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的遗产,小时候听到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民间传说?
古树的遗产,小时候听到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民间传说?
一个以真实案件为原型的民间传说——深圳河畔的6岁孤魂!
深圳河两岸曾流传过一个很有名的“民间传说”——“坪洋新村鬼童事件”,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个纯粹的“都市鬼话”,因为小时候我在罗湖住了半个暑假,河对面就是香港坪洋新村,同学的叔叔讲过好几次这个故事,大概是说对面竹林里时不时能看到“发绿光的鬼影”,晚上还能听见女童的哭声,如果有人在晚上进入竹林,会看到一个背着书包、没有手的小女孩问你:“有没有看到我的手掌”…
具体内容我也有点忘了,毕竟99年左右我都还在读三、四年级,时间太久远了,反正“都市传说”就是那些“老掉牙”的套路,年龄更大了些后也不太相信了。可几年前我突然发现80年代在香港这个“都市传说”流传地更广,因为它是有原型的,是由一件曾经在香港引发过巨大争议的《坪洋新邨肢解案》而引起的:一名6岁小女孩被分尸后发现嫌凶人竟然是个未成年,而且此人虽承认了所有的犯罪事实,但根据已知的线索以及他自己的口供判断他应该只是个“顶包者”!
1981年6月16日这天正是29岁妇女谢彩娴亲妹妹阿岚结婚大喜之日,一大早她便交代自己最小的亲弟弟谢某强来家中帮忙照顾三个孩子…可能看到这里你就已经觉得非常奇怪了:谢彩娴的亲妹妹阿岚结婚,谢某强又是谢彩娴最小的亲弟弟,那就是说谢某强的亲姐姐结婚作为“小舅子”的他却不去参加?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舅子大过天”,哪怕是阿岚的姐夫(谢彩娴老公)不去也不应该是弟弟(谢某强)不去啊?
关于这个问题恐怕就得从谢彩娴那“特殊”的家庭情况说起了…
时年29岁的谢彩娴原本住在九龙城的黄大仙区,父母都是当地的小商贩,在兄弟姐妹6人中排行老大,和几个弟弟妹妹都非常恩爱,尤其是最小的六弟谢某强。1979年,谢彩娴认识了大自己一岁的五金工人莫伟忠,几个月后更是“奉子成婚”搬到了新界北区打鼓岭坪洋新邨的60号石屋中摇身一变成了“莫太太”,同年年底两人的女儿便呱呱坠地,4个月前小儿子也降临人间,一家五口人过得很是幸福、融洽。没错,这并不是“四口人”而是“五口人”,因为其实莫伟忠早就结过婚且与前妻生下一个女儿莫雅伦,但没多久夫妻俩的感情就亮起了“红灯”并迅速离婚…
刚开始女儿是判给前妻抚养的,可后来前妻再婚,还就在莫伟忠认识谢彩娴后不到1个月。而根据当年夫妻俩的“离婚协议”规定,倘若莫伟忠先于前妻再婚那么女儿就一直由前妻抚养,但要是前妻先结婚,那女儿的抚养权就转移给莫伟忠,且无论他之后是否再婚…所以,为了履行承诺,莫伟忠义不容辞地讨回了女儿的抚养权。还好,谢彩娴对于这个“多出来”的继女非常喜欢,经常在外人面前夸赞莫雅伦聪明、懂事,甚至多次表示自己爱继女胜过爱两个亲生儿女,哪怕1年前起莫伟忠前往西非工作大半年都无法回港、三个孩子必须由谢彩娴一人照顾!
