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2012,以色列简史三部曲?

2023-08-19 20:15:03 73阅读

石器2012,以色列简史三部曲?

以色列简史是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三部著作《今日简史》、《未来简史》、《人类简史》。他对人类命运的走向做出了预测。尤瓦尔·赫拉利于1976年出生于以色列,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酷爱阅读,在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都有涉猎,是当下最受追捧的作者之一。

《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石器2012,以色列简史三部曲?

《未来简史》主要讲述了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同时也讲述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人类简史》是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历史类著作,于2012年首次出版。作者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与发展史,并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

三部简史的关系?

三大简史即“简史三部曲”是指《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大简史由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所著,他出生于1976年,是以色列人,曾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是学术界公认的青年怪才,“简史三部曲”便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佳作。

1、《人类简史》:三大简史中最早出版的一部,首次出版时间在2012年,是公认的历史类著作,以演化生物学的角度讲述了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与发展史。

2、《未来简史》:该书于2016出版,是科技理论类著作,主要讲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成熟的情况下,人类将面临的问题,及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应对。

3、《今日简史》:三大简史的收官之作,首次出版时间在2018年,主要提出当前人们面临这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并剖析其中的真相及生存下去的方向,算是给三大简史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

乌克兰继承了多少前苏联的军事力量?

1991年12月25日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既然昔日的兄弟如今要分家单过,那么就得对原来的家产来个“公平合理”的划分。苏联的留下的资产分为政治资产、经济资产、军事资产。

由于俄罗斯主动承担了苏联200多亿美元的外债,所以苏联的政治地位和海外资产全部由俄罗斯继承:苏联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以及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均由俄罗斯接收。至于苏联国内的经济资产和军事资产则按属地原则进行分配——就是说东西在谁那儿就算是谁的。比如位于乌克兰的工厂企业在乌克兰独立后就还是乌克兰的。

军队和武器装备的分配也是秉承“哪国军人回哪国,军队驻扎在哪里就归哪里”的国籍原则和属地原则进行划分。在这一划分原则下继承苏联军事力量最多的自然是俄罗斯。俄罗斯毕竟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所以分布在俄罗斯境内的部队、军工企业、武器装备自然也是最多的。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中继承苏联军事力量最多的就是乌克兰。

苏联的14个军区中有3个在乌克兰境内。这三个军区一共驻扎有陆军22个作战师(占苏联陆军正规作战师的16%)。部署在乌克兰的空军作战飞机高达845架(占苏联空军作战飞机总数的17.2%)。黑海舰队作为苏联四大舰队之一拥有大型水面舰艇45艘、其他水面舰船325艘、潜艇28艘、作战飞机150多架。苏联解体后黑海舰队由乌克兰与俄罗斯瓜分,此外乌克兰境内绝大部分其它军事力量都被乌克兰继承。

乌克兰几乎获得了苏军所有的序列武器:在陆军方面得到了6500多辆坦克,在空军方面苏联轰战机部队的三驾马车系数到位。由于俄罗斯在海军方面对黑海舰队所有权的坚持,因此俄、乌两国直到1997年才达成相关协议。最终乌克兰拿到了18.3%的黑海舰队,不过俄罗斯向乌克兰移交军舰时却耍了心眼:除了护卫舰、老式潜艇、坦克登陆舰和反潜舰等舰艇之外黑海舰队的精华部分全都留在了俄罗斯。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常规军事力量之外乌克兰还从苏联继承了相当数量的核武器:1270枚核弹头、2480枚战术核武器、176个发射井使乌克兰成为了当时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国。此外乌克兰还有能携带核巡航导弹的图-160、图-95战略轰炸机。乌克兰当时的核武库水平确实已超过了英、法、中等国。所谓“世界第三核大国”绝非浪得虚名。

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能只看军队规模、武器装备,还得看由军工体系、经济资源构成的战争潜力。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是15个加盟共和国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经济体。当时苏联留给乌克兰的工业企业涉及300多个行业。这其中包括4座大型核电站、6座水电站、顿涅茨克煤矿以及43处油田、114处天然气田等等。拥有全球3/4黑土地的乌克兰在苏联时代就被誉为“欧洲粮仓”,独立后的乌克兰曾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乌克兰有煤、铁、锰、镍、钛、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等80多种已探明的可供开采的富矿。这些矿产资源分布在全国7000多个地区(其中4000多个地区已进行开发)。乌克兰已探明的铁矿石的储量有275亿吨;锰矿石的储量超过21亿吨;煤、染料矿石、陶土地腊和石墨的储量也比较丰富。乌克兰最大的顿巴斯煤矿已探明储量为1090亿吨。资源丰富的乌克兰在苏联时代是主要工业基地之一。

