说卦传》第十一章。
八卦与物象、概念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周易模型是破解周易之谜的总钥匙,那么,八卦与物象(概念)的对应关系就是周易的敲门砖,同时是汉文字的装配构件。可以这么说,侥幸复原了周易模型,若忽视八卦与物象(概念)的对应关系,《周易》依然无解,汉文字也无解。过去,周易研究陷于阴阳五行和用纯文字注释《周易》,八卦与物象(概念)的对应关系得不到重视,这就成为周易之谜迟迟无法破解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通过举例以证概念与八卦对应关系的重要性。
例1,雷天大壮卦三爻有云“羸其角”,而四爻却说“藩决不羸”,这是用表象羸的离卦(《说卦传》第十一章:“离为羸”)和表象角的兑卦发生相荡关系以表象羸其角,以表象羸的离卦和表象角的兑卦处于对宫关系以表象不羸(具体解释详下)。
例2,反字。这个字是图5天盘乾卦居于地盘乾卦的对宫演绎出来的,其中,乾卦的天干为乙,反写为厂,地盘乾卦为又,故图5的两个乾卦进行概念组合,演绎出反字(以表天盘乾卦居于地盘乾卦的反位)。若抛弃乾卦的上述这些概念,反字如何造得出来。
例3,正字,从一止,这是乾卦(天也道也一也)与艮卦(艮为止)发生相荡或相对演绎出来的文字。
例4,坤字,从土申。以图1的天盘坤卦为土,地盘坤卦的地支为申,二者进行概念组合,是为坤。
例5,畺字,图2得乾坤相荡,乾为十,坤为口,是为田;图3得乾、坤相对,是为田;乾卦的简象为三,故畺。
例6,威字,从戌女,这是乾卦和离卦发生相荡或相对演绎出来的字,例如图4得乾离相荡,乾卦地支为戌,离为女,是以威。
由上述这些例子可知,《周易》开列出八卦和物象(概念)的对应关系(不齐全),不是可有可无的,若撇开这些概念,《周易》就无解,中国的文字也无解——当然,死抱邵雍的“先天八卦”大腿不放的大师们,大可把当年编写《周易》的人视为神经错乱,他们把那些多余的概念胡乱写入书中,目的是专门为难后来的大师们的。
懂得了八卦与物象(概念)对应关系的重要性,就要把这种关系熟记于心,这样,当你看到一个文字时,就能够自然地把构成这个文字的偏旁部首与八卦联系起来,诸如,白是指乾卦或兑卦,己是指离卦,七是指震卦,等等。这样,对于理解《周易》大有帮助。比如说“柔进而上行”,柔是指巽卦,其进,是指天盘巽卦随天盘旋转而行;上是指乾卦,上行是指天盘乾卦运行(由于“上”又用为动词,故“上行”又可指天盘顺旋使某卦往上行)。
二,乾-兑(乾·兑)组合和坤-艮组合在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中的重要作用
1,乾-兑(乾·兑)组合和坤-艮组合的概念
天盘乾卦和兑卦相对,称为乾-兑组合。
地盘乾卦和兑卦相邻,称为乾·兑组合。
天盘(地盘)坤卦和艮卦相对,称为坤-艮组合。
乾卦是最大的阳卦,兑卦是最小的阴卦,所以,乾-兑(乾·兑)组合是用最大的阳卦和最小的阴卦配对。
坤卦是最大的阴卦,艮卦是最小的阳卦,所以,坤-艮组合是用最大的阴卦和最小的阳卦配对。
2,乾-兑(乾·兑)组合和坤-艮组合的共性
乾为天,天为道(道是天盘产生的概念),道为一(l);兑为二,则乾-兑(乾·兑)组合表现为“二+一”的组合;艮为一,坤为八,八字为二画,故坤-艮组合也是表现为“二+一”的组合。
两个组合的共性表现为二者能够抽象为相同的符号。例如,以乾为l,兑为二写为八,则乾-兑(乾·兑)组合可抽象为“小”字,以表兑卦是小卦。以艮为l,坤为八,则坤-艮组合可抽象为“小”字,以表艮卦是小卦。
3,在抽象概念中,乾-兑(乾·兑)组合为主,坤-艮组合为辅。汉文字的许多字根,都是用这几个组合来抽象的,而《周易》之中的许多概念也要用这些组合来表象和演绎(要用许多手写字符才能解释清楚,故不详述)。
三,特定的卦象和某些特定的概念存在对应关系
《周易》之中有许多特定概念,诸如“元亨利贞”“有无”“悔”“咎”,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由基本卦象或连山象抽象出来的,而其中的一些概念,存在特定的对应卦象。举例。
例如,有字,篆文从又从月。乾为又,坎为月,则乾卦和坎卦发生相荡或相对,是为有,这样的基本卦象就有图2、图3,图6、图7。
例如,“无”的概念。既然乾卦和坎卦发生相荡或相对表象“有”的概念,那么,乾卦和坎卦之间不发生相荡或相对,就表象“无”,这样的基本卦象就有图4、图5,图8、图1,比如,图8得乾震相荡就称为天雷“无”妄。
为什么把乾卦和坎卦相荡或相对用来表象“有”?乾卦和坎卦相荡或相对,是天空中挂着月亮之象,是以为有。图4、图5和图8、图1,表象天空中什么都没有(连月亮都没有),是为空,空者无也。