所以为什么她要如此安排呢?第一,三个孩子还有一个未断奶,不可能都带回娘家;第二,丈夫莫伟忠出海未归,自己又刚嫁过来不久,可放心托付的熟人不多;第三,谢某强是兄弟姐妹中年纪最小的那个,只有13岁,谢家又还有两个年纪更长的“小舅子”做代表,他去不去都没什么要紧;第四,前面说了谢彩娴尤其疼爱这个六弟,姐弟俩关系非常好,谢某强也时不时就住在她们家,和继女莫雅伦也非常熟悉。所以思来想去之后谢彩娴觉得没有人比六弟更适合留下来照顾孩子了,而他自己也非常乐意陪三个小外甥、外甥女玩。
热闹、喜庆的婚礼让谢家人各个都喝得酩酊大醉,原本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返回坪洋新村的谢彩娴也一觉睡到了中午都未醒过来,可迷糊中一通电话令她不由地吓出身冷汗,原来是家中负责照顾孩子的弟弟阿强打来的:“姐姐,不好了,阿伦不见了!”
“你说什么?怎么会不见了?幼稚园下课了吗?她会不会跑外面玩了?你有没有去找找?”听到阿强的话,谢彩娴一连问了四、五个问题。
“我怎么去找啊?屋里还有俩小的呢?我总不能不管他们两个吧?你还是快点回来吧?越快越好…”阿强在电话中急切地催促着。
思考了几秒后谢彩娴回答道:“好,我马上回来,你在家里等我。”说完便挂下电话并立即起身更换衣服。
下午4点15分,风尘仆仆赶回家的谢彩娴简单地询问了几句后就沿村询问了起来,可一连问了好几个村民都没有任何结果,于是她又前往莫雅伦就读的“天真幼稚园”了解情况,然而幼稚园老师却告诉她一个惊人的事实——莫雅伦一天都没有来上学!
这就不是贪玩那么简单的问题了,6岁的小女孩,一整天没去上学,一定是出了什么意外,于是她当即前往警局报案,不过此时警方认为这只是普通的走失案件,说不定小女孩过会自己就回来了所以都没有太在意…谁知一连几天过去了,莫雅伦始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就让他们感到很奇怪了,因为莫家没有收到勒索电话,假如说出了意外事故也一定会有人通知警方,甚至当年的香港并非拐卖儿童案件高发地,本港人拐卖本港人的孩子不可能,内地人就更不可能入港来拐卖孩子回内地了,那怎么会几天都杳无音讯呢?香港就那么点大,该不会是比走失、绑架、被拐卖等更极端的结果吧?
因此上水警方将案件转交给边区侦缉总部,侦缉队也迅速组成了由主任杨玉堂、督察朱令明、探长聂松威以及上水警署警长张锦培为首的专案组进行调查。很快,几人就发现了这件案子确实不像是普通的走失案,因为当事人的证词有严重出入!
6月25日下午4点,专案组传讯谢彩娴到警署重新做笔录,并趁机指派两组探员分别前往坪洋新村以及黄大仙区进行调查,果然,就在一个小时以后,负责搜索谢彩娴住所的第一组探员便有了惊人的发现!
傍晚5点10分,几名探员在谢彩娴住所后园二十码远(18米左右)的草丛中发现某块区域的野草特别稀松,草下的泥土有被人翻新过的痕迹并且微微隆起,看着就像一个“小土坟”,更重要的是这儿的泥土明显与附近的泥土土质不太一样,好像是从别的地方装填过来的。
细心的探员看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找来几根竹子试探性地挑了几下,谁知挖着挖着一撮乌黑头发便露了出来,几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上,他们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挑开周围的泥土,不一会,一颗爬满蛆虫、严重腐烂的头颅就呈现在众人眼前!
