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王国灭火,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

2023-06-25 12:40:04 167阅读

东部王国灭火,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

1641年,大明集结13万大军,下定决心要与大清在辽西走廊决战。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洪承畴的13万大军迅速灰飞烟灭了。

东部王国灭火,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

洪承畴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队更是精兵强将,为何在此战中表现如此糟糕呢?

决战临近:决战未开,大明已失战略主动

自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连续吃亏后,皇太极认识到实力差距,难以骤胜,遂暂停直接对明军精锐进行大举进攻,转取“伐大木”策划:攻击蒙古、朝鲜,切断大明左膀右臂,后又迂回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削弱大明战争潜力。

到1641年时,后金已征服了朝鲜、蒙古,又向北控制了黑龙江流域,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其人口、版图、兵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大清迂回入关的双重打击下,大明这根“大木”的根基进一步动摇了。

形势变化,皇太极君臣遂决心:实施决战!

事实证明:皇太极发起决战的时机,对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明虽然仍然远大于满清,但此时,大明拼尽全力,也只能组织起10余万大军,其兵力与清军相当,而且,由于饷粮紧张,大明耗不起,只有尽快决战,其无论战略上没有太多选择空间。

此战,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战局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围困锦州:皇太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大明没有主动权,但皇太极如果操作不当,也未必能把握主动权。

当时,皇太极身边群臣主要有三种主张:1、绕过山海关,直接干京城!2、绕过宁远、锦州,“直抵关门”,直取山海关;3、逼近宁远、锦州,迫使他们没办法种地,自然不能坚持。

皇太极如果采取任何一条,恐怕就拿不住主动权了。

攻宁远孤城都攻不下,皇太极去直接打北京或者山海关,无疑自找没趣;而大明虽然弱了,但也不是什么小邦,你想小打小闹把人家挤出去那也是做梦。

皇太极选定了:锦州。,

锦州在辽西走廊东北部,锦州往西南,松山、杏山、塔山,每城间隔20里,再西南40里,才是另一重镇宁远。

明军救援锦州,以宁远为基地,距锦州百里,路途遥远,补给线较长,利于清军骚扰、截击。

皇太极在距离锦州90里的义州驻兵,以为后勤基地。

随后,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

如此,清军“先处战地”,无论是打,是拖,都有底气,已把握了主动。

无奈的明军将帅

锦州被围,蓟辽总督洪承畴该应战了!

洪承畴不是草包。

他认识到:明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而且,明军不善野战。

所以,他认为,明军应该“且战且守”,大军带着粮食、物资,从宁远到塔山,再到杏山、松山,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被困锦州的祖大寿也颇有大局观,他派人来告:锦州城池坚固,我们扛得住,您可以稳扎稳打,不必浪战!

无论是援军还是守城军,都清醒认识到应取稳扎稳打之策,大明不是没有将帅之才。

可是···朝廷不干了!

李自成、张献忠闹得欢,这个情况下,集结十余万大军战辽西,朝廷已经够有魄力了!再拖?没钱啦!

洪承畴只能急进。

失败的中央突破

对于急进之法,陈新甲提出的方法是:分兵四路,夹击围城敌军,迅速解围。

洪承畴吸收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并敌一向,中央突破。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将辎重部署于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自率吴三桂等步、骑十万人,分为两个梯队(洪自率7万居前),进至松山。

多尔衮指挥部队奋力迎战,不能取胜。

此时,锦州守军在祖大寿指挥下发起反击,收复了外城。

形势朝着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此时,有人建议:趁皇太极援军未至,出奇兵,迅速击破当面之敌,洪承畴未采纳。

如此,在皇太极抵达前,明军虽占据优势,却始终不能破围,改变战局。

当皇太极抵达后,战局再次逆转。

形势瞬间逆转

皇太极得知明军大军前来,立刻“传集各路兵马,星集京师”,并将十五岁以上的满、蒙壮丁全部从军,奔赴锦州。

主力对主力的决战,就此开始!