乌克兰独立时从苏联继承的军工企业多达3594 家、职工300万人。这些军工企业的生产门类涵盖火箭、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而且大部分产品的性能还居于世界前列乃至是顶尖水平。以南方机械制造厂为代表的乌克兰航天工业直接参与领导了苏联第一枚制导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个航天器的研制工作,还为苏联设计制造了半数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数种型号的运载火箭。

继承了苏联三分之一航天工业的乌克兰从业人数一度高达20万人。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是乌克兰航天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该企业研制生产的SS-18重型洲际弹道导弹作为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可携带10个55万吨分导式核弹头以及40多个诱饵。直到现在乌克兰仍以其高性能的“天顶”、“第聂伯”、“旋风”三类系列运载火箭跻身航天大国行列。

乌克兰的航空工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拥有飞机机体、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飞机修理等40多家企业。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航空科研生产联合体、哈尔科夫航空公司、基辅航空厂等航空企业都是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世界知名企业。通过安-124和安-225的建造使乌克兰成为除美国之外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超大型航空器制造的国家。

安东诺夫公司的安-124、安-225超大型运输机的出现表明乌克兰在超大型飞机设计、大型航空构件加工、先进航空材料制造等方面具有独步世界的能力。乌克兰的超大飞机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发动机制造工业。安-124和安-225使用的推力达23吨的D-18T涡扇发动机是由乌克兰头号发动机生产单位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马达西奇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涡轴发动机上的巨大影响力使其被誉为来自乌克兰的“动力沙皇”。

乌克兰的舰艇制造工业曾是苏联军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30%的造船厂集中在乌克兰15个城市中。苏联时代几乎所有的大型水面舰艇都在乌克兰的船厂完成。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号以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均是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厂建造的。黑海造船厂鼎盛时期曾创造过6万吨的常规航母刚下水就立即开始建造8万吨核动力航母的纪录。

乌克兰还曾是苏联主要的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与生产基地之一。1991年乌克兰坦克装甲车辆的生产能力占整个苏联的30%左右。上世纪60年代乌克兰的莫洛佐夫设计局就向苏联高层展示了更先进的T-64坦克。先进的复合装甲、自动装弹机、大口径滑膛炮及二冲程大功率柴油机等都开创了主战坦克的先河。西方迟至在20世纪80年代才拥有类似“豹”2 这样可以抗衡T-64 的主战坦克,而这时T-64已生产了1万多辆。

独立之初的乌克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强大且拥有仅次于美、俄的核武优势的国家。当时很多人认为乌克兰会发展成为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平衡者角色。尽管不可能和美、俄这样的大国相提并论,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区域性强国。然而乌克兰独立时尽管从苏联继承了相对较为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但与此同时也继承了苏联产业结构上的缺陷。

事实上这是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通病:我们知道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产业结构上的缺陷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迟迟难以得到提高,而乌克兰在这方面其实表现得比俄罗斯要更为明显。苏联时代的工业体系是分布于各加盟共和国的:有的负责提供原料,有的负责生产零件,有的负责组装。乌克兰无论是重工业企业还是军工企业要不是配件工厂就是组装工厂。

一旦离开前苏联完整的工业布局就使乌克兰的工业企业陷入了极端困难之中。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因为国力的削弱而不得不自废武功: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母被迫提前退役,如今俄罗斯只保留了一艘航母。事实上乌克兰也面临同样的命运:作为苏联航母总装工厂的黑海造船厂就位于乌克兰境内,在苏联时代乌克兰境内的黑海造船厂可以和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境内的配套企业合作。

苏联的解体使本来完整的工业体系被撕裂。在失去波罗的海造船厂等俄罗斯地区造船厂的支持后黑海造船厂迅速衰落,基本上已失去了制造稍大型船舶的能力。正如黑海造船厂的厂长马卡罗夫所说的:“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尽管表面上乌克兰从苏联继承的家底似乎还是挺丰厚的,可实际上乌克兰的产业体系在离开其他加盟共和国配套企业的合作后已陷入困境。

苏联的解体让乌克兰境内大型企业缺少了大量资金的支持,与此同时乌克兰对外的议价能力受到限制,生产成本开始大幅提升,在制造业和加工业领域的成本优势迅速降低。在产业链断裂、资金短缺、产品没竞争力等因素影响下乌克兰的发展举步维艰。要解决乌克兰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方法:要么与俄罗斯结合,维持前苏联的经济体系;要么加入欧盟,融入欧洲的经济体系。