是的,只有一颗头颅,所以实际上面积并不大,1尺见方也就碗口大小,倘若不仔细看还真就难以发现,而根据头颅大小以及头发长度判断,它应该属于某位小女孩的。
探员们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侦缉总部,十几分钟后,总部的警员就带着刚做完笔录的谢彩娴前来“辨尸”,经过仔细的辨别以及头颅轮廓对比,最终确认了她就是失踪了8天的6岁小女孩莫雅伦,死亡时间超过一个月,但具体的死因无法判断。
继女失踪8天后头颅惊现于自家后园,谢彩娴本应该具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但案发的16号她的确不在现场,所以警方暂时排除了她的嫌疑。而就在这组探员搜查谢彩娴家之前,第二组探员早已在黄大仙区将阿强带到了上水警署严刑盘问,并且几乎就在第一组探员发现头颅的同一时间他们也从阿强口中得知女童惨死的事实。
原来面对警方的盘问,刚开始阿强还显得比较从容,可探员们发现他在回答的时候全程都低着头不敢与自己对视,这不明显就是心虚的表现么?于是审讯的警官也决定不和他“客气”了,立即拉下脸抓起阿强的衣领凶巴巴地吼道:“你还想撒谎是吧?17号阿伦根本就没有去幼稚园,最好给我老实点,不然有你好看的!”
阿强虽然身高马大,看着都不像是13岁的少年,但毕竟算是个未成年,何况面对的还是警方?因此他哭丧着说道:“我…我…你们要我说什么啊?”
“还装蒜?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是吧?是不是你杀的人?这么小的一个女孩你都下得了手,你良心何在?你为什么要杀人?快点从实招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审讯的警官又一次提高了分贝。
“我…我真的没有…没有杀她,不,不,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杀她的。”阿强明显是被吓到了,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还不停地发抖,甚至坚持几秒后终于没能绷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直到情绪稍微稳定时他才终于张嘴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6月16日晚上,我依照姐姐的吩咐给小伦洗澡,在替她搓背的时候好奇地摸了一下她身体的某个部位,她反应可大了,愤怒地提出了抗议,之后就立即穿衣服打我还骂我是‘小色魔’,我是既没有还口也没有还手,觉得她一个小孩子打人也不痛。谁知她有一拳打到了我脸,而且这一拳力道极大,疼痛难忍的我本能地用力将她推开,她就这样倒在地上并且刚好头部撞到地上的石块像是昏了过去。我觉得她就是在装死,所以也没理会就去睡觉了。凌晨四点,我起来上厕所,突然想起之前的事情,于是就走到客厅看了一眼,看到小伦还躺在地上。我用脚一踢,毫无反应,又用手摸了一下,发现身体冰凉也没了呼吸…”
说到这里阿强又哭了起来,边哭还边接着往下说道:“我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也知道误杀是什么意思,牢狱之苦是免不了的,我不想坐牢,所以就决定毁尸灭迹。我先将小伦的尸体拖到后园,本来想用火烧的,但可能湿度太大,不好烧,所以就…”
据阿强的供述,发现无法成功火化后他决定将尸体肢解,于是先用菜刀轻易地斩断头颅,可之后却发现女童的手臂、大腿不太好砍断,努力试了几刀无果后便决定作罢;但转念一想警方是能够通过指纹破案的,如果尸首被发现后很容易就顺藤摸瓜找到自己,因此又砍下女童的两只手掌烧成骨灰并混进土壤中…之所以埋头颅的地方没有发现身子是因为他将头和身体分开埋的,理由更简单了,只是由于看着女童的头颅感觉害怕,便就地挖了一个小坑先埋了再说…而烧完断掌并埋完头颅、身体后他又返回屋中把女童的校服、书包、黑皮鞋等遗物带至山丘上焚烧,为的是制造女童上下学途中遇害的假象从而排除自己的嫌疑…
警方立即押着阿强前往作案地指认现场,果真就在他所提供的几个位置找到了赤裸的尸身、焚烧的遗物残留甚至还在一处泥土中挖掘到烧成灰的断掌“混合物”,然而这些证据的发现却令警方感到有点不寻常了,因为:
第一,按照阿强的说法分尸地点就在后园并且就在埋头颅的位置旁边,可警方出动了血迹犬却没有在附近的土壤中找到太多的血液残留痕迹,都分尸了怎么可能没有流血呢?受害女童的血液为什么无迹可寻呢?究竟这里是不是分尸现场呢?如果不是的话他为什么要隐瞒真实的分尸地点呢?