皇太极抵达前线,立刻观察形势,他发现了明军的问题:“大队集前,后队颇弱”。明军精锐十分靠前,后方薄弱。

皇太极做出部署:主力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松山与后方联系。

洪承畴又不是木头,当然不会就范,立刻组织对清军的猛攻。

明军,仓促反击;清军,立足未稳。

野战对野战,明军没有优势,激战一日,胜负难分。

皇太极一面阻止抵抗,一面袭破了明军屯粮的笔架山。

此时,战场上,双方未分胜负;但是,形势上,只携带数日粮食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清军包围。

崩溃

洪承畴担心步、骑兵被敌人分割,虽将乳峰山步兵退回松山,十万大军收拢,拼死一战。

次日,再战一日,仍未分胜负。

攻势受阻,粮草被断,明军气势大挫。

洪承畴与众将商议后,决心突围,回到宁远就食,再图后举。

撤退,是最复杂、危险的动作,必须妥善部署,统一行动,否则,满盘崩溃。

明军崩溃了。

原计划次日一起突围,但是,当晚,王朴擅自先逃,吴三桂等总兵见状,也争先撤退···

明军撤退混乱,步骑兵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皇太极已预料明军当夜可能撤退,已周密部署,封锁通道,坚决堵击。

见明军分散突围,皇太极做出调整:各部见明军逃遁,明军逃遁多少人,我们就以多少人去追,争取多歼灭敌人!

如此,明军的突围,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皇太极预料明军退到杏山后,仍会后撤,遂派军再迂回设伏。

···又一场大崩溃!

一番奔逃,明军被歼者达53000余人!

其实,突围当晚,明军曹变蛟曾攻入皇太极大营。

当时,清军主力已排除追击明军,力量单薄,因此,一时“军中大惊”。

只是···曹变蛟后援不继,只得退出。

可见:明军如果保持统一、有效指挥,未必没有机会成功突围,甚至可能有意外收获。

只是···军心已散,一败涂地。

全歼

大量歼灭明军后,清军开始收尾。

清军挖壕筑墙,把仍在松山的洪承畴所部也围了起来,如围锦州一样。

大明令洪承畴死守待援。

只是···此时的大明,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可以派来的?

次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沦陷,洪承畴被俘。

三月十日,坚守了近两年的祖大寿出降,锦州沦陷。

随后,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帮助下,轻松攻取了杏山、塔山,基本控制了辽西走廊。

松锦决战结束。

此次决战,大明王朝仅存的战略力量被歼。

不久,当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时,精兵强将悉数折于松山的明军无法抵抗。

大明亡了。

松锦决战,是皇太极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围城打援,还是迂回断敌,或是分兵追击,他都牢牢把握了战场节奏。

大明救不了锦州,不算意外。

但是,大明重兵集团,短短时间灰飞烟灭,则是人祸了。

首先是国力受损。

由于国力受损,大明此战兵力并无优势,而且,无法采取其最擅长的步步为营之法推进。

以不占优势的兵力,用不擅长的方式展开决战,明军未战即已处被动。

其次是主帅人选不当。

洪承畴确实是一位不错的统帅。无论是前期镇压农民军,还是投清后,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政治才能。

但是,此战前,洪承畴多与农民军交战,与八旗交战经验不足。

此战中,明军在已经决定急战解围的情况下,依然高度集中,以防清军分割、迂回。

这种战法,对付农民军效果不错。

但是,面对作战经验丰富、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被兵力相当的清军切断后路。

其实,当时的辽东明军,在袁崇焕等人的经营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野战部队,完全可以更加主动。

只是···谁让袁崇焕们已经被崇祯爷自己解决了呢?

洪承畴对辽东军不太熟悉,辽东军将对洪承畴也不太信任,最后,突围时,众将不听号令,各自突围,引发了总崩溃!

国力已衰,将帅无人,大明的国运,到头了。

目前普京是否已经选好接班人了?

关于这个问题,普京表示: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

作为俄罗斯的铁腕领导人,虽然普京没有实现某些人杜撰的“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目标,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普京的热爱。

而既然都不是外人,他们也自然开始为普京的终身大事操心,这里的终身大事,不是找老伴的第二春,而是普京的接班人问题。

虽然普京万民拥戴,俄罗斯的发展也离不开普京,但岁月不饶人,出生于1952年的普京已经67岁了,这是俄罗斯平均寿命的红线。虽然所有人都有理由相信,吃得好睡得好的普京活个八九十不成问题,但工作总有干不动的那一天。

所以,在普京的粉丝们看来,如果真的爱普京,就请为普京物色好接班人,就像正值壮年的古代皇帝立储一样,这不仅是对普京负责,更是为俄罗斯的未来负责。

看着这些像亲妈一样为自己寸草春晖的操持,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普京哽咽地表示:滚你大爷的!

