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八仙梦境韩湘子,历史上八百岁的彭祖为什么那么长寿?
问道八仙梦境韩湘子,历史上八百岁的彭祖为什么那么长寿?
长寿一直就是世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现在有长寿之乡,古代的时候很多皇帝都迷恋长生不老的仙药,例如秦始皇就因为想长寿被徐福忽悠了两次,唐朝的几个皇帝也因为想长寿,最后服用金石药而亡。
说来说去还是都想长寿吧,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历史上那些长寿之人是真的吗?
大名鼎鼎的彭祖在传说中活了八百岁,可谓是羡煞世人,他为何能活这么久了?
首先这个历史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彭祖是道家先驱之一,不过那时候道家好像还没有炼制丹药了,但是比较注重养生之道。
彭祖生于四川彭山,在江苏徐州加封,现在的眉山和徐州两地都有证明彭祖生活过的历史遗迹,例如彭祖墓,彭祖庙,彭祖楼,彭祖祠等等。
不仅在眉山和徐州两地有彭祖活动过的历史遗址,很多史书上也有关于彭祖的记载,还不是野史记载的,很多正史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例如在《史记·楚世家》中有这样的描述:"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至于彭祖为什么这么长寿?那就有很多种传说了,还有神奇的彭祖戏鬼差的说法了。
说的是彭祖本来只有60岁的阳寿,可是在59岁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杨三的朋友,两个人关系很好,还结拜为兄弟。
这个人在酒后吐露出自己是鬼差,彭祖大吃一惊,连忙喊他看下自己能活多久,杨三一看,《生死簿》上写的居然是60岁,也就是说,彭祖就只有一年的寿命了。
杨三动了恻隐之心,就撕掉了彭祖的那一页,从此就没鬼差来取彭祖的寿命了,他也活了差不多800岁,期间也娶了多位妻子,也不是他花心,这些女人都活不了几百岁。
直到他得意洋洋和又一个新娶的妻子透露了这个秘密后,才去世了。原来这个妻子是阎王派来打探消息的,得知实情后,补上了这一页,然后就取了彭祖的性命。
不作不死,看来做人还是要低调了。
当然了,这些故事肯定都是虚构的,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是怎样的了?
原来在四川乡下有一种“小花甲设岁法",60天就为一年了,要是按照这个去推算,彭祖也就活了130岁左右,不过这个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也都是很长寿的了。
那么彭祖长寿有何秘诀了?
根据记载,彭祖是一个美食家,屈原在《天问》中说:“彭铿斟雉帝何飨”,意思就是说他做的野鸡汤连皇帝都爱喝,做的膳食很美味,他肯定也会给自己做一些好吃而又养生的食物吧。
彭祖也不喜欢做官,周穆王请他做大夫都被拒绝了,他是一个不喜欢被拘束的人。
彭祖又一直被称为气功师的鼻祖,这样一个精通美食和养生的人,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最后能长寿也就不奇怪了吧?
问道手游八仙梦境难度与等级有关吗?
1、玩家等级大于60级后才能接取任务;
2、八仙梦境是单人副本,在组队或者暂离的状态下是无法开启或者进入副本的;
3、副本时间为2小时,超过2小时没有完成副本,则会被自动传送出副本地图;
4、每个玩家接取的八仙任务都是独立的,不会互相影响,但是在副本中可以看到其他玩家;
5、在副本中无法使用遁术,死亡后也没有惩罚,可以原地复活,但是只有1滴血。
八仙梦境任务流程:
1、找到蓬莱岛蓬莱仙人接取任务,然后开启副本;
2、八仙梦境一共有四个梦境,分别是吕洞宾、韩湘子、张果老、何仙姑,玩家需要按照顺序依次接取。如果玩家第一天领取的是吕洞宾梦境,那么第二天就要领取韩湘子、第三天张果老...以此类推。当四个梦境全部完成后,则从吕洞宾梦境重新开始;
3、梦境的难度是递增的,如果玩家无法完成之后的高难度梦境,可以选择放弃任务,从吕洞宾处从头开始;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有哪些?