第二,注意阿强的的确确是把小女孩的两只断掌烧成灰了,这就是字面理解上的「灰」,都达到足以混入泥土中的程度了,那请问他究竟是用什么方式把断掌烧至这种程度的?大家不要觉得普通的明火就可以把人骨、肉烧成灰状,那得要上千度的高温。也不要说“烧久点总有烧成灰的时候”,别忘了他自己说是凌晨4点醒来以后才发现女童死亡的,算上分尸等时间应该要5点以后才开始烧尸,而天亮时村民并未发现有人焚烧物品的情况,所以究竟是不是这个时间点烧的?如果不是为什么要隐瞒真实的毁尸时间呢?
第三,阿强只有13岁,可你看他那细腻的思维、熟练的作案手法,一个13岁的小男孩真的可以考虑得如此周全的吗?或者说真的是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的吗?
警方总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似乎背后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真相等待他们去揭开,于是侦缉总队决定对残缺不全的尸骸进行仔细的解剖、勘查,果然法医蒙海强很快就有了惊人的发现!
根据尸检显示:
女童死亡时间应该在1个多星期之前,可具体的时间点由于尸骸遭破坏严重无法确定,具体的死因也无法判断;虽然尸体全身赤裸,但却没有遭到性侵;左半部头颅由头顶至下颚处有一条长达9cm的大裂缝,该裂缝最宽处距离近0.4cm,相信不是简单的磕碰就可以造成的;最重要的是在女童天灵盖处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类圆形”破洞,这处破洞穿透了颅骨,直径大概在2cm左右,而根据破洞形状、大小判断,凶器应该为三角锉之类的工具。得出尸检结果后警方不由地大吃一惊,因为这有可能不是误杀而是谋杀,所以他们立即带人搜查了阿强和谢彩娴的住所。虽未搜到三角锉之类的工具,但在谢彩娴住所查获一根2英寸长的水喉通(也就是60cm长的空心水管)、一柄镰刀以及一把“特制”的餐刀(应该是指刀刃非常厚的钢刀),蒙海强认为这三样物品都有可能造成女童颅骨所呈现的伤痕。
侦缉总队气不打一处来,回到审讯室对着阿强就是一顿“招呼”,可他却大声喊冤,坚称自己没有谋杀,事情的经过就是之前所交代的那样,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帮助侦缉队“推测”说有可能是女童在倒地时头部撞击石块所致,也有可能是自己在挖坑的时候将铁锹随手丢开时刚好砸到了女童的脑袋…
可你觉得警方会相信这些“鬼话”吗?哪怕是那道9cm裂痕也不可能是摔倒的时候形成的,而“类圆形”破洞更是需要足够大的力量、特殊的工具才有可能形成,丢一把铁锹怎么可能造成这样的伤口?
1981年6月27日,阿强被警方以谋杀罪名起诉,这也是香港历史上年纪最小被起诉谋杀罪的嫌疑人,当然,警方更倾向于他并非此案的主谋而是一个“顶包人”!
案件曝光后,警署接到一名老妇人的举报电话,她是莫雅伦的外婆,也就是莫伟忠前妻的母亲邓某,而她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这个爆料也几乎“佐证”了他们的猜测!
