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保险种类,商业医疗保险有必要买吗?
车辆保险种类,商业医疗保险有必要买吗?
结论:看什么人,什么家庭结构。不是是个人都要买的
商业医疗保险说白了对冲未来的未知的不能承受的医疗风险。
但是如果家庭经济不错,有这个对冲风险的能力。几十万几百万撑得住的。还需要买商业医疗保险吗?有钱哪里不能看病呢?他们社保商保都不需要,他们需要的是资产管理传承安全稳定增值
如果家庭收入除了必定的开支之外穷的没有存款的,看上去是需要,0抗风险能力。但是这种家庭请问怎么买?键盘侠掏钱给他们买吗?一个人几百块就算最便宜的百万医疗,一家人呢?上千块。不要觉得这个不多。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2162/月。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这批人可能是连农保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都交不起的人。
所以不要一上来就断定是个人都要买商业医疗保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不会买也根本不可能买商业医疗保险。
对于中产来说,商业医疗保险才是购买的主力军。
根据消费层次的不同,商业医疗险可以分
普通小额医疗保险
百万医疗保险
中端医疗保险
高端医疗保险
根据是否需要海外治疗、是否需要医院特需部国际部治疗、是否需要直付服务来区分中高端以及以下层次选择。
还有很多家庭看似收入很多,但是负债也多。需要对冲的风险有很多,不仅仅是医疗。
总之,看需求,看收入,看负债,看未来的抗风险能力。对症下药才是最好。
汽车保险买的时候各家公司有区别吗?
各大汽车保险公司有区别吗?虽然购买险种保障范围是一样的,但是还是有区别。
根据我自己的购买经验,简单分享下:
第一:服务能力区别
大的保险公司(比如人保、平安、太平洋等)服务能力要强于一般保险公司。特别是在区县或是偏僻的小城市用车,建议买大保险公司,一旦出现事故,可以选择最近的网点提供服务。而小的保险公司服务网点少,工作人员少,等待时间很长。
第二:附加服务价值区别
大的保险公司合作单位多。特别是和4S店和大型维修机构合作后,可以给用户提高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而且还经常提高一些免费拖车、蓄电池救急等附加服务。
第三:理赔售后服务保障力度更大
大保险公司在车辆事故定损维修价值有标准,不会被坑,也不易出现该换不换的现象。很多10000元以内的维修金额都是直接赔付,很方便。
选择保险公司还是选市面上大保险公司,更有保障。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小的保险公司服务更个性化,有时保费上折扣力度更大。楼主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服务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公司。
希望能帮到你!
别忘记点赞哦!👍
聊一聊保险到底该不该买?
在保险行业待了十几年,如果刚入行,我可能会说“有必要”;
有保险意识是好事,但是看过了太多太多被坑的案例,我只能说:
不合适自己的保险根本没必要买,买之前请先评估好自己所处的风险,做适合自己的保险配置,这比有保险意识更重要!
这么说可能有点绕口,我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30岁的小明的家庭年入15W,他没有给自己、妻子、孩子买对抗大病的健康险,而是给孩子买了每年交2W的教育金,要到孩子18岁以后才能固定领钱。
刚交2年,小明就因为癌症病倒了,治病自费就花了20多W,后面恢复又持续需要一笔钱,
但是他们只买了储蓄作用的教育金,没有其他保险可以保障大病。
于是他们打算把存在教育金里的钱提前支取出来,因为还没有交够年限,最好的情况是退保把4W元全部提出来。
如果说此前,小明为自己配置好了一份50W保额的重疾险,一年保费也不过5-7000元。
那癌症出险了,他至少能拿到50W的赔偿,如果合同规定60岁前有额外赔,他还能再多拿一笔钱。
像小明这样的普通家里,优先要考虑的是把跟前的风险给堵住。
比如大病、意外身残、身故,直接影响家庭收入的,影响家人生活的。
至于养老年金、教育金,等自己手头宽裕了,再考虑也不迟。
因此,保险不一定真的都有必要买,适合自己的才有必要买!
在这篇文章,我要说说买保险怎么才不会踩到坑,以及一些实际的方案,
保险本质上就是帮我们保障某种风险,生老病死,人的一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
希望看完文章的你,能够买到真正匹配自己风险的保险,如果文字太多,可以直接私信我
一、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为了找到最适合的保险产品,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 风险点在哪里,然后对每个风险点进行管理;理清需求后,再去选择匹配
需求的产品。
一般来说,普通家庭的风险和需求归纳起来有 4 大类:
特定大病不缺钱;小病小伤少花钱;自己不幸,家人生活零风险;仍有余力,为未来强制储蓄。(一)什么产品让“特定大病不缺钱”?