老子还没死,就想着拥立新主另起炉灶了?

作为对权力高度痴迷的领导人,从1999年上台以来,普京已经在俄罗斯最高权力宝座上苦苦支撑了20年。虽然2006年以来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但身为总理的普京仍然是俄罗斯的实际掌权人,所以这20年,是俄罗斯名副其实的“普京时代”。

在这个令俄罗斯无比骄傲的时代,普京内镇寡头,外抗美帝,将俄罗斯从叶利钦手中的烂摊子逐渐带到今天的层面。虽然始终没有改变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的局面,但俄罗斯民众找回了自信,有了美好明天的希望。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及2015年叙利亚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后,俄罗斯终于找回了大国颜面,而普京无疑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但,这样一个充满辉煌和骄傲的普京时代,却不得不在2024年落下帷幕,因为根据俄罗斯宪法,俄罗斯总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普京就算能量再大,也无法逆天改命,将俄罗斯变成自己的王朝。

但从叶利钦选择普京接班的前科来看,俄罗斯虽有“民主”之名,但从来都是专制之实,所谓的宪法规定对于俄罗斯政坛而言,是名副其实的“鸡肋”,除了表明俄罗斯是个“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似乎一无是处,而普京也必然不会刻板地去遵守,先前的梅普二人转,更多的是普京树立个人形象的面子工程,毕竟只要他想,俄罗斯总统就是自家的事。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年作为普京二进宫总统生涯第二任任期的结束,绝不仅仅是普京执政生涯的结束。届时普京如果身体允许,是必然要将普京时代坚定不移地延续下去的,毕竟上帝给普京留下的二人转表演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在2019年,距离2014年还有5年光阴的时刻说普京找好了接班人,无论看都感觉不可理喻。

作为人不是神,普京终归会有老去甚至离开世界的一天,但不是2014年,而当普京终于干不动时,他会将大位传给谁呢?是梅德韦杰夫吗?静夜史认为不置可否,因为除了梅德韦杰夫,根据普粉们的瞎猜乱测,围绕在普京身边可能接班的炙手可热的人物还有好几个,他们分别是副总理罗戈津、国防部长绍伊古、第一副总理兼财务部长西阿卢诺夫、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以及活跃在国际社会的俄外长拉夫罗夫等人。

但静夜史认为,这些人都难堪大任,不是因为他们班底不强,比如梅德韦杰夫;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民族籍贯问题,比如绍伊古;更不是因为形象不佳,比如罗戈津。摆在这些所谓接班人面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时间不等人。

因为没有时间机器,这些所谓的接班人必然和普京一起老去,而当普京终于干不动时,他们估计也早已在另一个世界搓麻将了。

作为普京的忠实搭档,梅德韦杰夫是真正的年轻干练,因为比普京小了差不多13岁,现年54岁的梅德韦杰夫在政坛正值当年,是普京老了,他都不老的人物,用来接班理论上很合适。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太年轻,虽然梅德韦杰夫干了一届总统、好几届总理,但作为普京羽翼下的人物,梅德韦杰夫显得太过“稚嫩”,而且从未建立起自己的班底。

今天的普京,之所以在俄罗斯呼风唤雨、一言九鼎,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身后,是一手遮天的希拉维克集团,这一集团的核心是前克格勃成员,遍布军、警、宪、特还有检察院法院等各强力部门,尤其是囊括大量高级官员和军官,这让希拉维克集团在俄罗斯坚不可摧。普京上台后,血洗对立寡头,重新国有化,希拉维克集团又控制了重新国有化后的油气等资源企业以及国防工业、航天科工、金融等领域。

相比之下,梅德韦杰夫实在是势单力薄,加上因普京的反腐风暴,不仅梅德韦杰夫几个亲信被投入大狱,其本人也因为贪腐问题“晚节不保”。所以,在提起梅德韦杰夫就想起普京的时代,梅德韦杰夫想要独当一面何其艰难。

虽然俄罗斯很大也很强,但西方国家等外部势力更加疯狂,所以作为“时势造英雄”的人物,普京成为俄罗斯民众的众望所归,而普京的成功也更加强化了俄罗斯民众对强势领导人的期望。所以即便在未来失去普京,俄罗斯民众也不可能怀念软弱的叶利钦时代,这也注定了没有普京的梅德韦杰夫并不适合接班。

