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不能靠政府,中央对知青有新政策吗?

2023-08-06 13:55:03 95阅读

养老不能靠政府,中央对知青有新政策吗?

有的,对知青中的优秀人物事迹,应该进行总结,以各种形式予以表彰与宣扬。宣传他们心系国家,勇于奉献,不畏艰苦牺牲的精神

在养老待遇,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对知青应予以政策倾斜。上山下乡期间应按从事重体力劳动,计算工龄。对困难知青视情况予以救助,并建立长效机制。

养老不能靠政府,中央对知青有新政策吗?

知青这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代与新中国同步建设的特殊群体,相信末来也不会出现这种特殊群体,如今年已古稀之年身体难免出现问题,相信政府和全国人民都会支持给予特殊照顾政策。

请问有多少女婿愿意让岳父母长期住自己家养老?

这个确切数量神仙计算不出来,科学的大数据也算不出来,但是观察社会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岳父岳母长期住在女儿家的,要比父母住在儿子家的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特别是现在独生女家庭已经进入了养老的阶段,这种现象就比较普遍,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国家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政策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女婿比儿媳好相处的原因,女婿通情达理的,不仅让岳父岳母帮助自己做家务、带孩子,而且在他们需要养老的时候,真心诚意地给他们养老,让他们安度晚年,只有极少数女婿,他们从内心只让岳父岳母付出,不给岳父岳母养老,甚至岳父岳母带完孩子以后,想在女儿女婿家呆一段时间女婿都不高兴,这样的白眼狼,虽然是少数。但是他们是女婿当中的败类,是社会当中的渣滓,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强烈谴责。

有的女婿是诚心诚意,让自己的岳父岳母,在自己的家里度过晚年,他们把岳父岳母看成是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他们,爱护他们,不管他们有没有养老金,不管他们能不能继续劳动,都对他们以诚相待,我的邻居和亲属女婿给养老的也不是少数。让自己的岳父岳母在自己的家里度过晚年,他们把岳父岳母看成是自己的父母一样,我的邻居和亲属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都说养女儿现在真比养儿子强、在女儿家养老自己仗义,有的老年人有儿子,因为儿媳不好相处说道太多,所以也在女儿家养老、感觉女婿对自己真心实意,在女儿家心情舒畅,能健康长寿。有的老人几次有病,到医院去住院治疗,都是女儿女婿天天跑来跑去,晚上女婿到医院去陪护,一个病室的病友,还以为这是他的儿子呢!

女儿有能力有水平挣钱多,在家就有地位就能给自己的父母养老,丈夫心里不高兴也没有办法,因为媳妇儿在家里说了算,女婿不敢支毛,我同事就有这样的好几个,都是女儿在家说了算,所以老人在女儿家也有地位不受女婿的气,特别是老人两人都有养老金,又能给女儿家带孩子的就更有地位,将来什么样不知道,现在从女婿表面上看,养老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年轻人培养女儿要放到重要地位上,特别是农村的家庭,应当放弃那种重视儿子不重视女儿培养的做法。现在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老年人都认为养女儿,现在比养儿子强,有的儿子指不上,女儿能指上,确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在女儿家养老的人都生活得挺好。在儿子家养老的有的还地和儿媳妇生气,闹意见不高兴。

青年人不想让自己的岳父岳母在自己家生活,搞对象的时候就要说清楚,事先把这件事摆到桌面上,不要一开始看中了人家的女儿,就什么都忘了,到了岳父岳母年龄大的时候就嫌弃了,在自己家住一阶段心里特别难受,这样无能、无德、不孝的女婿,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如果当初你和人家女儿搞对象的时候,说清楚不让岳父岳母在你家,可能人家就会躲你远远的,能看上你吗?根本不会。不会把女儿嫁给你,不要占了便宜卖了乖,岳父岳母老了就嫌弃他们,你也会老的,你老了下场会更惨。独生女老人在女儿家养老天经地义,国家支持,无可非议!反对这种做法的女婿都将被社会所抛弃。

怎样才能解决好民办代课老师的养老问题?

