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高墙房间,西安周边有哪些精致的独栋民宿?
逃离高墙房间,西安周边有哪些精致的独栋民宿?
这是一家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民宿,不仅有露天泳池、烧烤,还有无处不在的极简风,简直是藏在西安周边的“巴厘岛”。
装修很别致,独栋的白色欧式建筑看起来也格外简洁高端。
私人泳池和漂浮早餐可以说是这里的特色,到这里来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在这里美丽的泳池边拍一些满满的美照。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里随便拿起手机拍一张都是满满的ins风。
房间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合适,对于久居内陆的人来说,能在山中烧烤、在泳池里畅游一定很满足。
汉中 云缦山庄
这家酒店在今年算是很网红的一家酒店了,坐落在汉中红寺湖景区,酒店是在岛上建造。
坐高铁或是自驾都可以到达,酒店还会到码头接送,要坐快艇才能到达酒店。
房间内视野很好,整体也非常安静,房间也都会有免费的零食篮。
不过建议可以多带些吃的,毕竟在孤岛上想买到一些好吃的还是有些困难的。
建议周末可以多呆两天,因为这里特别适合忙碌了一周的人来这里散散心。
安康 秦岭悠然山独家酒店
藏在悠然山景区里的度假酒店,环境超级好,空气也特别干净。
因为园区是收门票的,但是只有住客才会免费。
酒店一楼有西餐厅,中餐在园区内,服务生会用电瓶车送比较方便。
中餐味道简直是这里的一绝,每一道菜都特别好吃。
如果人多的话还可以预定这里的别墅套房,价格会相对贵一些,但是设施齐全,隐私性也会好很多。
蓝田 玉川酒舍艺术酒店
西安出发1小时就能到达这个小众的艺术酒店,是著名建筑师马清运老师在家乡为父亲修建的一座建筑。
后来才有了酒庄,原本只是邀请设计师的朋友来此游玩,如今可以开放预约了。
整个空间给人一种气派和优雅的气息,走近的一瞬间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了法国。
酒庄里经常会有一些品酒披萨的活动,镇上也有很多可以吃的特色小吃。
收费不高,风景修秀丽,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
临潼 后瀛骊山民宿
这个地方是在陕西最美环山公路上,一路上非常美丽,这也距离西安来说比较近的一个地方了。
附近录制环绕,山景宜人,在骊山脚下,环境一级棒!
有种天然氧吧,去了这里都忍不住大口的呼吸,
如果去临潼看过长恨歌,晚上回市区不方便的话,那住这里就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也可以来这里泡温泉,释放一下时刻紧绷的精神。
房间里会提供两种红酒,如果乐意的话还可以坐在阳台边小酌两杯也是不错。
酒店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霸临路78公里路碑前行800米营背后村
柞水 阳坡院子
距离西安仅1小时车程,离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不远,静谧的山,精致的小院子,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会很容易沉浸其中,早已忘记城市中的烦恼。
这里有四个院子,中式风格、日式风格、陕北风格等等。
无论是哪个院子,商家都无微不至,每一处小景都格外用心。
房间里还有小天窗,山间云雾缭绕。
闻着泥土的芬芳,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是时候拥抱大自然了。
江西光头男子为何要锤杀并无恩怨的康某一家?