这两种办法本质上都是利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克服自身产业结构上的缺陷。乌克兰独立后的大多数领导人都选择了后者。如果我们仅从经济角度看:融入欧洲经济体系确实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选择。然而在融入欧洲经济体系的同时务必需要考虑俄罗斯的感受。乌克兰可以同欧盟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但暂缓加入北约和欧盟。事实上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库奇马执政时期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

尽管这时的乌克兰很想加入欧盟获得经济利益、加入北约获得安全保障,但同时库奇马政府与俄罗斯的关系也维持得不错。乌克兰第三任总统尤先科上台后毫无顾忌公开自己一心倒向欧洲和美国的政治意图。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后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积极插手乌克兰国内政治,此后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这几个大佬在两个大国的操纵下不断在乌克兰政坛上演合纵连横的大戏。

乌克兰的政治局势因此变得一片混乱,而混乱的局势又反过来影响到乌克兰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乌克兰国内的民族问题也交织其中。2013年11月底在矛盾持续日积月累的发酵之后乌克兰国内的亲俄势力和亲西方势力之间终于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到了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地区举行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随即接收了克里米亚地区。

同年5月11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举行公投,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至此乌克兰实际上已处于分裂状态。内战冲突毁坏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重工业基地,使乌克兰经济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乌克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而生活水平的下降又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矛盾的积压。政局的动荡和经济的下滑就这样在彼此互相影响之下形成恶性循环。

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乌克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跌落到欧洲最低水平。乌克兰自从独立后就开始逐步销毁继承自苏联的庞大核武库,到2001年10月30日乌克兰军方销毁了境内最后一口以固体燃料为动力的SS-24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井后宣布乌克兰正式成为一个无核国家。乌克兰自废武功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是愚蠢的,可实际上却是无可奈何的不得已之举。

事实上放弃核武器的并非只有乌克兰。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也都继承了一定数量的核武器,然而最终这两个国家和乌克兰一样都宣布放弃核武器并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如今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只有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有核国家地位。由此可见放弃核武并不是乌克兰的特立独行之举,而是当时拥核独联体国家的普遍行为。这实际上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

冷战结束后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等国对核武器的战略需求大为削弱,相反却要为庞大的核武库维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此同时这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从独立之日起就处于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地缘势力争夺之中。无论是俄罗斯或是西方都不希望有太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因此俄罗斯和西方都对这些国家采取软硬兼施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一方面凭借自己更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对这些国家施加外交压力,另一方面又承诺在这些国家放弃核武器后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和安全保护。除了美俄之间的地缘博弈之外国际社会处于避免核武器扩散的原因也希望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等国销毁核武器,所以当乌克兰弃核后就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5亿美元的贷款和世界银行提供的7亿美元的贷款。

乌克兰国内的经济困境加速了其弃核进程。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也曾一度大力削减军备自废武功。这主要是由于在叶利钦时代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的GDP几乎减少了一半,苏联时代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GDP总量变成只有美国的1/10并被日、德、英、法等国超越。苏联时代引以为豪的军工产业也由于缺乏足够的研发经费而不得不自废武功。

苏联时代曾一共建造过九艘航母,然而俄罗斯最终只保留了“库兹涅佐夫”号这一艘。俄罗斯在战略核武器方面也是进行了削减的。当然俄罗斯毕竟家底雄厚,所以即使在经过削减后依然是世界第二核大国。相比之下乌克兰的境遇更为糟糕:从1991年独立到1994年短短三年时间乌克兰经济缩水了三分之二,一时间大量乌克兰军工企业纷纷宣告破产,窘迫的乌克兰不得不通过对外出卖军事技术以应付窘境。

瓦良格号航母以及其他一系列军事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入给我国的。随着乌克兰武器研发技术的下降使其核武器的维护保养成为了巨大的问题。既然苏联解体后连俄罗斯都不得不自废武功,那么小小是乌克兰要想保留自己从苏联继承的遗产就更不现实了。尽管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一大批看起来很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乌克兰没能继承苏联那套庞大复杂的军工体系。

乌克兰独立时确实也从苏联继承了一些相当优秀的军工企业,但这些企业一旦离开苏联完整的产业体系链条和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就什么都不是。随着当年继承自苏联的武器装备日渐老化之后乌克兰自己实际上是几乎没多少自产能力的。加之近年来乌克兰政局混乱、经济凋敝使得昔日庞大的军事力量早已灰飞烟灭。乌克兰为摆脱困局不得不将大量的军事技术出口以换取外汇。