鲜为人知+伟大成就
新疆坎儿井系统无疑
新疆坎儿井身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竟然远远没有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有名,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坎儿井说白了就是地下渠灌溉系统,新疆坎儿井始于西汉时期,《史记》称为“井渠”,是西域拓边的重要战略支撑。《汉书·西域传》记载:“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而后来的历史中清代也进行了大量的修建。
新疆气候干旱,吐鲁番更是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厘米,蒸发量却有3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旱极。这种气候条件下极其不利农业,但是新疆却有一个好处,就是高山上有雪水融化入地,地形又有盆地。新疆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分会渗入地下,流入盆地蓄水层。这样,开采出地下水就成了灌溉农业的不二法门。
(图为坎儿井的竖井,注意土壤品质)
(坎儿井立体结构图,我直接拿国家地理的图了)
看懂图中原理了吗,高山流入地下的地下水在盆地地区通过平行井渠采引出来,从暗渠变为明渠供人使用。竖井用来开挖和通风,暗渠用做地下运河。同澳大利亚的自喷井倒是有些原理相似。
正是这种井渠灌溉系统养活了西域的农业,要知道阿拉伯人的灌溉系统被蒙古人毁了可就一蹶不振了,所以坎儿井在古代即关乎战略又关乎民生,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那么这个坎儿井究竟多么伟大呢?在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700多条,多数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地区,吐鲁番的耕地有七成是坎儿井灌溉,而且现在还在使用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吃的葡萄干很有可能就是得益于坎儿井的灌溉,这是祖辈留下的巨大遗产,是新疆各族劳动人民的传世成果。而且坎儿井虽然名字是井,实际上就是地下暗渠,工程量不是简单的向下打口井那样简单。也不是地面上挖条水渠那么容易的。
(坎儿井内部)
坎儿井在上游地区的一些竖井可以达到90米深,要知道这可是在古代开挖的,没有机器可用。而且早先没有指北针等定位系统,还是地下施工,就是这样,坎儿井还挖了1700多条,全长可以达到5000公里,5000公里啊,还不包括千千万万的竖井。
对5000公里没概念的先看京杭大运河1700公里的长度:
再看坎儿井的五千公里是什么概念:
(胡焕庸线,不到5000公里)
体会到多长了没有?如果也考虑竖井施工量,保守估计坎儿井掘进1m距离3x4x1=12立方的开挖量,那么5000公里的长度就要挖掉超过6000万立方的土石,这相当于把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一片面积直线向下挖个137米的大坑,我估计一颗小行星撞击差不多能开这么巨大的深坑,而这土石量,堆起来成为25cm厚2m高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而且坎儿井还涉及到井下作业,垂直开挖,还要克服奔涌的地下水,而且都是在没有机器的帮助下完成的。
始于2000年前,挖了超过5000公里,使用时间超过千年,这成就伟大不伟大?能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一点都不夸张。
那为什么却又鲜为人知呢?
第一,太直观了,坎儿井在地下我们根本看不到啊,而且露出的竖井也有很多都在无人区,不像长城或大运河那样直观的让人感到伟大。它不像长城运河那样光伫在那就有很高的存在感,只是暗暗地哺育着新疆人民,却不被人直观敬仰。
第二,地处西域,远离中原。到现在也无法确定坎儿井技术的起源,根据最新资料,坎儿井技术很可能是由中东地区传入,并非中国原创,写进教材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但值得指出的是,新疆坎儿井在林则徐和左宗棠的推广下曾进行了大量建造,而且历史上西域先民很长时间都是属于华夏文明圈的。现存坎儿井由汉族和西域先民劳动者共同完成,所以我认为可以说新疆境内坎儿井是属于中华文明的)。另外一个是新疆地区在汉朝之后一度远离华夏文明圈,主体文明几经易手,这就导致了史书上的记载会很少,甚至关于坎儿井的诗词文献也会比长城和运河少。另外就是分布地域广阔,地方偏僻,研究、推广起来难度大。而且最致命的是影响到的人口相对少,较长城和运河比起来自然知道人少。