这么杀一个毫无关系的人 , 主要是 由于他以前有案底怕被曝光 , 再进去坐牢 , 所以当他警告原房主康某时不要报警的情况下 , 但是原房主 没听他的 , 被发现报警了 , 恼怒之下把他们全杀了 , 因为他已经在牢 里耽误了很多时间 , 再进去坐牢耽误时间的话基本上他的人生就废 了 。
本来就是两个不认识不相干的人 , 曾某亮其实他就是为了偷盗想挣 点钱所以去踩点 , 正好这一家在隔壁村子里面装修的富丽堂皇的 , 被 锁定了目标 。所以有钱一定不要 露富这句话是有原因的 , 而因为环境不熟 , 他必须得进去更深入的踩点 , 被房东康某给发现了两次 , 所以就警告他要报警。曾某亮直接 就威胁他如果你在报警的话 , 就把 你给杀了 。
看起来是非常危险的事 , 但是房东 明显没有做好足够的应对 , 他们选择了相信警察 , 可是警察却让他不用担心没有控制曾某亮。而康某没有在房间里面做他下一次来的防范 准备,更没有意识到他还敢来甚至真的会下杀手 ,没有做到足够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
曾某亮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要点 钱财而已嘛 , 但是房东把钱财看得 太重要,而且也没有理由去给他 。犯偷盗罪的曾某亮想到再被抓进去基本上人生就毁了, 又由于警告房主康某当成耳边风。这一点曾某亮怀恨在心,而又由于再次进入没有偷盗成功被发现 , 所以不会放过让他再进去警察局的人 ,索性直接就把人给 杀 了 。
其实有很多细节可能我们不是很 了解 , 有可能监控做的不是很到位 。我觉得可能他们会发生一些纠纷 , 会争吵 , 要不不至于一上来就杀人 , 肯定房东会有一些抵抗 。
当曾某亮杀完房东之后 , 又跑到了 自己村里面 , 说明他也没地方可去 , 还是在自己熟悉的村子 , 觉得比较 安全 , 所以他杀人有可能真的 一时冲动 , 如果是他计划好的话 , 他应该会马上逃离村子去外省 , 相反跑到自己村里面了又发现 了村干部 才继续杀人,一不做二不休,杀村干部是因为巧合,不想人知道他杀康某的行踪。
所以他杀不认识的房东康某主要 是怕房东报警 , 自己再进监狱。另外是一时冲动 ,没有预谋,这是其 原因 。但杀人最本质的原因主要还是 自己懒惰 , 不想靠着自己的双手打拼, 想要不劳而获 , 这才是他真正杀人 的原因 。
我们做得到吗?
这个应该理性探讨什么是是非,怎样才算抱怨生活,怎样才算标榜自己!
人的一生:不说是非、不抱怨生活、不标榜自己!
这个是人性,世无完人!试问有谁做到?
说是非
闲言闲语每个人都会无心说起听者有意,背后说别人的话语,这些其实也算是非。只要我们不是恶意诽谤或者传播不良信息。小小是非何足道哉!
不抱怨生活
很多情况下抱怨生活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宣解压力调整心态。对伴侣说真的很累,只是想伴侣给点支持。很多时候抱怨这是文字上的一个修词。真正的抱怨是怨天怨地,怨人怨物。这种情况真的很小。蚂蚁尚且偷生,为人何不惜命!
抱怨生活很多情况只是一种感叹,并不是真正表达怨气。对生活的感叹 从而疏解压力,轻松心情。
不标榜自己
何为标榜,这句话让我想起前阵子的一个话题成为热议:996。这个原文热议的主人算不算标榜自己!
高考刚刚落幕,成绩陆续公布,高榜前一百名的公布是不是标榜。状元,榜眼,探花。
我相信大部分状元榜眼探花都会宴请亲朋以示庆贺。
公司的年终会:业务第一、全勤模范、等等都会在会上发奖祝贺。
标榜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错,正确来说更是对的。如果错为什国家企业公司都会标榜很多先进事迹,好人好事,特殊贡献等等。为什么我们要对烈士们永远的尊敬。
因为标榜是一个榜样,让很多人有接地气的目标去学习去奋斗。
更想起来我读小学时有一个语文课:我选我。还记得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敢于自我推荐做班长。能上语文课的就是国家教育的一个优秀的文化传导的标志。
中国五千年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凝聚了五千年文化所有传奇人文,前贤智者文化精华。
但同样的中国文化讲求一个:悟字
每个人所悟不同进而产生交流,优越者肯定标榜。
人的一生:不说是非、不抱怨生活、不标榜自己!
不说是非我理解为:不恶语伤人,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误导他人。不说不做这些有何不可以说,言论自由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权益。
不抱怨生活我理解为: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人不怨世。不怨这些的抱怨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叹而已。
不标榜自己我理解为:不炫富,不炫权,不炫歪理,不炫一些物欲横流的东西。不炫这些,有何不可以标榜!
(凡一子)浅见所语🌹图片源自网络
有幸亲阅留赞最美,顺祝好运吉祥🌹
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凿的逃跑洞怎么那么深?