根据邓某讲述,由于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带着外孙女嫁人确实不方便,同时(再婚之前)也需要工作没什么时间照顾孩子,因此实际上夫妻俩离婚后莫雅伦都是跟着自己生活的,祖孙两的关系也格外亲近,她甚至认为自己会一直抚养外孙女长大、嫁人…可谁知莫伟忠结婚后就突然上门要拿回莫雅伦的抚养权(这里和谢彩娴的说法有出入,她说还没结婚、还在恋爱的时候莫雅伦就已经接回来了,究竟谁的说法正确警方也没有给出说明),而这个主意就是谢彩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莫伟忠与前妻有任何来往,所谓的“离婚协议”根本就“子虚乌有”。
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精力问题,思虑再三后邓某最终答应让莫伟忠将莫雅伦带走。没想到的是外孙女刚被接走谢彩娴就让她(莫雅伦)断绝了与自己的联系,而莫雅伦思念外婆心切,经常偷偷打电话向她倾诉,为此自己好几次都想要上门将莫雅伦“偷”回来,可刚开始莫雅伦或许是因为不想看到爸爸和外婆起争执又或许是真的不知道地址(那个时候打鼓岭非常偏僻),所以始终都没有告诉邓某自己的住址,邓某也只能祈祷这个继母不是个坏女人。
然而半年后令邓某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莫雅伦经常打电话向她“投诉”在“爸爸家”吃不饱、穿不暖甚至睡不好,谢彩娴时不时就拿自己出气甚至还会动手,好几次祖孙俩都在电话中“相诉而泣”,而自莫伟忠前往西非工作后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了,打骂是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狠毒,到81年开始邓某更是直接就联系不上外孙女了…
这番说辞可靠吗?会不会是邓某太过伤心而臆想出来的情节呢?很可靠,因为所有认识莫雅伦的人都知道,谢彩娴所谓的“视继女如亲生女儿”完全就是谎言:根据幼稚园校方证实,莫雅伦曾两次在校内晕倒、休克被送往医院,而医生检查后给出的结论是“缺少营养”、“饥饿难耐”;坪洋新村的居民无数次看到莫雅伦手脚有明显淤青、伤痕,可村民问小女孩原因她总是什么都不说只是不停抹泪;有村民曾看到小女孩因为肚子太饿跑到山坡上挖树根、野花充饥;更有幼稚园小朋友向老师透露,雅伦曾说妈妈(谢彩娴)指使舅舅(谢某强)伤害自己…
然而这些证人证言根本就起不了任何作用,谢某强一口咬定就是自己不小心推了一把导致女童摔死、就是自己想出那些方法毁尸灭迹、并且就是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分尸“工作”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谢彩娴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
1982年4月14日,由于女童死因始终无法确定,警方将谋杀指控改为误杀,而谢家人聘请大律师出庭否认指控,经过三天的庭审,陪审团认为谢某强误杀罪名不成立,当庭释放!
是不是觉得很“魔幻”?实实在在死了一个人,并且死得凄惨甚至还被分尸、毁尸,可别说谋杀了,连误杀罪名都不成立,那我就很好奇了:莫雅伦是自杀的不成?
案子尘埃落定后香港社会一片哗然,打鼓岭(坪洋新村)的都市传说也就此甚嚣尘上,哪怕在女童之前就读的学校也经常发生“无法解释”的现象,不得已校方只能请得道高僧前来“做法”,坪洋新村也跟着请来了各种法师“驱邪”,虽然这两地的灵异事件确实消失了,但深圳河畔的竹林(也就是埋尸地点)却始终有人能够听到女童的哭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都市传说”被传到了河对岸的深圳,可能小女孩真的有冤屈吧?
历溪算不算中国历史遗产?
不算!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历溪村属今历口镇,在牯牛降山脚下,四周群山环抱,远离尘嚣。村中王姓为王壁后裔,于宋朝迁此定基,聚族而居。历溪是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的古村,古有历溪十二景。村中的古桥、古祠、古碑、古庙、古戏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王氏宗祠“合一堂”为该村明代御医王典所建,该祠堂大门按圣济五凤楼形式建造,一对汉白玉抱石鼓为嘉庆皇帝所赐。村中的古树林保留着诸多的千年古樟、白果、红楠、香枫等珍稀名贵树木,为徽州保存最好的古树林。
2019年9月27日,历溪村被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琥珀的原产地是哪里?