第三,历史知名度小,首先坎儿井的修建过程不像长城和大运河一样是大规模的政府行为,历史上的故事也颇少。长城由秦始皇修建历代完善,隋炀帝修大运河甚至导致亡国,一个保护华夏千年,一个繁荣华夏千年,都是与历史人物一同进史书的壮举,连都江堰都随着李冰父子写进历史。可是坎儿井究竟是谁开始主导的,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伴随,是否引起改朝换代,完全不如其他工程出名,这就导致历史知名度不够高,以至于学历史书上根本不被重视。
(静默流淌的坎儿井)
就这样,地处偏远,历史知名度不够,又静静藏在地下的伟大壮举竟然被人们长期忽略了。以至于央视今年做的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节目中,记者面对坎儿井取水的大妈,竟然完全不知道坎儿井是什么,要知道这可是能与长城、京杭大运河比肩的工程壮举啊。如此,这坎儿井可真符合题目:即是伟大成就,又鲜为人知。
坎儿井近况:
近年来,随着新疆特别是吐鲁番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绿洲破坏严重,新疆地区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坎儿井干涸的极多,目前仅700多条还在正常流淌。另外一方面,随着上游一些河流修建大坝,下游水资源减少,而坎儿井维护起来又比较困难,所以使用率也照以前减少。同时由于现代化进程,用水量不断加大,比如工厂、油田都在大量抽取地下水,这就导致坎儿井的不断干涸。而机井和水库的修建更代替了一些坎儿井,目前一些坎儿井新的利用方式是发展旅游业,这也不失是对古代劳动成果的一种致敬。可是这毕竟是一少部分,另外的那些,就静静的藏在大地之下,默默等待着干涸的命运,没有人去注意,就像它建造那天起就鲜为人知那样......或许等到坎儿井完全干涸了也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只会有一小部分人会遗憾的感叹:哦,那可是能与长城比肩的伟大工程呐......
(这里面风干的葡萄干很可能就是坎儿井灌溉的)
(美丽的坎儿井)
(这地下静静流淌着生命之水)
(开在山坡上的竖井)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正所谓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人多了,故事中的人也就变成了“狗”。
民间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与吕洞宾有关的那条“狗”,其实是吕洞宾深交多年的好友——苟杳( gǒu yǎo )所谓的不识好人心,其实是人家好哥俩的神仙友谊。吕洞宾确有其人,不过正史上对他的记载不多。《岳阳风土记》载:“先生(吕洞宾)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也就是说,吕洞宾原名吕岩,出生于官宦世家,是唐朝礼部尚书吕渭之孙。在他成仙之前,他有个同窗老乡叫作苟杳( gǒu yǎo )。苟杳是个苦命人,从小他就父母双亡,但他为人诚恳本分,忠厚勤奋。吕洞宾十分欣赏他,便邀请他来自己家住宿,一来是为了帮苟杳渡过难关,二来呢,自己也有个志同道合的伴儿。苟杳是个实在人,他愈发刻苦读书,指望着将来有朝一日有机会报答吕洞宾的恩情。一日,吕洞宾的家中来了一位姓林的贵客,苟杳陪吕洞宾一同接待。谈话间,林姓客人见苟杳谈吐不凡,既有想法又出言谦逊,十分满意,便私下跟吕洞宾商量,想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苟杳。这主动送上门来的亲事,岂有拒绝之礼?吕洞宾听闻后,便替苟杳答应了下来。待客人走后,吕洞宾便将这事儿告诉了苟杳,就在苟杳喜不自胜的时候,吕洞宾淡然地说道:“贤弟啊,我有一个条件,等你成亲了以后,新娘子要先陪我三宿。”苟杳听了一愣,心想:大哥平时放浪不羁,我以为他只是超脱世俗,没想到他并不如我所想,也只是个贪色占便宜之人啊!苟杳虽心中不爽,但一想到自己寄人篱下,吕洞宾待自己又如亲兄弟,又何必为了这点委屈,伤了彼此之间的情分呢!于是,苟杳便点头答应了吕洞宾的无理要求。很快,苟杳便将新娘子娶进了吕洞宾的家门,待宾客归家,洞房花烛夜的时刻,苟杳十分“懂事”地去了书房。