我也不记得是哪年和家人看了这部被众多影迷封为不朽神作的电影,在当年却成为奥斯卡始乱终弃的“宠儿”,因为他生不逢时遇到了阿甘这个与自智商南辕北辙的宿敌,就像是上天的安排,颗粒无收的狼狈样实在令我们这些局外人都恨得牙痒痒。
影片讲述了一个银行家安迪,发现妻子偷情,企图把他们杀了。而阴差阳错,恰巧当晚妻子和情人死在家中。于是,安迪作为头号嫌疑人,被指控枪杀了出轨的妻子和情人,继而蒙冤入狱,被判无期。在肖申克监狱中服刑期间,惨遭欺负、凌辱,终靠自己的才华与坚持,追逐希望、信仰和自由的过程。单看情节,你会认为又是一部色情与血腥之作。但当你切切实实与安迪感同身受,站在绝望的中央,面对倾泻而来的孤独,惨无人道的压制,密不通风的疼痛,希望渺茫的希望,身处囹圄,命如蝼蚁,苟延残喘,仍然努力为自己创造一线生机,为别人点燃自由之光的时候,我敢打赌,你一定会热泪盈眶。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不妥协的安迪,深谙生存技巧的德瑞,从骨子里被体制化的布鲁斯,还是努力寻求自保懒散接受命运安排的狱友们?
一墙之内,半部人生。
那堵高墙,就是所谓的体制化。安迪没有被体制化,他的信念冲破了牢笼,再坚固的高墙也困不住他;而布鲁斯被严重体制化了,他习惯了这种模式,不得不依靠它来生存。
其实不止布鲁斯,如果没有安迪的正确引导,男二号瑞德也极有可能踏上布鲁斯的老路---自杀。自由不在外边,而在自己心里。心若不自由,处处都是牢笼。体制化是个非常可怕的东西。它会把错的变成对的,对的变成错的。它会把你的思想固化,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丧失一切批判能力和抗争能力,拦腰切断一切可能和希望。
电影进行到最高潮。最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安迪穿过自己挖的隧道,再爬过肮脏的下水道,污水沾满全身,他站在河流中,张开双臂,尽情享受自由的雨,冲刷掉一切罪恶与污垢,然后逃离、重生,奔向梦想中的泽华塔尼,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一道选择题:汲汲于生亦或汲汲于死。
世界在一片巨大的忙碌之中。每个人都在忙碌中前行,有些人轻装上阵轻纱漫舞,享受时光的厚待和礼遇;有些人则自带牢笼甘于受困,以为那才是自己的保护膜。
苏童的《黄雀记》里,保润用来绑爷爷的绳子,爷爷一看到绳子就听话了;《西游记》里,戴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唐僧一念孙悟空就没辙了;《水浒传》里,宋江落草为寇,选择了招安,妥协…
因为他们无力对抗,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抗,无奈地发现屈服才是自保的唯一方法。
有些体制是有形的,有些体制是无形的。
它存在于人的脑海中,意识里,骨血中,进行着可怕的渗透和同化。
最近,一个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辞职了。
他说他不想受制于体制内的条条框框,身体朝九晚五也就算了,就连思想都不能容纳不同。有时候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假装高深,假装合群,假装世故和成熟,心很累。
慢慢的,他发现离开体制自己什么都不是。上班,吃饭,两点一线,安逸懒散,生命模式被固定,漫长的时光,只剩一复一日的重复,任何一天都可以概括整个余生。
没有惊喜,没有感动,没有追求,没有意义,他的灵魂形若枯槁。
他终于选择了离开,投入外面那个大大的世界。这才发现,灵魂与肉身终于合二为一,甚至还羽化出一双翅膀,他感受到海阔天空的解放。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最后把《肖申克的救赎》中这句话送给大家: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本人觉得肖申克的救赎一直在试图建立一种永恒,选取了处于金字塔上方的人性道德救赎作为电影主题,将社会体制浓缩进了象征罪恶的监狱,自由的思想与自在的行为在影片中广行逆施,男主角在钻着制度空子复活,种种戏剧元素放之任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在赚取眼球获得重估、塑造经典的同时,彰显生命意义才是永恒的话题。影片最后以一个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告诉我们,唯独人心才是真正推不倒的墙。
有野外的小路可以出城的吗?
需知防人先防己,即便古代城市居民再有私心,也不可能让野外小路出现在自己的栖息之地,有小路或许贪得一时方便,但若是战争时期有人攻城呢?
所以这种“留有小路”的可能性,就已经被城中百姓自己先给抹杀了。
而且在实际上,古代夜晚关城门的意义,不在于关城门上,与其说叫关城门,更准确一点叫做“宵禁”更合适,因为古代城市中,人们畏惧的不是那数米高,十数米高的城门,而是夜晚严令禁行的制度。
城是古代人类社会群居的最高单位,大小地方的中心都是以城为核心,事实上,住在城里的人,往往是该地区“金字塔”级别的人,而平时城中有很多小贩、乞丐什么的,他们其实不住城里,他们天黑之前,也要出城。
钱钟书先生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虽然人生不如婚姻单调,但该说不说,城里的百姓并不想出来,特别是在夜里,反而是城外的人很想进去。
城靠什么分“内外”?