马上要到我国第36个教师节了,它可是“肯定教师对教育事业作出贡献而设立的专门节日”。“凡是教书育人的都是人民的教师”,(原)民办代课教师也曾教书育人数载。按理说,他们也应该是人民的教师,“教师节”也是他们的节日。只可惜,他们已经是“离岗”非“下岗”人员,成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尽管说(原)民办代课教师早已无缘于所谓的“教师节”,但是他们与“教师”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教师”的标签已经被烙下,因为他们的养老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

怎么样才能解决好(原)民办代课教师的养老问题呢?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适当支付劳动补偿金

《劳动法》第91条:用人单位“QH”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在规定时间内金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或补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差额的同时,另外支付部分的25%补偿金。其实,原民办代课教师在岗期间只有几十元的工资,远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更别说“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差额给予25%的补偿金”。说起来,这才是“两师”年轻时贫穷的根本原因。如今他们渐渐的进入老年,只要得到当年的这些“欠款”,养老会如虎添翼。

各地政府为“两师”补缴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第72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只是原民办代课教师是非在编人员,除个别市县区外,绝大部分地方的用人单位(即学校)并没有为这“两师”参加社会保险,也就没有缴纳任何保险费;“两师”在岗时都是在国民教育序列内的公办教育机构的事业编制的单位,按《社会保险法》,事业单位人员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再说了《劳动法》也有规定: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临时工应享受用人单位的各种福利待遇,包括用人单位为临时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该法第13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原民办代课教师受聘工作事业单位的学校二三十载,不管怎么说,完全符合上述三点法律规定,应该享受社会保险。因为没有让“两师”参加“社保”并为其缴费,这才是他们“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症结所在。如果现在补偿社会保险费用,“两师”才能安享晚年生活。

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的待遇

《教师法》第30条规定:“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原民办代课教师都在公办教育机构,和公办教师一样,长期同工没有同酬。他们和公办教师的劳动对象一样,都在培养祖国的花朵,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样应该如公办教师一样享受退休或者退职待遇。

被政策“一刀切”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并没有按离岗退养办理手续,享受其政策,更别说有“退休或退职”的待遇了。虽然说,眼下,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实行了“两师”的“养老补助”,但是那只是每月只有每年教龄的8元、或10元、或20元,就是最高的安徽省也只有26元。就这每月不足200元的“养老补助”,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两师”的养老问题。如果让他们实现了退养待遇,才能慰藉他们的心灵。

历史不要忘记,中国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创造了世界教育的奇迹。他们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记忆,也属于世界文化的历史。“两师”的老无所养,是应该得到关注和解决的时候了。

失地农民社保属于哪种社保?

按照相关规定,失地农民将根据其年龄或就业状况,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缴纳养老保险费。

一、被征地时男16至59周岁、女16至54周岁人员,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均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其中,被征地后在用人单位就业的,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被征地时男60周岁、女55周岁及以上的未参保人员,统一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被征地农民身份确认应符合下列条件:1、土地被依法批准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农业人口。2、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同时提供能够证明是被征地农民身份的原始材料,包括户籍、征地协议或合同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合同书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报程序:参保农民填写《和城规划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申报表》(一式四份),并附以下材料,送交所在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1、土地二轮承包合同(名册、证书)复印件;2、征地协议复印件;3、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4、五张同底2寸彩照。 对符合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以村民(社区居民)小组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召开全体会议或代表会议讨论后决定,公示七日后,填写《申报表》及花名册并签字盖章,报历阳镇人民政府、县公安、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审查后,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其经办机构进行复核,并办理登记手续。

如果回答对你有帮助还请关注我,谢谢

对于养老到底是靠自己呢?

很多人不明白养老究竟是靠自己还是靠保险?这确实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但是我们大家为什么不这么想想,我们既要靠自己也要靠保险呢?