此时的吕洞宾呢,按照之前的约定,他来到了新娘的房间。他也不掀新娘的盖头,只是拿着一本书看了起来。新娘子左等右等,自己掀下了盖头,只看到一个男人的身影背对着他,喊他也不答应,便只得自己睡下。就这样一连三夜,新娘子都没有等到她的丈夫。到了第四天晚上,苟杳急忙踏进新房,只见自己的新娘子坐在床头一个劲地抹眼泪。她见到苟杳进来,便委屈巴巴地说道:“郎君为什么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低头读书?”苟杳听得一脸懵,半晌他才反应过来,原来吕洞宾是怕他贪恋欢愉,忘了读书,所以才用这个办法来激励他啊。苟杳又喜又恼地叹道:“仁兄,你好狠啊!”婚后的苟杳发奋读书,几年之后,他考中了进士,他赴命前往外地做官,便带着老婆告别了吕家。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富足的吕家,却因不慎失火,房屋和家产付之一炬。吕洞宾用残留的破砖烂瓦给自家搭了个茅屋,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他想起了与自己一直有书信往来的苟杳。在书信中,吕洞宾得知苟杳这几年混得不错,仕途通顺。便想着去找苟杳接济。待吕洞宾辗转到苟杳家中,两位故友再次重逢,苟杳十分高兴,每天都用美酒佳肴来招待他,但就是绝口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也是文化人,苟杳不主动开口,他也不好意思开口借钱。只是在心中感伤:真是世态炎凉,昨天还是患难兄弟,今日你飞黄腾达了,就不顾当年的恩情了。这样的交情,不要也罢!吕洞宾一气之下,就不辞而别,离开了苟杳家。还没等吕洞宾回到家,他就远远地看到了自家茅屋旁边伫立着几间青砖碧瓦的新房子。正纳闷着是哪里来的新邻居,吕洞宾决定回家问下家人。他刚走进门,就吓了一大跳。只见大门两侧都贴上了白纸,堂屋中央摆放着一具棺材,自己的老婆正披麻戴孝地恸哭流泪。吕洞宾心中一慌,连忙拍了拍老婆的肩膀,问家里究竟谁过世了。没想到妻子看到他,竟然浑身颤抖,躲到墙角问道:“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加纳闷,他只得先安抚妻子:“我当然是人啊,我是你的老公啊!不信你摸摸看!”他的妻子伸手摸了摸他,果然是人,才定下神来。等妻子情绪稳定了,吕洞宾便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吕洞宾离开家后,就来了一帮人,帮吕家重新盖起了房子,说是有人派他们来的。吕洞宾的妻子还没高兴几天,前一天却又来了一群人,他们抬着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生了急病,已经死了。吕洞宾的妻子一听,顿时哭得死去活来。今天原本正要下葬,没想到吕洞宾竟然回来了。吕洞宾恍然大悟,他顿时明白了这幕后一切都是苟杳干的。不过,他还是不明白苟杳送来的这副棺材里面究竟卖的什么药,于是他便抡起斧头,用力地劈开了棺材,只听咔嚓一声,棺材裂开了,里面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打开信,只见信上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读罢,又气又笑,但心中却是满满地感动,他对着信说道:"真不愧是我的好贤弟啊!"此后呢,吕家和苟家的关系自然是更亲密了。这对真心相待的兄弟,给对方恶作剧的背后,都是无法言语的善意和温情。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后来,这个故事经广流传,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不过,虽说苟杳与狗完全搭不上边,但吕洞宾与狗之间,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也就是吕洞宾成仙后的故事了。至于吕洞宾是如何走上“神仙”这条道路的,也与他的家世教育有点关联。前文说到,吕岩出身名门,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熟读经史,满腹经纶。和大多数官宦子弟的读书人一样,成年后的他也走上了求取功名,光耀门楣之路。公元825年,吕岩高中进士,被任命到地方为官。但他有读书人的清高桀骜,对官场生活极度不适应,他将官府比作牢笼,而自己则是向往自在之境的飞鸟。最终,吕岩带着妻子离开了官场,他们找到了一座清幽秀丽、终年积雪的大山,便决定隐居在此。吕岩还改名为吕洞宾,号纯阳子。在隐居期间,他偶遇了钟离权并拜他为师,“从授炼丹铸剑长生之术”,特别是习得了道家最重要的修炼方法——内丹妙诀。