第一是城墙,第二是巡逻的卫队。
在没有宵禁制度之前,统治者就已经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设立夜间的巡逻卫队,比如先秦时期,当时已经有了城的存在了,而城中所居住的,都是跟统治者有着直接、间接生产关系的人,保护他们也是统治者的职责。
过了“城”的范围,城主管不着,但在范围以内,必须都听城主的。
在周代,这种“巡逻卫队”叫做“司寤(wu)”。
《周礼·秋官》是这么记载的:
“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所谓“寤”,就是睡觉的意思。
而司寤,乃是管城中百姓“作息”的,更具体一点,那是管理百姓夜间秩序的,多少更天了该休息了,不能随便走动了,比如“以星分夜”,就是把控时间,而“御晨行者”、“禁夜游者”,就是对他们管理百姓活动时间的要求。
这些都是司寤的职责,那个时候可能城墙并不高,可百姓也被管得死死的。
是不是看似没有宵禁制度,却已经有了宵禁的“原型”了呢?
城墙是不断加筑的,真正保护人的,最初还是人类自身的秩序和制度。
那么以前城里的百姓会不会反感夜间的禁行管理呢?
古代唐宋以前,人迹稀少,商业匮乏,社会并没有如今一样诱惑人不愿入睡,相反乃是一入夜就让人心慌不已的“寂静荒野”,除了极个别天生大晚上就睡不着的人,没有多少人愿意在晚上待在外面不睡觉的。
所以这些百姓反而不会反感,同样的,再看看城墙和卫队给他们带来什么?
城墙能抵御人,也能抵御四窜的野兽,还可以阻拦一些穷苦地方逃难而来的难民,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敌人的军队不会直接进入到城中,所以在城里“住着”,这对城中百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不仅不反感,甚至都要感激了。
譬如《淮南子》里面就说道:
“申群禁,固闭藏,修障塞,缮关梁,禁外徒,断罚刑,杀当罪,闭关闾,大搜客,止交游,禁夜乐,蚤闭晏开,以塞奸人”。
凡制度之所以能流传,盖因存在合理之处,存在越久越合理,宵禁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而宵禁从出现再到被放松、打开,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从未曾有过人有不满。
那么就有没有例外呢?难不成住在城里的人入了夜就一定要按时歇息,如果有了什么别的事情都丝毫无法动弹,这会不会太过严苛以及不近人情了呢?
其实在所有朝代的“宵禁”法中,有一种特殊情况是被允许半夜“出城”的,但这种特殊情况,却是人人所不希望的:
“日行百里,不以夜行。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
没错,古人的大事就是“在祀在戎”,而一旦城中的百姓忽然得知了父母“丧事”,那么为了尊重自古以来的孝法,城中的规则和守卫都应该给予他通融,司寤“以星分夜”,伤心人则是“见星而行”。
可即便如此,城中也是没有“小道”可以绕开城墙外出的,城就是城,能进出其中的只有城门,所以晚上要出城,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申请出城,想着歪门邪道出城,到头来往往会得不偿失。
而宵禁法成型之后,有一个大特点,那就是“不分贵贱”,全部都要受宵禁法来管理。
在东汉灵帝时期,汉灵帝很信任一个宦官,名为“蹇硕”,蹇硕虽是宦官,但却担任过了上军校尉,当年的曹操、袁绍都曾是他的手下,这样的人,加上汉灵帝的青睐,可谓是“权柄极重”,但谁知道,蹇硕连自己的“叔叔”都保不住。
汉灵帝时期,宵禁法已经很严格了,当时有命令,只要是在一更以后、五更以前,有人胆敢在这个时候在城中随意走动,那么管理地方治安的人就有权力“无条件”斩杀夜行之人。
恰好的是,曹操曾经担任过洛阳城北部的“尉”,管理过北部治安,某一个晚上,蹇硕的叔父知法犯法,大晚上走在街头上,然后被曹操二话不说给砍了,连叫人的机会都没有而时候,曹操没有被针对。
因为连蹇硕自己都知道,宵禁乃是铁律,有人不遵守那就乱了,大半夜的还在外面晃荡,嫌疑性也是很重的,他的叔叔究竟是想做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这件事就没有找曹操麻烦,人家曹操只是公事公办。