说起琥珀的原产地,那就不得不提这五个主要产地:抚顺、波罗的海、多米尼加、缅甸、墨西哥。
琥珀的产地分布及特征三大主要产区:欧洲、亚洲、美洲五大主要产地:波罗的海、缅甸、抚顺、多米尼加、墨西哥其他产地:意大利、罗马尼亚、鬼子、黎巴嫩一、中国辽宁抚顺琥珀
抚顺琥珀出产于中国辽宁抚顺西露天煤矿,硬度介于2.6-2.8之间,由新生代古近纪(老第三纪)柏科树脂经沉积、聚合等一系列地质活动形成的有机和无机混合物,是闻名世界的有机宝石,距今约5000多万年。抚顺是世界琥珀的重要产区,也是中国宝石级琥珀和昆虫琥珀的唯一产区。抚顺琥珀以“色彩丰富低调、光泽明亮柔和、质地细腻温润”闻名于世,是世界上较为珍贵的琥珀品种。
△抚顺琥珀原石
△抚顺琥珀
二、波罗的海琥珀
波罗的海是最大的琥珀产地,也是有名的海珀产地。
与矿珀产地不同,波罗的海的琥珀产自于海底地层,再被海水长时间冲刷过后,一部分琥珀会被冲到海岸上,有些则漂浮于海水中。
波罗的海出产的琥珀数量非常惊人,占据了琥珀总量的70%以上,这里的琥珀主要有金珀、血珀、蜜蜡等。波罗的海也是最主要的蜜蜡产地,绝大多数蜜蜡都是出自这里。波罗的海琥珀有着诸多的特点,除了琥珀颜色以黄色或金黄色为主外,琥珀内含的琥珀酸含量也很高。波罗的海琥珀是产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琥珀的统称,一般可细分为乌克兰琥珀、波兰琥珀、立陶宛琥珀、丹麦琥珀等。在原料市场一般会分为“俄料”,和“乌料”。
波罗的海琥珀最明显的特征:
1、橡树细毛
判断琥珀是否为波罗的海所产,可以观察琥珀内部是否还有橡树细毛,这种发丝状物质是来自橡树上的雄性花。这个特点是其他产地琥珀所不具备的。
2、琥珀分层
树脂在凝固过程中有着时间上的差异,往往琥珀表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分层,波罗的海就有明显的分层,而且波罗的海琥珀的分层一般呈暖黄色或褐红色。
3、鳞片
大多数波罗的海琥珀有着天然鳞片存在,这些鳞片使得波罗的海琥珀看起来金光闪闪、绚丽夺目,令人迷醉。虽其他产地的琥珀也有鳞片的存在,但绝对没有波罗的海琥珀这般华丽动人。
△波罗的海琥珀
△俄料
△乌料
三、多米尼加琥珀
多米尼加蓝珀产于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是珍贵的琥珀。在紫外线灯照射下,呈现明亮的蓝色荧光效果。蓝珀是一个统称,在紫外线以外的光线下,有呈金色、绿色、蓝绿色、天空蓝、蓝紫等多种颜色。天空蓝及蓝紫是多米尼加蓝珀特有颜色。多米尼加蓝珀是琥珀中的珍品、极品。多米尼加蓝珀在琥珀市场上价格极高,高品质的多米尼加蓝珀还是有价无市。
多米尼加蓝珀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多米尼加蓝珀看起来似蓝非蓝,在灯光下还略带紫色,其梦幻般的色彩使得多米尼加蓝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多米尼加蓝珀只产多米尼加这个小岛国,而且每年的产量极低,完全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3、一般的波罗地海蓝琥珀都是经过高温等加工成的颜色和透明度,而多米尼加蓝珀天然就具有纯净的蓝色和极高的透明度。
4、多米尼加蓝珀纯度高,透明度好,一般都杂质极少,具有极高的艺术加工价值。蓝珀的奇异色彩似真似幻,尤其是全透明无杂质的蓝珀,在正常光线下是柠檬黄,必须在黑色背景下或由特殊角度观察,即便只是单一色彩的平凡蓝珀,在不同光线下亦会呈现截然不同的色彩变化,就如同魔术般的令人目眩神迷。
△多米尼加蓝珀原石
△多米尼加蓝珀
四、缅甸琥珀
缅甸琥珀产自于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最早有关缅甸琥珀的记载见于我国《汉纪》(公元205年—265年),但对其内含物的研究历史仅仅大约100年。缅甸琥珀的时代为白垩纪中期森诺曼期,距今约1亿年(99百万年)。虽然形成年代久远,但是涉世时间较短。缅甸琥珀是硬度最高的琥珀,是唯一享有“硬琥珀”这一称号的有机宝石。