经过几年的修炼,吕洞宾终于尽得钟离权真传。得道的他不忘传道度人,扶危济困,惩戒奸恶,施行教化。一日,吕洞宾被王员外请进家门,原来员家的千金小姐近日整夜啼哭,白天精神恍惚,滴水不进,多方寻医问药,却毫无效果。当天晚上,吕洞宾便守在千金小姐的闺房门口,夜深人静,小姐沉睡之际,只听得房内传出了狗的鼾声。吕洞宾卷帘掀帐一看,果然看到一只狰狞的恶犬,它正是二郎神的哮天犬,此刻正蜷缩在床下睡得正香。吕洞宾笑道:“这畜生倒是会享福!”说罢,吕洞宾从袖口掏出一副画卷,这画里有山有水,还有很多美味的鸡羊鹅肉,哮天犬狗鼻灵光,他闻到了肉食的香味,便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画卷的幻境之中。吕洞宾目不转睛地盯着哮天犬入画,待它完全进入幻境,吕洞宾便迅速将画轴卷起,可卷到一半儿,又想犬主二郎神和师父有交情,如果今日害了他的哮天犬,将来叫师父如何见得二郎的面?不如趁此机会,将它放走了吧!如此一想,他连忙又将画摊开,还没等他完全打开,恶犬便跳了出来,冲向吕洞宾的腿咬了一口,转身便逃走了。以上这个版本的“狗咬吕洞宾”倒是有点讽刺,打狗看主人这事,做神仙也有所忌惮。接下来说的第三个版本,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话说,吕洞宾成仙后,他有一次路过一条河边,见到一个男人淹死在河里。吕洞宾善心大发,他连忙将男子的尸体捞了上来,可男人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要想救活他,就需要一个鲜活的心脏。吕洞宾思来想去,突然路边走来了一只狗,吕洞宾心想,来得正是时候,于是就用狗的心脏救活了男人。待男人醒过来,吕洞宾没有等到那人的感谢,反而被那人指着鼻子痛骂:“我本来就想死,好不容易死了,你为何又要救我?!”吕洞宾只得自认倒霉,只怪自己自作多情救人,还搭上了一条狗的性命。算了,既然救人没落到好,那就把这只狗给救活吧!于是,吕洞宾抓了一把泥土,捏成了一个心脏,给狗子装上了。狗子活过来后,也是一肚子火,追着吕洞宾一顿狂咬。吕洞宾哪里料到这种情况,只能拔腿就跑,当真是里外不是人了!张果老是神仙?
倒骑毛驴很正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世上的人均各有爱好和存在的理由!
张果老是谁?张果老,原名张国,著名的炼丹师,家住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张固寨村,隐身襄阳中条山,是一个有名的道士。
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将他安置在集贤院并赐封‘’银青光大夫‘’。《唐书》、《全唐诗》均有记载。
为什么倒骑毛驴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关于张果老倒骑毛驴的传说很多,也很神乎?
一曰:调戏女孩子,后得知其女孩是亲生女儿,无颜面对而倒骑之,表示忏悔!
二曰:听说鲁班一夜造桥成功,他不服,便于工匠打赌,若能骑驴过桥而不倒,则服输倒骑毛驴。
……等等,但传说终归是神化了张果老。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张果老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均早亡,留下来的遗产几乎没有,二间破草房和一头小毛驴。他和驴相依为伴,耳鬓撕磨,时而也小语不断。
想必人有思维,动物也有灵性。夏天在其背上乘凉,冬天草垛里和睡。有一天晌午时分,驴把张果老驮到了山外,一过路的老妪带着一个小女孩子。女孩子发现了驴,就拽了一下老妈的衣角。
‘’妈妈,你看?‘’小手指着毛驴:‘’小毛驴多乖,背上还睡着个小男孩来。‘’
‘’真是的呀!‘’老妪大惊呼一声。不期,小张果老也被惊醒,忙坐起来,揉揉眼,发现自已今天是怎么了?倒骑毛驴了。
小张果老觉得在老妪面前倒骑驴不礼貌,正欲转身…
老妪担心摔着,急忙阻止道:‘’不必了,毛驴背儿短,转不过身的。‘’接着老妪又说道:‘’小呀子,你能倒骑毛驴,说明你将来有点出息。‘’
喘了一口气,老妪似乎哀求地说道:我老将不行了,有这么个小女没着落,今天儿就许配给你,你看意下如何?‘’
小张果老一听到甚是欢心,忙跳下地连连磕头。等他昂起头来,发现老妪不见了,小女子正偎在小毛驴边。原来此老妪是他方的一位得道神仙。
从此以后,夫妻俩相依为命过日子,后来生了个女儿。为了维持家人生计,张果老不得不外出。
就这样,张果老倒骑着毛驴便周游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