养老保险的计算是有一定的理想性的,我们国家现在有两大类保险,一类叫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类叫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我们分类分析一下,这两种保险究竟是为我们怎样筹划养老的?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家最熟悉,养老待遇高,年龄增长是最吸引人的保险。一些老人现在能拿到两三千元的养老金,就是这种保险。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拿到五六千元,实际上现在也是参加了这种保险,不过由于有视同缴费年限,再加上国家要求建立职业年金,才形成了这样高的待遇。

目前职工养老保险主要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对之前没有建立个人账户缴费年限期间,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偿。

目前,我们年轻人缴费增加的养老金待遇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如果考虑静态模型:

社会平均工资不涨。

利息收入(机会成本)没有。

大家收入生活稳定。

灵活就业人员按照20%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缴纳。

全部钱数要想拿回,大约需要10年左右。10年以后有国家保障资金,保障我们养老待遇,供养到直至去世为止。

如果去世的比较早,甚至没有领养老金就去世,社保能够返还的部分是缴费基数的8%,大约是总缴费钱数的40%,再加上相应的丧葬费和抚恤金的。这两种待遇各地都不相同。按照山东省的政策,丧葬费是1000元,抚恤金是10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一部分待遇大约是总缴费钱数的46%左右。

所以,如果是只缴费15年最低基数,当然亏本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只是非常理想的状态,而且这样的养老金待遇非常低,我们退休后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要求不高,只求有口饭吃,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也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全额拨款的政府补助,不需要动用任何人的一分钱。可能说法也不对,源自于政府税收或者基金收入。。

全国有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各省市可以在国家基础上进行提升。黑龙江省是90元,吉林省是103元,山东省是118元,青岛市则是168元,青海省是175元,天津市是295元,南京市是410元,北京是710元,上海市是930元。

这部分基础养老金,对于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达到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交费,直接享受这一部分基础养老金待遇。仅凭这一部分基础养老金待遇,就满足生活需要的话基本不现实。

不过当然也有实现的方式。实现的方式有两种,第1种是对所有人加税,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税收征缴体系满足不了这种所有人都缴税的需要。如果说加大对中高收入群体的税收或者企业的税收,这样社会创造活力就会大受打击。没人愿意去改变现状,只需要等待国家救济就可以了。

第2种是自己缴费。自己缴费的方式就是我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跟职工养老保险完全一样。都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国家为了引导大家积极缴费,还建立了一定的国家补贴。比如河南省按最低基数缴费,也就是200元档次,政府补贴30元,按照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除此之外,还有失地农民之类的特殊补贴。

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的退休年龄制定的都是60岁,所以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如果我们退休时个人账户累积余额能够达到10万元,每月可以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720元。

如果按照基础养老金120元计算,这样每月的养老金待遇能够达到840元。

如果不考虑利息和增长,回本的时间是119个月,也是10年。

10年之后就有国家补贴相应的待遇保障大家待遇不变更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是万一提前去世,个人账户的钱能够全部返还,也就不存在任何亏本的可能。

结论

对于未来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普遍达到了76岁以上,女同志甚至达到了78岁。所以只要缴纳社保都是非常合算的行为。

除了缴纳社保之外,我们也可以自己储蓄一部分养老金

这一部分养老金储蓄起来,获取理财收益。可以每月领取一部分,预算好年数,这样就形成了一部分补充养老金。

我们假设能够实现的理财收益也是5%,如果我们手上有30万元,预算是我们退休后分20年发到手中,这样每月可以提取的养老金大约就是2000元,这是一种长期规划。

如果我们预计要使用30年,那么正常来讲,每月提取的养老金大约是1500~1600元。

不过这样储蓄的话,一旦养老金提完了,可就没有这一部分收入了。除非我们购买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人家是挣钱的,不如自己理财划算。

综上所述

在养老方面,我们首先要缴纳社保作为一个基础的保障,毕竟它会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不断实现调整,而且供养到去世为止。

另外一方面,可以按照自己的养老预期储存一部分养老金,每月或每年动用一部分直至到达规划年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