△缅甸琥珀
五、墨西哥琥珀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墨西哥琥珀,这种琥珀经常会与多米尼加琥珀一起被出售。其实,墨西哥琥珀中,有很多净度较高的蓝绿珀以及透明度、净度是其他产地的琥珀不可比拟的上乘琥珀,这些琥珀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特别是墨西哥琥珀中的酒红色血珀品种,更是独步全球。
△墨西哥血红珀琥珀原石
六,意大利西西里岛琥珀
西西里岛的琥珀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曾经在古墓中发掘出西西里岛琥珀制成的项链。到了十六、七世纪以后,西西里岛琥珀开始走红,受到了贵族的喜爱,但是到了19世纪末,西西里岛琥珀的价格变得已经非常昂贵了。但是在过度的开采以后,现在资源已经枯竭了。西西里岛的琥珀多为棕黄色或是棕红色,其中也会出现数量极少的绿色、蓝色与黑色,呈现出典型的矿珀的特征。西西里岛琥珀中最为著名的是绿珀,这里的绿珀与多米尼加绿珀、墨西哥绿珀类似,都是在紫外线下显示出绿色荧光。极少数荧光效果非常强烈,在正常光线下呈现出淡绿色的本色。
△意大利西西里岛琥珀
七、罗马尼亚琥珀
罗马尼亚琥珀的硬度比波罗的海琥珀要高上一些,大部分都会含有写硫化物、黄铁矿。从颜色上来说,一般都是以深色为主的,像深色、深褐色、深红色、黑色等。如果用紫光灯去照射的话,后发成蓝色的荧光。在罗马尼亚琥珀中最珍贵的就是黑琥珀了,也有人称它为瑿珀。黑琥珀的颜色很接近赤黑,如果透光看呈现出来的就是枣红色。
在罗马尼亚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琥珀,颜色就像玛瑙一般,在绿色和棕色之间,西方人都叫这种琥珀为amber of piatra。罗马尼亚琥珀的色泽是十分有魅力的,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曾一度达到了市场价的最高位。罗马尼亚琥珀只要是用来制作珠宝首饰的,当然也有小部分的会被维也纳人拿去用作烟管和烟盒的材料,此外也有土耳其和波斯人会将其用作烟嘴的材料。在一个多世纪之后,由于资源的稀少,罗马尼亚琥珀开始慢慢的退出了琥珀界,如今我们也只能偶尔从一些古董店中可以找到罗马尼亚琥珀,此琥珀也已成为了一种难得的收藏珍品。
八、鬼子琥珀
鬼子琥珀主要产自鬼子的久慈、盘城和铫子。久慈琥珀以颜色丰富著称,主要为棕红或棕黄,也有一些不透明或半透明带有旋涡状花纹的蜜蜡。据元实宝石鉴定学校的老师介绍久慈琥珀中含有少量的昆虫和蚂蚁。在鬼子的东京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收藏了一块重16千克的久慈琥珀,其收藏价值远远超出琥珀本身的价值。盘城琥珀形成于距今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也属于过渡时期的琥珀,颜色以棕红和金黄为主,也有一些半透明或不透明的蜜蜡。鬼子铫子出产的琥珀距今仅有500万到200万年,从年代上讲,还达不到琥珀的年龄,也只能归类为柯巴树脂。
九、马来西亚琥珀
马来西亚婆罗洲琥珀也称马来西亚沙捞越琥珀,主要产自婆罗洲岛。颜色通常为暗红,甚至于黑色,少见黄色块。这种琥珀一般绞含一点蜡。有部分的黄色块还没完全化石化,仍然是柯巴脂。它们的年龄约在2千万年左右。婆罗洲琥珀矿藏于煤层之中,比较结实,不易碎所以很好打磨。
△马来西亚琥珀原石
十、黎巴嫩琥珀
黎巴嫩琥珀主要是黄色,它们含有十分多的裂缝,使得琥珀十分易碎。类似的琥珀曾经在中东地区以色列和约旦发现过。在黎巴嫩琥珀中发现的昆虫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来自1亿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纪。这种产量较少易碎的琥珀几乎没有珠宝价值。
本答案来自东家匠人元·和燊,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长寿区石回村石马桥的传说?