而在强势方面,国防部长绍伊古毫无疑问首当其冲,很多人质疑绍伊古图瓦人的非俄罗斯族身份,殊不知自古以来,“大俄罗斯”主义之下的俄罗斯从来不以民族论英雄,比如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赫鲁晓夫是乌克兰人,但都不妨碍他们成为苏联的掌权者,所以挡在绍伊古面前的绝不是民族,而是年龄。现年64岁的绍伊古是普京的同龄人,注定要和这个铁腕领导人同进共退。

而在国际社会叱咤风云的拉夫罗夫在霸气指数上不落下风,但他比普京更大。现年69岁的拉夫罗夫早已过了退休年纪,是真正的老当益壮。虽然这种活到老、干到死的情况在俄罗斯并不少见,但他不一定能撑到普京时代结束的那一天。

剩下的罗戈津,虽然比普京小11岁,也是干大事的年纪,但大腹便便的他在外在形象上不尽人意。虽然俄罗斯总统不是选秀,但作为俄罗斯的国家形象,起码要上得了台面,也就是干练。

而第一副总理兼财务部长西阿卢诺夫虽然主管俄罗斯财政大权,但一个优秀的大管家不等于一个优秀的当家人,而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虽然处于接班第一线,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和梅德韦杰夫一样,索比亚宁贪腐的前科,足以令这个污点候选人直接领盒饭。

所以,普京还将为接班人问题继续焦头烂额下去。

不过根据俄罗斯列瓦达调查中心2019年7月18日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55%的俄罗斯公民希望2024年后普京继续担任总统一职。而另外两个俄罗斯权威民调机构全俄舆论研究中心和俄罗斯民意基金会也得出了较为相近的结论,这意味着2014年任期结束,即便普京一再表示要严格遵守俄罗斯宪法,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大部分俄罗斯民众也会义愤填膺地表示:一定不行!除了普京,我们再没有别的爸爸!

所以,极其为难的普京,必然和我国古代似曾相识的“劝进”一样,继续执掌这个半死不活的国家。

不过因为普京近年来虎头蛇尾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反腐越反越腐、经济长期一蹶不振、人口越增越少,更因为延迟法案的横空出世令普京人气大跌。

作为新寡头的一份子以及代言人,普京虽有回天之力,但终究不可能拿寡头政治,也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所以俄罗斯的改革注定失败,俄罗斯的发展也注定一蹶不振,而普京的人气也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每况愈下。

但话说回来,即便普京越来越不招人待见,但虎视眈眈的西方国家杵在那里,换掉普京之后的领导人就一定会比普京干得好吗?不一定,甚至还会更差,所以俄罗斯对普京的支持,既是主观的选择,也是现实的考量,而这种在寡头政治下无奈而矛盾的选择,注定了普京在2014年后的接班人,必定仍然是普京自己。而在普京油尽灯枯后,必然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所以,当前讨论普京接班人问题,并没有什么意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贺兰山的煤炭一直都在燃烧?

贺兰山的煤炭一直都在燃烧,为什么不能用水直接扑灭?

贺兰山被称为宁夏的父亲山,阻挡着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蚕食,造就了沃野千里,稻花飘香的宁夏川府,形成了富饶美丽的“塞上江南”,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一座蕴藏丰富矿产资源的宝山,尤其是煤矿资源,人们在挖取大量煤矿用来支撑当地工业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也造成了贺兰山环境的严重破坏,一个世纪以来对贺兰山开膛破肚式的疯狂开采,让贺兰山满目疮痍。

其中贺兰山汝器箕沟矿区煤层自燃已有300多年,大多因为矿工井下取暖或地面火未熄灭所致。上世纪,贺兰山小煤窑到处乱采,老火区加剧发展,新火区不断产生,大量空气,氧气进入地下煤层中的空隙中,自燃,不断蔓延,释放出有害气体,水煤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污染当地环境。

汝箕沟盛产“太西乌金”煤,这是一种品质很高的稀有煤种,低硫,低灰,高热量,堪称煤炭中的精品,瓦斯含量高,一旦燃烧,基本不存在熄灭的可能,如果不加以控制,燃烧速度会越来越快。

汝箕沟煤矿区总计含煤量5.8亿吨,经过这么多年自燃估计还剩2.5亿吨,现在有火区25处,受火区影响的煤层含量6700万吨,按目前的燃烧速度,最多还剩50年,贺兰山汝箕沟的“太西乌金”煤就会自燃殆尽。

一旦煤层燃烧殆尽,就会形成新疆昌吉硫磺沟那样的丹霞地貌,所以新疆的丹霞地貌应该就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煤层燃烧留下的!