「重大疾病」可以让癌症等治疗费用高昂的疾病变得不再可怕,也可以为病后恢复提供经济支撑。
重疾发病率逐年增加、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动辄数十万的治疗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那么,一份合适的重大疾病保险,一方面能为患病提供专项资金,免除治疗的经济顾虑;
另一方面,额度充足,治疗有结余的情况,还可以为病后康复、家庭生活水平的维系提供保障。
(二)什么产品让“小病小伤少花钱”?
「医保」为我们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相比起商业保险,医保可以说是最具性价比的保障了。
一年几百块钱就能 承担相当一部分医疗支出。因此,无论是不是在职,都要确保自己有医保。
如果是自由职业的话,可以选择代理机构或通过一些移动平台来自己补缴, 来确保自己是有医保保障。
「商业医疗险」弥补医保不足,真正实现小病小伤少花钱。
医保虽好,但保障范围还是有点窄。
自费药物、进口器械本来就贵,恰好又都是医保所不能覆盖的;
治疗某些疾病医保报销比例低;
医保有上限,超出部分无法覆盖。
面对医保的这些不足,一份足额的商业医疗保险就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这种产品一般是一年期的,保额高达百万,年缴保费也只需几百块钱而已。
真正可以做到花小钱拥有全面高额的保障。
(三)什么产品让“家人生活零风险”?
「意外险」和「寿险」是在自己不幸发生万一的时候,一次性给付家人的
一笔维系后续生活的保险金。
真正做到不管发生什么,都能保障家人的生活,让对家人的责任感真正落到实处。
前期经济基础薄弱的时候可以考虑购买定期寿险,经济基础较好的时候可以选择终身寿险。
当然,如果前期经济基础很薄弱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意外保险,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这样的保障效果。
虽说寿险和意外都有身故责任,但两者却不能相互替换。
寿险最大的特点是“保死不保生”,只有身故或全残才能获得赔偿,
而意外险则拥有伤残责任,因意外导致的轻度残疾也是可以赔付的。
同样的,意外险也不能代替寿险。意外险只保意外身故而不保其他,
没有寿险会导致身故保障范围大大缩小,出现保障真空。
(四)什么产品“为未来强制储蓄”?
「教育金」和「养老金」是指,提前将未来的教育费用、养老费用准备好,
既不影响现在的生活,又做好了未来规划,不至于真正要用钱时,发现没钱用。
它最大的特定是锁定收益,对资金的用途有明确的规划性,
不用担心手里的钱不知不觉就消费掉了。
不过,教育金、养老金虽好,但是对于没有配置好重疾险、医疗险的家庭,
先把保病保命的钱买上才是硬道理,有需求再考虑。
大白简单总结一下,通过“医保+商业医疗险”实现“小病小伤少花自己的钱”;
通过“重大疾病保险”实现“特定大病不缺钱”;
通过“意外险和寿险”实现“万一自己不幸,家人生活零风险”;
通过“教育金、养老金”做到“为未来强制储蓄”。
接下来我就来重点说说,我给普通家庭,都是如何配置保险方案的。
二、三口之家方案、成年人方案、老人方案1.三口之家方案6000以下搞定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来找我做保险方案,根据他们的情况,我综合评估了一下他们家的风险,
朋友,25岁;她老公,27岁;宝宝5个月。
作为家庭支柱,成年人面临的常见风险有:意外、大病和身故风险,
那就通过百万医疗险、重疾险,解决大病来临医疗费、生活费的问题;
意外险解决小事故、身残带来的医疗费、后续生活补助的问题;
寿险来抵抗不幸身故后车贷房贷、孩子抚养费的问题。
小孩子不承担挣钱责任,那就直接减少寿险的支出,买好意外险、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即可。
我的方案简单如下:
关于保障:
1.重疾险:达尔文6号+大黄蜂6号
1️⃣大人买重疾险比较贵,只买30W保额,保至70,保额赔过还能复原
2️⃣宝宝重疾险50W,保30年,少儿特疾都有,还有额外赔
妻子1623/年;丈夫1854/年;宝宝598/年;
2.医疗险:医享无忧(20年版)
1️⃣200w保额,重疾400w保额,保证20年续保
对比过,是20年续保医疗险里性价比最高的
妻子226/年,丈夫231/年,宝宝440/年
3.意外险:小蜜蜂超越版+平安少儿综合意外
1️⃣小蜜蜂50W保额,5W意外医疗,不限社保报销,0免赔
2️⃣平安20W保额,1W意外医疗,摔跤碰伤都能报
小蜜蜂156/年,平安68/年
4.定期寿险:大麦甜蜜家2022
1️⃣保额50w,夫妻共保,花一份钱保俩人,就算一方赔付了也不影响另一方的保障
一起620/年。
如果你对这个方案感兴趣,可以直接来问我。
2.30岁成年人,3000元方案(月均314元)
各险种我的挑选思路如下:
①医疗险:
主要报销住院相关费用,医享无忧是大公司承保,
20年保证续保,垫付、癌症外购药都能保,
保额还高达200W,每年保费只要200元左右。
②重疾险:
防止因得了大病而带来收入损失,补充医保覆盖不到的地方,一次性赔的钱可以自由支配,
达尔文6号,重疾险最高能赔到1.6倍,
轻症和中症赔的挺多的,还有重疾复原金,加量不加价,
一年保费也就3000元左右。
③意外险:
意外导致的就医、身故、身残都能保,性价比最高。
选小蜜蜂2.0超越版,可以报销自费药,猝死有额外赔付,
50W保额大概也就150元左右。
④定期寿险:
万一不幸身故,能留一笔钱给家人正常生活,
这里我选的是华贵大麦2022,保费非常便宜,保额做到收入的5倍,
每年只需要交299元的保费,交到60岁。
3.2000+配好老人保险
我的父母保险配置逻辑,你们可以参考:
1.首先最重要的是医保,这个一定要有!(已经有了,新农合)
2.父母身体健康,就选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
3.父母身体有异常,买不了百万医疗险,就选择:防癌医疗险+意外险
防癌医疗险也买不上的话,还有各地的惠民保,保障差一点,但总比没有强。
当然,知道要配什么保险,买什么保险,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即便你知道要买这些保险,怎么样买到保障相对全面、性价比更高的,也是一门技术活。
下面,我就来说说各个险种,怎么挑选,才不会掉坑。
三、每个险种选品指南!1.重疾险选品指南。
我准备了一张图,将买重疾险时要考虑的各个要素,按重要性从上往下排了序:
记住,买保险,就是买保额。
优先把保额做好,再去考虑其他选项。
如果你的预算有限,更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也就是先把保额、保障期限、轻/中症、豁免这些配置好。
针对不同预算,我还列了一个表,
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预算,看看自己处于什么情况,优先考虑哪种保障。
概括一下,
低预算家庭,比如单人预算不足2000元的:考虑极致型和基础型,比如说只保重疾,或者再加上轻症。普通家庭,单人预算能达到3000-4000元:轻中症都加上,预算够的再加上癌症二次赔。也就是罹患癌症,满足一定条件,除了保额,还能再额外赔一笔钱。大白翻过上百份理赔报告,发现无论男女,癌症都是最高发的重疾。 而癌症复发转移5年内是高发期,尤其是术后前3年,那保险公司赔过一次癌症,3年后,癌症没治好,或是复发、转移了,又或者新发了其他癌症,又赔一大笔钱,就很有安全感。
高收入家庭,单人预算超过6000元:这个方案尤其适合男性。因为男性除了癌症高发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低。癌症、心梗、脑中风康复期长,又容易复发,在此期间的收入就会大大受到影响。土豪的可以直接保身故,身故就是100%会赔付,所以价格是最高的。好了,到了我们的选产品环节。
2.医疗险选品指南;
报销范围充足吗?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报销的范围就是保险公司可以帮你出的钱,肯定是越多越好,最好包含上述的几项。
续保条件怎么样?续保是能买多久的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续保条件比较好的规定是保险公司不因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或历史理赔情况而拒绝投保人的续保申请。
虽然现在出现了保20年的百万医疗险,
但如果产品停售,20年后还是可能因为身体条件变差或理赔过,买不到医疗险。
所以,我们尽量选择产品稳定,停售风险小的。
也就是选择用户基数大、健康告知相对严格(承保的标准体较多)、续保条件优的百万医疗险。
增值服务多样吗?增值服务是保险公司额外提供的服务。
各个产品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一般大家比较关注的是:
医疗垫付服务、重疾绿通服务、肿瘤特药服务、质子重离子治疗。
部分产品还有术后家庭护理服务、就医咨询服务等,服务更多样。
3.意外险选品指南
(1)老人和小孩怎么挑
老人、小孩因为承担的家庭责任少,身体也相对更加脆弱一些。
在挑选意外险的时候,就应该更加侧重于意外医疗。
尽量挑:
免赔额低的报销比例高的报销范围广的,最好是社保内、外的费用都可以报的(2)成人怎么挑
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支柱,成人意外身故/伤残责任更重要,保额不能太低。
身故:赔保额;伤残:根据伤残等级,按比例赔付。大白建议:
至少50万起步,经济条件不算太差的,可以直接选100万及以上的保额。
4.寿险选品指南:
只要承担家庭责任,就适合买寿险。
也就是适合大部分成年人。
保障期限怎么选?