回答如下:长寿区石回村石马桥的传说是关于一条能够变成石马的河神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石回村的村民们都非常虔诚地信仰着河神,每年都会在农历六月初六的龙船节上祭拜河神。一年,当地发生了长时间的干旱,河水逐渐干涸,村民们开始担心耕地和饮水的问题。于是,村里的领袖们商议决定前往祭拜河神,祈求雨水的降临。
在祭拜的过程中,河神突然现身,向村民们表达了他的不满和愤怒,因为村民们在过去一直没有尊重河流,污染了河水,砍伐了河边的树木,导致了河流干涸。河神决定惩罚这些不尊重自然的人类,他变成了一条石蛇,开始攻击村庄。
村民们感到非常恐惧,但是他们不放弃希望。他们寻求到了一位有智慧的长者,长者告诉他们只有当他们构建一个美丽的石桥时,河神才会离开。于是,村民们开始建造石桥,经过了长时间的辛苦工作,他们最终建造了一座华丽的石桥。河神看到了这个美丽的桥梁,深深地被吸引,他变成了一匹石马,跃过了石桥,最终离开了这个村庄。
从那时起,石马桥成为了村庄的象征,村民们也开始更加尊重自然环境,保护河流和生态。这个传说也流传了下来,成为了长寿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
1、泰山
列入时间: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泰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遗产,从而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分类。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古称东岳,一称岱山、岱宗。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从山脚到山顶,沿途古迹名胜30多处,中路有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西路有黑龙潭、扇子崖、长寿桥等。中西两路会合后为中天门,登天险十八盘,有南天门、碧霞祠、瞻鲁台、日观峰。登日观峰看日出,更为胜景。泰山一直是国内游的热门目的地。
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对泰山的评价是: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
2、黄山
列入时间: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古称黟山,唐改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有三大主峰;莲花峰(1873米)、光明顶(1841米)、天都峰(1810米)。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并称“黄山四绝”。七十二峰各具特色。有玉屏楼、云谷寺、半山寺、慈光阁、始信峰、天都峰、莲花峰、仙人洞、白鹅岭、百丈瀑等名胜古迹,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国内游时去到黄山,很多朋友都是冲着这里的迎客松而来,其实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也可以是到这里游玩的目的。
黄山独特的花岗岩地质及罕见的峰林地貌结构成为其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因素,1939年6月,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黄山考察时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他据此发表的论文《安徽黄山第四纪冰川现象》打破了“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结论。古树名木是景区的重要景观和遗产的杰出代表,黄山现有古树名木800余株。其中,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有103株,隶属17科计31种。
3、峨眉山-乐山大佛
列入时间: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峨眉山-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海拔3099米。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传为普贤菩萨说法道场。唐宋时期,佛教日趋兴盛,梵宇琳宫,遍及山峦,有佛龛百余,洞窟40个,又有万年寺、报国寺、洪椿坪(千佛禅院)、洗象池、金顶华藏寺等名胜。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通高71米,肩宽24米,故又名凌云大佛,为世界最大的石佛像。乐山大佛因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长期受到风雨、植被等侵蚀,极易发生风化、渗水等病害。所以,准备前往参观游览的朋友,不妨早些前往。
4、武夷山
列入时间: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海拔600米左右。为喀斯特地貌静观集中地。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龙啸岩等名胜和冲佑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及历代摩崖题刻。建阳、武夷山、光泽三市交界处建有武夷山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并被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