不能用水灭的理由:

一: 煤炭自燃温度极高,水会被分解成氢气和水煤气一氧化碳,C+H2O——H2+CO提高煤炭的挥发份,助燃。而且水被高温气化,压力很大,会快速向空气中膨胀喷射出有毒的水煤气一氧化碳,会让人中毒。

二:由于热胀冷缩,一浇水,煤炭会瞬间裂开碎开,那样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会增大,烧的更加厉害,煤炭自燃正确的处理办法是用使劲压,把煤炭压紧实,压出煤炭里的空气,隔绝空气,就烧的慢了,但是这种操作难度很大,如果烧的不厉害,就把烧的地方挖走,散开降温,用水浸透,舍弃一点,保住煤堆。

另外,如果发现煤堆冒烟,千万不要爬上去看,也许里面已经烧空了,外面就一层空壳子,人要是掉进去,极度危险。

煤层自燃,一般都是大面积的,自燃有两种主要状况:

一种是:深层,在高的地压、热力条件下煤炭内部结构分化、变质自身释放大量的热,称为无明火自燃,这一种变质反应,煤层自燃的温度临界点是70度超过70度,煤就会自燃,一般不需要氧气参与,自燃后,原来的煤,会向焦炭方向发展,这类自燃虽然在短期内是有害的,但几千年后,原来的一般动力煤会转化成炼钢需要的焦煤,以前的所谓炼焦,就是这种类型

一种是:浅表部天窗部位,与空气接触,氧气参加,就叫明火自燃,这类自燃,时间短,相对激烈,放热集中,周边环境恶化,用泥土覆盖是可以,但,量太大,成本太高,对施工人员也非常的危险!

世界上,也有必须进行灭火的,一般,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极高的目标,需要保护,采用泥浆、混凝土连续墙来围堵,然后泥浆封盖,贺兰山汝箕沟煤矿满足这样的条件,并且需要尽快通过一种有效手段来灭火,以最大程度减少煤层自燃的经济损失。

新疆昌吉硫磺沟煤矿从康熙年间就自燃,直到最近几年,国家才采取有效手段将其自燃扑灭!

本人2016年还在我表哥新疆昌吉硫磺沟煤矿附近的煤场上,做会计,就是将硫磺沟煤矿的煤拉倒我表哥的煤场上通过大型震动筛过滤筛选,分出大块,中块,三八块,二五子,沫子煤再按不同的价格出售给別人,那煤是真的好,基本上都是无烟煤和焦炭,当然也有煤矸石!后来由于硫磺沟煤矿自燃太厉害,发生坍塌,阻断了水沟,当地政府就进行管控治理,煤矿停止开采了!采用剥离,平整,打钻,注水,注浆,黄土覆盖的措施,经过近五年的艰难治理总算将新疆昌吉硫磺沟煤矿的自燃火给扑灭了!

贺兰山汝箕沟煤矿的自燃完全可以借鉴新疆昌吉硫磺沟煤矿自燃火扑灭的措施,就是采用剥离,平整,打钻,注水,注浆,黄土覆盖的措施!

剥离 :就是将自燃很厉害的煤层扒开分离单独处理。

平整 :就是将自燃煤层上面整平,隔绝空气,为后面步骤做准备。

打钻:为了将水和泥浆送去自燃煤层的深处。注水:注泥浆就是为了冷却煤层内部的高温,所注的水和泥浆里可以混合大量的灭火剂。

最后黄土覆盖:是为了彻底隔绝自燃煤层和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

当然每个地方地势和地矿会不一样,整治难度会不一样,但是用上面的方法肯定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总结:贺兰山汝琪沟的煤矿自燃,不能用水扑灭,会助燃,会让煤层热胀冷缩瞬间裂碎,增加氧气进入空间,增加空气和煤层的接触面积,会释放有毒的水煤气一氧化碳;最好的方法就是借鉴新疆昌吉硫磺沟煤矿自燃火扑灭的措施:剥离,平整,打钻,注水,注浆,黄土覆盖的综合治理方案!

如何看待76019名医务志愿者到纽约?