定期寿险就是在保障身故或全残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期限,
这个期限是投保的时候,自己可以选的。
可以选保到60岁、65岁、70岁都行,自己定。
最好是保到自己责任(车贷、房贷)消失的时候。
保额怎么定?
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计算年支出的5-10倍+房贷/车贷/其他债务。
根据自己的家庭责任定。
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大白!大把推销员卖各种各样的保险?
导读:汽车保险每年应该怎么选才不被“坑”?内行人一席话全明白了
我自己车子的保险到9月份就要到期了,所以最近接到了很多保险公司的电话,几乎我能想到的保险公司都打电话给我了,打完电话之后我们还会收到一条保险的报价信息,其实现在保险公司在报价的时候我觉得其实还蛮好的,并没有让客户去买一些其他的保险项目,我先给大家看一看我上面的这张保险报价单,从上面大家能够看到,其实保险公司也只是给我报了4个保险的项目,分别是第三者责任险交强险,车上人员险和不计免赔这几个保险项目,所以我们每年续保车险的时候,就买这几个保险项目就差不多了。
第一个:交强险
交强险每年都是必须要买的,第1年的时候如果是5座的车型是950元,如果是7座的车型1110元,大家应该能看到,我上面保险公司给我的交强险报价在665元,其实是因为我最近这几年里面都没有出过保险,所以交强险是可以打折扣的,交强险为什么说必须要买呢?因为每年我们的车子在年检的时候都需要出示我们的交强险保单,而且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面也要贴上这一年的交强险标志,如果在路上被交警查到了,你没有买交强险除了要罚款之外,还会有其它的处罚措施。
第二个:第三者责任险
第三者责任险也是需要购买的,一般来说第三者责任险都是从50万开始购买的,但是我建议大家还是从100万开始,我现在最近这两年购买的第三者责任险都是150万的,第三者责任险其实并不是赔付自己的,是用来赔付别人的比如说车子刮蹭了,如果是你的责任,别人的维修费用就需要你自己来出,如果说费用非常的高,这个时候第三者责任险就可以帮你出这个费用了,可能很多的读者说第三者责任险不需要买特别多这个就要根据你们当地的情况来看了,如果你是一个老司机,开车非常稳,第三者责任险,买50万或者100万都可以。
第三个:车损险
车损险是用来赔付自己的,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清楚,比如说自己的车子出现了刮蹭,倒车的时候,不小心倒到了马路牙子上面,或者是倒车的时候刮到了一些树木或者是铁路车子有了一些损伤,这个时候维修保险的费用都可以从车损险上面去出,车损险的费用其实并不高,从上图大家能看到,如果车损险的保额在5万多元,那么费用也就在600多块钱,有一点,其实我要给大家说一说,就是我的车子现在如果是卖二手车也就值5万多块钱,但是有些人的车子就比较贵,这就是为什么豪华车型,每年即使车辆没有出过险,保险也要贵一些的原因。
第四个:车上人员险以及不计免赔
车上人员险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保额也可以按照自己想保多少就保多少,不计免赔,这个需要和大家说一说,现在保险公司在赔付的时候,并没有赔付到100%,也就是说有些是赔付到80%,有些是赔付到70%,那么剩下的30%获得20%就由车主自己出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显示出不计免赔的重要性了,不计免赔的费用贵不贵呢?通过上面这张图大家能看到,其实不计免赔的费用大概也就在200多元,我上面也说了,如果我的车子现在卖二手车也就值5万多块钱。
总结:除了以上4个基本的保险项目之外,你可以根据你们当地的情况再买一些其余的保险,比如说无法找到第三方责任险,因为现在有些小区可能物业的管理并不是特别好,晚上的时候万一车子被人划到了,无法找到第三方责任险就可以帮你去赔付这方面的维修费用了,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记得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
买什么保险比较好?
#买保险你会选保险公司吗?