如今的乌克兰大量的坦克被扔进了坟场,大量的轰炸机被大卸八块,核武与航母则直接被放弃。目前乌克兰海军只剩30艘左右的军舰且大多状态不佳。尽管乌克兰从苏联获得了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乌克兰号,但由于乌克兰自身无法完成建造工作,所以最终和瓦良格号一样不得不放弃。如今的乌克兰早已不是当年独立之初的那个军事强国了,而乌克兰在军力不断萎缩的同时国内经济形势也迟迟不见好转。

如今内战冲突已使乌克兰实际上成为了欧洲最穷的国家。乌克兰糟糕的经济形势使得一部分乌克兰女性开始通过出卖自己身体的方式挣钱。昔日被誉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却得到了“欧洲一流的红灯区”、“商业代孕产业的天堂”、“欧洲子宫”这样的称号。在乌克兰的公共汽车和地铁上满满的都是招代孕母亲的广告。每年涌入乌克兰的游客中不乏有人想以最优惠的价格带回一个孩子,而另外一些人则是打算在乌克兰买春的。

玛雅人现在还活着吗?

先说答案,玛雅人现在还存在,人口还有将近6、7百万人。再看看玛雅人以及玛雅文化的历史

玛雅人

玛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公元前约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玛雅人的发源地,玛雅文化的滥斛)、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古玛雅人发展出著名的玛雅文明,是唯一发展出文字的美洲文明,曾盛极一时,直到16世纪西班牙人殖民美洲,使玛雅文明走入历史。

玛雅雕塑

据说全盛时代玛雅人口达1400万。在21世纪初,约有7百万玛雅人。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还存在着大量遗留的古代文化遗产。玛雅人目前主要分布在危地马拉和墨西哥东南方的尤卡坦、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玛雅文明兴盛时期的城邦连结,失去横的联系,各自发展出独特的文化与传统,不晓得过去的文明历史,但玛雅人仍留有些许宗教文化、社会习俗,与后来的殖民者相异,由此可见玛雅文化犹存。

现代玛雅人

一些玛雅人已经相当地融入了现代文化,另一些人还在继续着更传统的习俗,这些人以玛雅语作为主要语言,目前最多玛雅人使用的是尤卡坦玛雅语,通称为玛雅语。

玛雅人分布区域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历史

玛雅文明是中部美洲文明。中部美洲是文化层面上的分区,北起墨西哥北部,南至中美洲地峡,是文明摇篮之一,多个美洲古文化在此成形,发展出早期的社会、农业、建筑、书写和历法系统。

玛雅文明区域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玛雅文明的历史,玛雅文明最早形成于约公元前2000年之前,在那时,农业得到最初发展,出现了早期聚落。前750年前后,出现早期的城市,至前500年已经建成祭祀建筑,建起外墙经精心粉刷的大型神庙;前3世纪出现象形文字系统,玛雅文明在约250年至900年步入繁盛,各地较大规模的居民点数以百计,部分城市形成城邦。9世纪,玛雅文明的中部地区突然出现集体性的政治崩溃,引发连年内乱,大量城市陷入废弃,人口开始北移。

玛雅战士像

来自墨西哥腹地的托尔特克人征服了玛雅地区北部的尤卡坦半岛,建立起强大的奇琴伊察城邦,后又有好战的玛雅潘和基切王国建立霸权统治,好战之风导致战乱频发,玛雅文化趋于衰败。

16世纪,西班牙殖民帝国征服中部美洲,逐步征服玛雅各邦,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诺赫佩滕陷落,玛雅文明就此灭亡。

描绘西班牙人征服伊希姆切的手抄本绘画

玛雅文化

玛雅文明发展出了高度复杂的艺术形式,广泛运用各种工艺原料,如木材、玉石、黑曜石、陶器和石碑等。玛雅象形文字体系玛雅文字是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唯一成熟的书写系统,常见于石碑和陶器。玛雅人主要使用折页书本记录其历史和文化,称为玛雅手抄本,但大部分书籍都被西班牙人摧毁,现存且不具有争议的玛雅书面史料仅余三册。玛雅人发展出了高度精密的历法系统,且在数学领域也有较高造诣,先于欧洲人引入“零”的概念。

玛雅文明有一个特点,就是玛雅文明的技术基本处于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的水平,普遍使用石器,没有发展出青铜器。但却在天文学、历法、数学、艺术、建筑及文字等方面有极高成就。

玛雅手抄本

坎昆遗址3号石板,其雕刻除图画外,还有文字

古典期艺术品描绘的玛雅创世神伊察姆纳的形象

蒂卡尔33号神庙的灰泥粉饰人面雕塑

古典期早期的玛雅木雕

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哪个文物更多?

中国青铜时代从河南郑州亳墟开始的,这座3600年前的中华第一王都亳都为中国历史的指明长灯!中国历史从它开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