根据外媒的信息和凤凰网的相关报道,上述信息基本还是可信的,虽然在具体数据上可能不完全准确。

据凤凰网日前报道,在纽约州州长科莫于3月26日公开向全美国及民间医疗从业者包括退休医务人员发出紧急求援信号和志愿者召募请求之后,截止到4月1日,已经有76019名医务志愿者抵达纽约,包括许多退休的医生和护士在内,帮助过度劳累和人手不足的纽约医院。

其中包括:30334名注册护士RN

8058名医生

6795名职业护士LPN

3943名执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s

1940名医生助理

还有超过12000名精神科专业人士也自愿向纽约人提供服务。

因美国其余各州疫情也处于危急状态,抽不出太多人手驰援纽约州,所以目前为止到位的志愿者以民间医务人员和退休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有很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尚未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就给其在校的千余医护专业学生颁发了为期90天的临时从业许可以确保他们有资格参与纽约州的医护工作。

同时外媒也有报道,驰援纽约州的部分医务志愿者(不是全部,也非强制)在行前签署了DNR拒绝抢救协议,称如果感染新冠,将放弃治疗权,将极度紧张的医疗资源让给更需要抢救的病人。

个人看法,也许以上报道在数字准确性上可能会有出入,但我选择相信人性的光辉。西方国家的某些政客们固然无良无耻无底线,民众们也更倾向自由主义,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相信其中的大多数人在席卷全球的大灾大疫面前,会选择忠于自己的本心和职业操守,毅然投入到与病毒的战斗中,一如我国那成千上万的最美逆行者,为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

事实上战疫英雄和最美逆行者并非我国独有,比如前段时间看到的意大利那位85岁的退休医生,国难当前毅然重返一线。人性的光辉都是共通的,这与国家种族无关。

不分古今中外,医护人员从来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其天职,至少对大多数从业者而言,其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都是高于常人的,在大灾大疫的考验面前更应如此。

医学生誓言(每位医学生入学均须宣誓,此为中国版,各国版本相差不大):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在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全人类都应当抛开分歧争端,一起守望相助,静待春暖花开。

而医护工作者,将是我们能平安渡过此次危机的最大期望,也是我们心目中的最美英雄。

哪个更有可能先发起战争?

感谢信任与邀请。

个人理解,所问中东发起战争的可能应该是在问伊朗局势。否则目前尚未结束的战争就有叙利亚、也门两场;冲突不断的还有伊拉克和黎以;当然还有库尔德这个火药桶。

而伊朗和乌克兰这两处,目前来看爆发大战的可能并不大。

先说伊朗

美国虽然一直想把这个通过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政权替而代之的现伊朗政权彻底搞垮。为此,美国唆使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伊朗挑起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并且在两伊战争中还趁机两头都贩卖军火而爆出了“伊朗门事件”,在战争的最后一年以维护海上安全为借口出动海军亲自上阵。

后来更是常常对伊朗经济制裁、目前又在原本就是美国支持巴列维搞出的核研究所的所谓“伊核问题”上大作文章。

然而,伊朗毕竟是一个有着165万多平方公里、8000多万人口的中东大国,而且国际上支持美国针对伊朗的国家也并不多。美国出于投入产出比考虑,所采取的措施是先通过经济制裁而搞垮伊朗的经济,造成伊朗老百姓的生活艰难而对政府产生不满,再借机制造内乱来颠覆伊朗现政权。

由于家庭贫困,没有钱让孩子接受教育,行走在伊朗城市时,时常能遇见许多已经开始工作的孩子。(上图为入夜后捡垃圾的孩子)

伊朗2017年全国失业率13%,青年人失业率超过25.9%,大学生失业率高达40%。贫富悬殊、主要食品的价格都上涨虽然未必有美国所说的40%以上。伊朗政府公布的要控制通涨指数为10%。但也由此可看出伊朗通涨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2017年12月28日,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爆发反对高物价的游行示威,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波及到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10多个城市。据伊朗官方媒体报道,示威活动在一些地方引发冲突,造成包括1名警察在内的10人死亡,一些公共设施遭到破坏。

而这正是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所要达到的目的。

之于乌克兰糟糕的一系列政策,早就已经把自己搞垮搞乱了。

政府财政一贫如洗、燃气也被俄罗斯切断供应,乌克兰东部独立的独立、动乱的动乱,民心散乱、军队士气低迷,即使得到山姆集团的有限支持,也根本没有与俄罗斯爆发全面战争的能力。乌克兰所面的艰难局面只会彻底走向分裂。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