在买保险产品时,我们最为看重的是保险产品,这个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是不是我们要的,保费怎么样,性价比高不高,健康告知条款怎么样……
也有朋友会进一步关注某家保险公司靠不摆谱,风险大不大,服务水平怎么样,这其实就涉及到怎么评价一家保险公司的问题了。
保险公司跟其他金融公司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也有一些特殊的评价指标,通常,我会比较关注这几个:
1.偿付能力充足率
这个指标是用来衡量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钱够不够去赔偿客户的保险金,如果不够银保监会就会要求保险公司整改,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100%以上),如果整改没有什么效果或者偿付能力本来就很低很低了,那么就会面临着被接管的命运。
最近的就是安邦保险,接管重组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家保险,但可能有的朋友没有想到的是其实新华人寿、中华联合保险这种还算比较大的公司也被接管过。这也是我们买保险产品首先看产品而不是保险公司的原因——保险公司风险再大,银保监会也不会让保单受到影响。
细化来说,偿付能力充足率有综合~和核心~两种,一般看综合看的比较多。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实际资本和最低资本具体指什么在“偿二代”中会有明确规定,我们看保险公司的话可以忽视,只需要知道最终的百分比代表什么就行了。
不足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保险公司——这类公司会被进行严厉的整改,比如增资、拍卖资产、限制开展业务甚至是接管;
充足I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间的保险公司;
充足II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的保险公司。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是越高越好,比如说新开业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可以达到1000%,这是因公司为还没有什么业务,赔付保险金的情况还比较少,公司的资本金都还在账上趴着,资金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之后业务开展起来了,偿付能力就会慢慢下降。这种情况下高充足率也不是一个好事。比较优秀的充足率水平是在150%-250%左右,但一般来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20%以上基本也没啥问题了。
为什么是120%而不是100%是因为如果核心偿付能力低于60%(法定合格是50%)或者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就会被列入非现场核查的重点核查对象,也就是会被银保监会严密关注考察,所以保守来看,最好是120%以上。
这个数据每季度更新一次,大家可以在保险公司官网进入【公开信息披露】-【偿付能力】,找到“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里面会披露详细的数据。
2.风险综合评级
风险综合评级也是每季度公布一次,在上面的“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也可以找到。
这个指标是对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比说操作风险(类似人为错误、系统故障)、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没有办法按时还钱)等。
风险综合评级的参考价值比较高,主要就是衡量保险公司可不可靠,评级从高到低分成A/B/C/D这4个等级,一般来说,达到B类公司就算合格,说明公司还能够正常运行,风险比较小。
从19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来看,145家保险公司中,C类的只有两家(百年人寿和长安责任),D类只有1家(中法人寿),大多数保险公司还是很摆谱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中法人寿-16130.78%,渤海财险112.61%,也是重点核查对象,还有几家公司的充足率仅比120%高出一点点(安心财险、中煤财险、富德生命人寿、珠江人寿、百年人寿),所以,如果大家比较担心保险公司出问题,只需要采取排除法就行。
3.经营评级
经营评级是由中保协(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评定,每年公布一次。
会根据保险公司的规模速度、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三大方面把保险公司分成A/B/C/D四大类,A类最高,表明经营状况良好,D类表示公司的经营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一般来说B类就行,表示公司经营是正常的。
具体的指标包括保费增长率、综合成本率、风险保障贡献等。
我统计了一下中保协公布的公司评级数据,得到下面这两个表:
18年的经营评级中,77家财险公司中只有6家是被评为C类,没有D类公司;74家人身险公示汇总,C类有6家,D类有1家,总体来说,占比还是比较小的。
4.服务评级
服务评级也是每年公布一次,由中国银保信(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评价并公布。
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别设定电话呼入人工接通率、理赔获赔率、投诉率等八类定量指标进行计分,主要针对的是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评级从高到低也是A-D这四大类,具体包括AAA、AA、A、BBB、BB、B、CCC、CC、C、D共10级。
和风险评级、经营评级一样,B类(70分到85分)及以上说明公司服务质量比较好。
我继续统计得出了这个表:
2018年的服务评级中,64家财险公司中,只有7家是在B类以下:
61人身险公司中,有10家在B类以下:
这个指标其实就类似淘宝的售后评价,很能反映买保险时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投诉情况,但是我国保险公司这个服务评价体系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公开的数据和真实情况还是有差异的,而且最主要是和保费规模挂钩,所以平安、国寿、太平洋、新华、人保这些大公司占的优势比较大。
所以这个指标的参考性还是有局限的。
简单总结一下,买保险产品还是要以条款和保障为主,如果真的比较纠结保险公司的话,可以看保险公司的这几个指标:
偿付能力充足率(100%是达标,保守指标120%)、风险综合评级、经营评级和服务评级这这几个指标来看,后三个指标B级以上是合格,但是服务评级与保费规模挂钩,参考性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且,因为保险的特殊性,监管比较严格,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都是在B类以上,所以选保险公司可以采取排除法。
我把上面的公司汇总到了这个表,有需要可以参考:
最后,再说一句,这些指标都是动态的,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保险公司到底好不好,更好的是要长期关注。
点赞,转发,关注,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