四,卦义决定爻义
前文已介绍过这个内容,再重复一次。
卦义是指重卦所蕴的内涵,例如,泽风大过卦,其义是指大卦(大者,乾卦)越过,这是卦义,是大前提。这个大前提决定该卦《爻辞》的内容。换句话来说,重卦的《爻辞》的内容不是随机的,它必须与卦义相贴切,——否则,周易的八个基本卦象及其所组成的连山象,能够演绎所有汉文字,这样岂不是用某个重卦的卦象就可以演绎出一篇批判孔老二的文章了,但这样的文章显然就与卦义无关了。举例。
雷地豫卦二爻云,“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画也,即界画,引申为界限,限于。因此有人就把“介于石”翻译为“处于两石之间”,这就脱离了卦义。豫是指享乐,“介于石”当与享乐有关,故整句话应当翻译为“玩石限于娱乐,不作为终生的追求。贞卜吉利”。这样就与卦义相吻合。
五,《爻辞》的翻译要考虑前后意义的连贯性
《爻辞》是用归藏演绎原理抽象和演绎出来的概念和文字的堆砌,因此,只有把归藏演绎原理搞懂,才能解析《爻辞》(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初爻是这样说,而二爻三爻诸爻却是那样说)。
懂得归藏演绎原理之后,要注意的是,有些卦的《爻辞》,是通过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的方式,演绎出一个故事来阐明某些道理(以达到解释概念的目的),这样,在翻译时就要注意前后意思的连贯性。以雷天大壮卦三爻至上爻为例。
六,必须掌握八卦概念的“转代”在演绎文字中的应用方法,才能准确解析文字
准确理解《易经》必须建立在精准解析文字的基础上。要精准解析文字,则要掌握“转代”的概念。
八卦概念的“转代”与许慎所谓“六书”的的转注、假借是不同的概念。比如说,剥字从录,乃是转注或假借禄的概念,以禄者可剝夺来喻剥的概念。“转代”则是指文字之中与八卦概念相对应的偏旁部首,不直接反映这个卦的字根的本义,而转指这个卦的第二或第三层的对应概念。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例1。空字从穴从工,巽为工,所以,空字从工,表巽卦。但是,“工”字用在这里,不是指工作、工人。巽为风,故工字在此“转代”风的概念。风者气也无踪影也,家中只有风,故空。若撇开八卦的转代概念,何以为空!
为什么要用“转代”关系来造字?
第一,“转代”八卦的对应概念可以简化文字的偏旁部首和笔画。八卦的对应概念往往被抽象为字根,而文字是由字根构成的,故用转代关系来指代八卦的某个对应概念以赋予字义,可以减少文字的笔画。比如说,空字从工而不从风,工字就是字根,用工字转代风的概念,就达到了简化文字的目的。
第二,一些具有多种含义的文字,惟有通过“转代”关系才能达到赋予多重字义的目的。举例。
例2。善字。许慎说,“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太愚是真愚,不知许君所言者何。善字篆文从羊言,表意为羊说话,羊当然不能说话,但羊可以叫,羊叫声为“咩”,谐美。美者好也,所以,善即是好(“好”是二次转代产生的概念)。此其一。羊言均指兑卦,是最小之卦。人在幼时,面对恶,无能为力,只能忍让,是为善。简而言之,以忍让为美德,是为善。此其二。善字蕴含如此复杂的内涵,惟通过“转代”才能实现。
例3。安字。如前文所述,安字从女表离卦。其一,女为卑为下,下为地,故家在地上谓之安,安置是也。其二,女为离卦是天之位,故家得天佑谓之安,平安是也。其三,安字又表女子待字闺中,安静是也。如此复杂的含义,从一个女字就搞定,妙哉也者!
例4。吝字,从文口。坤为文,兑为口。所以,坤卦和兑卦发生相荡或相对,二者进行概念组合,演绎出吝字。从口,表兑卦,转代小的概念。这是以身上长有小黑点(痣)以释吝的概念——小毛病、小麻烦、小烦恼是也。又文为坤为女人,兑为最小的阴卦,故吝字蕴小女人的概念,是为吝啬。
所以,要精准解析汉文字的字义,必须掌握“转代”的应用方法,而这就需要熟练掌握八卦与物象概念的对应关系。
在文章的结尾,太愚忍不住要对那些“先天八卦”论者说上几句:好端端的《周易》,被你们搞成了毫无头绪的一锅烂粥,而这锅粥又害得中国文字出无源头、字难确义,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由此变成一本糊涂账,真乃罪莫大焉!该翻然悔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