也是从蹇硕叔叔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宵禁”的真实严苛程度,不是我们后世所听到那么简单,而之所以有着这么严格的一面,都是因为很多“坏事”都是看不见路的大晚上做的,为了杜绝一切不好的事情发生,必须从源头扼杀。
所以才说城墙本身不重要,重要的乃是城墙之内树立起来的规则。
虽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古人的大城越来越广,城墙也越来越高,很多城墙都是“沿用”上一个时代的城池的城墙,只是加以修缮,所以在古代攻城战中,能“和谈”、“劝降”尽量走和平路线,真的撕破脸皮打起来了,把城墙给打坏了,维修工作那是真的麻烦。
当城墙有了缺口的时候,倒不是怕百姓从缺口跑出去,怕的是有敌人从缺口跑进来,一旦跑进来了,城墙如同虚设,那么防御也就是无稽之谈了,而古代也不乏“午夜战斗”的战术,比如秦国,就玩过这种招数。
穆公三十年,秦晋围郑,后穆公单独与郑人盟,使杞子等戍于郑。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郑人使其掌北门之管,潜师以袭,可得郑。事泄,奔齐。
在秦穆公三十年的时候,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可是郑国很远,难以拿下,秦穆公就让自己手下的“大夫”杞子去了“郑国”(有可能是当了间谍,也有可能是假意结盟),让杞子守在郑国。
后来郑国人安排杞子掌管郑国城池的“北门”,杞子得到了这个职位后,他立马派人“通报”秦穆公,让秦穆公带人来郑国,他在郑国的城池内做内应,打开城门,如此一来,秦国就可以轻松拿下郑国了。
只可惜秦军行进到半路上,被人以“计谋”吓唬到了,秦军以为计划泄露,反而把“滑国”给灭掉了泄愤,所以郑国才没有沦陷,倒是滑国,刚刚好被灭在秦穆公三十年某个出征的夜晚。
从杞子之事来看,一座城最可怕的是“内应”,从内到外的溃败,那才是真的溃败,再高再坚固的城墙一旦被人打开大门,那么都如同虚设,城中的百姓更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了,尽数会成为敌人的俘虏。
而杞子属于是“监守自盗”,可除了监守自盗这一种可能性外,的确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权力大晚上还在城中晃悠,甚至还可能打开城门,从这个角度再来看,一个百姓想通过“小路”半夜出城,简直是天方夜谭,不管有没有小路,他首先会被宵禁卫队给消灭掉。
在唐代,宵禁法反而没那么严了,不过杖刑和绞刑仍旧不可避免,变松一点的根本原因是,“坊市”成为了自由活动的一个区域,唐代的坊市制度是很著名的,而夜间在自己专属区域的坊市内活动,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只有极个别误走出了坊市的人,才会被处罚。
那么有的人就有疑问了,宋代不是很流行夜市吗,宋代据说都取消了“宵禁”,那么城门是不是如同虚设了?
其实宋代也没有“取消”宵禁,宋代是有着很特别的宵禁法,在允许夜间自由活动之余,宋代城市的“城外”、“城内”是两个世界。
即便开放了夜经济,那么城门就不关了吗?
城门依旧要关的,百姓可以在城内自由活动,但出城,却是不行,不管生活再如此丰富,放弃城防那都是愚蠢的事情,总不能让城墙等于没建,可以想象,一座全天候不关闭的城池,安全指数得多低。
总结:城的作用说句难听点的就是在“圈人”,可是人的社会复杂,不仅是人那么简单,还有各种各样的事物,所以城市之中,往往是人类文明保存程度最高的存在,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人敢放松。
曾有人戏称,大明的“兴亡”盖因为“城门没管好”,朱棣靖难之役,就是李景隆开了门,建文帝才自杀了,而李自成攻打北京,也同样是有人开了城门,崇祯帝无奈自缢煤山,当一座城都圈不住人时,也就是秩序溃败,重写的时刻。
至于后世看见那些来去自由,进出城门就跟自己家一样的剧情桥段,简直可以说是比幻想更可怕,暂且不说合理与否,假如真的有那般轻松的制度,那么一切的文明都早早地被毁掉了,压根没有存在漫长的机会。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